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香菇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研究

    作者:韩伟东;李丽秋;马淑霞;杨景云

    目的 研究香菇多糖通过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控制内毒素易位,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行调整,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 Wistar大白鼠48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造模.之后以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灌胃,14 d后处死.取肠内容物、血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挥发性脂肪酸、内毒素.结果 经过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治疗后,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下降;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血中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均具有扶植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研究

    作者:杜静平;张文静;邢天荣;邢凤有

    目的: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与机制.方法:选取门诊及妇女健康普查患者209例 .健康妇女102例为对照组;以临床主治外阴不适或偶有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检查排除特异性微生物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炎、严重宫颈炎的患者107例为观察组;取阴道分泌物经倍比稀释接种于各培养基上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鉴定并检测微生物种类,活菌计数,检测菌种为乳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类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并同时测定阴道pH 值及清洁度.结果:pH值无显著变化(P>0.05),清洁度观察组变化明显(Ⅱ°~Ⅲ°);各菌种活菌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结论 :阴道微生境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存在一种过渡状态,该状态呈可逆性,在机体抵抗力增加或/和去掉诱因后可自然恢复,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特异性或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炎.作者由此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概念.

    关键词: 阴 道 微生态失调
  •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作者:刘霞;杨景云;梁振明;李俭;李丽秋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丙二醛含量,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或P<0.01或P<0.05).结论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 金银花水提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的调整作用

    作者:杨春佳;苏德望;王跃生;张昆;马淑霞;杨龙友

    目的 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胆总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d后测定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分、乙酸含量及肝脏中肠杆菌易位情况.结果 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组效果佳.结论 金银花水提物作为益生元对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

  • 施普瑞螺旋藻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研究

    作者:白树民;黄纪明;胡志祥;杨春雷;李志霞;朱德兵;洪建武;梁明;熊德鑫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施普瑞螺旋藻对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将基础饲料中加入5%的螺旋藻作为处理组饲喂大鼠,用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定量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盲肠上皮细胞的组织变化.结果:螺旋藻处理组过路菌群中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原籍菌群中双歧杆菌较对照组显著增多,类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差异没有显著性.模拟失重条件下SD大鼠盲肠上皮有肿胀细胞出现,并且肠道上皮绒毛排列紊乱、稀疏,而螺旋藻处理组中只发现有少量的肿胀细胞,上皮绒毛致密、排列较整齐.结论:旋普瑞螺旋藻具有纠正在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的作用.

  • 饮用加银水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及骨钙代谢的影响

    作者:朱德兵;白树民;黄纪明;李志霞;洪建武

    目的:研究饮用加银水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及骨钙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GC)、模拟失重对照组(SC)和模拟失重饮用0.20 mg/L加银水组(SS),实验期21 d.第7、14和21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及类杆菌定量测定,并测定饲料钙表观吸收率;第21天取右侧股骨测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骨密度和骨钙含量SC组显著低于GC组,SS组也低于SC组;SC组和GC组比较,SC组出现厌氧菌群的减少和需氧菌群的增加及饲料钙表观吸收率的下降,且这种变化出现较早,SS组和SC组比较,SS组出现以厌氧菌群中G+菌的减少和需氧菌群G-菌的增加为主的菌群失调及饲料钙表观吸收率的下降,且这种变化出现较晚.结论:饮用0.20 mg/L加银水可以加重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失调和骨钙代谢的紊乱,但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且其微生态的失调以G+细菌减少为主的厌氧菌群减少型.

  • 微生态调节剂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和展望

    作者:于敏;霍继明

    微生态调节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动物、植物和人)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1].它既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学药物,也不同于传统中草药,它是以全新的概念、治疗理论为指导的一类新的生物制剂.在作用方式上兼具能消除病因的治疗剂和疾病、症状阻抑剂的特点.独特的作用方式决定了应用上的特殊性.对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上[2].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查阅,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新药研制,对微生态调节剂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和展望作一综述.

  • 更年期综合征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郭在清

    目的 定性定量检测更年期综合征个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探讨该状态中的人群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状态及其特点,从而为研究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的防治新策略提供数据资料.方法 设患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研究组和相近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妇女对照组,采用光冈法检测相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属、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及酵母菌)的菌群值,同时计算和比较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值(B/E值).结果 与相似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研究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1);B/E值较显著减少(P<0.01);肠杆菌科细菌、消化链球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0.01,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人群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益生菌群与肠杆菌科结构发生改变,可能更年期综合征人群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健康状态的下降,引起肠道有益菌群与腐败菌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

  • 阴道菌群结构分析在宫腔粘连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植枝福;蒋晓莉;周卓琳;覃桂荣

    目的 对宫腔粘连患者菌群结构进行评价,探讨阴道微生态在宫腔粘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病区诊断为宫腔粘连的患者100例为试验组,同期门诊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湿片镜检及微生态学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宫腔粘连组与对照组在阴道分泌物的多样性、密集度、优势菌、pH、清洁度和病原体检出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宫腔粘连组阴道微生态失调检出率(48%)高于对照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阴道微生态失调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有关.

  • 口腔微生态失衡导致口腔异味的研究

    作者:马旭东;杨景云

    目的 介绍口腔微生态失调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出现口腔气味异常的机制.综合分析口腔微生态与口腔健康的研究动态及意义.展望口腔微生态调整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尤其在消除口腔异味的积极作用.方法 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通过pubmed检索NCBI数据库1992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Micro ecolog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1995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微生态",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口腔微生态相关的研究、以及在口腔疾病研究领域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结果 共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21篇文献纳入本文,其中,19篇为综述和述评类文献,19篇为中文杂志,2篇为外文杂志.结论 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口腔微生态失调,菌斑内微生物之间以及机体与菌斑之间相互作用分解蛋白产生硫化物,这些代谢产物包括H2S、CH3SH、CH3SCH3、吲哚、甲基吲哚、挥发脂肪酸和聚胺等发出刺激性气味,产生口腔异味.治疗口腔异味应该考虑平衡口腔微生态,调整口腔菌群.口腔异味的治疗又有利于口腔菌群平衡.提示我们治疗口腔疾病应该考虑口腔微生态平衡.

  • 微生态调节剂的市场培育

    作者:王世利

    微生态调节剂亦称微生态制品或生态制品,是在微生态学这门崭新学科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开发的用于调整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物和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一类产品.目前我国已上市的人用微生态调节剂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保健食品和药品.作为药品的微生态调节剂,虽然问世较晚,但由于其严格的生产工艺、确切的治疗效果以及全新的治病机理而逐渐为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

  •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明;袁杰利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厌氧菌和阴道加德菌过盛生长,兼性厌氧性乳杆菌受抑制所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性表现的综合征.患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乳杆菌的数量比用药前低1 000倍以上或完全消失.应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可使BV的症状得到暂时缓解,但也进一步地杀死本已少得可怜的乳杆菌,加重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程度,从而使BV反复复发.由于BV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阴道菌群失调 ,因此恢复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保持阴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的生态制剂,成为治愈BV的关键所在.

  •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医学微生态学研究

    作者:唐由凯

    20世纪40至5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技术和有关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就是当时出现的引人注目的理论,它们向其他学科渗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边缘学科 ,对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作者用"三论”来研究医学微生态学的某些问题,以丰富微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究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和异常功能状态,指导人们运用"三论”的原理和方法来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和矫正微生态失调.1 系统论与人体微生态系统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 B ertalanffy)提出,他的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1].我国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康白教授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给微生态系统的定义是:微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相互交流的统一生物系统.他将人体微生态系统分为总微生态系统,大微生态系统,小微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空间不同把人的微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类:人类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泌尿道微生态系统,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系统,呼吸道微生态系统.目前研究得多的是人类胃肠道微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的微生物有:类杆菌,优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杆菌,韦荣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这些微生物群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分布在胃肠道的不同节段和部位, 发挥着对宿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生物屏障作用,代谢作用,促生长发育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以及防癌抗癌等重要功能[2].因此,人体微生态系统必须保证它的结构完整性,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各种信息在微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换以及微生态系统中的调控过程也必须以微生态系统为物质基础.

  • 微生态学面临"非典"感染的新挑战

    作者:《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微生态学是研究人、动物及植物正常微生物群的新学科.正常微生物群对其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并具有众多的生理效应.这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长期共生的进化结果,是微生态平衡状态的表现.但是,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这种微生态平衡就要遭到破坏,发生微生态失调,并引起宿主各种类型的疾病.

  •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岩

    微生态制剂亦称微生态调节剂,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均是根据微生态学理论,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该类制剂可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 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叶平;林晓华;王姿斌;黄引平

    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组成.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内容纳多种微生物群落,以乳杆菌占主导地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妊娠期由于雌孕激素等明显增多,阴道微生态的构成发生改变,研究表明妊娠期异常阴道微生态与早产、胎膜早破等相关[1].该文就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调与下生殖道感染及微生态治疗进行综述.

  • 黄芪、白术、枳壳对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

    作者:罗艳春;韩晶莉;罗艳秋;张涛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白术、枳壳对抗生素所致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给大鼠灌胃,制备出理想的肠道微生态失调模型,筛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补益类中药,对菌群失调大鼠进行调整,于实验第7、10、14整天,动态观察肠道双歧杆菌(BS)、乳酸杆菌(LBS)、肠杆菌、肠球菌四种正常菌群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治疗14 d大鼠外观症状消失,肠道BS、LBS菌量增加,肠杆菌菌量降低.结论 黄芪、白术、枳壳能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

  • 咽部微生态失调与常见呼吸道疾病

    作者:赵月;陈文佳;凌虹;尹新华

    咽部微生态的动态平衡是决定呼吸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咽部微生物群在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哮喘、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囊性纤维化(cystic pulmonary fibrosis,CF)以及结核病(tuberculosis,TB)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治疗以及预后相关.因而研究人体咽部微生态失调与常见呼吸道疾病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 中药三补对微生态失调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

    作者:聂清;丁元欣;刘斌

    目前,针对微生态失调的微生态疗法以微生态活菌制剂居多。近些年来,国内中医药调整肠道菌群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本文将对中药三补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正常菌群的调整进行探讨。1 材料1.1 动物昆明种小鼠,6-8月龄,体重20±2g,雌雄各半,共2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中药灌喂组、失调组。1.2 药物盐酸林可霉素(0.3g/ml),中药三补(0.7g/ml)。1.3 培养基LBS、BS、Bdb、EC、EMB分别培养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球菌、肠杆菌。2 方法2.1 给药正常对照组每只每日2次0.5ml/次生理盐水,连续10天;失调组、中药灌喂组、自然恢复组每只鼠每日2次灌喂0.5ml/次盐酸林可霉素,连续3天;3天后中药灌喂组灌喂中药,灌法同上0.5 ml/次;自然恢复组灌喂生理盐水方法同上;失调组处死。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任卫英;张顺财

    近20多年来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借以调整人体特别是肠道微生态失调,保持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宿主的健康状态,对消化系统许多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

60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