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影响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招募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且有意愿在该院分娩的孕妇.共有3474名孕妇进入队列,排除分娩前体重数据缺失者54名、终止妊娠者162名、双胎活产39名以及胎儿出生体重缺失者7名,终将资料完整的3212对母婴纳入分析.收集孕妇人口统计学信息、妊娠史、疾病史、身高和体重等资料,于24~28、32~36孕周及分娩时分别进行3次随访,收集孕妇体重、孕期呕吐、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新生儿性别和出生体重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孕妇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计算表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影响的独立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 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9.7%(311/3212).孕前低体重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14.9%(90/603),高于孕前体重正常组[8.7%(194/2226)](χ2=24.37,P<0.001);孕期增重不足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17.9%(50/279),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11.8%(110/932)](χ2=36.89,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孕前正常体重组相比,孕前低体重是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RR(95%CI):1.76(1.34~2.32)];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是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RR(95%CI):1.70(1.17~2.48)].孕前低体重与孕期增重不足无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75(95% CI:-2.14~3.63)、0.21(95% CI:-0.43~0.86)、1.43(95%CI:0.45~4.53)]和相乘模型交互作用[RR(95%CI):1.00(0.44~2.29)].结论 孕前低体重和孕期增重不足增加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二者无交互作用.
-
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对母胎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分娩前1个月内的血清尿酸水平对预测母胎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分娩的152例子痫前期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者根据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发病孕周分别分为重度组(106例)、非重度组(46例)及早发型组(75例)、晚发型组(77例).收集孕妇分娩前1个月内的血清尿酸,选取病情严重时对应的数值;妊娠并发症如胸腹腔积液、肝肾功能不全;围生儿健康指标如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早发型或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比晚发型或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明显升高(P<0.01).通过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子痫前期不良母胎结局的危险因素之一.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一步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达到388~440μmol/L,对预测子痫前期不良母胎结局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对评估子痫前期孕妇的不良母胎结局、选择评估终止妊娠时机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需要临床医师予以高度重视.
-
孕妇血与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铁蛋白关系的研究
关于孕妇铁储备状况对新生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同“有限无私”[1]学说.为了解孕妇与新生儿之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的关系,试图确定“有限无私”的临床分界点,我们对772例孕妇血及其新生儿的脐血Hb、SF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2年6~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新生儿772例,男382例,女390例,其中足月儿730例,早产儿42例.孕期229~305天,平均(275±11)天,出生体质量1.77~4.94 kg,平均(3.27±0.43)kg.新生儿均为单胎、无畸形,排除溶血、出血性疾病,孕妇均无心、肝、肾、脾及血液系统疾病,产程中无大出血.
-
输血传播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方式及传播率
近年来,国内外对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研究较多,在传播途径研究中,母婴间的传播曾有报道[1,2],但传播方式及传播率目前尚无定论,仍在探索过程中.因此,我们对TTV母婴间传播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讨TTV在母婴间的传播方式及传播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B7家族协同刺激分子在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就免疫学的角度而言,妊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免疫生理过程,其间的机制尚未为人们所明确.胎儿作为"半同种移植物"本将引起母体免疫系统对其识别及应答,但妊娠结局、胎儿成长表明母体没有排斥带有父方基因的胎儿,而是保护其发育正常直至终分娩.这种母胎免疫耐受的现象一直受到关注,其建立和维持涉及母体对胎儿准确精细的免疫调控[1].
-
母亲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66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及新生儿病房收治的SLE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母亲分娩前10 d内SLE活动情况将其新生儿分为SLE活动组和病情稳定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比例及心脏传导阻滞、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SLE母亲新生儿66例,其中早产儿14例(21.2%),小于胎龄儿18例(27.3%).SLE活动组14例,病情稳定组52例.SLE活动组早产、SGA比例与病情稳定组相比(5/14比9/52,6/14比1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发生心脏传导阻滞、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各1例,病情稳定组均未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例SLE母亲新生儿中,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2例,发生率3.0%.结论 SLE合并妊娠母亲分娩前10 d内疾病活动未明显增加其子代早产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但SLE母亲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新生儿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