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作者:孙德建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

  • 消灭血吸虫病:早年参加上海市青浦县消灭血吸虫病的体会

    作者:俞顺章

    上海市青浦县原是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区之一.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8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派出血防试验田小分队参加该地的群众性消灭血吸虫病工作.该地39万居民约39%感染血吸虫,其中晚期占4%,8.4%的耕牛感染血吸虫.经过应用锑剂反复查、治,并建立病情一本账.青浦县查出有螺面积7 000多万平方米,灭螺后,建立了钉螺分布一张图.经过1958-1974年第一阶段防治,1975年调查显示,92%的患者和全部耕牛治愈,在98%的地区消灭了钉螺.1975-1985年,进入巩固、监测的第二阶段.治病方面,从静脉注射锑剂治疗,改为使用口服治疗.灭螺方面,改进了查、灭螺方法,发现钉螺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钉螺聚集于特殊地形,如朱家角钉螺就聚集在石码头下、石驳岸中,经毁其居、灭其族,消灭了当地钉螺.1985年的调查显示,之前钉螺流行的乡镇未发现钉螺,粪检也未发现新感染患者,耕牛也未发现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4万多人,环卵阳性率仅为0.2%.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和征兵、招工体检近1万人未发现新感染者,也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青浦县和上海市的其他郊县消灭了血吸虫病.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消灭
  • 冬季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影响的气候评估

    作者:俞善贤;滕卫平;沈锦花;蔡剑

    目的评估中国冬季气候变暖可能影响血吸虫病传播范围和程度.方法从全国733个气象站中选取126个气象站的历年1月份平均气温和低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冬季气温变暖的趋势和幅度;用1月份平均气温0℃、低平均气温-4℃指标来评估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范围的影响,并分析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全国冬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 1月份低平均气温和平均气温在1986年前后两个时间段内平均值分别上升 1.3℃、 0.9℃左右,1月份低平均气温-4℃和平均气温0℃等值线向北移动 1~2个纬度.结论冬季气温变暖有利于钉螺越冬;气候变暖和"南水北调"加大了钉螺向北扩散的可能性,应加强钉螺的监测工作.

  • 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作者:徐兴建;魏凤华;蔡顺祥;刘建兵;付义;郑江;王汝波;周晓农;刘耕耘;望开宇;孙兵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和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可能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运用钉螺生态学的方法,观察钉螺在模拟环境中的生存繁殖状况,并提出防止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可能输入库区的对策和措施.结果从库区流动人口来自血吸虫病疫区的175人中,查出1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均阳性者.通过2个年度的观察,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都能在模拟环境中生存、繁殖.结论血吸虫病传染源已扩散到库区,一旦钉螺输入到库区,将会构成血吸虫病在库区流行.为及早杜绝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 鄱阳湖区世界银行贷款后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林丹丹;胡飞;刘跃民;陈红根

    鄱阳湖沿湖11个县(市、区)为我国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这类疫区水位呈季节性变化,有螺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和流行因素复杂,人、畜同为传染源,血吸虫病疫情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控制,为江西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血防)难点和重点.

  •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作者:周晓农;汪天平;王立英;郭家钢;余晴;许静;王汝波;陈朝;贾铁武

    目的分析近5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疫情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资料及近年流行区疫情报告资料,比较分析1998年后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回升特点.结果 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 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 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1998年以来钉螺面积净增加 31 321.5万m2,全国7省20个纵向监测点内,30%、70%和35%监测点的人群、耕牛和钉螺的感染率分别出现上升趋势.湖区5省中有38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疫情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湖南省6个非疫区(株洲市3个、长沙市2个、桃源县1个)新发现钉螺,长沙市桔子洲头等16个洲滩均有钉螺,并发生急性感染;已阻断传播地区如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也发现大面积钉螺.长江中下游沿江的大中城市相继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新发病例.结论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回升明显,回升原因有环境生态变化、社会经济变化及预防控制力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回升情况分析

    作者:王汝波;汪天平;王立英;郭家钢;余晴;许静;高风华;尹治成;周晓农

    目的分析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地区部分区域疫情回升的原因. 方法收集1999~200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统计资料和部分疫情回升县的基本情况,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6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21个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县疫情回升,分别占全国传播阻断县、传播控制县数的 6.15%、 33.33%,另有1个传播阻断农场疫情回升.6个县(农场)仅出现螺情回升,32个县病情、螺情均出现了回升. 1999~2003年现有病例数、急性血吸虫病例数、钉螺面积、病牛数等指标呈上升趋势. 结论受洪涝灾害、水系灌溉、投入下降、思想麻痹等自然、社会和生态因素影响,达标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应加强对传染源和钉螺扩散源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尤其是传播控制地区.

  • 湖南省1979~2003年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现状

    作者:谢木生;李以义;吴昭武;李岳生

    目的分析掌握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湖南省1979~2003年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螺情、病情以及传染源等有关疫情调查资料.结果所有新发现血吸虫病疫区,都是先发现患者,甚至是出现了急性病例.且一旦发现新的流行区,居民感染都很高(高村民组达 87.1%).特别是新流行区多集中在城郊、城镇附近的沟港、滩地.结论以上新流行地区成因大多是通过打湖草、捞鱼虾(鱼卵草)以及渔船民作业、运输工具将钉螺带入扩散所致,传染源为当地人群到疫区下湖作业感染,以及从疫区迁入病例和购进的家畜.

  • 安徽省2003年血吸虫病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理和分析

    作者:汪天平;何家昶;陶承国;杨卫平;张世清;吴维铎;葛继华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3年安徽省血吸虫病重大疫情起因、特点和处理情况.方法按照卫生部重大疫情标准,对2003年全省范围内发生的血吸虫病重大疫情进行核实、调查,并收集有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安徽省发生血吸虫病重大疫情6起,其中5起在疫情发生地启动预案,除2起异地感染误诊外,其余急性感染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无病例死亡,对高危人群进行了预防性治疗,无继发急性感染病例,疫点得到了及时处理,疫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施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对疫情的及时发现、报告、控制和处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暴露出的问题有待改进.

  • 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分析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植被特征

    作者:张治英;徐德忠;周晓农;周云;孙志东;张波;龚自力;刘士军

    目的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方法在ERDAS IMAGINE 8.5软件支持下,根据LANDSAT7 ETM图像中各波段的光谱特征,选择对植被敏感的2、3、4波段的伪彩色复合图像ETM234进行非监督分类,并通过计算分离率(TD值)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将分类结果图与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矢量图重叠,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并分析钉螺在各植被中的分布.结果通过对ETM234进行非监督分类,可将江宁县江滩地表特征分为包括水、沙滩、裸露地表等非植被区域在内的10种地表类型; 对分类分离率评价显示,虽然总体分离率较好(TD=1 860),但存在类间的混杂错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以植被指数为参考滤掉ETM234图像中无植被的像素然后再进行分类,消除了非相邻类间的混杂错分.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植被类型发现,钉螺孳生地的植被主要为非监督分类的第3(C3)、5(C5)、6(C6)三类,且钉螺密度以C3<C5<C6,实地考察显示该三类分别为植被稀疏的滩面、杂草丛及芦苇滩.结论通过对遥感图像适当分析能将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种类有效地鉴别出来,有利于对钉螺孳生地的监测,为钉螺的有效防制及血吸虫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 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作者:周晓农;胡晓抒;杨国静;孙宁生;汪天平;JB Malone;JC McCarroll;林丹丹;洪青标;孙乐平;张治英;徐德忠

    目的构建可用于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研究的基础数据库,以合理应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并成为一个空间决策系统.方法采集不同资料来源,经统一标化后构成基本资料源.主要的资料源包括:(1)覆盖中国地区的卫星遥感图片库;(2)GIS数字化地图库;(3)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结果已获卫星遥感图片库中的植被指数遥感图片、地面温度遥感图片、数字化高程图片、数字化土地利用图片等;GIS数字化地图库中的中国行政区划数字化地图、环境数据矢量地图、人口分布图、气象资料分布图等;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中包括了多种疾病的调查报告、疾病防治年报表等资料,以及疾病的传播模型和媒介/中间宿主潜在自然孳生地模型,及恶性肿瘤发病因素相关图.结论该数据库的构建使不同来源的数据达到统一性,数据库收集的数据量以足能为国内卫生专业人员应用为前提,希望通过更多疾病的应用,使数据库得以完善.

  • MODIS遥感图像在江宁县江滩钉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波;张治英;徐德忠;孙志东;周晓农;龚自立;刘士军;刘诚;许斌;周云

    目的分析MODIS遥感卫星图像中植被指数(NDVI)与江宁县江滩各钉螺孳生地钉螺分布之间的关系,探索Terra-MODIS遥感卫星图像在小范围江滩钉螺孳生地监测中的应用可能.方法利用现场测量的江宁县2001年度各钉螺孳生地经纬度在ArcView 8.1软件上制作钉螺分布Vector图层;利用ERDAS 8.5软件空间模板板块中图层间信息添加功能,通过2001年度钉螺分布Vector图层从MODIS卫星图像中提取各钉螺孳生地NDVI.以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NDVI与钉螺分布间的关系. 结果江滩钉螺孳生地的螺密度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大NDVI(N20max)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50,P<0.05);同时活螺框出现率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呈正相关(r=0.51,P<0.05).进一步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江滩钉螺孳生地钉螺密度与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大NDVI(N20max)存在:Y1=0.009 47×N20max(P<0.01,R2=0.73);活螺框出现率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值(N2mean),存在:Y2=0.018 6×N2mean(P<0.01,R2=0.906). 结论通过研究显示MODIS卫星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分布状况,且可应用于小范围钉螺孳生地的监测.

  • 鄱阳湖区地理环境与血吸虫病传播

    作者:林丹丹;张绍基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沿湖11个县(市、区)为我国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由于这类疫区水位呈季节性变化,有螺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和流行因素复杂,人、畜同为传染源,故血吸虫病疫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阐明地理环境对血吸虫病之传播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此开展了系列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及论点综述于后.

  • 长江中游湖区防止灌溉系统钉螺扩散新技术研究

    作者:徐兴建;刘建兵;魏风华;陈伟;戴裕海;杨先祥;潘庆燊;张威;熊正安

    目的探索防止涵闸引水灌溉扩散钉螺新技术.方法运用流体力学、生物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及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形成钉螺水力学及新的方法学特色的技术路线.在取得表达钉螺水力生物力学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物理参数、实用公式、沉降、起动流速值域的基础上,进而运用于现场涵闸防止钉螺扩散工程的设计、兴建及效果考核.结果经过5年多的努力,确定了测定钉螺、螺卵重率的方法并测得钉螺的平均重率(1.80±0.01) g/cm3,螺卵的平均重率(2.29±0.01) g/cm3;确立了钉螺壳形几何特征的分级法及分级标准,即按钉螺的螺体小、中、大进行了Ⅰ、Ⅱ、Ⅲ级分级;获得了表达钉螺静、动水沉速及起动流速的6个特征值;建立了钉螺水体沉降、起动5类实用公式;观察和测定了水体钉螺的水力运动特征及值域;阐明了水体钉螺扩散运动机理;并根据基础研究的结果,研制了"沉螺池"和"中层取水"防止钉螺扩散设施,经考核该工程设施沉、阻螺率达100%.结论本研究可为大江大河防止钉螺扩散及对涵闸的改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有效的防螺工程模式.

  • 应用遥感技术快速确定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的研究

    作者:郭家钢;林丹丹;胡广汉;宁安;刘红云;吕尚标;李东;吴晓华;王蓉蓉;陈名刚;郑江;Marcel Tanner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GIS,RS)快速确定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带及血吸虫病高危区域.方法在鄱阳湖区内选择三个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周围的洲滩,用传统方法进行螺情调查,卫星定位仪(GPS)记录有钉螺点的经纬度.运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鄱阳湖区枯水期的卫星专题制图仪(TM)遥感片进行计算机非监督分类,校正植被指数(NDVI)和穗帽湿度变换指数(TC)模型计算,并对有螺点相对应TM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鄱阳湖区钉螺分布和孳生与洲滩湖草的生长状况及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现场调查的钉螺分布图,有螺点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非监督分类的6、7和8类中,进一步模型分析表明:有螺点主要分布在NDVI>110和TC在-10~3之间,其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本项研究提示:运用计算机非监督分类法可大致确定6、7和8类为有螺植被环境,然后通过NDVI>110确定植被优质区为钉螺的孳生环境,后通过TC=-10~3可确定钉螺佳孳生地.

  • 南水北调与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

    作者:汪天平;张世清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亟待调水解决.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经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属富水区.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然而,南水北调与水传疾病--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扩散和疾病蔓延有何关系,本文就此点陈述如下.

  • 血吸虫病人入院记录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董静;谢木生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是诊断血吸虫病的行业标准、<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填报血吸虫病人临床方面的项目,为保证临床诊断结论的准确、为保证国家统计调查表及时正确的填报,书写血吸虫病人的入院记录时应注意有关项目的 正确表述.

  • 邛海高山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不同人群疫水暴露方式和时间

    作者:钟波;梁松;张奕;赖玉华;陈琳;尹洪智;赵一鸣;吕旌乔;邱东川

    目的了解高山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不同人群暴露疫水的方式和时间,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11月,用回顾问卷方式调查邛海周边按职业分层随机抽取的1054名常住居民于2001年4至10月疫水暴露的方式、频次和持续时间.结果种植水稻、烟及蔬菜的农民疫水平均暴露时间(中位数16~18 min/d)和平均暴露强度(中位数2.41~2.5)大于其他人群的平均暴露时间(中位数3.74~7.39 min/d)和平均暴露强度(中位数0.81~1.52),种植烟叶的农民疫水暴露频次(中位数2.04次/d)高于其他职业,学生儿童组暴露的频次和时间不高,但暴露强度很高(中位数2.34).4至6月份是该地区的农忙季节,也是成年人疫水暴露的高峰季节.而学生儿童组疫水暴露的高峰季节在7、8月,主要是戏水和游泳.妇女的暴露时间和暴露强度均高于男性.结论西昌高山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不同人群疫水暴露方式、时间和暴露强度不同.在4至6月通过生产性接触疫水,是成年人易感的高峰季节,在7至8月通过非劳动方式接触疫水,是学生儿童易感的高峰季节.

  • 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作者:陈红根;曾小军;葛军;姜唯声;Mihoko Kikuchi;Kenji Hirayama

    目的探讨TM5.28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及其诊断效果.方法制备TM5.28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单抗-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检测系统,对各类血清(50份急性血吸虫病人、224份慢性血吸虫病人、49份晚期血吸虫病人;46份血吸虫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年的连续追踪病人;19份华支睾吸虫病人;31份肺吸虫病人;23份乙型肝炎病人;100份正常人)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系统对慢性血吸虫病人和正常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94.0%,Youden指数为0.771;对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94.0%;对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和肝炎病人的交叉反应为12.9、15.8和13.0%.血吸虫病人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阴转率分别为43.9%和62.1%,其OD值几何均数从治疗前的0.172下降到治疗后6个月的0.081和1年的0.068,下降了60.30%.轻、中感染度慢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相近,分别为83.9%和82.1%,重感染度病人的检出率高达90.00%.结论该系统对血吸虫病人检测显示了较高的诊断效能和化疗后阴转率,对人群感染状况的判定和个体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疗效考核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鄱阳湖水位变化对钉螺孳生地的影响

    作者:朱蓉;周艺彪;张利娟;何战英;徐小林;郭家钢;赵根明

    目的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鄱阳湖地区钉螺孳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位于鄱阳湖上、中、下游的星子、都昌、进贤和新建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以及邻近的4个水文站点进行调查.收集1997-2008年4个水文站点日水位数据,4个县的215块有螺洲滩的高程数据,以及三峡蓄水前1年(2002年)和蓄水后第6年(2008年)4个县的疫情调查数据和钉螺调查数据,比较三峡蓄水前后鄱阳湖水位波动、有螺洲滩水淹天数、钉螺指标和血吸虫病防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峡水库蓄水前,鄱阳湖4个水文站平均水位波动为6.91 ~ 12.93 m;蓄水后,平均水位波动减小为5.72 ~10.75 m,水位波动差值为(1.06±0.47)m,年高水位出现日期平均推迟了12 d,年低水位出现日期平均提前了12 d.蓄水前,有螺洲滩的平均水淹天数为(100.04±42.06)d,蓄水后为(64.13±22.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P<0.05).蓄水后,鄱阳湖钉螺密度为0.8437只/0.1 m2,较蓄水前(1.2234只/0.1 m2)下降了31.04%;感染螺密度为0.0014只/0.1 m2,较蓄水前(0.0042只/0.1 m2)下降了67.34%.蓄水前,鄱阳湖钉螺感染率为0.34%,蓄水后为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5,P <0.05).人群化疗覆盖率由2002年的4.45%(35 558/798 200)上升到2008年的9.80%(79 457/810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 336.63,P<0.05);灭螺覆盖率由2002年的1.35% (389.04/28 824.66)上升到2008年的7.49%(2260.90/30 16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 824.66,P<0.05).结论 三峡蓄水缩短鄱阳湖地区有螺洲滩水淹天数,不利于钉螺的孳生,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将起到积极作用.

3444 条记录 5/173 页 « 12345678...1721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