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二阳结”谈风消
“风消”是指在消渴病中以多食消瘦,体重减轻,精神疲乏为表现的一系列症状.笔者试从“二阳结”揭示了风消的本质乃是:胃强脾弱.并例举了典型病例以兹佐证,本文以加味白虎汤为基本方药,进一步阐述在临床上治疗风消的效果,对风消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糖尿病分阶保健操——消渴期
消渴期是多数病友在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的基础上,出现脾热不减,精神紧张,心火亢盛,二阳(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结滞,饮食旺盛,口渴多饮,疲乏加重,形体渐瘦,大便干结等症,因甘甜之气过满上溢而形成,这正是<内经>: "二阳结谓之消"、 "二阳之病发心脾"所致.
-
百草箴言
"二阳结谓之消","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责者,死不治."——<素问·阴阳别论><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二阳"即指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结"是指"结滞";"消"是指"消渴".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之结滞,六腑以通为顺,结滞则不通不顺,从而容易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疲乏无力、日渐消瘦,大肠热则大便干燥.
-
浅谈糖尿病中医食疗的运用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消渴之名书始见于?内经?,有二阳结谓之消胃热则消,谷消故善饥等论述。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将糖尿病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脏腑划分:上消属于肺热,中消属于胃热,下消属于肾热,然而久病之后,多脏受损,症多兼杂。 -
从"二阳结谓之消"谈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机
2型糖尿病类似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消渴病,"二阳结,谓之消"全面概括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过程,是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的总病机.据此"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了本病总体防治原则及方法,鉴于<内经>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内经>相关文献的内涵,对指导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
-
从阳明腑结论治糖尿病刍议
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机就是“二阳结”,参照《伤寒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之意,阳明之腑胃肠中邪热与气、血、痰、水、食、糟粕等病理产物互结是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临床可从阳明腑结的角度来论治糖尿病,在泻热通腑总的治疗原则前提下根据临证实际情况随证治疗.
-
2型糖尿病从肝论治浅析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长期以来阴虚燥热病机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在<素问.奇病论>即有"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素问.阴阳别论>提出了"二阳结谓之消",从而阐发了胃热津伤,阳明燥热致消的机制.后世对论治消渴,有从脾论,有从心论,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不离阴虚致燥论.随着对糖尿病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由于目前检测手段的提高,大量早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被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无典型的"三消"症状,甚至无任何临床表现.这对阴虚致消的传统理论受到了挑战.消渴病从肝论治早在<内经>中即有认识,其后又有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糖尿病的研究深入,消渴病从肝论治得到了日益重视.
-
从中医痰湿论治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历代医家多宗<素问·阴阳别论>之"二阳结谓之消"的观点从阴虚燥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治疗大法.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曾提出糖尿病患者大多具有气短神疲、不耐劳累、容易感冒等正气虚弱的症状,辨证以气阴两虚者居多,治疗方面主张除滋阴清热之外,健脾补气实为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