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刘强;罗芳标;阎雄;罗诗樵;杜成友

    目的 系统评价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ABO-I LDLT)术后的疗效,并与ABO血型相合活体肝移植(ABO-C LDLT)相比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关于ABO-I LDLT及ABO-C LDLT疗效对比的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432篇,按纳入标准筛选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ABO-I LDLT组与ABO-C LDLT组的受体及移植物术后1、3、5年存活率和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O-I LDLT组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均高于ABO-C LD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 OR)=2.08,95%可信区间( CI)1.25~3.45,P=0.005;OR=2.24,95%CI 1.03~4.89, P=0.04).结论 与ABO-C LDLT相比,ABO-I LDLT疗效稍差,但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

  • 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苏子庭;李珍;曾仲;刘涛;段键;黄汉飞;林杰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活体供肾移植的108对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按供肾 GFR 数值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 G1组(GFR <40 ml/min)、G2组(GFR 40~45 ml/min)、G3组(GFR 46~50 ml/min)及 G4组(GFR >50 ml/min)。比较各组受者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人及肾存活情况。结果与 G1组比较,G2、G3、G4组术后2周、3周、1个月的 Scr 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术后1年内人、肾存活情况,G1组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1例、重症肺部感染死亡1例;G2组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1例;G3组死于重症肺部感染者1例;G4组1例死于重症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人、肾均存活。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肾GFR 值低对术后移植肾早期(1个月内)肾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 活体肾移植供体中期安全性随访报告

    作者:张磊;潘光辉;黄刚;王长希;费继光;邱江;李军;陈国栋;邓素雄;傅茜;陈立中

    目的 了解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情况,评价供者术后中期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对87名活体肾移植供体进行中期随访,每次随访的内容包括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并发症和肾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为术后12~65个月.供体中有10 %认为捐肾对其婚姻有不利影响,供体仍感切口有轻度疼痛占59 %,感觉体力下降占61 %,因供肾而改变工种占26 %,术后平均恢复工作的时间为102 d,经常感到抑郁的占2 %;对捐肾不后悔的供体占99 %.新发现高血压5例(6 %)、糖耐量异常2例(2 %)、镜下血尿4例(5 %)、蛋白尿6例(7 %),另外发现血脂异常血症41例(47 %).供体术前、出院时和后1次随访时血清肌酐分别为(65±14)μmol/L、(98±22)μmol/L、(88±17)μmol/L,肌酐清除率分别为(95±21)ml/min、(65±16)ml/min、(71±17)ml/min,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供体术后中期生活质量较术前稍有下降,但绝大多数肾功能较为理想.

  • 供肾穿刺活检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中的应用及边缘供肾对受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纪强;陈立中;王长希;邱江;费继光;李军

    目的 分析供肾穿刺活榆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对供肾质量的诊断价值及边缘供肾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142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按照供体年龄和供肾情况分为边缘供者组(51例)和非边缘供者组(91例).并对49例亲属活体供肾行细针穿刺活检术.分析2组受者的术后血肌酐(Scr)变化、Scr低值、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9例亲属活体供肾中13例发生病理改变.边缘供者组受者Scr在术后4周、12周、6月及低Scr水平均高于非边缘供者组(均P<0.05),而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Scr和Scr恢复至低水平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边缘供肾受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非边缘供肾受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边缘供肾受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是理想的,但术后血肌酐基线较非边缘供肾患者高,应严格控制其纳入标准.供肾穿刺活检有利于发现常规无创检查难以发现的潜在肾脏疾病,对供受者具有重要诊断和治疗价值.

  • 成人间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覃兆军;占乐云;吕恩;罗云;雷志礼

    目的 总结成人间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20例晚期肝病成人患者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对术中五个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温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及血乳酸浓度变化明显,特别是与切皮前相比,术中心率、血糖及血乳酸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术中平均动脉压、血Na~+、K~+、Ca~(2+)浓度、pH值及血温调控相对平稳(P>0.05).结论 成人间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术中多项生理指标变化明显,加强监测,合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腹腔镜取肾亲属肾移植临床分析

    作者:徐文晖;肖克峰;杨江根

    目的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腔镜取肾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2-50月随访,8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7~10d出院.8例受者肾移植术后恢复迅速,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腹腔镜活体取肾安全可行,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存活率要高于尸体肾移植.活体供肾是一较好的供肾来源.

  • 高龄活体供肾移植临床研究

    作者:许亚宏;李健;马小平;卢奕;陈萍;郭瑜

    目的 探讨高龄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供肾移植(60岁<供体年龄≤65岁)11例供体(A1组)、受体(A2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展的其他96例适龄活体供肾移植(供体年龄<60岁)供体(B1组)术后1、3、6、12月血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情况及受体(B2组)在术后1、3、6、12月移植肾功能状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术后6、12月A2组与B2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0.9%、98.9%和95.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术后1、3、6、12月血肌酐指标同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术后1月24H尿蛋白定量和收缩压指标均较A2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月尿蛋白定量和术后6、12月收缩压值在A1、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术前严格评价、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完善随访是保证高龄活体供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可以收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

  •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体麻醉处理

    作者:李轶;罗朝志

    目的 研究成人间活体肝移植(A-ALDLT)供体术中的麻醉管理及术中病理生理的变化,探讨如何提高A-ALDLT的供体麻醉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华西医院47例A-ALDLT供体术中基本生命体征、麻醉处理、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 47例供体术前一般状况较好,ASA分级均为Ⅰ级.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有创动脉测压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用血液回收机采集出血洗涤后回输.47例供体术中出血量平均(603.13±317.00) ml,输入自体血(381.25±171.15) ml,仅4例供体输入异体血.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平稳,插管后、切肝前、后及关腹前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切肝前控制中心静脉压(CVP),切肝前、后CVP明显低于插管后及关腹前(P<0.05).切肝后至术后第1 d,HGB及Alb明显下降(P<0.05),ALT、AST及TBIL明显升高(P<0.05); PT于切肝后升高(P<0.05), APTT于术后第1 d开始明显升高(P<0.05).47例供体均于术后第1 d在肝移植ICU拔气管导管,苏醒好.术后有3例(6.38%)发生并发症,分别为漏胆、门静脉血栓形成及大量胸腔积液生成,给予相应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 供体肝叶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降低麻醉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保证肝脏充分的氧供,维持平稳的麻醉,采用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包括降低CVP减少出血和血液回收避免异体血的输入,是保证供体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肾移植术前肾活体供体的评估价值

    作者:高燕;白林;白顺军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肾移植术前肾活体供体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源CT对27例受检者进行双肾区及尿路的对比剂动态扫描,采集肾动脉期、静脉期及排泄期的影像数据,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评估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肾实质及上尿路的形态及功能.结果:双源CT血管成像清晰显示肾血管、肾实质及上尿路影像.27例受检者中,22例双肾动脉均为单支,5例发生变异(异住动脉1例,副肾动脉2例,副肾动脉与肾动脉早期分支并存2例);肾动脉狭窄2例;23例双肾静脉为单支,4例变异(右肾双支静脉伴左副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走行异常1例,双肾副肾静脉1例,右副肾静脉2例);22例肾实质正常,左肾萎缩2例,小囊肿2例,肌脂瘤1例;25例尿路显影正常,2例左输尿管未显影.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以其快速高分辨成像的优势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肾移植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双源CT血管成像对活体肾移植供体肾脏血管的评价

    作者:吴丹;彭礼清;陶冶1

    目的 评价双源CT肾血管成像在活体肾移植供体肾血管解剖的价值.方法 82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双源CT三维肾血管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技术原始图像评估肾脏血管情况.结果 82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获得满意的血管成像图像.单侧或双侧肾血管变异的供体37例(45.1%,37/82),其余45例(54.9%,45/82)双肾动、静脉均无畸形.副肾动脉发生率为37.8%,距同侧肾动脉的距离分别为(12.0±5.8)mm(左侧)和(13.5±13.9)mm(右侧);提前分支发生率为12.2%(10/82),距离同侧肾动脉开口约(7.5±3.3)mm(左侧)和(8.0±3.9)mm(右侧).1例出现右肾动脉起始处狭窄,肾静脉变异2例(2.4%,2/82).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能准确显示肾血管解剖,为活体肾移植术前提供详细的血管解剖信息.

  • MRA在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前供体评估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超龙;况应敏;田伟;曾仲;崔平;刘涛

    目的 探讨MRA在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共实施亲属活体供肾切取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通过我科术前供体评估体系,传统开放手术取肾.回顾性分析连续50例供体术前磁共振肾血管显像资料,并与取肾术中的肾血管解剖作对比,后者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 50例供体术中证实单支肾动脉44例,6例存在副肾动脉,其中2例术前MRA诊断单支肾动脉.MRA供肾血管有效阳性预测值96%,假阴性率33%,多支血管敏感性66%.无1例供体在MRA检查中发生副反应而放弃检查.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应常规进行MRA钆对比剂增强,血管三维成像检查.MRA供肾血管阳性预测值96%.能够充分了解术前供肾体积、引流系统及实质有无畸形,帮助供体选择,确定供肾切取,确保取肾术绝对安全,提高取肾的质量.

  • 5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况应敏;马超龙;董泽泉;曾仲;崔平;刘涛

    目的 总结分析5a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评估选择经验.方法 5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除6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其中男17例,女33例.所有供体术前进行系统评估,开放手术取肾,右肾15例,左肾35例.结果 50例供体术后10d出院,1例发生切订脂肪液化.随访24个月,尿常规、血压、肾功能正常.结论 术前对供体进行仔细伞面综合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

  • 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活体移植肾供体中的作用

    作者:薛建军;杨爱民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多种测定方法。菊粉清除率及放射性核素双血浆法是测定GFR的金标准。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与菊粉清除率、放射性核素血浆标本法测定GFR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被作为临床上测定GFR的金标准。99m Tc-DTPA放射性核素显像法可以测量分肾GFR ,具有简便、无创及准确等优点,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成人-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16例报告

    作者:张洪义

    目的报道东京大学16例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活体右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统计自2000年10月到2001年4月,对16例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活体右半肝移植.供体和受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5 kg(42-78 kg)和57 kg(41-81 kg).结果供体手术的平均失血量为800ml(300-1 600ml),供体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6-38 d).14例供体未输血.1例供体术后发生并发症.移植肝的平均重量为719 g(450-1 050 g),所有移植肝均立即恢复功能,病人精神状态康复,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2例受体需要再次手术探查.2例患者死亡(1例在术后16 d死于全身性念珠菌感染,另1例在术后26d死于门静脉栓塞).结论认为采用右半肝的活体肝移植可以提供足够体积和功能的肝脏达到较好的结果,为成年患者的肝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

  • 亲属活体肾移植45例研究

    作者:况应敏;马超龙;董泽泉;曾仲;崔平;黄鉴;刘涛

    目的 总结分析5年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4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除5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为同卵孪生1例、HLA交叉全配7例,单倍体相同26例.45例开放手术取肾,右肾14例,左肾31例.术后采用环抱素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45例供体术后10天出院,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随访24个月,血压、尿常规,肾功正常.受体目前44例存活,移植肾存活时间长者达6年余.2例肾病复发,移植体失功.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血液透析后,肾功恢复正常.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及血透治疗后,肾功能逆转稳定.1例自行停药后死亡.结论 术前对供、受者进行仔细全面的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因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免疫抑制剂用量小,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故移植肾长期存活率高.

35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