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方和谦保胃气安五脏的学术经验
跟师临诊,学习医术,要注意撷其要领,汲取精华,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现将我三年来随师的临诊心得简介如下,以供同行参酌.方和谦教授幼承父学,精通<伤寒>、<金匮>,博采众方,如东垣<脾胃论>、叶桂<温热论>、吴瑭<温病条辨>等.擅长于培补当先,尤以补后天之本为见长,并注意汲取现代医学之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保胃气为核心的整体思维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
-
浅谈保"胃气"
"胃气是水谷精微经胃受纳、腐熟、吸收而后变生的布散全身各个部位、发挥特殊功能的一种正气."<医宗必读>上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具有怎样的生理功能、病理及其特点,以及诊治疾病过程中始终勿忘保胃气.
-
论《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及其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发病和辨证诊治中的作用,顾护脾胃的思想和保胃气的宗旨贯穿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通篇。本文拟从配伍、服法、瘥后、禁忌等多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之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并简单列举后世对保胃气学术思想的继承发展。蔡辉教授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风湿病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而得出调理脾胃是风湿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
从胃气与部分诸气关系上探讨保胃气的重要性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形体相依,功能互补,故而多合称、共治,且常以“胃气”代指脾胃之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以其居于人体正中的特殊位置,秉承中土的所有性质来承载化生出一身之诸气。而诸气又在不同方面对机体的正常运营不息提供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只有在保护好胃气的前提下,才能使诸气发挥完整的功能及作用。卫气、营气、宗气、元气等人身诸气都与胃气息息相关,透彻明析胃气与诸气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根本上认清保胃气的重要性,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
-
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
胃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胃气是指人之正气,亦即后天元气,狭义的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饮食营养,对人体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人受水谷之气以生,脾胃之气运化水谷,故言"人以胃气为本".在病理上,胃气的盛衰又是导致疾病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胃气不伤,人体就健康,或少生病或不生病,即使生病,如果胃气不伤,食欲不损,病情虽重,亦有转机;若胃气一伤,则容易生病或使病情加重.因此"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保胃气的原则是脾胃本脏有疾时当及时调理治疗;治疗它脏之疾时亦需时时顾护脾胃.
-
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及其在肺胀病中的应用辨析
胃气又称中气,即脾胃之气,保胃气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张仲景将保胃气学术思想首次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张仲景不仅通过审察胃气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而且在方剂配伍、方剂使用、药量甄选及药物煎服、药后调护上都注重保护胃气.故从判断预后察胃气、治疗用药保胃气、煎服调护养胃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保胃气的学术思想.笔者受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启发,临床辩治肺胀病时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亏虚是肺胀病重要的病理基础,培土生金法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
-
从《孙子兵法》看中医"保胃气"
中医药理论主要奠基于春秋时期.两千多年来,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学科的学术精华,其中包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军事思想.作为兵法之祖,<孙子兵法>对中医"保胃气"理论的应用和深入研究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孙子兵法>的"五事"与中医学"保胃气"理论间的内在联系,旨在促进人们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和运用中医"保胃气"理论.
-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历来被医家所推崇,本篇就《伤寒论》中“保胃气”思想做一探讨,并结合目前中医治疗肿瘤的时弊,阐述保胃气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
论《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及其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从中医四诊、治则治法、用药调护等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伤寒论>保胃气的学术思想体现在:①运用四诊察胃气,通过问饮食、切脉搏、按腹部、审二便、察症状综合判断胃气的盛衰;②治法用药保胃气,体现在健脾养胃法、顾护脾胃法、温胃散寒法、温降痰饮法、和胃祛邪法、通胃法、清胃法、滋阴养胃法、饮食护胃法、用药护胃法;③药物煎服法保胃气;④观胃气有无,预测疾病转归预后.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消渴病治疗,提出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则.
-
中药补血药性能浅析
鲜生地、干生地、熟地黄三药同出一物,均能滋阴生津,同治阴血津液亏虚诸证.但鲜地黄甘苦大寒而多汁,滋阴力稍逊而清热凉血解渴除烦之功过之,且滋腻性小,血热阴亏热邪盛者常用,尤宜热病伤阴,亏降烦渴,斑疹及血热妄行之吐衄下血等证.鲜地黄晒干即干地黄,其苦寒而质润,长于滋阴而清热凉血较鲜地黄为逊,滋腻性亦较小,凡血热津伤或精血阴液亏虚有热者宜用,既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伤阴之重者,又善治阴亏血虚,心烦内热、骨蒸、消渴,以及阴虚血热之吐衄下血,发斑发疹等.地黄经蒸晒即为熟地黄,其味甘性微温,功专养血滋阴填精,凡一切精血阴液亏虚偏寒或热甚轻者宜之,既善治肝血亏虚之萎黄、目眩心悸,月经不调及崩漏等,又可治肾阴不足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聋耳鸣,还能治粗血双亏之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其滋腻性强,每与少量开胃之砂仁或陈皮同用,以保胃气,促进药力的吸收.
-
刘永惠教授"保胃气"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肿瘤病机是以正气虚弱为本,兼有有形之邪.在肿瘤的治疗中应扶正祛邪.因脾胃为后天之本,广义之胃气即人体之正气,所以"保胃气"在肿瘤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刘永惠教授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提倡"保胃气",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其独到见解.
-
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
胃气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伤寒论>全书首重胃气,首开临证保胃气之先河,奠定后世脾胃学说基础.<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调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流探析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于<内经>,<内经>对"胃气"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诊断预后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论述.仲圣将"保胃气"的临床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保胃气".对仲景"保胃气"思想源流的探究,可为今后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思想.
-
慢性疾病用药琐谈
慢性病的治疗与用药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保护胃气.②小剂用药缓图.③补益以平补为佳.
-
论仲景保胃气思想及其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仲景保胃气思想及其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运用。[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总结仲景保胃气思想,及其在《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大法中的运用。[结果]仲景在治法用药、治疗禁忌、煎药服药、转归预后等疾病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注意顾护胃气。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治疗大法方面,仲景补则以养胃气,泻时不忘固护胃气,补泻兼施以和胃气,均体现保胃气思想的运用。[结论]仲景非常重视保护胃气,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衍生出保胃气思想,对于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保胃气以防六经传变
[目的]探讨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总结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运用。[结果]书中多以胃气强弱作为六经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并在六经病的辨证论治中,始终将保胃气作为治疗六经病的基本准则。病在三阳,祛邪保胃气,病入三阴,扶正保胃气。[结论]张仲景在临床中非常重视胃气的作用,并将保胃气的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其中,在六经传变方面,保胃气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
-
保胃气在《伤寒论》的重要地位及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1 保胃气在<伤寒论>中的重要地位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内经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邪正斗争为纲,归纳、总结、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被历代医家尊为医中之圣.
-
从《温病条辨》看保胃气诸法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1]《景岳全书》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五虑.”[2]《临证指南医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热虽重尚可以挽救;不能食者,热虽轻而必致延剧.此理亦人所易晓也.”[3]34以上皆说明胃气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正气的盛衰,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保胃气即保胃中津气[4].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临床诊疗中十分重视保胃气,所著的《温病条辨》中随处可见保胃气诸法,笔者不揣鄙陋,浅谈吴鞠通的保胃气诸法.
-
《伤寒论》中麻黄先煎时间差异与病机关系探讨
《伤寒论》中共有13首方剂用麻黄,而且皆要求先煎麻黄.在先煎的要求上,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先煎一二沸或再沸;另一类为先煎麻黄减二升.通过比较两类先煎麻黄的方法发现,先煎麻黄时间与其方剂的发散力有正比的关系.由先煎麻黄时间的长短去控制发散力的大小,时间短则避免过汗伤正,时间长则可确保顺利祛邪,两者都是出于“保胃气”的思想而行的.
-
从用药特点探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首开临证保胃气之先河,在处方用药、药物配伍、煎服方法、饮食调摄等方面处处体现保胃气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后世脾胃学说的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备脾胃学说,从临证角度突出了人体正气强弱与胃气盛衰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