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找准靶点除震颤

    作者:岳丽颖;李巧联

    从初的手轻微抖动到端不了碗、拿不了杯,50年间,患有特发性震颤的李先生吃了数不清的药,做过无数的治疗,仍然无济于事,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日前,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成功为其进行了立体定向手术,术后,手抖、头颤等情况完全解除,李先生恢复了正常生活.

  •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刘云龙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是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而丘脑出血的病死率更高.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超早期(6 h内)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四川地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短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本;廖菁;王正荣;陈运;顾建文;陈礼刚;方俊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立体定向手术戒除阿片类药物依赖(以下简称手术戒毒)患者的一般特征,患者术前术后复吸的原因,手术的短期戒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统一的问卷,采用面谈、电话访问的方法调查了208名(共228名患者参加手术)患者,并且查阅患者的病案.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1)患者男181人,女27人,平均年龄(29.5±5.5)岁,高中以上文化者居多,主要来自四川及周边省区,职业多样.(2)患者均有吸食阿片类毒品的历史,平均吸毒时间(7.6±3.4)年.患者均有自愿戒毒或强制戒毒史,平均戒毒(13.9±5.2)次,每次戒毒后均有复吸.(3)患者术前复吸的主要原因为不吸毒无法忍受和无法忍受戒断症状,而术后复吸的主要原因为想通过吸后一口来证明疗效和吸毒环境的诱发.(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8.0%(79/208),多为一过性,在出院前消失或治愈.术后82.7%的患者无吸毒的欲望,84.6%的患者无戒断症状.手术后7个月患者的复吸率为22.1%(46/208),复吸患者的复吸次数、复吸量、对毒品的主观感觉以及复吸的欣快感较术前均有明显的降低.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文化背景(OR=3.259)、手术时间(OR=2.451)、社会支持(OR=23.256)及患者能否从事以前的工作或生活(OR=3.328),为患者发生复吸的可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戒毒去除了大部分患者的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及戒断症状.患者的复吸率有很大降低,无严重特异性手术并发症,短期疗效比较满意.发生复吸可能与患者的文化背景、手术时间、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等有关,因此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以有利于他们彻底戒毒.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后患者性功能改变研究

    作者:李洪兴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病立体定向手术后患者出现性功能改变的原因。方法:采用自制精神病术后患者回访表,在术后3个月、半年及1年以上进行随访,对患者术后进行打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术后反应越重,按性欲情况把性功能划分为性欲增加或者减退两类。结果:接受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性功能改变患者42例,其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2例,躁狂症6例,强迫症4例。手术靶点为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内侧隔区:增强者4例,减退者8例;靶点为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内侧隔区、伏隔核:增强者6例,减退者12例;靶点为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内侧隔区、尾状核:增强者3例,减退者9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也会出现相当多的不良反应,其中性功能改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求手术靶点应更加准确,定位更加清晰。

  • 难治性无明确致痫灶癫痫的立体定向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龙厚满;张可帅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痫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的患者98例,经脑电图、脑磁图及MRI等检查在术前无法确定致痫灶癫痫,予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临床效果.并根据Engle疗效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Ⅰ级58例,Ⅱ级30例,Ⅲ级10例,Ⅳ级0例,Ⅰ级与Ⅱ级病例占89.8%.精神症状恢复36例,继续口服抗精神病药物6例.术后并发近事记忆功能障碍2例,一过功能障碍1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痫灶癫痫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立体定向手术 癫痫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重症脑干出血19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利民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M2000型立体定位头架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19例,观察其疗效.其中男11例,女8例,49~71岁,平均58.5岁,中脑血肿8例,桥脑血肿6例,中脑、桥脑联合出血5例.Glasgow昏迷量表(GOS)评分7~8分者9例,5~6分者6例,3~4分者4例,发病至手术的时间范围为4~62 h,平均35 h,出血量8~30mL.结果:15例好转,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方法.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21例多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文杰;王惠娟;张晓华;李勇杰

    多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立体定向苍白球切开术是治疗多动秽语综合征的新方法.报告了21例患者行立体定向苍白球切开术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加强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了自信心,使患者能很好配合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康复指导.本组术前抽动症状严重,平均耶鲁综合抽动评分为81.03;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抽动评分为52.97.术后7例出现嗜睡、尿失禁等一过性并发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术中护理

    作者:高洁;张蕊;李平;韩灵芝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肌张力障碍(DT)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总结了对86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时的术中护理配合,重点为指导患者在术中根据不同毁损靶点的要求配合手术;在静脉麻醉期间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在停用静脉麻醉剂期间及时调整体位,根据患者姿势适当约束四肢.本组术中未发生意外,配合良好,症状改善率在98%以上.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桥脑出血10例

    作者:李凤强;张兴春;赵英志;于守波;刘丽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桥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产FY-98Ⅱ型立体定向仪,通过CT定位,计算以桥脑血肿大横截面的中心为靶点的三维坐标,在定位系统引导下向靶点置管抽吸尿激酶灌洗引流治疗桥脑出血10例.结果10例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5~40 ml,平均30 ml.术后因脑干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死亡3例.术后住院时间16~30 d,平均21 d.术后存活7例随访3个月~1年,平均8个月,ADL评定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1例,V级1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桥脑出血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机的探讨

    作者:杨川;勾俊龙;毛群;刘宗惠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 方法 200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135例,根据发病后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7 h)45例,早期组(7~24 h)45例,延期组(24~72 h)45例,比较3组术后血肿清除时间,30 d病死率,30 d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90 d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 结果 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比较,超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5±0.8)d vs.(4.9±1.0)d,q=2.860,P<0.05],术后30 d患肢肌力4~5级优于早期组[82.2%(37/45) vs.62.2%(28/45),Z=-5.572,P=0.000],90 d GOS 5分者优于早期组[88.9%(40/45) vs.71.1%(32/45),Z=-6.836,P=0.035].超早期组与延期组比较,超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5±0.8)d vs.(5.3±1.0)d,q=5.721,P<0.05],术后30 d患肢肌力4~5级者优于延期组[82.2%(37/45) vs.40.0%(18/45),Z=-5.566,P=0.000],90 d GOS 5分者优于延期组[88.9%(40/45) vs.48.9%(22/45),Z=-6.771,P=0.000].早期组与延期组比较,早期组血肿清除时间短[(4.9±1.0)d vs.(5.3±1.0)d,q=2.860,P<0.05],治疗30 d患肢肌力4~5级者优于延期组[62.2%(28/45) vs.40.0%(18/45),Z=-2.073,P=0.038],90 d GOS 5分者优于延期组[71.1%(32/45) vs.48.9%(22/45),Z=-3.595,P=0.000]. 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佳手术时机在7 h内.

  •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预后对比分析

    作者:勾俊龙;毛群;邢复明;曾宪起;张毅;赵辉;刘宗惠

    我院自2001年3月开始,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加尿激酶溶凝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至2003年3月已治疗105例病人.为进一步说明,该微创手术的优势,从本院1993年至2000年,采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筛选出与立体定向手术组在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意识状况相匹配的100例资料完整的病人,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 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和电视内镜辅助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新钢;李刚;刘玉光;徐淑军;王建刚;杨扬;贾德泽

    近年来,随着纤维导光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日趋增多.我们应用电视内镜技术实施手术2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技术装置:Hopkin内镜直径4mm和2.7mm,观察镜角度0°,30°,70°,110°.蛇牌脑室镜直径6m,观察镜角度0°,140°.四工作通道,包括光纤照明观察道、操作通道、冲洗和吸引道.附件有冷光源,电视监视器,摄录像系统,单、双极电凝针,软轴活检钳及剪刀等.CRW立体定向系统.

  • 伏隔核毁损术治疗药物依赖性脑病术后疗效随访分析

    作者:王学廉;贺世明;衡立君;李维新;梁秦川;李江;王举磊;王家同;高国栋

    目的评价伏隔核定向毁损术戒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伏隔核定向毁损戒毒术后随访期达1年以上者42例,通过家庭访问、门诊、书信、电话,精神心理测评量表和随访调查问卷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分析手术对一般生理学指标、本能行为、人格特征的影响及手术疗效、复吸率、并发症.对未复吸患者,不定期随机抽查尿检和纳络酮催瘾试验.结果除术后短期内出现中枢性高热外,手术对其他生理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对本能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术后1个月性相关暗示刺激诱发动机降低,术后3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患者人格特征总体趋势无明显变化;短期内可出现注意力、近期记忆和睡眠障碍,于1周-1个月内自行恢复;对工作能力和远期记忆无影响;未复吸19例,复吸21例,失随访2例,术后1年期以上平均操守率45.2%,复吸率54.8%;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术前生理脱毒是否彻底,毁损灶大小,患者吸毒史长短、吸食毒品种类和所处社会环境;本组无死亡及感染病例.近期并发症:癫痫样发作1例(2.4%);远期并发症:动机形成障碍、对特征性刺激注意力下降、社会活动退避反应6例(14.3%),经康复训练3-6个月后症状减轻.结论伏隔核定向毁损术戒毒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是短暂的,可恢复的,与患者不能摆脱毒品折磨的痛苦相比,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手术戒毒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药物戒毒效果,是在常规药物戒毒无效的基础上,用于克服心理依赖,防止复吸的一种重要手段.

  • 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礼刚;李定君;夏祥国;明扬;刘洛同;刘亮;包长顺;白克镇;兰永树;韩福刚;陈跃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应用PET、fMRI和多排螺旋CT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158例海洛因依赖者多个成瘾相关脑区进行三种不同靶点组合的定向毁损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脑PET、fMRI异常分别为145例和141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中无死亡.术后近期共有47例(29.7%)发生不同程度手术并发症和副作用,其中嗅觉或味觉减退21例,性格改变10例,短时记忆减退17例,智力下降7例,脑缺血脑梗死致偏瘫3例,其中2例合并大小便失禁,并发颅内出血及血肿2例,伤口感染2例.随访6-12个月,108例(68.4%)获较完整资料,手术疗效优52例(48.1%),良19例(17.6%),差35例(32.4%),死亡2例(1.9%);共29例(26.9%)存在手术并发症和副作用.病例手术前后神经心理评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吸病例与正常人和未发生复吸病例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组间手术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吸率无差异,但手术并发症和副作用的类型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脑功能异常区及异常精神心理行为.定向毁损术治疗海洛因依赖近期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复吸率较低.发生复吸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和特定环境等有关.

  •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定向手术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附120例报告)

    作者:杨和增;郭沈昌;任廷文;成良正;杨理荣;王咸昌;温金峰;谭家亮;宁连才;徐海燕;潘杰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立体定向术对12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做前扣带回及伏隔核损毁术,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T 2、E2、FSH、LH、PRL.结果:术后E2显著下降(p<0.01),PRL、FSH明显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摄入海洛因可以引起性功能损害,手术后患者性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 遥控操作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临床应用(附10例报道)

    作者:田增民;卢旺盛;王田苗;赵全军;刘达;张国来;魏军;白茫茫;尹丰;郝秋星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CAS-BH5远程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实施遥控操作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评价此系统的临床实用性、操作精确性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12月,应用CAS-BH5型机器人系统临床实施遥控操作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0例.遥控操作是专家在北京通过数字专线控制机器人对位于远在1 300 km延安的患者实行手术.术后随访10~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10例,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远程定位精度是(1.05±0.13)mm,手术有效率90%,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 本结果提示无框架立体定向遥控操作是安全可行的.遥控操作手术有利于加强异地外科医师间合作,有利于技能训练和资源共享,在神经外科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帕金森病的丘脑腹中间核电生理特性及术中定位意义

    作者:周敬安;赵亚群;张辉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丘脑腹中间核(Vim)的电生理特性,寻找应用微电极来确定丘脑腹中间作为核毁损术靶点的方法.方法在对23例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的微电极引导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中,比较Vim与其周围结构背景放电、放电幅度和放电频率的差异,比较运动觉神经元和震颤细胞对微刺激的反应.结果腹中间核与腹外侧核、腹后核和内囊的背景放电和放电幅度不同,根据神经元在主动和(或)被动活动对侧肢体时放电是否变化,将震颤细胞分为两类,两类震颤细胞的分布及微刺激时引起对侧肢体震颤的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运动觉神经元和震颤细胞在微刺激时引起对侧肢体震颤的变化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微记录能确定Vim前界,联合应用微刺激和微记录才能迅速、准确的确定Vim后界及手术靶点内外侧界.毁损靶区应包括在主动和(或)被动活动对侧肢体时放电变化的震颤细胞和运动觉神经元.

  • 3种手术方法干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程海波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手术、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术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及立体定向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回复较好及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马凯;李勇杰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343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中的青少年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 YOPD)与普通帕金森病(P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手术病人分"开"、"关"2种状态进行手术前、后的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YOPD与PD组手术前后UPDRS评分自身配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YOPD与PD 2组病人手术效果比较,"关"状态时,如病程在10年内,手术对YOPD运动症状的改善率较PD好,YOPD病人运动迟缓症状的改善率较PD高;当病程在10年以上时,手术对YOPD日常活动的改善率较PD高.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对YOPD和PD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对于YOPD患者,手术更安全,并发症更少,手术治疗效果在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比PD更好.

  • 喉罩在立体定向深部脑电刺激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田肇隆;查鹏;王小华;王天龙

    喉罩作为一种较新型的声门上通气方式,近年来在许多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1-4].功能神经外科在立体定向深部脑电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or,DBS)方面发展很快[5,6],由于立体定向手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针对其特点,我们于2012年1~12月将喉罩全身麻醉用于DBS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2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