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及生成机制研究进展
日常的检测工作发现,在一些水产品包括一些鲜、活水产品中含有甲醛,而该水产品并未受到甲醛污染.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发现,某些水产品自身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微量甲醛,甲醛是细胞代谢的正常产物.
-
龙头鱼甲醛本底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龙头鱼中甲醛本底含量及影响因素,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评判市售龙头鱼有无人为添加甲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排除外源性甲醛污染的条件下采集龙头鱼共计55份,在冷藏(冰箱4℃)条件下,按存放时间设计不同的梯度进行检测,其中两件样品采取匀浆处理后冷藏.从农贸市场及饭店随机采集31份龙头鱼样品当日检测.结果 龙头鱼在活体状态时即可检出甲醛,之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甲醛含量逐渐增高,冷藏5天时达高值,之后随鱼体腐败变质,甲醛值又逐渐下降.可食状态下检测值范围为(10.40~223.80)mg/kg,中位数为68.05mg/kg.龙头鱼经匀浆处理后冷藏,甲醛含量可达327.52mg/kg.排除外源性甲醛污染龙头鱼与市场随机采集的龙头鱼甲醛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P=0.400).结论我国现行的水产品标准中对甲醛的限量值值得商榷.浙江市场销售的龙头鱼未发现有人为添加甲醛的情况.
-
二硫化碳的提纯方法
目前空气中低沸点的有机物测定,大部分都采用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CS2)解吸、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常用的解吸剂CS2中往往存有少量的苯和微量的甲苯,有时因该试剂存放时间较长或因生产厂的工艺问题,造成苯、甲苯的本底含量超过被测物含量,从而对准确定量带来一定的干扰.现行的解决办法:(1)蒸溜提纯CS2;(2)不提纯而用扣本底后再计算法.由于苯和CS2沸点较为接近,蒸溜法一次蒸溜往往达到不到效果,需几次蒸溜,费时而且试剂损失较大.不提纯而扣试剂本底法,如采集的被测物含量低时,定量检测的准确度很差.
-
湘潭地区非职业人群血汞本底含量分析
目的 掌握湘潭地区的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为防控重金属汞的污染及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372名非职业人群的全血样本,经微波消解,以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全血中汞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进行比对.结果 非职业人群血汞含量中位数(P50)、5%位数(P5)、95%位数(P95)分别为2.31、0.01、6.79μg/L,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组血汞含量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非职业人群的全血中汞含量水平较高,原因与实验室间差异、饮食习惯和环境重金属污染有关.
-
深井水水质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德城区50眼深井水的水质进行了色度、浑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铜、锌、镉、六价铬、铅、汞、砷、氯化物、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碘化物、总碱度、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计28个项目的测定分析,计算得出了德城区深层地下水(400~900米)部分理化指标的本底含量,同时对部分理化指标间进行了简单的相关分析,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表明深层地下水各种物质以共存或结合的形式存在.得出德城区深层地下水为高氟高碘,低硬度、偏碱性的水质,这种特点的水氟中毒程度会更严重,需除氟降碘后方可饮用.
-
佛山市三水区正常人群全血中13种重金属本底含量研究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正常人群体全血中13种重金属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作比对,为防控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正常人群共862份全血样本,采用离子耦合质谱法(ICP-MS)检测铅、汞、镉等13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正常人群中全血重金属含量5%位数、中位数、95%位数分别为:血钒0.62、0.99、1.57 μg/L;血铜504.3、661.2、844.4 μg/L;血锌3 056、4 917、7 126 μg/L;血锗193.4、274.6、389.5 μg/L;血砷1.55、4.23、7.29 ug/L;血硒232.4、306.0、392.6 μg/L;血铷2 595、3 403、4 399 μg/L;血锶8.42、13.83、23.63 μg/L;血镉0.34、0.98、2.09 μg/L;血锑4.18、5.38、6.71 μg/L;血铯3.81、6.39、10.17μg/L;血汞0.25、1.86、4.68 μg/L;血铅15.72、31.13、51.40 μg/L,且大部分存在性别和年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三水地区正常人群全血主要重金属含量水平较高,原因可能与实验室间差异、饮食习惯和环境重金属污染有关;部分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该地区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防控并进一步探讨重金属间的相互关系.
-
浙江省7种海水产品甲醛本底含量动态研究
目的:了解海水产品甲醛本底含量及动态变化,为制定海水产品甲醛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台州和温州三地采集7种海水产品共203份样品,对不同储存时段、不同地域和不同品种的海水产品测定甲醛含量并分析。结果龙头鱼(整鱼)在4℃储存下不同储存时段的甲醛含量总体检测值为10.40~223.80 mg/kg,中位数为68.05 mg/kg;在活体或冰鲜状态时甲醛检测值为(49.19±22.86)mg/kg,至120 h达到高,为(102.96±60.01) mg/kg。黄鱼、带鱼、墨鱼、章鱼、鱿鱼和虾6种海水产品第三时段甲醛含量高,为(1.79±0.94) mg/kg。宁波地区龙头鱼样品甲醛含量明显高于温州地区和台州地区(P<0.05);温州地区黄鱼、鱿鱼、墨鱼和虾4种海水产品甲醛含量高于宁波地区和台州地区(P<0.05)。控制地域因素后,墨鱼第一时段甲醛含量(2.48±1.34) mg/kg高于其他5种海水产品(P<0.05),章鱼甲醛含量低(0.37±0.45) mg/kg。结论7种海水产品有一定含量的甲醛本底值,且不同地域、不同品种和不同储存时间的样品甲醛含量不同。
-
鱿鱼及其制品中甲醛本底值与产生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鱿鱼及其制品在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中,经常被检出含有一定量的甲醛(HCHO).2003年对鱿鱼甲醛和制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胴体甲醛含量在0~XXmg/kg不等,高达208.8mg/kg,内脏高达380mg/kg,而鱿鱼制品高达148mg/kg.为明确鱿鱼及其制品中甲醛的产生原因和本底含量,从2004年开始对不同产地、不同时期、不同储藏期的鱿鱼和不同加工环节中的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了甲醛含量调查,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