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分析

    作者:张雄华

    目的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各20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展开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并对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脑梗死、脑缺血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检测结果发生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短暂性脑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春艳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30例(A组),恢复期脑梗死30例(B组),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三组血浆D-二聚体、CRP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三组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D-二聚体、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D-二聚体、CRP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CRP水平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早期及时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水平,对病情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临床疗效的重要观察指标.

  • 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晓丹;张园满;陈源清;郑艳斌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36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病变范围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入院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436,P=0.000;t=363.842,P=0.000;t=157.389,P=0.000);全结肠组入院第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3,P=0.000).结论检查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疾病检出,且操作简便、安全.

  • 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作者:董晶晶;张晓谊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60 例,治疗组30例,以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来氟米特治疗.15日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疗效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氟米特联合中药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有明显降低作用.

  • 血浆D-二聚体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兆永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D-二聚体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进行检测和分析,与同期检查的80例检健康人员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表比.结果海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测定阳性共30例,总阳性率为37.50%,其中大肠癌5例(22.73%),胃癌15例(50.00%),胰腺癌1例(16.67%),食管癌5例(35.71%)和原发性肝癌4例(50.00%).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能影响到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使其含量增加,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和预后估计治疗.

  • 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慧娟

    目的 观察分析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作为参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使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对比两组观察对象检验后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免疫比浊法检验后,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冠心心病绞痛患者D-二聚体含量为(332.25±25.64)μg/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为(223.58±17.68)μg/L、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为(314.51±17.64)μg/L,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免疫比浊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验,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依据,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和血浆D-二聚体及心梗指标变化的关系

    作者:王艳翠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和血浆D-二聚体及心梗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感染组(n=40)和未感染组(n=40).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详细记录下来,同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浆D-dimer和cTnT、Mb、CK-MB3项心梗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感染发生后、出院时的D-dimer和3项心梗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D-dimer、cTnT、Mb、CK-MB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后、出院时感染组患者的D-dimer、cTnT、Mb、CK-MB水平(600.40±103.00)μg/L、(0.41±0.07)ng/mL、(104.20±6.50)ng/mL、(8.24±0.45)ng/mL,(200.40±90.50)μg/L、(0.08±0.03)ng/mL、(70.20±3.00)ng/mL、(4.54±0.35)ng/m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265.20±110.00)μg/L、(0.14±0.05)ng/mL、(86.20±4.50)ng/mL、(5.24±0.45)ng/mL,(146.40±97.50)μg/L、(0.02±0.02)ng/mL、(40.20±5.00)ng/mL、(3.04±0.35)ng/mL(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会提升血浆D-dimer、cTnT、Mb、CK-MB水平.

  • 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列

    目的:对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卵巢癌患者58例(癌症组),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4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62例(比对组),观察各组的空腹血浆D-二聚体。结果:癌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2.11±1.60)μg/L、阳性率73.91%;良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0.23±0.12)μg/L、阳性率26.01%;比对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0.18±0.04)μg/L、阳性率2.01%;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随卵巢癌分期增加而逐渐上升,相应的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也呈现上升趋势,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有利于对卵巢肿瘤的良性、恶性鉴别,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分期的判断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爱荣;张玲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病程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GLA)对234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 -二聚体含量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及进程了解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丽华;贾卫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6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二组均为每天1次,14天1疗程,共2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和7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电图疗效71.7%和5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后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扩张微血管,促进纤溶系统的活性,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缓解心绞痛症状.

  •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怡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2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2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2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2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爱荣;张玲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病程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GLA)对234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及进程了解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钱留军;李珺

    D-二聚体的来源D-二聚体(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有价值的重要指标.

  • 血浆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黄雪珍;陈光辉;孙丽丽;张杰良

    目的:研究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 V T)疑似患者117例,设立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医护人员自愿者48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检查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指标,评估分析两者差异性。结果:通过对117例D V T疑似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检查预测,结果表明106例D-二聚体明显高于>500μg/L阳性临界值,11例患者D-二聚体低于临界值;后经过下肢静脉超声诊断106例D-二聚体阳性患者中95例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48名人员血浆D-二聚体均未超过阳性临界值,行下肢静脉超声诊断未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测定快捷、经济、无创,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可作为D V T的排除标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脊柱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研究

    作者:司文腾;张华果;孙宜保;白玉

    目的:研究脊柱术后D-二聚体(D-dimer)浓度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岁.颈椎疾病15例,胸椎疾病4例,腰椎疾病44例.外伤骨折患者30例,非外伤患者33例,合并神经损伤11例.根据血浆D-dimer浓度≥500 μg/L为阳性,<500 μg/L为阴性的标准,把病例分为D-dimer阳性组和D-dimer阴性组.分别取入院时、术后2h及术后1、2、3、4、6、8、10、15d不同时间点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植入物、体位、年龄、出血量、体重及术前血浆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例中19例术后D-dimer≥500μg/L,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2例DVT阳性,分别于术后3d及5d发现,均为外伤性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均出现在D-dimer阳性组,D-dimer阴性组中无DVT发生.结论:脊柱术后D-dimer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筛查DVT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邬国龙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七天麻散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2例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48例联合三七天麻散(每日剂量4.8g,分3次口服),疗程3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疗效分别为69.1%和5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七天麻散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有一定疗效.

  •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作者:沈融;游毅;姜恺;谢吟灵;陈咸川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D-二聚体(D-Di),C反应蛋白(CRP),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片40 mg,qd,拜阿司匹林片100 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并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脂,D-Di,CRP,股动脉IMT,ABI,baPWV的变化,并监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D-Di,baPWV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辛伐他汀、拜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LDL-C,D-Di,baPWV,可能对改善动脉僵硬度有益.

  • 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谢传华;曾小娟;王志强

    目的:探讨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进展期肺癌患者57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8例分为一组,小细胞肺癌19例分为二组,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以及3个疗程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同时统计25例健康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对照组.结果: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健康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性显著,且一组患者显著高于二组.一组患者化疗后有效(PR/CR)组D-二聚体含量为223.00±102.16mg/L,化疗后进展(PD)组D-二聚体含量为1024.81±577.08mg/L.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进展期肺癌患者预后、观察病情、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亮;周嘉敏;黄启伟;赵浪平;张国斌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非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取患者2 mL静脉血,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第3d和第7d清晨空腹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损伤后24 h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作者:荣冰水;陈巨坤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108例患者行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同时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108例螺旋CT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栓塞53例,其中右肺动脉栓塞11例、左肺动脉栓塞6例和双侧36例,合并胸水10例、心包积液3例和肺梗死5例.血浆D-二聚体低于250 μg/L的6例.排除肺栓塞并检出和诊断为其他疾病55例,其中包括心功能不全致间质性肺水肿、胸水10例,肺炎5例,肺结核5例,胸水、心脏增大3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胸水、胰腺炎1例,降主动脉附壁血栓1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早诊断和排除肺栓塞,造影前必须行CT平扫,以便检出和诊断胸部其他病变,螺旋CT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202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