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个案管理方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玲

    目的 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 ~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中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护理中给予常规普通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护理后的血糖控制率.结果 2组护理前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7.13±0.34)%低于对照组(7.42±0.58)%,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4.25±0.54)分高于(3.82±0.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方法较常规普通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重要措施.

  •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对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雷军彩

    目的 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对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于本科行肠造口的97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比较2组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造口出血、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肠造口狭窄、肠造口回缩、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造口回缩发生率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个案管理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陈春兰;李素霞;蒋向玲

    目的 以鼻咽癌个案管理为例探讨开展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20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26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由接受过台湾个案管理专业培训的个案管理师对鼻咽癌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包括对患者病理确诊期的就诊指导,治疗前、中、后的访视及对症治疗、护理措施的跟进,出院前的访视、出院后随访管理,患者及家属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途径,随时可找到个案管理师,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情绪及信息的支持,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连续性照护;对照组按鼻咽癌患者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如化疗前、放疗前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本院的留治率从65%提高至78%,满意度从89%提高到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是一种适合肿瘤患者和慢性疾病管理的护理工作模式,该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连续性、高品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留治率,同时缩短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案管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作者:杨玉珍;王玉博;吴东萍;袁国英;黄雪雯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从住院治疗开始到出院定期复查并延伸到患者家庭成员的个案管理模式,定期随访并记录个案管理模式的全过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案管理能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理解与沟通,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更高质量的护理.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个案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芮凤琴;顾建芬;沈静霞;黄诚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社区中建立个案管理制度,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方案,每月进行个案管理、治疗、康复指导。在入组时和以后每季度进行效果评估。每半年,调整计划和实施内容,分别于一年及一年半后效果评定及总结。结果个案组自我照顾能力,健康照顾技巧,人际关系等均较基线显著提高(p<0.01)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遵医行为和自护能力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个人及社会功能总体表现好转。结论在社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活能力以及减少疾病的复发,恢复患者自信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彭霞林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确诊乳腺癌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完成手术和化疗等临床治疗;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确诊乳腺癌病人40例作为实验组,运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术后康复、化疗和随访复诊进行系统管理. 比较运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术后康复训练效果及复查随访率. 结果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未启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期间,乳腺癌病人的满意度为79.5%,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复查随访率分别为75%、70%;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启用个案管理模式期间,乳腺癌病人的满意度为96%,较前提高了16.5%,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复查随访率分别为95%、87.5%,较前提高了20%、17. 5%. 结论 运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术后康复、化疗和随访复诊进行系统管理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复查随访率.

  • 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个案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文专

    总结了如何在香港社区家访服务中应用奥马哈模式引导护士对患者施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将奥马哈的系统理论结合具体病例开展护理实践应用于社区复杂个案护理管理中.认为奥马哈系统能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评估患者,并可在短期内取得显著而全面的护理成效,是社区中长期慢性病患者循证及高级护理实践的系统整体护理工具.

  • 一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周宜霞;王玉龙;刘素华

    对1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与治疗师合作,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予以心理护理、吞咽功能训练、食物稠度调制指导;做好基础护理和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终使患者达到疾病康复,从而脱离鼻饲管。

  • 个案管理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方丽华;梁海燕;蒋春梅

    目的:探讨应用个案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COPD稳定期的住院患者,在出院前3天应用个案管理对其实施6个月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对比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静息肺功能(FEV1、FEV1/FVC)、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焦虑、抑郁状况(HAMA、HAMD量表)。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SGRQ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静息肺功能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案管理可使COPD患者得到个体化的肺康复延续护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况。

  • 社区年轻高血压患者个案管理研究

    作者:梁耀荣;黄卫东;鲁敏卿;戴美容

    目的:探讨社区年轻高血压个案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中年龄小于50岁的高血压患者,同意加入个案管理的病例列入为观察组,不同意加入个案管理的列入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在社区采取个案管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自我效能SES评量表、生活质量、疾病知识认知水平、遵医行为、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高血压调控的认知水平更高,遵医行为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年轻高血压个案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症状,对血压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

  •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对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理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佩莹;王远玲;李丹;萧丽结;周夏琴;刘珍银;黄萍

    目的 探讨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对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对儿童介入治疗专科临床一线护士21名进行系统的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指导护士归纳、撰写专科病例个案总结、个案分析,组织学习个案护理报告的撰写方法,撰写并分析特定病例的个案护理报告,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培训后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各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撰写护理论文的意愿和护理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的提升.结论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有效提高了儿童介入治疗专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品质.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嵇加佳;陈玉凤;楼青青;袁晓丹;姚平;张丹毓;赵心怡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方法于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435例个案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用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患者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35例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132.28±38.66)分,63.9%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糖尿病教育、并发症种类、文化程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待改善;需加强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尤其在糖尿病患病早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改善自我效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负担。

  • 1例产妇死胎的哀伤辅导护理个案管理

    作者:卢荔婕

    总结1例孕晚期产妇发现胎死宫内,情绪悲伤失控的哀伤辅导护理全过程.产妇入院后,责任助产士全程介入,通过对产妇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家庭的整体评估,采用围产期悲伤量表测量产妇的悲伤程度,通过给予产妇独立房间、关怀陪伴、产后人性化处理胎儿遗体、及时心理疏导、对配偶教育支持、产后随访、针对性健康指导等哀伤辅导措施,使患者情绪稳定,产妇顺利出院.出院后当晚、1周、1个月、3个月持续随访跟进,围产期悲伤评分逐渐降低.1个月后,产妇悲伤情绪明显减轻,恢复正常生活.

  • 个案管理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谢红芬;王桂梅;胡启梅;罗娟;沈蕾;薛珊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出院抑郁症患者,分研究组45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给出院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为期12个月的个案管理。分别于入组时、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病耻感评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对其进行观察评定。结果研究组病耻感评估量表各因子总分在管理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和治疗因子总分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分组=76.861、17.953,P<0.01),各因子总分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时间=33.581、87.314、84.640,P<0.01),各因子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干预效果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交互=55.679、18.769、32.867,P<0.01)。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间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各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分组=45.979、15.171、10.905、25.766,P<0.01),生理和社会领域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时间=11.153、9.657,P<0.01),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干预效果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交互=8.821、4.404、7.113,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社区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 个案管理对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艳;高珊;惠蓉;吴红娟;张玉莲;崔鲜妮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在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的2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糖和体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末、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规律锻炼、用药自我管理、监测血糖、足部护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可改善患者代谢指标,改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 个案管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吴晓丹;王霞;张惠婷(综述);覃惠英(审校)

    肿瘤患者诊疗、康复过程复杂而漫长,亟需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体化管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肿瘤个案管理模式形式多样,国外应用成熟,但我国大陆尚未建立个案管理相关制度,个案管理师人才短缺,效果评价不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如何构建肿瘤个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方式,培养个案管理师,实现个案管理模式跨学科、跨机构工作并整合优势资源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个案管理效果观察

    作者:蔡志敏;拾中瑜;朱欢欢;王瑞红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模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出院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实施个案管理。组建个案管理团队并进行培训,个案管理护士通过电话、短信、自制手册等,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反馈5个步骤,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和门诊复诊时实施个案管理。收集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满意度、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满意度提高;患者出院后6个月比出院后1个月6 min步行试验距离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案管理可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出院后的满意度,提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对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1例骨盆骨折患者随访2年的连续性护理个案管理

    作者:夏振兰;姚璇娟;刘雪琴

    总结1例骨盆骨折患者连续性个案管理的全过程。责任护士从接管患者后,运用奥马哈系统的评估、措施与评价系统,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解决了患者的呼吸、排便、泌尿系统、皮肤、睡眠、环境等共10个护理问题,帮助患者从卧床不能活动,至站立行走,后出院回家。出院后持续跟进随访长达2年余,共解决了患者的神经—骨骼—肌肉、营养、自我照顾、社交等共5个护理问题,患者终重返社会。

  • 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改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

    作者:曾燕;袁晓红;赵静燕;丁雪飞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改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84例老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继续完成治疗方案,出院期间如出现疑惑打电话询问护士和医生;观察组由专科护士开展为期3个月的个案管理工作,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及其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可提高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的自我护理水平.

  • 个案护理管理在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作者:赵巧红;朱敏;邱小蕾;林斯环;邓君可;梁艳明;王飞娥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管理在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护理管理.分别在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评价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监测其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个案护理管理后,试验组患者在情绪、饮食结构、规律运动和及其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结论 个案护理管理在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代谢指标,预防疾病的发生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356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