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高校教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为了解高校不同职业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我们于2004年5月对清华大学部分教师和餐饮业工人进行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如下.
-
高校教工健康现状及社区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高校社区教工健康教育需求及开展现状的调查,确定高校社区教工健康状况、社区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与体检的高校教工随机抽样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工存在一些错误的健康意识,身体异常现象非常普遍;90.50%的高校教工愿意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72.50%的高校教工获得过社区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以希望获取疾病预防、疾病治疗、院前急救知识的居多,分别占89.50%、85.00%、81.50%;在希望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方面,以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居多,分别占89.00%和73.50%;60.5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感到满意;54.0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人员感到满意。结论高校社区教工对社区健康教育存在多方面需求,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需加大深度力度,使工作真正达到实效。
-
临床路径在高校教工体检中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探讨高校教工体检中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实施及效果的评价.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将参加体检的教工随机分为普通体检组(对照组,n=30)和CP干预下体检组(实验组,n=30). 结果 实验组对体检的满意度、对体检项目的 认识偏倚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CP能够提高高校教工健康体检的质量.
-
青岛某高校社区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
目的探讨高校社区中高血压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某高校社区教职员工高血压的患病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做整群抽样调查,并与历年查体档案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997~2000年某高校教职员工高血压患病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的控制率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职与退休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服药率及控制率间差别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高校社区中,实施高血压病三级预防保健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某高校教工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校教工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分别对1991和2001年教工高血压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作比较分析,出将结果报告如下.
-
某医科大学教工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某医科大学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该校教学、行政和后勤保障各部门的570名教工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开展调查,并在采用德尔菲法确立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基础上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及OR值计算.结果 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55.45%(294/530),以31-39岁教工的发生率高,41.70%(123/294);有65%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女教工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工(χ2=6.615,P<0.05).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等.结论 某医科大学教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工自身应当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调整好心态,提高健康水平.
-
某高校教工肛门疾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及保健对策
为了解大学教职工肛门疾病患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保健教育,笔者对太原某大学教工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太原某大学应参加体检教工4 400名,实际参加人数3 360名(其中男性1 622名,女性1 738名)体检率76.36%,进行肛门病检查者2 475名,年龄25~87岁.
-
西北地区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西北地区健康体检的2152名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该类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发病率分别是27.9%和21.1%。②发病的危险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家族史、体重指数、睡眠状况及血糖。结论: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血压健康宣教,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
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
某高校教工四年体检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四年的教工体检结果,指导教工的健康保健;方法:通过分析2009-2012年教工的体检结果,了解教工健康状况以及慢性病发病率变化趋势等;结果:女职工保健意识优于男性,男职工脂肪肝、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阳性率均高于女职工;女职工总胆固醇↑阳性率高于男职工;结论:高校教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西北地区高校教工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高校教工糖尿病发病率的变化特征,探寻防控对策.方法:对西北地区2005-2013年间参加体检的6803例高校教工糖尿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八年来,该人群糖尿病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逐年上升,2013年升至高值.结论:高校教工糖尿病发病隋况不容乐观.应开展多种糖尿病健康宣教工作,倡导改变生活方式,防治并发症.
-
高校教职工异常心电图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解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遂对2005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校教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脂肪肝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疾病,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主的病理综合征,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病因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
-
高校教工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教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体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教工体检数据,包括一般情况、人体测量、B超检查、血生化检查等.结果 40岁以上教工脂肪肝检出率为33.14%,其中男性脂肪肝检出率为36.65%,女性脂肪肝检出率为26.84%;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 我校为理工科大学,40岁以上教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与工作性质、年龄、性别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1244名高校教职工职业紧张与血压的关系
收缩压、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与低内在付出/回报组相比,高内在付出/回报组的收缩压高出4.23 mmHg(P<0.01),舒张压高出4.49 mmHg(P<0.01).男性此差异不显著.[结论]高校教职工的职业紧张与血压有关联,特别是女性在工作中内在付出-回报失衡与血压升高的关联更为密切.
-
某高校教工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教工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建议.方法 收集2016年上海某高校2204名教工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的指标包括血糖、血脂、体质指数、血压等.结果教工中各项指标总的异常检出率为50.6%,除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外,血糖、三酰甘油、血压等指标的异常率及超重、肥胖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血脂异常率从30岁开始明显增加,70岁后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教工的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6.1%、8.5%,高于女性教工的5.4%和3.2%.70~79岁年龄段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分别为高脂血症49.3%,糖尿病12.3%,高血压病39.6%.超重的教工中高脂血症者占45.9%,糖尿病患病率为6.8%,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10.1%,高血压患病率为40.3%;肥胖的教工中高脂血症者占45.3%,糖尿病患病率为12.5%,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15.6%,高血压患病率为51.6%.女性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在50岁后大幅增加.结论 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教工健康状况的主要疾病,男性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应针对高校教工开展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高校教工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报告
近年来,心血管病对我国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1998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城市人群为244.3/10万,农村人群为193.1/10万,均列为第一位死因[1].根据校工会的安排,集美大学医疗中心对全校教工两年体检一次.现将2001年的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82例高血压与心理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许多有价值的结果,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为多数学者接受.本文就性格类型、个性特征、心理状况等非生物因素对高校教工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籍此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的心理病理机制,为高校心身疾病的综合治疗及社区干予提供依据.
-
高校教工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是当今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搞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在我校教职工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我们对1993~2001年全校教工健康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以便更好地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
苏州大学2459名教工龋病调查分析
本文调查苏州大学2 459名教工患龋情况, 分为5个年龄组,总患龋率70.88%,总龋均4.23.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的患龋率逐步增高.经济发达地区,高知识人群聚集地区,口腔卫生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