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血管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

    作者:徐丽;赵雯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1月7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发生率11.1%,共发生患者感染86例.其中呼吸道感染41例,泌尿系统感染22例,消化系统感染16例,其他感染7例.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偏大、侵袭式操作、住院时间较长、时常伴有意识障碍等.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率通常较高且难以有效控制,不仅为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费用,护理程序增加,同时很可能造成病情恶化,治疗失败,引发病人的生命危险.急性脑血管患者在院内发生感染是不能彻底避免的,但可以大限度的通过预防措施,改善环境因素,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密切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防止侵袭式诊疗,从源头上控制患者院内感染.

  • 神经外科ICU医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作者:高海燕

    目的:探讨我院神经外科ICU 院内感染的病原体、易感部位,以及易感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ICU2006-2012年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ICU 住院的78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62例,发病率为19.4%,肺部为感染好发部位,发生率61.7%,其余部位依次为泌尿道17.9%、上呼吸道6.2%、皮肤5.6%.病原学检查发现肺部感染总体以MRSA、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要细菌,病原体主要对万古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泰能敏感.易感染因素为手术、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患者昏迷时间长、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培训,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交叉感染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 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高凤兰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0例,其中2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50例患者采用院内感染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预防控制感染的分析

    作者:董引霞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作用主要是收治患有常见内科疾病的患儿、术后新生儿、危重患儿等.患儿住院时间较长,抵抗力较低,因此易发院内感染.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和患儿接触为密切,提高护士控制预防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预防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心胸外科病房防止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赖红玲

    目的:研究心胸外科病房为防止患者在院内出现感染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在心胸外科进行诊治的351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物体表面、病房空气等进行消毒液和紫外线灯消毒,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洗手步骤,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31%,对照组为4.4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降低心胸外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几率,应积极的进行预防.对护理工作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进行培训及考核,早进行操作工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及解决,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的结合在一起,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并将所得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及各项操作水平.结论:在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特别是对细节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

  • 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及管理效果

    作者:田莹

    院内感染预防对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继而剖析了消毒供应中心对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后,给出了基于院内感染预防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及策略.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 湘西高危产妇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吴斌;马文岚

    目的:确定湘西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措施,为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母婴安全提供预防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怀化市两所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4月入院的107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孕产妇组和正常孕产妇组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阳性事件%)表示.分类资料两组比较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连续性变量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检验水准取双侧0.05.结果:1.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危孕产妇组明显高于正常产妇组(P<0.01);其中定期行产前检查者明显低于未定期行产前检查者(P<0.01);农村高危孕产妇者高于城镇高危孕产妇者(P<0.05);经阴道自然分娩者低于手术(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分娩者(P<0.05);而阴道助产者较剖宫产者无明显差异,(P>0.05).2.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中汉族低于侗族、苗族和土家族(P<0.05).3.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以呼吸道、生殖道感染为主.4.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较无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5.院内感染季节性分布秋季,据统计43%院内感染发生于7~9月.结论:对于高危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围生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避免手术分娩、并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情况下,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郭倩

    目的 分析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院内感染的84例新生儿患者,对其感染原因进行分析,以研究出其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的84例新生儿患者中,其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百分比为47.6%;皮肤软组织感染,百分比为16.7%;口腔感染,百分比为14.3%.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自身卫生差、防感染意识差以及院内消毒设施不完善等.结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就是提高护理人员防感染意识,同时加强院内消毒设施建设等.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杨智全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患儿一般病情危重,有相当一部分的患儿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其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全,抵抗外界环境的致病微生物的能力较差,加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营养不良,体重极低等,极易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感染.目前普遍认为医院感染是对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危害大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是笔者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 胸科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监测及护理研究

    作者:周婷

    目的 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呼吸科收治的214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4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4%.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有侵袭性资料或检查、有无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是否应用过光谱抗生素及是否应用化疗药物或激素等.结论 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隔离、切断感染途径、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保持呼吸通畅,是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 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光玉

    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本文从加强教育和体系建设,工作环节的监测,抗生素的合理使角及医院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院内感染 监控措施
  • 肿瘤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刘源;欧阳石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科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患者感染原因,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这些患者全部为院内感染,肺部感染占52%,发生院内感染的肿瘤类型以肺癌为主.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肿瘤进程以及使用药物有很大的关系.结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要采用针对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

  • 小儿手足口病高发期防止院内感染的对策与体会

    作者:何劲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以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的丙类传染性疾病[1],2018年为该病的高发期.作为基层医院,我们通过克服困难,充分优化资源,在人员管理、区域管理、流程管理、以及物品的管理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方面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要求,在本年度该病的高发期内有效治疗该疾病并阻止了该疾病在医院的传播.

  • 呼吸内科患者院内细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双锁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内科患者院内细菌感染的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且发生院内感染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非院内感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本次住院主要针对治疗病种、治疗方法 、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激素、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等.结果 我院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97%,所占比例高的为下呼吸道感染,共计发生58例(71.61%),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9.75%).共鉴定出164株病菌种类,革兰阴性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种,共计检出128株,检出率为78.05%,革兰阳性菌共计检出36株,检出率为21.95%.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对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不大(P=0.935);有无气管插管、有无气管切开、是否使用激素、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03、0.033、0.002、0.027).结论 呼吸内科患者发生院内细菌感染的因素较多,在临床实践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因呼吸机引起院内感染的应对措施

    作者:彭俊彦

    由机械通气造成的院内感染,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经在所有医院院内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同时VAP也成为了ICU第一大杀手,如何控制好机械通气导致的院内感染已经成为所有医院ICU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院相关4个科室检出细菌及感染途径的分析,提出预防呼吸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及关于合理管理呼吸机的几项措施.

  • 动态消毒器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朱伯光;周建军;段晋明;申晓东;徐峰倩;马济娟;封士玉;于刚;杨祖琴

    针对现行采用的一些消毒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本消毒器使用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灯管和中效过滤器,进一步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含量,自然菌消亡率达90%以上,完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 凌爽检验单专用消毒箱消毒效果的评价

    作者:卢青虎;其布热

    医院防感染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检验报告单从医生申请,护士处理,到患者留送标本,进入实验室,直到填写结果,消毒处理,后发送各科室。其间经过了很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污染微生物,诸如有些标本外露,泄洒。其中有的很可能是病原菌。所以,每张检验单发送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方可发送,避免人为的因素造成院内感染。过去常用的甲醛气体熏蒸法,有特殊的异味和刺激性。现改用凌爽检验单专用消毒箱,微电脑控制,消毒时间自调,消毒结束,自动报警。为检验消毒效果,我们随机抽取细菌室填写了报告但未消毒的检验单共 30张,每 10张为一组。对照组以无菌检验单涂抹标准菌株。进行了不同消毒时间后的细菌培养。发现 30秒可以完全杀灭各种污染菌。现报告如下

  • 蓝野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

    作者:周忠慈

    本文阐述了医院口腔科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规范和要求,蒸汽灭菌的热力原理.介绍了蓝野台式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B型)的工作流程中发生在水路、汽路和电路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 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作者:罗彩霞

    目的:探讨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2018年3月)各科室(100例患者)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观察组,再在2014年4月-2016年3月将科室(100例患者)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未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欧艳华

    目的:研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4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透析天数血红蛋白均值与WBC均值以及卫生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住院天数与透析天数明显低于常规组,血红蛋白均值与WBC均值明显高于常规组,卫生合格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透析时间,提高血红蛋白均值与WBC均值,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卫生合格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4751 条记录 2/238 页 « 12345678...2372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