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峡库区万州成库前肿瘤死亡动态分析

    作者:颜朝阳;王宏伟;刘光芳;熊颖莹

    为了评估三峡水库建设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三建委、预科院于1996年在库区沿江四地建立了综合疾病监测点,万州区作为监测点之一承担10余万人的监测任务.恶性肿瘤是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探索三峡水库与肿瘤死亡的关系,现将成库前1997-2000年肿瘤死亡监测本底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三峡库区腹地首次检出麦氏弧菌

    作者:陈方其;卢亚陵;余天莉;严廷玉;罗太珍

    麦氏弧菌(V.metschnikovii)是11种致病性弧菌之一,因其氧化酶阴性,在检验中常被忽略.国内学者很少有相关报道.这次分离到的麦氏弧菌,从形态学、生物学特征以及系统生化反应上都符合麦氏弧菌的定义.但该菌致病的临床表现与霍乱弧菌引起的症状区别不大,且症状较为严重.为了提示医务工作者注意对该病的诊断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三峡库区腹地吸烟与肺癌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颜朝阳;王宏伟;刘光芳;熊瑞阳;熊颖莹

    为探讨三峡库区腹地肺癌死亡的成因,为库区人民健康服务.本站于1991~1999年,在库区首次对吸烟与肺癌死亡关系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研究.

  • 三峡库区仔猪血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调查

    作者:姜红月;付士红;李培龙;苏培学;张秀华;罗超;向宇;洪晓军;李铭华;毛德强;李洪;王环宇;张静;王子军;王志玉;梁国栋

    目的 掌握三峡库区监测哨点仔猪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IgG抗体达到50%的时间段,为当地乙脑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和渝北区共4个监测点采集仔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G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监测点中,重庆市万州区和渝北区仔猪在5月初感染乙脑病毒,5月中旬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达到50%以上;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秭归县仔猪在5月下旬感染乙脑病毒,6月中旬达到50%以上.其中猪场中的仔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散养猪(X2=43.797,P<0.05).结论 三峡库区监测点仔猪乙脑病毒IgG抗体50%阳转时间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

  • 湖北省兴山县三峡库区蓄水前后肠道传染病监测

    作者:龚海燕;王承全;吕全勇;王大军;徐留森;温立新;李华;黄选忠

    目的 监测三峡库区蓄水前后肠道传染病疫情.方法 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腹泻病、环境污水、食品、水、海产品,城镇、农村饮用水等进行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采样监测.结果 监测年共发生乙类肠道传染病3种,年均发病率为19.50/10万,比2000年下降59.02%;丙类传染病2种,发病率为52.39/10万.检测各类样品2085份,检出福氏痢疾杆菌1株,阳性率为0.05%.监测全县各类水源水理化指标合格率为100.00%;细菌指标城镇自来水合格率为100.00%,乡镇及农村合格率为65.00%.结论 三峡库区兴山县不会因库区蓄水而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

  • 三峡库区沿江口岸主要蚊类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骆星丹;文海燕;王董;郝玉通;彭彦卿;周岚;张华荣

    目的 对三峡库区沿江口岸的主要蚊类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各种蚊类的分子特征.方法 用二氧化碳诱蚊灯在三峡库区沿江5个口岸采集成蚊,形态学鉴定之后,再提取DNA,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 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蚊类的DNA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宜昌、万州、涪陵、寸滩和泸州捕获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共5个蚊种3 000余只,选取其中42只扩增CO Ⅰ基因,获得5个蚊种的CO Ⅰ基因序列,长度为658 bp,A+T含量为67.47%~69.71%.同源性比较表明,同一蚊种间核苷酸遗传距离小于0.0215,不同蚊种间遗传距离为0.0742~0.1594.CO Ⅰ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显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和白纹伊蚊均聚集成簇,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结论 应用分子鉴定技术对三峡库区口岸蚊类进行鉴定,可为国境口岸蚊类鉴定提供溯源依据.

  • 三峡库区685例病残儿鉴定儿童染色体异常检查分析

    作者:李练兵;赵乐天;张丹妍;万凌;吕静;张丹媚;马明福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约80万~120万缺陷儿出生,约20万~30万为肉眼可见的出生缺陷儿,其中13万~15万缺陷儿是遗传缺陷所引起[1].笔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2009ISCN标准,对三峡库区685例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出生缺陷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预防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

  • 三峡库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

    作者:罗华;王刚;牟楠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状况,分析农村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 制定统一的"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与"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表".于2009年5~6月抽取万州区农村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各1所,对其中850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843人,10道健康知识总知晓率72.36%(6100/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69.68%,初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0.20%,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8.49%;10道健康行为总形成率79.28%(6683/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8.15%,初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9.32%,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80.67%.结论 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健康知识知晓率,且部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低,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知识意识.

  • 重庆市开县实施"三峡移民健康教育"中期效果调查

    作者:宋益富;甄友平;龚道奎

    目的对重庆市开县境内三峡移民开展<三峡移民健康保护、健康监测及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本底资料调查及项目中期评价.方法在开县全县14个涉及移民工作的乡镇中,按三峡库区开县段具体情况,分别抽取地处库首、库中、库尾的村民及居民,共计600人.结果三峡居民开县安置区人群的健康知识有所增长,其中,个人卫生为14.3%、饮水卫生为13.5%、饮食卫生为14.8%、环境卫生为28.9%、居室卫生为6.3%、重点传染病防治为38.6%、儿童计划免疫为22.3%;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个人卫生为17.2%、饮水卫生为15.6%、饮食卫生为19.3%、环境卫生为23.2%、居室卫生为6.4%、重点传染病防治为33.5%、儿童计划免疫为33.1%;有文化的中青年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明显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甚至是文盲的老年人.结论库区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移民的卫生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促进了全县移民搬迁建设.但库区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相关部门干预力度还应加强.

  • 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区居民饮用水质卫生现状分析

    作者:罗华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区居民饮用水质状况,分析水质存在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区11家居民饮用水厂作为调查对象,对每家水厂开展卫生学调查,收集整理近两年不同水期水源水及出厂水监测资料,对其水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①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区居民饮用水样总合格率36.36%,其中2014年水样合格率33.33%,较2013年39.39%下降了6.06个百分点.②水源水枯水期(2月)、平水期(5月)与丰水期(8月)水质变化较大,三者合格率分别为68.18%、22.73%、9.0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5,P<0.01);水源水前5位超标或不达标项目有总氮、总磷、耐热大肠菌群、硫酸盐、溶解氧,分别为40%、18.33%、16%、10.61%、10%;不同水期水源水总氮与溶解氧两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0,P<0.05,x2=4.44,P<0.05).出厂水前5位不达标或超标项目有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三氯甲烷、硫酸盐,分别为48.28%、22.72%、18.18%、15.15%、10.61%.结论: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区水质合格率不高,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 万州区农村村级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罗华;付广建;彭明权;龚仁兴;向伟;王海燕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农村村级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分析农村居民饮用水存在问题,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机随抽样原则,于2010年4-9月对万州区100家农村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对其出厂水与末梢水进行抽样检验,对其水质依据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万州区农村村级集中式供水检测水样总合格率1.75%(7/400),感官与化学指标合格率78.5%(314/400),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400/400),微生物指标合格率11.75%(47/400),消毒指标合格率仅6.5%(26/400).结论:万州区农村村级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极低,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农村村级用水协会要加大饮用水监管力度,建立饮用水安全卫生保障机制,着力落实饮用水消毒措施,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卫生,防止或杜绝介水疾病的发生.

  • 对三峡库区万州农村卫生发展对策的思考

    作者:方华洲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3 457平方公里,有16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5.8万人,辖4个(县级)移民开发区,16个街道办事处,76个乡镇,是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特殊、幅员面积大、人口多的一个区,是三峡库区的缩影.

  • 奉节:全力打造湘鄂渝陕边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邹继富;刘著民;章正明

    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奉节县,古称夔州,大山环绕,长江穿城而过,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传说就是"诗仙"李白在江上泛舟时,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一时兴起,竟将御赐酒杯扔向天空,结果就有了举世闻名的"天坑".奉节人是浪漫的.斗转星移,现在的奉节人少了浪漫,却多了份创造,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地卫生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在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医疗卫生机制改革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并为早日建成湘鄂渝陕边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而不懈努力.

  • 三峡库区涪陵段移民环境变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作者:

    目的探讨移民环境变迁后相关疾病发生的频率、流行规律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二十多个指标进行长期连续的实验观察、监测,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减少,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年平均发病率达414.63/10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逐年减少,人口出现老年化趋势;婴儿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但缺陷率较高,年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09‰,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人口期望寿命及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安置区集中式供水部分不符合卫生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和粮食占有量有较大提高;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和废水排放;流行性出血热(EHF)带毒率年均为4.44%,鼠、蚊种类和数量较多;气象因素和灾害性天数搬迁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移民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移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

  • 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2年人群健康监测报告

    作者:汪新丽;王伟军;吴国辉;毛德强;苏培学;韩力苏;陈亚林;贾庆良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 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o,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 1998~2000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原因监测数据分析

    作者:王伟军;汪新丽;毛德强

    笔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监测点3年居民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监测点内居民的死亡顺位,分析导致死亡的疾病谱、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从而针对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因,确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并作为三峡成库前的本底资料.

  • 三峡库区人群军团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方其;邵祝军;程云联;任红宇;洪亮;朱兵清;余天莉;赵廷容;王兴明;罗太珍

    为了解三峡库区军团菌病的流行状况,于2001-2004年开展了三峡库区人群军团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分离研究.

  • 三峡库区监测点1997-2008年主要蚊媒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

    作者:李培龙;张静;汪新丽;杨小兵;毛德强;贺圆圆;汪诚信;杨维中

    目的 了解1997-2008年三峡库区主要蚊媒传染病乙型脑炎(乙脑)和疟疾的流行特征及蚊媒生物的密度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997-2008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监测点乙脑、疟疾和蚊媒生物的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1.76/10万,疟疾年均发病率为0.79/10万~0.19/10万.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均低于蓄水前密度,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房和畜圈蚊密度与月均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和0.355;乙脑和疟疾合计月发病例数与人房和畜圈月均成蚊密度分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328.结论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及蚊类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 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松;刘建平;宋建勇;杨帆;黎永成;黄勇;谭成祥;谢中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移民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隐性感染和免疫水平状况. 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移民人群血清HFRSV-IgG抗体. 结果在5个移民区中,3个为HFRSV-IgG抗体阳性,即涪陵区白涛镇、奉节县万胜乡、巫山县大昌镇(既属搬迁区又属安置区),但滴度不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3.3%和3.5%,另外2个为移民安置区,其HFRSV-IgG抗体为阴性.结论 5个移民区移民人群隐性感染率低,免疫水平普遍低下,提高移民人群的免疫力十分必要.

  • 三峡库区蓄水后重庆段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动态监测

    作者:龙江;汪新丽;贾庆良;李勤;毛德强;吴国辉;韩力苏;季恒清

    目的 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二期蓄水前后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了解钩体菌型谱和优势菌型,防止钩体病疫源地向三峡库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扩散.方法 选择长寿区和丰都县为监测点,开展钩体病传染源监测,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患者、健康人群及耕牛血清抗体.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均有散发钩体病例.2001-2005年总蓄水前和蓄水后鼠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05).蓄水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蓄水后为鼩鼱.鼠带菌率为1.72%(10/583),与PCR检测阳性率(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P<0.01).患者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为73.33%(33/45),血清群以澳洲群为主.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为26.84%(233/868),流行前期阳性率(23.85%)与流行后期(29.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牛血清钩体抗体GMRT为1∶29.97,优势菌群为拜伦群.结论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未出现钩体病流行,蓄水前后鼠密度无明显变化,但优势鼠种发生了变化,主要流行菌群为澳洲群,人群自然感染免疫水平较低,是钩体病潜在的流行地区.

243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