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列缺——人体上也有戒烟穴

    作者:李智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是李白在《梦天姥吟久别》当中的诗句,惊雷闪电,将山峦震倒,神府之门打开,里面是一片金光璀璨,和之前的云山雾罩截然不同.列缺穴的作用就是如此,有通上彻下之能.

  • 针刺不同位置“列缺”穴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明爱;王凡

    目的: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位置的“列缺”穴的针刺效应有无差异,对列缺穴的正确定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针刺列缺穴对慢性咽炎进行治疗。选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随机分为列缺Ⅰ组和列缺Ⅱ组,分别针刺不同位置的“列缺”穴,观察二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两组都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P<0.05),根据两组之间对比,慢性咽炎症状的改善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异,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得出现对于列缺穴位置还无法进行正确判断,但也不能排除列缺Ⅱ中的位置不是列缺穴的正确位置。

  • 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马尧;布赫;刘政;贾纪荣;李秀叶;徐媛琴

    目的:探讨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双侧列缺穴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针刺得气后和一疗程后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变化,并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前和一疗程后评分与疗效评定.结果:22例血流速度减慢患者在治疗前、得气后及一疗程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和右侧椎动脉RVA的速度比较分别为23.20±4.84 vs 26.30±4.17 vs 29.20±4.20 (mm/s,BA)、21.65±3.62 vs 24.20±2.89 vs 26.40±3.62(mm/s,LVA)和21.90±3.04 vs 24.25±3.01 vs 26.50±3.95(mm/s,RVA),18例血流速度增快患者比较分别为39.94±8.24 vs 35.17±4.84 vs 32.06±3.49(mm/s,BA)、41.83±5.64 vs 37.28±2.32 vs 35.61±2.09(mm/s,LVA)和37.11±9.83 vs 32.22±6.13 vs 28.11±4.12(mm/s,RVA),除流速增快患者RVA的流速针刺得气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40例患者针刺得气后及一疗程后各血管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P<0.05);一疗程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为26.30±3.76,较治疗前的15.68±5.35显著改善(P<0.01).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100%(40/40)、治愈率为55.0%(22/40).结论: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所改善的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显著的疗效.

  • 列缺治疗疼痛性病症的古代临床应用

    作者:贾红玲;赵望森;张永臣

    文章对《中华医典》中的古代医学书籍中列缺穴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列缺为络穴和八脉交会穴,与脾经、大肠经、任脉均有密切的联系,这是治疗头面颈项、胸腹、腰背、脏腑以及肢体病症的经络基础;治疗的疼痛性病症主要有头痛、牙痛、咽喉疼痛、上肢疼痛、心胸疼痛、腰背疼痛、股部疼痛、小便热痛、大便脓血以及阴茎疼痛等;操作上主要以针刺和艾灸为主,其中明确记载针刺者11次,艾灸者7次,针灸并用者6次,针刺以平刺、浅刺(二分、三分)和短留针(三呼)为主,灸法以艾柱小和壮数少为特点。

  • 埋针治疗海洛因依赖者"数欠"27例

    作者:郑艳华

    笔者近年来采用列缺穴埋针治疗海洛因依赖者"数欠"2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列缺穴位置的分歧由来及我见

    作者:王凡;尹旭辉

    北京针灸名家王居易教授在一次学习班授课时曾谈到现行列缺穴的位置可能有误,认为列缺穴应当在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而不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上.受此启发,笔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现将管窥所得陈述于下.

  • 从解剖学探讨列缺穴的定位

    作者:孙彦辉;孙永辉;赵振栓

    列缺穴的定位仍存在争议,1990年、2006年颁布的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中关于列缺的定位分别为: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桡骨茎突的解剖学形态桡骨下端有向下方突出的锥形突起,称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部的掌侧是桡骨茎突上方向前突出的纵形骨嵴,是桡骨茎突部纵行结构上突起的骨性结构,也是中医临床上"高骨"体表高点.桡骨茎突掌侧骨嵴内侧为桡动脉,外侧为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向下为桡骨茎突尖(见图1).

  • 艾灸列缺穴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琳;张宏林;胡慧

    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本组病例来自1998~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关键词: 艾灸 列缺穴 痛经
  • 电针内关穴及列缺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颖;李迪;戴俭宇;刘昱甫;荆秦;王熙;王列

    目的 研究电针内关穴及列缺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内关、列缺、非经非穴进行干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技术,观察电针前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KA、PKC、PKG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列缺组PKA、PKC、PKG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 <0.01,P<0.05),非经非穴组PK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内关组比较,列缺组、非经非穴组PKA、PKC、PKG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1,P<0.05);与列缺组比较,非经非穴组PKA、PKC、PKG表达量升高(P <0.01,P<0.05).结论 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均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的表达量,且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

  • 浅谈按压合谷列缺穴辅助治疗发热的临床疗效

    作者:牛兰香

    目的:观察按压合谷列缺穴辅助治疗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住院顺序选取126例发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3例,均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于常规治疗发热的基础上开展按压合谷列缺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发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0.5h内,组间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后,实验组患者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按压合谷列缺穴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发热治疗效果,及早达到降温目的。

  • 针刺列缺穴治疗非感染性发热

    作者:程永华;靳楠楠;胡丹华

    非感染性发热为临床常见的发热类型.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我科使用针刺列缺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列缺穴治疗痛症的古籍解析

    作者:李刚;栾利莉

    列缺穴自古治疗痛症,古籍中曾多部记载,列缺穴广泛用于治疗痛症,效果肯定,切独取此穴即可显效。本文详解列缺穴治疗痛症的基础理论,具体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得悉列缺穴治疗痛症理论证据确凿。临床多病种引发的痛症均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 列缺穴 痛症 古籍 解析
  • 点按头痛患者列缺穴配合针刺止痛96例观察

    作者:陈兰亭

    笔者用点按列缺穴治疗头痛迅速止痛,配合针刺治疗,效果甚佳.近6年来,运用此经验在临床中治疗头痛患者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头痛 列缺穴 点按 针刺
  • 针灸治疗落枕1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郑兆俭

    落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颈肩部疼痛,旋转连身,动则痛甚.本病虽是一种自愈性疾病(1周左右),但末愈时患者痛苦难忍.笔者采用单穴针刺配合灸法治疗落枕1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应用独取列缺穴法治疗各种急慢性咳嗽58例分析

    作者:游惠

    列缺别名童玄、腕劳,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宣肺解表理气、通经活络止痛、行气利水通淋之功 .笔者近4年在临床工作中以独取列缺穴治疗各种急慢性咳嗽58例,每收良效,现报道如下:

  • 针刺列缺穴戒烟66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鸿飞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所共知的,烟中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烟焦油"、"苯并芘"、"一氧化碳"等近百种化合物,与人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多种癌症、胎儿畸形、先天疾患等许多疾病有关,尤其是对肺脏的损害更为突出.

  • 针刺左侧列缺穴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庞博;程为平;栾媛;程光宇;韩继东

    目的:通过运用经颅多普勒( TCD)技术,研究针刺左侧列缺穴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 ACA)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为临床选取该穴治疗脑血管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青年30例,针刺受试者左侧列缺穴,在针刺前(针刺前10 min)、入针后(进针得气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出针后10 min)运用 TCD分别记录志愿者双侧ACA 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针刺左侧列缺穴,在出针时,双侧ACA的舒张期大血流速度( Vd )较针刺前显著增加( P<0.05)。结论:针刺左侧列缺穴可增加双侧ACA的血流速度,并有后遗效应,对双侧ACA的血流动力学有正性影响,临床治疗ACA缺血性疾病可选用列缺穴。

  • 列缺穴埋针治疗遗精46例

    作者:徐永文;徐淑云;付新运

    遗精是指成年男性不因性生活而遗泄精液.自1996年以来,笔者用列缺穴埋针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患者,年龄小者20岁,大38岁;病程短3个月,长4年;其中有梦而遗者40例,无梦而遗者6例;未婚者36例,已婚者10例.查体均未发现生殖系器质性病变.患者遗精次数3~5天1次甚或1天1次,并多伴有头晕、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工作学习.2 治疗方法2.1 取穴列缺(单).2.2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1寸不锈钢针,逆经脉循行方向平刺人穴位,以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为度.令患者取不同姿势活动无影响时,以胶布固定.每周埋针3次,左右交替进行,留针12~18h,一般多于晚6~7时埋针,至次日8~12时取下.每天睡前在胶布上按压数次,以加强针感.

    关键词: 遗精 列缺穴 埋针
  • 子午相冲取穴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3例临床观察

    作者:蒙珊;刘景洋

    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子午相冲法针刺列缺、通里穴为主治疗足太阳、足少阳型坐骨神经痛63例,并设常规取穴治疗52例作对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38例

    作者:吕慧玲;任珊

    头痛一症临床上十分常见,其原因复杂,分类繁多,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有头痛伴颈枕部和肩部症状,1983年Sjaastad首次将其称为颈源性头痛.笔者2001年4月~2007年4月运用针刺颈部夹脊穴为主治疗该病38例,并与常规选穴针刺治疗38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