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株中国狂犬病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抗原性分析

    作者:唐青;杨为松;Pam Yager;赵秀芹;斗智;李志钢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NP)单克隆抗体可以清楚地区分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相关病毒.用抗狂犬病病毒单抗还可以在同一血清型内进一步的分组以及分析毒株传播的宿主动物和地理位置,从而有可能找到流行的线索.病毒间的差异同样表现在与病毒GP单抗的特异反应中.用特异性GP单抗进行中和试验对大量毒株的分析,认识到一些狂犬病街毒在GP抗原结构上与疫苗株有明显不同,疫苗免疫的失败和疫苗株与街毒之间抗原差异的程度有关.为了解我国狂犬病毒NP和GP抗原变异情况,用抗NP和GP单克隆抗体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株(aG)、实验室减毒株( CTN-181)及分离自宁夏的2株街毒进行了NP和GP抗原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 应重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殊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线索

    作者:王贵强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现HFRS,我国是HFRS流行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1].我国大陆除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道.本病在我国主要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类型,其中黑线姬鼠、黄颈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目前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鼠型疫区逐渐扩大,而且正在发生部分姬鼠型疫区向混合型疫区、混合型疫区向家鼠型疫区演变.

  • 鼠疫宿主动物本底调查

    作者:杨建国;赵妮;翟国军;张英环;李伟

    目的了解和掌握郑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分布情况,为今后全面开展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鼠夹、鼠笼捕鼠法对全市12个县市区不同月份、不同环境实施捕鼠,对捕获的鼠类现场鉴别后送实验室采血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布鼠笼、夹16179个,捕鼠566只,鼠密度3.50%;主要鼠种为褐家鼠,6县鼠密度显著高于6区(P<0.01),全市全年各月鼠密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性.鼠疫血清学监测182份,间接血凝试验均阴性.结论说明当前我市鼠疫宿主动物间无鼠疫疫情.

  •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

    作者:刘宏;张艳玲

    目的 了解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的种群分布是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基础.2004年,在坚持长年进行鼠情监测的同时又开展了多种生境的调查.方法 采用夹夜法.结果 布有效夹1 140只,捕鼠111只,鼠密度9.74%.鼠种隶属2科5种.家栖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野栖鼠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多宿主特点为今后在宿主动物控制环节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提供防制重点.

  • 2007年湖南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感染状况结果分析

    作者:刘富强;高立冬;陈立章;张红;戴德芳;吴子贵;曾舸

    目的 掌握湖南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主要种类、密度、以及感染率和感染类型等情况,为防治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7年<湖南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6个常规监测点和环洞庭湖区5个应急监测点系统开展钩体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与带菌种群调查.以夹夜法在室外捕获鼠类,采用无菌操作采集鼠肾,Korthof方法 进行培养;应用分群血清与新分离的钩端螺旋体作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应用交叉凝集素吸收试验或分型因子血来确定菌型.结果 常规监测点有效培养459份,感染率为10.24%.湘潭县、沅江市、双蜂县的感染率分别为3.81%、6.67%、44.19%(p<0.01).黑线姬鼠、东方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3.96%、12.50%、5.19%、4.55(p<0.05).浏阳市的蛙肾中培养出1株秋季型、3株澳洲型钩体.应急监测点有效培养296份,感染率为16.89%,其中沅江市、大通湖区、君山区、岳阳县、汉寿县的感染率分别是10.84%、24.39%、27.27%、41.46%、2.30%(p<0.01).东方田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毛鼠的感染率分别为28.36%、10.17%、9.26%.5.03%(p<0.01).菌型主要是黄疸出血群赖型、赛罗群乌尔夫型.结论 湖南省宿主动物密度和带菌事差异较大,以黄疸出血群和赛罗群为主,感染率较往年升高,必须加强综合防制措施,预防爆发和流行.

  • 2009~2012年广西梧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监测结果评价

    作者:蔡周梅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广西梧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群构成、数量分布,掌握鼠疫动物监测动态状况,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固定和流动监测点进行科学监测。结果2009~2012年中所捕获的鼠形动物共742只,分属2目2科2属4种,其中啮齿目动物563种、食虫目动物179只;应用笼捕法总捕鼠742只,总鼠密度为9.86%(742/7528);2009~2012年中鼠肝脏、鼠脾脏检测分离培养为阴性;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宿主动物鼠血清、指示动物犬血清中鼠疫F 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及时准确地了解广西梧州市动物鼠疫动态现状,对鼠疫防治与监测起到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

    作者:赵宇

    目的 了解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的种群分布,是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基础.2004年,我们在坚持常年进行鼠情监测的同时又开展了多种生境的调查.方法 采用夹夜法.结果 布有效夹1140只,捕鼠111只,鼠密度9.74%.鼠种隶属2科5种.家栖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野栖鼠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结论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具有多宿主特点,为今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在宿主动物控制环节上提供防制重点.

  • 黑龙江东部7口岸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及鼠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范东辉;杨丽炜;呼满霞;张少华;张健;李明;孙秀峰;崔永民;井庆华

    目的 通过对黑龙江东部7个口岸开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了解口岸鼠疫宿主动物种群构成及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 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日法;鼠血清F1抗体采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772只,捕获率为11.2%,隶属于2目4科10属13种,黑线姬鼠占46.2%,为口岸优势种,大林姬鼠占22.2%,棕背鼠平占14.2%;检测鼠疫F1抗体772份,未检出阳性血清.结论 基本查清黑龙江东部7个口岸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7个口岸均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

  • 永春县2007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尤德煌;黄连枝;林志坚

    根据福建省卫生厅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对历史上曾发生过鼠疫流行的永春县进行鼠疫监测,及时掌握鼠疫宿主动物、媒介蚤类的动态,为鼠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7年4~9月份对鼠疫宿主动物鼠类及媒介蚤类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云南家野两型疫源地七种主要蚤类传播鼠疫的研究

    作者:何晋侯;梁云;张洪英;赵文红;吴明寿;胡晓玲;杨智明

    云南存在家、野两型鼠疫自然疫源地.两型疫源地的媒介过去一直未得到实验室证实.本研究应用动物模型及膜饲养方法对云南两型疫源地的七种主要蚤种,以各自疫源地强毒鼠疫菌株和相应宿主动物进行了感染率、集群传疫率、媒介效能、媒介指数、感染和非感染蚤的生存期限以及对人的嗜血性等试验研究.

  • 2015年北京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瑜;关增智;李秋生;王小梅;李爽;陈艳伟;田丽丽;李旭;王全意;黎新宇;窦相峰

    目的:描述北京市鼠疫人间病例早期预警监测结果和本地可染疫动物种群及鼠疫耶尔森氏菌感染状况。方法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鼠疫人间病例筛查,在门头沟区、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和顺义区5个区设立监测点,使用夹夜法捕捉小型兽类,使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鼠疫耶尔森氏菌F1抗体。结果2015年全年未发现鼠疫急热待查和疑似病例,鼠间疫情监测共捕获99只啮齿类动物,鼠密度为2.83%,共包含了4种类型:大林姬鼠、北社鼠、岩松鼠和褐家鼠。77份鼠血清中未检出鼠疫F1抗体。结论北京市存在已确定的鼠疫可染疫动物社鼠和大林姬鼠,且为优势种群,但目前血清学监测结果未发现鼠疫菌感染。

  • 我国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初步调查

    作者:郝琴;刘义;耿震;陈继永;侯学霞;宋春英;陈建;丁健青;于风泰;贾艳盒;赵志武;万康林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野鼠、野兔、牛、羊、狗进行了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用病原分离培养方法和 PCR 方法对野鼠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野鼠的血清莱姆病感染阳性率高为 32.00%(32/100);并从大林姬鼠、社鼠、小林姬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断.通过序同源性分析确定为Borrelia garinii 基因型.结论 首次从病原学证实天津林区鼠类为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

  • 蜱类生物学与控制

    作者:郭天宇

    20世纪,农牧业生产格局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类生产活动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随着国际交流频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分布和交流越来越大,导致宿主动物媒介分布组成密度改变,一些新发虫媒传染病不断出现,老的虫媒传染病死灰复燃,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蜱类是虫媒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下面着重介绍蜱类生物学习性、医学重要性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

  • 哈萨克斯坦鼠疫爆发的预测阈值

    作者:郭刚;莫善明;李文勇;阿不者·扎伊尔

    在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地方,自然界大沙鼠间流行的鼠疫耶尔森氏菌是黑死病的来源.现分析1955-1996年间搜集的野外监测数据,显示出鼠疫的侵袭、消退和再侵袭与宿主动物-大沙鼠数量的消长有关.我们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范例,是关于在一个单独的野生群体中,导致鼠疫侵袭、持续的两类数量阈值.

  • 厦门市2012年鼠疫监测分析

    作者:林敏珍;陈华芳

    目的 了解厦门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笼捕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481只,分属2目2科3属5种.其中啮齿目动物428只,食虫目动物53只,家栖鼠密度为5.07%,黄胸鼠密度为1.00%,野栖鼠密度为4.57%.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22%,总蚤指数为0.01.未查出鼠疫F1抗体和抗原.结论 褐家鼠仍是厦门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现象,局部黄胸鼠密度较高,应引起重视.

  • 临沭县1991~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王福友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沭县人间与鼠间流行情况,明确疫源地类型,为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EHF监测方案要求,对宿主动物及人群血清进行了调查,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鼠肺、血及人群血清EHFV抗原和抗体.结果 1991~2000年10 a累计发病506例.发病率波动在0.14~9.67/10万之间.发病年龄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男女发病之比为1∶0.26,农民占81.18%.多发于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呈单峰型.鼠密度为14.52%,其中室内密度为11.61%,野外密度为17.30%,优势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肺阳性率1.73%(10/578),为野外的黑线姬鼠和麝闙,褐家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15);EHF病人恢复期及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7%(29/30)和2.69%(45/1 671). 结论临沭县是EHF中发区,90年代以来EHF呈明显升高趋势,做好灭鼠,野外的个人防护,接种EHF疫苗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 沂蒙山区1997~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康希平;左慧彬;吴欣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流行的特征和规律.方法统计分析沂蒙山区1997~2003年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荧光抗体实验(IFAT)方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97~2003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32 7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71/10万,男、女比例1.79:1(21 051/11 741),病例中农民占87.20%.健康人群HFRS抗体阳性率为1.85%.室内鼠密度平均为3.87%,野外平均为3.84%.鼠带毒率室内平均为5.05%,野外平均3.86%.HFRS临床诊断符合率平均85.26%.HFRS疫苗接种近期保护率为100%.结论当地HFRS的流行呈双峰型,疫区类型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苗接种近期预防效果肯定.

  • 广东省清远市2007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作者:邓远玲;孙小康;朱永坚;王平原;周志珊

    目的 对2007年广东省清远市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疫情、人群及宿主动物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相关人群及宿主动物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抗体测定;采集相关人群全血、宿主动物脏器做钩端螺旋体分离培养及分群鉴定.结果 报告钩体病8例,发病率0.23/10万.流行前健康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9.897%,菌群以黄疸出血热为主;流行后期健康人血清体抗阳性率为15.54%,菌群以七日热为主;流行期疑似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88%,菌群为七日热.鼠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15%,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臭鼬鼯和施氏屋顶鼠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在14.08%~50.00%之间,菌群以秋季热群为主,其次为波摩那群,黄胸鼠和青毛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零;水禽(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0%,菌群为犬热群.未从人群及宿主动物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结论 该市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病隐性感染水平均较高,出现钩体病发病年龄组后移.

  • 2003-2005年承德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吕静;魏淑惠;曾强;季文波

    目的 通过连续调查承德市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来源、种群、带毒情况,探讨疫源地变化的原因,为旅游地区防治HFRS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调查,采集鼠肺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感染状况,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03-2005年,避暑山庄内鼠种、鼠密度和鼠带毒情况均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避暑山庄动物因迁出,对该地带毒鼠生存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降低,带毒鼠种群发生变化,避暑山庄内形成了带毒鼠长期存在的环境,成为了承德市自然疫源地之一.结论 外来生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是HFRS自然疫源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旅游地区的HFRS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得到重视并加以防范.

  • 2012年献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作者:李俊杰;岳从周;卢书恒;赵俊先;李慧聪;张顺三;杨刚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由不同型汉坦病毒引起并经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滹沱河献县泛区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掌握泛区不同季节疫源地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及带病毒情况,明确HFRS疫源地类型,可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献县于2012年对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97 条记录 6/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