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

    作者:洪晓华;任建勋;王杨慧;金龙;杨斌;董小霞;张伟;葛争艳;李宏坤;刘建勋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葵胶囊组和芪术颗粒组。采用单侧肾结扎合并高热量胆固醇饮食同时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观察第4周后大鼠蛋白尿、尿肌酐以及实验结束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促进肌酐排泄,同时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肝功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具有独立抑制作用,并不依赖于降血糖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功效与病证的对应关系。

  • 芪术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功能减退的影响

    作者:洪晓华;任建勋;王杨慧;董小霞;安晓静;杨斌;金龙;葛争艳;刘建勋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10 mg·kg-1)组和芪术颗粒(按生药量计,5,10,20 g·kg-1)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阿霉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备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连续给药4周,进行血清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的检测以及HE染色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总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以及肝、肾功能下降,肝、肾组织病理形态明显异常,肾脏FN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清TCH和TG水平(P<0.05,P<0.01),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肝、肾功能,减轻肝、肾的组织病理性损伤,同时降低肾脏FN表达.结论:芪术颗粒长期给药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绍能;杨清高;潘澎;陶夏平;李敏;阚杰;刘慧敏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对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Wa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和芪术颗粒组,用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日即给予相应治疗,分别于造模后的第1、2、4周处理大鼠,取肝组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总p38 MAPK、p-p38 MAPK、总ATF-2及p-ATF-2蛋白表达.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总p38 MAPK、p-p38 MAPK、总ATF-2及p-ATF-2蛋白表达均有上调,而芪术颗粒对其上调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芪术颗粒对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调控作用,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绍能;杨清高;潘澎;陶夏平;刘慧敏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和芪术颗粒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日即给予相应治疗,芪术颗粒组2 g/(kg?d)灌胃,体积为1.0 mL/100 g体质量,实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水,正常组正常喂养。分别于造模后第1、2、4周处理、取材,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Ser473)、p-Akt(Thr308)、Bad(Ser136)、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芪术颗粒组各时间点p-Akt(Ser473)、p-Akt(Thr308)、Bad(Ser136)、Caspase9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1、2、4周时芪术颗粒组p-Akt(Ser473)表达显著降低,第1、4周Caspase9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Akt(Thr308)、Bad(Ser136)表达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颗粒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调控作用,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 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时磊;刘绍能;李敏;吕鑫霞;阚杰;马继征;陈兰羽

    目的:动态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分别于造模1、2、3 d及1、2、4、8、12 wk各组取大鼠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芪术颗粒组VEGF mRNA表达量在1、2、3 d及1、2、12 wk时较模型组低,有统计学差异(0.37±0.33 vs 0.48±0.26,0.24±0.20vs 0.50±0.65,0.36±0.24 vs 0.45±0.29,0.25±0.14 vs 0.48±0.41,0.18±0.60 vs 0.30±0.30,0.40±0.01 vs 0.51±0.74,P<0.05或0.01).结论:芪术颗粒可通过下调实验大鼠肝脏VEGF mRNA的表达来抑制肝纤维化的产生.

  •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Ang-1、Ang-2/Tie-2的影响

    作者:刘绍能;时磊;李敏;吕鑫霞;阚杰;马继征;陈兰羽

    目的: 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Ang-1、Ang-2/Tie-2的影响.方法: 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 分别于造模4 wk后取大鼠肝组织,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ng-1、Ang-2/Tie-2 mRNA的表达量.结果: 芪术颗粒组Ang-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32±0.11 vs 0.66±0.80, P<0.01),而Ang-2 mRNA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0.27±0.34 vs 0.09±0.01, P<0.05).芪术颗粒组和鳖甲软肝片组比较, 二者对Ang-1、Ang-2及Tie-2 mRNA表达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芪术颗粒通过调控Ang-1、Ang-2/Tie-2mRNA的表达, 阻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以减少肝纤维化的产生.

  • 芪术颗粒剂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阮富刚;李彬;周燕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芪术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的佳提取工艺;建立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Prodigy 5u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柱温:24℃.ELSD参数:飘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1.5 mL· min-1.结果:精密度试验RSD为1.59%,稳定性试验RSD为1.42%;重复性试验RSD%为2.67%;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0.87%.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分离度高,重现性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 芪术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付梅红;王祝举;方婧;唐力英;杨桦;易红;玛依拉

    目的 建立芪术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的黄芪、白术、丹参、柴胡、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该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薄层色谱条件为:波长λs=530 nm,λR=650 nm.结果 该药薄层层析斑点清晰集中,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1.01~5.03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7%,RSD=0.89%(n=5).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芪术颗粒的质量标准.

  • 芪术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春颖;王晓岩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芪术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50 mL温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每次0.5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肠黏膜改善及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黏膜病损改善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术颗粒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患者腹泻、腹胀、食少、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改善肠黏膜病损程度,且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再次复发的可能性。

  • 芪术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作者:刘绍能;姚乃礼;常志遂;殷海波;王勒渝;解荣庆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用芪术颗粒治疗1个月、3个月时取血,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检测D-Ⅱ聚体,产色肽基质方法检测抗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Ⅲ,激光衍射法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芪术颗粒能够降低D-Ⅱ聚体和AT-Ⅲ,并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芪术颗粒能具有较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 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GF-β1、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绍能;姚乃礼;殷海波;王勒渝;解荣庆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TGF-β1、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芪术颗粒治疗3个月,取肝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EGF的表达信号,MPEAS-500型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芪术颗粒治疗组TGF-β1、EGF表达较模型组弱,信号面积比分别为1.85±0.94和2.51±1.03,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56±1.29和3.89±1.26.结论:芪术颗粒通过抑制TGF-β1、EGF的基因表达,使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 芪术颗粒对Ⅰ、Ⅲ、Ⅳ型胶原影响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刘绍能;姚乃礼;殷海波;王勒渝;解荣庆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Ⅰ、Ⅲ、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芪术颗粒治疗,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时取肝组织,ABC免疫组化方法染色,MPEAS-500型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芪术颗粒治疗各组Ⅰ、Ⅲ、Ⅳ型胶原减少明显,仅见于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其中以大剂量组三个月疗程时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0.05.尤其对Ⅰ、Ⅳ型胶原的作用更为明显,治疗3个月时其相对含量与治疗1个月时相对有时效相关性.结论:芪术颗粒能减少模型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相对含量,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 芪术颗粒对大鼠白蛋白肝纤维化模型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绍能;姚乃礼;殷海波;王勒渝;解荣庆

    用人血白蛋白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了芪术颗粒对该模型的预防作用。血清生化检查及肝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和图像分析表明,芪术颗粒能降低实验大鼠血清PIIIP、IV-C含量,并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绍能;王勒渝;常志遂;姚乃礼;殷海波;解荣庆

    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了芪术颗粒对该模型的预防作用.血清生化检查及肝组织Masson染色经图像分析表明,芪术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血清PⅢP、LN含量,并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