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毛虫虫种的鉴定方法及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许汴利;李辉;邓艳

    自1835年发现旋毛虫至上世纪中叶一直认为旋毛虫病是由单一的虫种引起的,即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Nelson、Mukundi (1963) 和Nelson等(1966)实验发现,一些不同的地理株其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差异,对大鼠易感的虫株同样对家猪亦易感,而来自于肯尼亚灌木丛中一种野猪和阿拉斯加熊的虫株对大鼠和猪的感染性差.Gretillat、Vassiliades(1968) 和Kruger等(1969)用西非和南非野生动物虫株实验感染猪和犬的比较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Kozar(1965)用波兰虫株和肯尼亚虫株进行的实验感染中发现,肯尼亚虫株对小鼠较之猪不易感,但在实验室小鼠体内经数次传代后,其感染性有变化.

  • 云南三带喙库蚊实验种群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冯云;张海林;亚红祥;张云智;杨卫红;章域震;米竹青;龚正达;俞永新;董关木

    目的建立三带喙库蚊实验室种群,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工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模拟自然环境的方法,幼虫饲料为牛肝馒头粉,成蚊供血动物为兔子和小白鼠.结果在室温24~27℃,昼夜温差<2℃,相对湿度70%~80%及人工光照12~14 h的条件下养殖,并在蚊笼中放入枝叶较嫩、多汁、无毒的植物,成蚊从叮吸兔血逐渐过渡到叮吸小白鼠血.于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成功繁殖了7个世代.它们的平均孵化率、蛹化率和羽化率依次为75.64%、80.74%、90.97%,经9~16 d可完成一个世代的繁殖.羽化后的成蚊1~2 d开始交配,雌蚊第3天开始吸血,第6天达吸血高峰.吸血后第3天开始产卵.结论驯化繁殖三带喙库蚊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成活率、交配率、吸血率,所获数据对进一步了解该蚊的生长繁殖特性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 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观察

    作者:麦海;欧汉标;张曼青;刘国勇;曾敏

    目的了解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小白鼠供血,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进行饲养观察.结果在温度(23±1)℃,相对湿度(85±5)%条件下,由卵到成虫的哪发育时间为24.80(18~29)d.每只雌蚤一生平均产卵778.90粒,日均产卵5.67粒,繁殖力为2.57.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8.10(12~24)d,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22.73(33~255)d.结论猫栉首蚤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

  • 秃病蚤田鼠亚种生物学特性的实验室观察

    作者:李超;郑谊;吴克梅;马英

    目的 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饲养秃病蚤田鼠亚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资料.方法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饲养观察.结果 温度在(20.5±1)℃和(22.5±1)℃,相对湿度为(35±3)%时蚤的生长发育终止在1龄幼虫,而在(95±3)%条件下,(20.5±1)℃时生长发育终止在3龄幼虫期,(22.5±1)℃条件下可以完成从卵至成虫的发育,但存活率非常低,仅为8.75%.新羽化蚤饥饿状态下(22.5±1)℃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1.68 d,短于(20.5±1)℃的15.07 d.该蚤较适温度为(22.5±1)℃,适湿度为(75±3)%.结论 秃病蚤田鼠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 我国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的发现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周金林;周勇志;龚海燕;陈灵芝;曹杰

    目的研究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上海野生动物园鹿区草地采集1只长角血蜱,在实验室条件下(25℃,92%RH,黑暗条件,兔体饲血),经3代繁殖饲养和染色体标本观察.结果成蜱阶段均无雄蜱,但雌蜱可正常繁殖后代.蜱胚细胞染色体数为30~36个,未发现性染色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幼蜱和若蜱阶段的体重大于已报道的两性生殖种群,但成蜱较小,饱血雌蜱重量明显小于两性生殖种群.结论该长角血蜱为孤雌生殖种群,属国内首次报道.

  • 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与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种群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洪霞;冷培恩;徐仁权

    目的 比较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变化.方法 实验室内观察2个蚊虫品系的繁殖、发育、吸血等生物学特性,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 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的孵化率、蛹化率以及羽化率分别比敏感品系低16.67%、8.92%和0.44%,除羽化率外,上述指标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性品系的吸血率及单雌产雌数均比敏感品系低.前者的净增值率和内禀增殖率分别为151.86和0.16,后者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值率分别为177.18和0.20.结论 白纹伊蚊扰性品系已表现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和繁殖不利性的影响.

  • 伍氏病蚤、穗缘端蚤成虫和卵的测量

    作者:刘国勇;欧汉标;张曼青;余向明;麦海

    目的 了解和掌握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广东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电子天平称取蚤卵、成蚤空腹及吸血体重,并计算吸血量;用显微镜的测微尺镜下测量蚤卵的直径.结果 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卵长、短径分别为(0.636±0.035)mm、(0.360±0.017)mm和(0.536±0.024)mm、(0.256±0.011)mm;卵的平均重量分别为0.055和0.029 mg;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空腹、吸饱血的平均体重分别为(0.364±0.134)mg、(0.523±0.198)mg和(0.179±0.050)mg、(0.230±0.062)mg.两种蚤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0.159±0.082)mg和(0.050±0.021)mg.结论 伍氏病蚤成蚤及卵的体积和重量均较穗缘端蚤大,吸血量也大.

  •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家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侯希贤;董维惠;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

    目的:观察鄂尔多斯沙地草场中小家鼠的栖息环境、体尺、繁殖特性及年龄组划分.方法:1991~1996年每年4~10月的每月中旬在沙地草场的6种生境内利用直线夹日法进行调查,捕获的鼠进行外形度量、解剖、称量胴体重.结果:小家鼠在当地属少见种(6年捕到162只,占捕获总数的2%).该鼠喜欢在沙地草场的丘间滩地栖息,其次为半固定沙地和农田,流动沙地不宜栖息.依据胴体重将该鼠种群划分为4个年龄组:≤6.9g为幼年组,7.0~8.9g为亚成年组,9.0~12.9g为成年组,≥13.0g为老年组.3~10月为该鼠繁殖期;老年组参加繁殖的个体占该年龄组总数的81.81%,成年组占78.17%,亚成年组占50%.平均胎仔数为7.08±1.90个.结论:本地区小家鼠较南方同种类的个体小,性成熟晚,繁殖期短,但胎仔数多.

  • 蜱类研究进展

    作者:刘吉起;赵奇;许汴利

    蜱是常见的体外吸血寄生虫,又是人及动物等多种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2010年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疾病,与蜱类关系密切.该文对蜱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理分布、携带病原体与蜱媒疾病和防治方法等做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蜱及蜱媒疾病的控制提供参考.

  • 我国螨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莉;李朝品

    螨类为蛛形纲(Arachinida)蜱螨亚纲(Acari)中的一大类节肢动物.蜱螨亚纲包括蜱类和螨类,是蛛形纲中数量多的,也是生物多样性为复杂的类群.螨类生态学为蜱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纵观我国螨类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可知,20世纪50-60年代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恙螨、革螨等重要医学螨类的一般生态习性及生活史研究;而农业螨类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综合治理、天敌利用等则成为70-80年代研究的重点内容;90年代以来,以研究可作为环境监控指标的甲螨和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水螨为主.

  • 德国小蠊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

    作者:齐欣;孙耘芹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世界性的重要卫生害虫.根据蜚蠊化石的考证,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1].生物学家认为,昆虫是寄宿在行星上成功的动物类群,蜚蠊是有适应性和成功的昆虫类群,而德国小蠊是蜚蠊目中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和难治理的害虫.它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陕西和新疆等地都广泛分布[2]. 德国小蠊能从身体不同部位排出怪味分泌物,从而使食物变味和变质.在群体密度高时,这些分泌物会在它们侵扰的场所产生一种特异的气味.它们除咬食和破坏食品、药材、纤维织品、纸张和文物藏品外,更重要的是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是人类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也会带有过敏原,使有过敏体质的人出现皮疹、哮喘和打喷嚏等症状,然而它们不是时常与严重疾病有关[3-5].

  • 云南6种方法及各虫期发育率

    作者:胡晓玲;何晋候;张洪英;杨智明;赵文红

    为完成有关蚤类生物学特性和鼠疫传播试验等研究作准备,我们对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的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缓慢细蚤(Leptosylla segnis)和不等单蚤(Monopsylla anisus)[1],野鼠鼠疫疫源地的特新蚤指名亚种(Neopsylla specialis specialis,简称特新蚤)、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和方叶栉眼蚤(Ctecnophtalmus quadratus)[2]进行了养殖方法及各虫期发育率的观察。

  • U266/BOR耐药细胞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作者:刘慧丽;阙文忠

    目的:建立人对硼替佐米(BOR)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U266/BOR),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小剂量诱导和剂量递增联合诱导法建立耐药细胞株U266/BOR;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应用MTT法测定两种细胞的BOR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耐药系数;绘制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并计算二者的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两种细胞的相关耐药基因mRNA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耐药系数为19.8的耐药细胞系U266/BOR;二者细胞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U266/BOR较U266细胞生长缓慢,其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U266/BOR细胞中耐药基因PTPROt、Beclin 1及PTEN的mRNA表达减少,而c-Maf的mRNA含量增加,但MDR1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别.结论:成功构建人对BOR耐药的MM细胞株U266/BOR,为BOR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想细胞模型.

  •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解琳娜;王健民;邱慧颖;高磊;周虹;龚胜兰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传代培养达30代后,进行成瘤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细胞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MHC-Ⅰ,中度表达CD13、CD90.2,不表达CD117、CD45、Flk-1、MHC-Ⅱ类抗原.mMSC体外能诱导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集落培养法富集可获得mMSC,其在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仍能维持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无成瘤性.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翼鷟;达万明

    为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对体外造血的支持能力,采集MDS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免疫表型、成骨分化及增殖能力检测,并对骨髓细胞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形成分析.对MDS患者的MSC进行贴壁培养,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以观察细胞数和CFU-GM的变化,作为MDS患者MSC支持造血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来自MDS患者的MSC呈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表型鉴定CD34,CD45阴性,SH2(CD105),SH3(CD73),Thy-1(CD90)阳性,体外诱导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其增殖能力和CFU-F形成能力与源于正常供者的MSC相当.支持造血的体外实验显示,实验组培养上清中的细胞总数和CFU-GM计数在第2周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源于MDS患者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供者的MSCs无差异,但其体外支持造血的功能较后者显著减弱.

  • 人羊膜上皮细胞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对比

    作者:甘文婷;孙新;陆琰

    目的:比较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n epithelial cells,hAECs)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足月剖宫产胎盘上剥离羊膜组织,采用低速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别分离获取hAECs及hAMSCs,观察此两种细胞的增殖生长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诱导分化染色等方法对两种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对比.结果:hAECs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铺路石样生长,多传至5代;hAMSCs为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呈放射状或漩涡状分布生长,可传至30代左右.hAECs表达上皮细胞标志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部分表达波形蛋白;hAMSCs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 19.两种细胞均表达CD29、CD44、CD73、CD90、OCT-4、Nanog.hAECs不表达CD105,成骨及成脂诱导阳性.结论:hAECs和hAMSCs均具有某些干细胞特性,hAECs不能无限增殖,其生长增殖及分化能力均低于hAMSCs.

  • 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沈建良;宫立众;岑坚;刘毅;王立新;尹文杰;赵德峰;马巍娜;黄友章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温保存对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低温保存后WJ-MSC的临床应用及建立WJ-MSC库提供实验依据.通过脐带组织决培养制备WJ-MSC,将第5代WJ-MSC加入低温保护剂,-80℃冰箱降温,液氮保存.细胞复温后行培养和传代,低温保存组第1代(PPl)传代获得PP2-PP15.非低温保存组第6代为对照组第1代(CPl),传代获得CP2-CP15.比较对照组与低温保存组WJ-MSC的有核细胞回收率、台盼蓝拒染率、CCK-8活性、凋亡率、贴壁率、增殖指数、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周期和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结果表明,WJ-MSC经低温保存,有核细胞回收率为98.2%,台盼蓝拒染率为94.3%,CCK-8活性为91.4%,凋亡率为3.9%,贴壁率为92.6%;PP1较CP1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5),PP2-PP15与相应对照组增殖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WJ-MSC高表达CD29、CD90、CD44、CD71、CD73、CD105、CD166和HLA-ABC,低表达CD34、CD45和HLA-DR,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增殖潜伏期和对数增殖期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后分别进行油红O、碱性磷酸酶(AL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两组间阳性强度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细胞内甘油三酯、ALP和NSE含量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WJ-MSC低温保存后少量细胞(<10%)受到损伤,传代培养表明其生物学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 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作者:韩之波;杨舟鑫;池颖;王有为;王涛;及月茹;杨萍;孟磊;韩忠朝

    由于组织来源和增殖能力的优势,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相比,脐带和胎盘来源的MSC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脐带和胎盘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是否有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比较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MSC的生物学特性.将胎盘、脐带冲洗干净后,通过酶消化法分离脐带、胎盘来源的MSC.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TR)检测细胞是否均来源于胎儿组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液检测其多向分化的能力.将MSC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表明,STR分析证实所得到的细胞均来源于胎儿组织,这两种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表达常见的MSC表面标记CD90、CD73、CD105、CD44,不表达CD45,CD11b和CD34;在不同的条件培养液培养下,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脂方向分化,但在成脂分化方面,绒毛膜来源MSC能形成更大的脂滴.结论:所得到的细胞均为MSC,均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且绒毛膜来源的MSC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这使得绒毛膜来源的MSC在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 干扰素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戎丽娟;池颖;杨少光;陈丹丹;陈芳;徐淑霞;张冬雷;马凤霞;卢士红;韩忠朝

    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C-MSC表面分子表达,CCK-8检测其增殖能力,诱导hUC-MSC成脂、成骨分化并染色,ELISA检测PGE-2的分泌量,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UC-MSC细胞中COX-2,IDO-1和IDO-2的表达情况,同时将IFN-γ刺激后的hUC-MSC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共培养,检测hPBMC的增殖情况.IFN-γ组hUC-MSC以IFN-γ 10ng/ml刺激24h,同时以未刺激的hUC-MSC作为对照.结果显示:IFN-γ刺激后hUC-MSC表面SSEA-4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8.15±2.94)%vs(16.42±8.5)%,P<0.05],CD54表达升高[(96.64±3.29)%vs(84.12±10.73)%,P=0.051].IFN-γ可以增强hUC-MSC对活化的hPBMC的增殖抑制能力(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IFN-γ刺激24h后,hUC-MSC分泌PGE-2明显降低(P<0.01),COX-2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降低趋势;IDO-1的表达与对熙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IDO-2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IFN-γ刺激影响hUC-MSC表面分子表达及分化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并增强hUC-MSC的免疫调节功能.

  • 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辛毅;刘小希;赵伟;刘飒;李娜;许秀芳;黄益民;罗毅;张宏家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蛋白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分别扩增MSC和EPC.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MSC和EPC的增殖能力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能力,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SC免疫原型以鉴定MSC;细胞吞噬功能特异性地摄取Dil-ac-LDL及FITC-UEA-1,并结合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鉴定EPC,并计算其纯度.结果表明,经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在早期贴壁细胞24 h换液时即可见明显集落形成,8d后达80%融合,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排列;2次贴壁细胞经EGM-2MV培养基培养,第3天开始伸展,约8d可融合近80%,细胞呈多角形,出现条索状结构;2种细胞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均在90%以上,传至第2代后,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生长d3至d5时光密度值变化较明显;MSC G0-G1期为(93.32±1.65)%、EPC G0-G1为(93.05±1.95)%,2种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早期贴壁细胞FCM检测CD90、CD44阳性率为(99.7±1.12)%、(99.1±2.33)%;CD14、CD45、CD79a阳性率分别为(4.8±0.38)%、(6.8±0.49)%及(0.4±0.08)%,经体外诱导能够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鉴定为MSC;2次贴壁细胞传至第2代经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82.1±3.4)%,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2)%、(64.7±4.3)%及(43.5±1.5)%,鉴定为EPC.结论:应用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筛选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MSC,2次贴壁细胞经纤连蛋白预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体外诱导可培养出增殖能力较强的EPC,为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2155 条记录 6/108 页 « 12345678...10710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