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浙江省2004-2007年HIV-1亚型CRF01_AE流行毒株的基因型耐药分析

    作者:姚亚萍;辛若雷;徐云;杨介者;郭志宏;潘晓红;张佳峰;廖玲洁;邢辉

    目的 了解浙江省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1_AE在治疗人群和未治疗人群中的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方法 选取2004-2007年间收集的HIV感染者样本,对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分析56个感染CRF01_AE重组亚型样本的序列,其中未治疗组43例,已治疗组13例.使用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的在线耐药序列分析软件HIV DB进行序列分析,寻找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结果 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29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41,存在基因型耐药突变率的发生(5/43,11.6%),检出包括PR区第10、46、71位和RT区的第103、118位氨基酸的耐药相关突变;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186个/mm3,病毒载量log10中位数为3.91,13例中有8例发生了基因型耐药变异(61.5%).检出29个基因型耐药突变.耐药率较高且多表现为交叉耐药.结论 浙江省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型耐药突变;已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较高,而且交叉耐药现象广泛存在.

  • 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基因型耐药分析

    作者:王憨杰;段松;项丽芬;杨跃诚;涂源泉;王继宝;姚均;齐军;蒋岩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德宏州2006年7-12月期间所有的HIV-1阳性样品共1048份,使用BED捕获酶免疫试验进行新近感染检测,共检出新近感染样品101份;使用Bayer公司的TruGene方法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应用所有样品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样品的亚型.结果云南省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巾的耐药发生率为6.25%(4/64),样品PR区中M36I/V、L63P和H69K等次要耐药突变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占81.25%、70.31%和65.63%;HIV-1流行株以C/CRF07 BC/08_BC为主,占65.63%(42/64).结论德宏州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的流行处于中等水平;有必要加强HIV-1的耐药监测.

  • 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耐药性检测和分析

    作者:欧强;顾士民;卢洪洲;殷科珊

    为了解上海部分地区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BT)的HIV感染者HIV-1耐药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笔者对14例在本中心就诊的HIV-1感染患者进行了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中国2007-2009年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质量评估结果

    作者:邢辉;廖玲洁;钟平;李敬云;尚红;康来仪;杨娟;陈彬;全宇;赵全璧;汪宁;邵一鸣

    目的 对2007-2009年统一发放至各省,针对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的耐药突变基因型外部质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检测技术能力评价.方法 对3年共5次由各省提交的,应用实验室自建方法(In house)、Viroseq(雅培公司,Abbott)和TruGene(西门子公司,Siemens)检测系统获得的耐药基因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质控盘由6份血浆(HIV-1 B及B/C重组毒株)组成,覆盖病毒的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区的野生型和耐药突变型.每份序列与共享序列比较,使用扣分制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除3家核心实验室外,累计有19个省23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或医院自愿参加,共提交了 95份结果,其中3家实验室使用ViroSeq检测系统;提交了9份结果;1家使用TruGene检测系统;提交了 1份结果;其余85份使用inhouse检测系统.考核品总的序列阳性率(获得合格序列率)为97.7%,其中的低载量(1 000拷贝/mL)样本均得到阳性结果;根据累计提交的序列结果看,耐药位点判读的完全一致率为78.9%(75/95),序列编辑分析的一致率也有76.8%(73/95).参加能力验证的省市级实验室由2007年的15家增加到2009年下半年的23家,合格率(001PT)由73.3%上升到(004PT) 95.2%,3次以上优秀的实验室有13家.结论 目前的检测方法均可成功扩增中国主要亚型流行毒株.所有检测结果在各实验室间的一致性均较高,因此基因型耐药检测技术是可靠的,但各实验室检测能力也存在差异.我国具备耐药基因型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数量不断增加,检测水平逐年提高.

  • 不同类型样本用于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汪静;姚均

    随着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的推广,艾滋病死亡人数大幅度减少.然而抗病毒药物的压力促使病毒基因发生耐药性的突变,艾滋病病毒(HIV)耐药的检测已经成为HIV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用于基因型耐药检测的样本类型主要包括液体样本和滤纸片载体样本.液体样本包括全血、血浆、血清,滤纸片载体样本包括干血斑(DBS)、干浆斑(DPS)、干血清斑(DSS).文章通过对以上样本类型用于检测的特点进行总结,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综述各样本类型的使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 某县HIV感染者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

    作者:朱新朋;薛晓玲;崔为国;刘宏伟;李宏;王哲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县HIV感染者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耐药性突变发生的情况.方法 采集52例HIV感染者抗凝全血,用扩增/测序(In-House)的方法扩增蛋白酶及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后进行序列测定.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性突变.结果 52感染者中41例成功扩增并测序,其中43.90%(18/41)发生耐药突变;蛋白酶区耐药突变发生率为36.59%(15/41),均为次要突变,突变类型依次为A71V(5/41),A71T(5/41),A71AT(3/41),A71AV(2/41)和LIOI(2/41),第71位碱基突变率为36.59%(15/41);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发生率为21.95%(9/41),为主要突变,突变类型主要为K103N(3/41),M41LM(2/41)和T215Y(2/41).结论 河南省确山县HIV感染者已发生较高程度耐药,应加强患者管理及耐药性监测体系,防止耐药毒株的传播.

  • 20例HIV/AIDS患者耐药结果分析

    作者:魏飞力;吴昊;张彤;李庆;刘志英;王蕊;焦艳梅;陈德喜

    目的 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ART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Versant HIV-1 RNA 3.0检测病毒载鼍;采用TriTEST CD4 FITC/CD8 PE/CD3 PerCP Reagent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mgene HIV-1 Genotyping Kit和OpenGene DNA系统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用Blast等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HIV-1亚型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保存有治疗前的血浆标本,其中1例在治疗前即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耐药相关突变.20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后耐药检测,其中3例未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他17例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中13例出现N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K103N、Y188L、Y181C、V106M和G190A;11例显示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M184V、T/215Y/F、D67N、K70R以及K219E/Q;3例出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耐药相关突变,其中主突变为M46I/L、V82WA,而次级突变中以M36I、L63P出现的频率高.20例患者中B亚型9例(45%,9/20),CRF01_AE重组亚利5例(25%,5/20),CRF07_BC重组亚型5例(25%,5/20),CRF06_CPX1重组亚型1例(5%,1/20).结论 对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HAART失败的原因,并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亚型分析显示HIV-1病毒亚型的流行与感染途径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 广东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基因型耐药分析

    作者:兰芸;蔡卫平;胡凤玉;唐小平;戴朝霞;蔡晓莉;李俊彬

    目的 总结广东省261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未被抑制者的耐药基因型特征.方法 采用实验室自建方法,进行HlV-1耐药基因型检测.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通过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在线序列分析,确定耐药突变位点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 共检测样本280份,成功获得261条完整序列.序列分析显示:HIV-1病毒株以CRF01 AE亚型(194/261,74.3%)为主;逆转录酶(RT)区耐药位点以M184I/V(108/170,63.5%)、Y181C/V(61/170,35.9%)、K103N/S(56/170,32.9%)和G190A/S(48/170,28.2%)为主;蛋白酶(PR)区未发现主要位点突变,次要耐药位点主要为L10I/V(21/170,12.4%)和A71T/V(13/170,7.6%);未产生针对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常见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的耐药率均为43.7%,高度耐药率均为42.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奈韦拉平(NVP)及依非韦伦(EFV)的耐药率均为56.3%,高度耐药率分别为54.8%(143/261)和35.2%(92/261).耐药率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增长而增加,初始单一用药人群耐药率76.7%(23/30)高于初始联合用药人群耐药率54.5%(126/231).结论 广东省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且病毒未抑制的HIV感染者NRTIs耐药以3TC、FTC为主,NNRTIs耐药以NVP、EFV为主.临床上应及早发现耐药更改方案以保护TDF作为二线药物的有效性;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应尽量避免单一用药.

  • 乙肝患者阿德福韦酯基因型耐药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延平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产生基因型耐药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6年3月收治入院的慢性乙肝患者300例进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检测患者HBV-DNA水平,了解患者阿德福韦酯的基因型耐药.结果:300例乙肝患者经阿德福韦酯治疗,3年时间内15例患者出现基因型耐药.结论:经研究证明阿德福韦酯在治疗过程中基因屏障较低.

  • 快速检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学进展

    作者:陈文杰

    一度被认为可以控制并在全球消失菌的结核病,近况不容乐观,甚至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了结核病危机,尤其是抗结核药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抗结核病治疗的有效率下降.目前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方法,改变了传统药敏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不利于疾病快速诊断治疗的状况.其中重点发展了表型耐药检测和基因型耐药检测.每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本综述将介绍几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技术.不同方法的选择和联合运用可能会提高耐药菌的检出率.

  • 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多个基因型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作者:覃霞;徐文胜;杭晓峰;王东;倪武;朱樑

    目的 建立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PyroS)法检测HBV反转录酶基因区(rt区)与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HBV DNA rt区10个已知常见耐药突变位点的12种突变形式,分别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作为标准品;设计通用PCR扩增引物和针对不同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引物,建立基于PyroS技术的HBV耐药突变检测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双脱氧测序法和我们构建的PyroS法对接受/未接受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5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并采用克隆测序法进行结果验证.结果 1.构建了HBV rt区常见耐药突变的野生株和变异株标准质粒,并建立了能对12种常见NAs耐药突变同时进行检测的PyroS方法;证实当标准质粒浓度≥1000拷贝/mL时,PyroS法对耐药突变位点的检出率、特异性和重复率均可达100% ;2.对95份临床血清标本共检测了950个耐药相关氨基酸置换位点,PyroS法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相符位点939个(符合率98.84%),PyroS法较直接测序法多检出8份标本中共11个变异位点,克隆测序法证实了焦磷酸测序法结果.结论 成功建立了能同时定量检测10个已知NAs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的PyroS技术,可用于临床抗病毒疗效的监测、及早发现基因型耐药突变,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 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龙茂娇;李健健;董兴齐

    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和治疗时间的延长,HIV耐药情况日趋严重.HIV耐药毒株的出现降低了HAART的效果,甚至造成了耐药传播,耐药检测就成为抗病毒过程中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已正式应用于临床管理.此文对目前使用的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原理及分类进行阐述,同时对我国抗HIV一线药物发生耐药后,其耐药检测基因突变位点和耐药结果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处于不同感染期、特殊人群的HIV/AIDS患者耐药检测指征进行综述.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分析

    作者:张礼周;张振华;梁佳佳;方立庆;李旭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155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rtN236T、rtA181V、rtA181T耐药位点.结果:155例患者共检出基因型耐药16例,发生率为10.3%,其中rtN236T位点3例、rtA181V位点7例、rtA181T位点2例、rtA181V+ rtA181T位点2例、rtA181T+rtN236T位点1例、rtN236T+ rtA181V+ rtA181T位点1例.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并不高,疗效不佳可能与阿德福韦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能力较弱,病毒水平下降速度较慢有关.

  • 乙胺丁醇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embB突变的关系

    作者:张楠;胡继红;万康林

    目的:探讨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耐药基因embB点突变与耐药表型间的关系,分析点突变与耐多药、耐药种类数的关系以及Met306突变检出耐多药结核.方法:对来自7省市的3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并对embB、katG、rpoB耐药决定区进行扩增测序检测基因突变位点.结果:Met306突变率在EMB耐药株(48.5%)与EMB敏感株(39.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耐多药组(47.1%)与非耐多药组(9.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耐药种类数增加突变率增加.对耐多药株,rpoB突变与耐多药表型符合率为80%,增加Met306突变检测后与表型符合率提高至93.3%,katG Ser315突变与耐多药表型符合率为80%,增加Met306突变检测后符合率提高至86.7%,而三个耐药基因联合能检测出97.8%的耐多药株.结论:embB Met306突变作为EMB耐药的分子标志值得商榷,但其突变能作为耐多药结核检测的分子标志,与公认的耐多药株分子标志-rpoB联合能提高耐多药株的检出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毒学突破与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蔡艳萍;朱清静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毒学突破与耐药情况.方法:调查统计3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病毒突破产生及病毒耐药基因产生等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3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后,93例在治疗开始1年后发生病毒学突破,其中58例检测出基因型耐药,31例发生生化学突破.在93例首次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患者中,57例1~3个月复查证实其为病毒学突破患者,28例经复查不能确定其为病毒学突破患者.57例确诊病毒学突破患者中,45例检测出基因型耐药,并且调整了治疗方案,所有患者HBV-DNA水平均有下降,终40例患者的HBV-DNA降至低检出范围以下;另有12例未检测出基因型耐药的患者,其中5例继续原治疗方案不变,7例调整了治疗方案,终HBV-DNA均能降至低检出范围以下.结论:病毒学突破在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时比较多见,但有些病毒突破患者并不产生基因型耐药.了解治疗依从性及复查确诊病毒学突破发生情况对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调整用药有积极意义.

  • 2014-2015年云南省文山州HIV-1毒株耐药基因变异研究

    作者:刘家法;李健健;杨壁珲;张米;谢祺;杨翠先;朱宝生

    目的:了解2014-2015年云南省文山州免费抗病毒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1基因型耐药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文山州2014-2015年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抗病毒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病毒载量仍大于1000 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耐药发生情况及耐药毒株流行特点。结果2014-2015年共计176例艾滋病患者发生病毒学失败,共检测基因型耐药176人次,获得可用序列137条。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62.0%(85/137)。在使用过的药物中,对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仑(EFV)高度耐药的有62(45.3%)、50(36.5%);对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司他夫定(D4T)、齐多夫定(AZT)高度耐药的情况分别是31(22.6%)、12(8.8%)、8(5.8%)、2(1.5%),对蛋白酶抑制剂(PI)没有出现高度耐药的情况。耐药突变与PI 相关的主要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有3例,占2.2%(3/137);M46IM、T74S和L33I各1例。与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的突变中,突变位点发生频率高的是 M184V/I,为23.4%(32/137)。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突变中,突变位点发生频率高的是K103N/S,为27%(34/137)。137条完整基因序列中,主要为 CRF08 BC 亚型,共67例(48.9%);其次是 CRF01 AE 亚型,共49例(35.8%);CRF07 BC亚型有6例(4.4%);另外还有15例(10.9%)URFs。结论当前文山州的耐药发生率在增加,毒株正变得复杂化,重组毒株在逐渐增加,应加强监测,防止耐药毒株的传播。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原发性基因型耐药情况研究

    作者:陈洁;马国伟;包颖超

    目的:了解医院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HIV原发基因型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获取该院HIV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成功并得到基因型耐药性结果的病例153份,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对各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原发性基因型耐药情况和各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结果153例AIDS患者中,42例(27.45%)有原发性基因型耐药,对蛋白酶抑制剂(PI,3.92%)、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5.88%)、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17.65%)均存在原发耐药,以潜在低度耐药为主。PI药物中,患者对阿托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利托那韦的原发潜在耐药例数均为3例(1.96%),对福沙那韦+利托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奈非那韦的原发潜在低度耐药例数均为6例(3.92%),对地瑞那韦+利托那韦,替拉那韦+利托那韦敏感;NRTI药物中,患者对拉米夫定、阿巴卡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的原发低度耐药例数均为3例(1.96%),对去羟肌苷的原发中度耐药例数为3例(1.96%),对齐多夫定、司他夫定的原发耐药均为6例(3.92%),其中中度耐药3例(1.96%),潜在低耐药3例(1.96%);在NNRTI中,患者对依非韦伦、奈韦拉平的原发潜在低度耐药均为21例(13.73%),对依曲韦林的原发潜在低度耐药24例,对利匹韦林的原发耐药24例,其中潜在低度耐药21例(13.73%),低度耐药3例(1.96%)。NNRTI完全交叉耐药率为77.78%,PI呈部分交叉耐药(100.00%),NRTI存在部分交叉耐药(66.67%)和完全交叉耐药(33.33%)。结论该院HIV原发基因型耐药流行性状态不容乐观,应加强原发耐药检测,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 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二线方案抗HIV病毒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刘家法;张米;李健健;杨壁珲;邓雪媚;雷素云

    目的 分析更换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二线治疗方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基因型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来自云南省部分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治疗信息,筛选出更换含LPV/r的治疗方案且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治疗期间检测病毒载量大于1 000 copy/mL的血浆标本共计162份,对该样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通过基因型耐药检测共获得符合条件pol区序列162条,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40.1%(65/162).在使用过的药物中,耐药率较高的几个药物分别是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恩曲他宾(FTC),发生高度耐药的患者分别有45例(27.8%)、35例(21.6%)、26例(16.0%)、26例(16.0%).结论 云南省部分更换含LPV/r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部分患者出现了包括LPV/r在内的多重耐药.

  • 初治使用含克立芝方案出现病毒学失败HIV/AIDS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刘家法;杨壁珲;张米;杨翠先;谢祺;姚之莹;李健健

    目的 分析初次使用含克立芝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云南省2014 - 2015年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初次使用含克立芝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且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病毒载量仍大于1 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耐药基因变异情况及耐药位点的变化情况.结果2年共获得符合条件pol区序列150条,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27.3%(41/150) .在使用过的药物中,对3TC、TDF、D4T、AZT、ABC高度耐药的情况分别是16(10.7%) 、2(1.3%) 、1(0.7%) 、0(0%) 、3(2.0%),对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出现高度耐药的情况.结论 初治使用含克立芝治疗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人耐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使用含克立芝方案治疗人数增加以及治疗时间延长,仍需加强耐药检测.

  • 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国云;孟丽萍;季雪良;张伟;龚力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7例,其中基因型耐药(A组)16例,临床耐药(B组)20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C组)2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α-2a干扰素治疗2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乙肝病毒学指标HBVDNA、HBeAg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血清ALT恢复情况.分析拉米夫定耐药不同阶段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53例患者完成干扰素26周治疗.其中A组15例,完全应答率26.7%(4/15),HBVDNA阴转率73.3%(11/15),ALT复常率86.7%(13/15),e抗原阴转率40%(9/15),e抗原血清转换率26.7(4/15);C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31.6%(6/19),HBVDNA阴转率84.2%(16/19),ALT复常率89.5%(17/19),e抗原阴转率47.4%(9/19),e抗原血清转换率31.6(6/19);B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5.26%(1/19),HBVDNA阴转率36.8%(7/19),ALT复常率42.1%(8/19),e抗原阴转率15.79%(3/19),e抗原血清转换率5.26(1/19),临床耐药阶段患者均低于基因耐药阶段和初始治疗患者(P<0.05).结论 α-2a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基因耐药者疗效优于临床耐药者,且基因耐药者与初治者疗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