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联合检测对小儿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照平;李晓蕊;张杰;连炬飞

    目的:针对肺部感染患儿应用白细胞介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查,并探究分析其检查效果.方法:选择116例肺部感染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组,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儿,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的116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小儿白细胞介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比较检查方法的阳性情况.结果:对照组小儿治疗前各指标均低于观察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小儿指标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情况均有所好转,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阳性110例(94.83%),显著高于各单一诊断的阳性率,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儿应用IL-6、hs-CRP与血清PCT联合检查效果更好,可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建议广泛应用.

  • 探析h s-C RP在感染性疾病临床检验中的作用

    作者:李晓雯;唐敏

    目的:探析诊断感染性疾病时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另外将12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中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会提高,故临床上采取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患者,检验灵敏度较好,较为实用,值得推广。

  •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小林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同时发挥抗炎及促炎双重作用.CRP对于感染及多种结缔组织病的鉴别、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有重要意义.因测定敏感度的提高,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可以作为健康人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测因子.

  •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剑英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清水平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在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收集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按照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300例)和病毒感染组(300例),再选择3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结合法(Gold immunoch romatographic assay,GICA)测定其血清PCT,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PC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CT检测值、hs-CRP值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4.67%,71.67%;特异性91.33%,85.67%.结论:血清PCT、hs-CRP水平升高对小儿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其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早期治疗,血清PCT对细菌感染的鉴别更为敏感,hs-CRP次之.

  • 乳酸脱氢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鉴别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作者:兰四友;张德芬;邓述恺;李国平;杨小琼;王荣丽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标本,分别检测其LDH和HS-CRP的浓度,并比较两组胸腔积液LDH和HS-CRP的浓度差别。结果: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HS-CRP的浓度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LDH的浓度明显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的HS-CRP阳性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在91.7%以上。结论:胸腔积液的HS-CRP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重要指标之一,而胸腔积液的LDH在恶性胸腔积液组升高较多。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叶紫;王昌蓉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入院的36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及检测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较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与非持续增长组相比,持续增长组血清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持续增长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早期危险因素.结论:依据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变程度进行预测和评估,hsCRP水平持续(?)长者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

  • Hcy、hs-CRP及FIB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实验室价值

    作者:李晓冬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实验室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1)观察组Hcy、hs-CRP以及FIB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中,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三个亚组中Hcy、hs-CRP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Hcy、hs-CRP及FIB不仅可有效诊断急性脑梗死,同时还可评估病情程度,值得推广.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冬梅;曾维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中临床检测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体检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检测对临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检测意义

    作者:吴建民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同时用Elisa法检测IL-6,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hs-CRP和IL-6在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时发挥了一定的炎性作用,在预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徐江;李晓芸;刘亚梅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水平,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时血糖检测结果,选择就诊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早期应激性高血糖组42例,同时选择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糖正常组30例,检测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结果 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应激性高血糖组的空腹血糖、hs-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FMD明显降低[(4.41±0.59)%vs(11.27±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紊乱,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相关.

  • 温肺祛瘀化痰汤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作者:于江

    目的 探讨温肺祛瘀化痰汤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部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温肺祛瘀化痰汤辅助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hs-CRP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肺祛瘀化痰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和实验室指标.

  • 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足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亚哲

    目的 对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足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1组,以及同期正常体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D-二聚体及hs-CRP水平.结果 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者D-二聚体及hs-CRP水平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D-二聚体及hs-CRP水平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及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足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冲;陶雯韵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1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139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hs-CRP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s-CRP和HbA1c水平均会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检测hs-CRP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 老年肺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对比分析探述

    作者:黎智元

    目的 探述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老年肺炎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血常规检测,对超敏C反应蛋白单独检测、血常规单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超敏C反应蛋白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血常规单独检测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血常规单独检测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来说,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临床价值显著.

  •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价值研究报告分析

    作者:陈健

    目的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观察其检测结果并实施对比.结果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1.0%显著较高,且相关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均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做出判断,但是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故值得推广.

  • 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在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作者:付俊;罗宇鸿

    目的 对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于患者早期感染当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5月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发生感染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感染组对象,另择同期我院住院非感染76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非感染组,并随机选择我院在此期间健康体检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和非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其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有明显的升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非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也有显著升高(P<0.05),上述差异值对比皆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三种指标应用于对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借此提高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率.

  • 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肺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瑞芳

    目的 分析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肺栓塞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集的48例确诊的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5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行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整理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单一检测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任何单一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栓塞患者的诊出率,为临床肺栓塞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引起关注.

  •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芳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各32例,另筛选出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3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儿童进行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儿童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84.4%、90.6%,非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2.5%、15.6%,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1%、6.3%,三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都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依次是93.8%、82.4%,降钙素原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其特异性优于超敏C反应蛋白,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值得推行.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利勇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130例及健康新生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其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感染组的PCT、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hs-CRP检测敏感率及特异率均高于PCT、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保证了诊断效果,二者联合检测,更加准确与灵敏,值得推广.

  • 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准确性探讨

    作者:罗湘

    目的 探析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运用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1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健康新生儿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m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并且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WBC和mCRP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血培养结果与m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培养与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时,mCRP检测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3934 条记录 191/197 页 « 12...188189190191192193194...19619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