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IR的相关性

    作者:汪娟;陈艳渝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T2DM)、冠心病患者(CHD)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并讨论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及T2DM患者(B组)、冠心病患者(C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HORM-IR、体重指数(BMI)等。结果 A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IR指标均高于B组和C组水平,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HOMA-IR对hs-CRP贡献大。结论 IR及炎症反应同时增加了T2DM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 腹膜透析患者网膜素、微炎症和脂代谢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夏灵伟;夏天

    目的通过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脂肪因子网膜素的变化进而探寻网膜素与腹膜透析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40例、新收治的CKD5期未透析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其空腹血糖、空腹血脂(TC、TG、HDL、LDL)、肾功能等;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人网膜素水平。探讨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见PD组、CKD5期未透析组血清omentin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01)。 PD组omentin水平低于CKD5期未透析组(P<0.01)。 PD组血清omentin水平和腰围及hs-CR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7,=0.004;r=-0.593,P=0.001),与HDL呈正相关(r=0.565,=0.001),与年龄、透析时间、BMI、TG、TC、LDL、Cr、UA、FBG、Hb、PLT水平不具有相关性(>0.05)。 PD组与CKD5期未透析组和健康组之间空腹血糖值无显著差异(>0.05)。结论①PD患者存在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是导致血清Omentin水平下降的可能原因。②PD患者血清omentin水平和炎症状态指标hs-CRP呈负相关。 Omentin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炎症状态,起到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③PD患者HDL水平与omentin呈正相关。 Omentin可作为预测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紊乱状态的指标。

  •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星杰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实施静脉血清晨空腹采集,并对两组受检者实施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观察两组受检者以及不同病情患者之间的检测值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中度神经缺损患者的Hcy、hs-CRP水平明显比轻度神经缺损患者高,有统计学意义(<0.05);梗死体积中、大的患者,其Hcy、hs-CRP水平明显比梗死体积小的患者高,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为医师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维持性血透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贫血的关系及护理体会

    作者:夏凌燕;高民;杨金芳;张留平;王越

    贫血是尿毒症常见的临床表现,这种贫血以往主要认为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慢性肾衰竭或透析不充分引起的食欲下降、摄入不足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丢失和分解代谢增强所致。据研究,贫血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感染的发生率、长期生存率呈正相关。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止和纠正贫血,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柴金萍(综述);李琳(审校)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 hs-CRP)与普通CRP属同一种蛋白,只是由于其测定方法更敏感而得名。 C反应蛋白(CRP)是非特异性的炎性标志物,主动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过程。 CRP的应用已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等多方面。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翚缨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各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新近参考文献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在临床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儿科疾病、梗死病、脓毒症及各种急性感染等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郭英;吴巧云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第六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反复住院的已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150例和对照组(B组)150例.对A组患者出院后开始进行护士定期电话回访,回访内容为遵医嘱用药、饮食习惯、运动方式、高血压知识宣传及心理辅导,前6个月1次/w,后6个月1次/2w,回访时间为12个月,并建立高血压患者护理随访记录档案;对B组不实施干预,且两组均在1年后住院时记录血压及hs-CRP等指标.结果 ①A组出院前比较,入院后hs-CRP显著下降(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不显著,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出院前比较,入院后hs-CRP有显著增高(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增高(P<0.001);③与B组比较,A组hs-CRP和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0.001).结论 延续护理教育能增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并有效通过生活、运动、饮食及心理等方面干预血压和HCP等危险因素,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推广.

  • 超敏C反应蛋白、NT-proBNP和尿酸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爱军;郑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0位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尿酸(UA)水平.结果 观察组hs-CRP、NT-proBNP、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hs-CRP、NT-proBNP、UA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的hs-CRP、NT-proBNP、UA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结论 hs-CRP、NT-proBNP、UA水平能够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琳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75例ACI患者(包括轻型23例、中型27例、重型25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同时对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I组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为(11.67±3.26)mg/L,对照组为(1.82±0.65)mg/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I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37,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其水平与ACI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ACI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 超敏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及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付云杰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前清蛋白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c-CRP、PA及PCT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组血清hc-CRP及PCT水平分别为(15.44±1.76)mg/L、(0.92±0.22)ng/ml,高于非重症肺炎组(9.24±1.14)mg/L、(0.67±0.15)g/ml和对照组(2.66±0.26)mg/L、(0.16±0.02)g/ml(<0.05),血清PA(87.62±6.74)mg/L低于非重症肺炎组(165.49±21.26)mg/L和对照组(297.54±34.63)mg/L(<0.05),非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c-CRP、PA及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CT敏感度高,PA特异性高,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hc-CRP、PA及PCT对于重症肺炎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并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

  • 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秀辉

    目的 研究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变化规律,阐明hs-CRP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33例、心肌梗死组(AMI)29例,采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的差异.结果 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患者hs-CRP水平有利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并积极进行预防,减少严重事件的发生.

  •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患儿110例,正常对照儿童120例,分别进行MP-Ab、hs-CR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组MP-Ab滴度≥1:160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P-Ab检测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94.2%,MP-Ab联合hs-CRP检测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89.2%。 MP-Ab联合hs-CRP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显著高于MP-Ab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特异性低于MP-Ab检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Ab联合hs-CRP联合检测法能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率,但同时应注意结合其他临床表现,防止假阳性。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闫玉华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1-01/2012-01我院收治的患者278例,对血清样本PCT和hs-CRP的水平值进行检测,结合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血清PCT和hs-CRP变化,在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血清样本的PCT和hs-CRP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CT比hs-CRP具有更高差异性.结论:当患者被细菌感染时,血清中PCT与hs-CRP的值均增高明显,而PCT的特异性比hs-CRP更高,所以对于感染性疾病,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运动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莹;姜雯娟;王琲;李延超;曲晨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5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32例为研究组.检测hs?CRP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运动功能评分,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NIHSS评分、mRS评分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及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Mo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魏菊花;王永娣;杜波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05/2015-08甘肃省窑街煤电总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研究.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测定所有受试者的PCT和hs?CRP水平,并参照两项指标的阳性诊断标准进行两项指标的诊断效果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 pro?caicitonin, PCT)的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 high 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及特异度(93.2%,91.1%)均明显高于hs?CRP(79.6%,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明显优于常规诊断指标hs?CRP ,值得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广泛应用.

  •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陶梦婕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同期4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作为参照1组,40例未感染新生儿作为参照2组,3组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分析hs-CRP联合PCT检测与单独两个指标检测对重症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研究组PCT、hs-CRP水平高于参照1组、参照2组,参照1组两个指标水平高于参照2组(P<0.05);hs-CRP联合PCT检测对重症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独PCT或hs-CRP检测(P<0.05).结论 PCT、hs-CRP可作为重症感染的预测因子,hs-CRP联合PCT检测对于新生儿重症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涛;王一萍;马季;陈莉丽

    目的 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1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1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 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通冠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作者:孙涛;朱成朔

    目的:观察通冠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冠丸,20丸/次,口服,3次/d。治疗4周后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及HCY、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2.5%,2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HCY、hs-CRP值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冠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UA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魏灵祯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1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2组空腹Hcy和hs-CRP水平.结果:Hcy和hs-CRP水平2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Hcy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hs-CR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心绞痛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Hcy及hs-CRP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到第3天达到高水平,随后下降,到第21天时与入院第1天时持平.第1、21天分别与第3、7、15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和hs-CRP在冠心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定期监测对于临床诊疗有重要价值.

  • 脑梗死溶栓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苏平;黄建华;杨金升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50例ACI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5 cm3)和大梗死组(>5 cm3);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12分)和重度损伤组(>12分);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50例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前后血清hs-CRP,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s-CRP变化.结果: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清hs-CRP水平较溶栓前显著下降;大梗死组较小梗死组明显,重度损伤组较轻度损伤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ACI的病变严重程度、预后有关.

3934 条记录 186/197 页 « 12...183184185186187188189...19619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