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乐;佟玉珊;杨新玲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以及120名同期健康对照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中hs-CRP的浓度.同时根据PD患者的年龄、性别、族别和病程进行组内比较.结果 PD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为1.16±0.49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8±0.32mg/dl(P<0.001);按患者年龄、性别、族别和病程进行组内比较,患者血浆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s-CRP水平升高可能与PD的发生与发展相关.

  • 心率减速力、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玮;周发展;闫文菊;郭忠秀;丰伟;张焕轶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因AF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住院并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AF患者70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组45例,复发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hsCRP并进行比较,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别对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hsCRP及两两联合、三者联合进行受试ROC曲线绘制,评价三者对A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患者DC值(5.78 ±0.99)ms、hsCRP(1.85±0.77) mg/L高于未复发组(4.93 ±0.95) ms、(1.39±0.61) mg/L,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0.095±0.013)mV小于未复发组(0.110 ±0.017) 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OR=3.99,95%CI:1.36~ 11.68,P=0.012)、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OR=0.000,95% CI:0.000 ~0.000,P=0.013)、hsCRP(OR=5.15,95%CI:1.11~23.78,P=0.036)是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C值、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hsCRP预测AF术后复发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741、0.667,三者联合预测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曲线下面积为0.837,高于各自值及两两联合(P<0.05).结论 DC、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及hsCRP与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三者对预测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PCT与hs-CRP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潮青;罗学虹;陈宜升

    目的 比较在新生儿感染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新生儿感染129例,按感染病原分为细菌感染组(细菌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支/衣原体组)、病毒感染组(病毒组),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对比四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 PCT、hs-CRP在细菌组水平高,支/衣原体组次之,病毒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PCT对新生儿感染诊断有早期诊断意义,将PCT、hs-CRP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艳彬;李博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3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5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6例和颈动脉硬化组42例;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Hs-CPR水平,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的IMT值、是否合并斑块及管腔的狭窄情况.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s-CPR水平和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Hs-CPR水平和IMT值也明显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颈动脉硬化组Hs-CPR水平比颈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 Hs-CPR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过程.其升高可能预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 急性脑梗死血清Hcy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立才;沙俊莹

    目的 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hs-CRP水平检测,并与8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经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新鹏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监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78例为AECOPD组,按照对等原则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AECOPD组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中hs-CRP、ESR、WBC以及N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E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中hs-CRP水平显著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AECOPD患者之间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115,10.127,17.816,4.725,9.929,6.995;P<0.05).78例AECOPD患者治疗7天后血清中hs-CRP、ESR、WBC、N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5.497,8.324,12.581,4.672;P<0.05);治疗3、5、7天时血清中hs-CRP、ESR、WBC、NC水平逐渐降低,治疗5天与治疗3天时hs-CRP、ESR、WBC、N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88,5.341,3.427,3.574;P<0.05);治疗7天与治疗5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426,4.495,4.280,3.692;P<0.05);治疗7天与治疗3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32,7.116,8.527,6.225;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血清中hs-CRP水平变化,可及时反映治疗效果,对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 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啸鸣;曹志勇;陆珍辉;丁妹;黄怀宇

    目的 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FIB、D-二聚体(D-D)水平,并于治疗后90天复查时将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纳为观察组(45例),其余患者纳为对照组(15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脑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部位分布及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FIB、血Hcy、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PT、APTT、TT、D-D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前FIB、血Hcy、hs-CRP均是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该模型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P<0.05),佳截断值为232分.结果 血HCY、hs-CRP、FIB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上述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可能有助于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患者预后.

  • 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何成毓;彭兴;阳飞;尹涛源;王芳

    目的 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cTnI)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64例为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为对照组,健康患者160例为健康组,比较各组单纯选择心脏型H-FAB、hs-CRP、cTnI敏感性、特异性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入院时对照组和健康组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观察组相比较均显著较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胸痛发作3小时后H-FAB阳性率高(96.34%);cTnI阳性率高峰为胸痛发作后24小时(95.12%);hsCRP阳性率高峰为胸痛发作后24小时(85.37%);各项指标单独检测,H-FAB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三项联合检测时各项指标均较高,阳性预测率和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97.62%,阴性预测率97.42%;观察组心电图检出率为66.46%,明显高于心电向量图(30.48%)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6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各指标单独测试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各有优劣,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超敏C反应蛋白与肥胖、超重青少年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作者:崔文丽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肥胖、超重青少年人群中的血清水平,以及与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青少年(12~17岁)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WC);测定空腹血糖、hs-CRP、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甘油三酯( T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和超重组hs-CRP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01),hs-CRP在肥胖和超重组受试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09)。肥胖、超重组hs-CR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水平明显高于没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受试者。在非MES和MES组有代谢综合征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P<0.05)。结论肥胖和超重组血清 hs-CRP 浓度变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hs-CRP水平增高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性标志。

  • 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伤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延庆;薛涛;韦玮;郭杰;杨江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伤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85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入院12h、入院24h的血清hs-CRP水平,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按照伤后是否出现抑郁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48例)和非抑郁组(n=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18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伤后抑郁的有48例(发病率25.9%);抑郁组中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非抑郁组(P<0.05)、低氧血症的比例高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中患者入院12h、24h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非抑郁组(P<0.05);回归分析提示入院12h的血清hs-CRP(OR=1.887,P<0.05)、和24h的血清hs-CRP (OR=1.452,P<0.05)是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伤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s-CRP与颅脑外伤后抑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检测血清hs-CRP水平对于评估伤后抑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雪洁;谢道俊;杨波;周磊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变化,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和血流变学水平的变化,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明确,可以降低hs-CRP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且比较安全.

  • 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

    作者:武文娟;汤媛媛;尹小君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顿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hs-CRP、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ADL评分、hs-CR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酶原(FIB)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列地尔单一用药,联合丁苯酞治疗能更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凝血功能,抑制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付广荣;李根玉

    目的 探讨分析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3个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海永;侯新蕊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10例)和进展性脑卒中组(9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所有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对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入院及治疗两周后的Hcy与Hs-CRP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内动脉血管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厚度增加,血管腔变狭窄。进展性脑卒中组的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54±0.39)mm,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08±0.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2,P<0.05)。结论:血清中的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结果更为精确,值得临床推广。

  • 应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苏东东;郭赤;周露;车华;赵育新

    目的:探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MHD患者34例,对其进行MHD自身对照观察,并将其分为两组,在2010年冬季使用传统配液法为MHD2010组;2011年冬季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法为MHD2011组。同时抽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个组随访3个月,分别比较三组在0月、3个月测定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MHD2010组及MHD2011组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5,P<0.05);②随访3个月后MHD2011组和MHD2010组hs-CRP水平与自身治疗前比较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346,t=3.356,P<0.05);③治疗后, MHD2011组和MHD2010组hs-CRP水平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019,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与传统配液法相比,快速加温透析配液法也可降低hs-CRP水平。

  •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绮翎;赵青;霍淑芬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确诊并治疗的感染早期的新生患儿,依据病情将其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同期选取新生儿科30例未发生感染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患儿治疗前后适量外周血,检测并分析PCT及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儿血清中PCT和hs-CRP的相关性。结果: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中PCT、hs-CRP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局部感染组,局部感染组血清中PCT、hs-CRP水平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PCT、hs-CRP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治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8,x2=6.93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和hs-CRP呈正相关(r=0.533,P<0.01)。结论:血清PCT和hs-CRP在早期新生儿发生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 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巧云;孙春秀;赵霞;杜秋香;马景枝

    目的:探讨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选取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中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各组组间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32,F=94.17,F=40.89;P<0.01).随着病情的进展,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逐渐增高,以CDN组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为高.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二聚体、P选择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免疫功能对小儿肺炎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华俐;王超;张蕊;张健;范蓉

    目的:探讨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免疫功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肺炎患儿,按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70例),支原体肺炎组(65例)和病毒性肺炎组(65例),同时选取4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集4组血样,采用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并比较4组的hs-CRP、PCT和免疫功能。结果:4组hs-CRP水平进行比较,其中细菌性肺炎组患儿hs-CRP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t=3.062,t=2.816;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hs-CRP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t=3.752;P<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t=2.774,t=5.273;P<0.05);而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7,P<0.05)。3组肺炎患儿CD4+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 t=6.204,t=2.379;P<0.05);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 t=3.068,t=6.297;P<0.05);CD4+CD25+Treg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4, t=2.339,t=2.621;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5,t=2.694;P<0.05)。结论: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hs-CRP、PCT和免疫功能可以用于儿童肺炎的早期鉴别诊断,并有利于患儿预后。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患者HCY和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作者:黎捷;卢奎;朱玉亮;潘军利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发生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9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患者,将其纳入放疗脑损伤组;以同期未经放射治疗的5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狭窄率。将放射治疗脑损伤组再分为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各组HCY和hs-CRP水平。结果:放射治疗脑损伤组与对照组CIMT值分别为(1.12±0.29)mm和(0.78±0.23)mm,两组比较有差异(t=4.412,P<0.05);放射治疗脑损伤组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17.26,x2=16.47;P<0.05)。放射治疗脑损伤组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HCY和hs-CRP均较无狭窄组显著升高,重度狭窄组HCY水平为(16.73±5.63)μmol/L,较轻度狭窄组明显增高,差异显著(F=14.14,P<0.05);中度、重度狭窄组hs-CRP水平分别为(4.21±0.64)mg/L和(5.31±0.86)mg/L,均较轻度狭窄组升高,且有差异(F=320.90,P<0.05)。结论:头颈部放射治疗是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HCY及hs-CRP是反映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因素。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关系的研究

    作者:曲颖;齐波;于文慧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DF)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87例糖尿病足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其他有关生化指标,分析糖尿病足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越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浓度越高(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糖尿病足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从降压、调脂等措施降低C反应蛋白而改善病情.

3934 条记录 189/197 页 « 12...186187188189190191192...19619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