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芪颗粒对阿霉素心衰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含量及心肌细胞调亡的影响

    作者:秦英;应受铭;董桂英

    目的 观察丹芪颗粒对阿霉素心衰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阿霉素心衰模型大鼠分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丹芪颗粒高剂量组、丹芪颗粒低剂量组,连续干预12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丹芪颗粒可降低阿霉素心衰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抑制其心肌细胞凋亡.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对缺血性中风诊断和辨证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吴爱明;赵明镜;张冬梅;高永红;孙逸坤;聂波;娄利霞;王硕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检测对辅助缺血性中风诊断和辨证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IL-6浓度。比较合并和未合并缺血性中风两个亚组的IL-6浓度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IL-6对辅助缺血性中风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IL-6浓度下的中医证候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来探讨IL-6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缺血性中风组的血清IL-6浓度[中位数(25%位数,75%位数)]显著高于未合并中风组[21.47(5.52,45.44) vs 2.92(1.68,4.67)pg/mL,P<0.01]。高血压病患者血清 IL-6诊断缺血性中风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84(P<0.01),佳临界值为10.10 pg/mL,对应的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88.4%。与IL-6低浓度组比较,IL-6高浓度组的痰证出现率高,虚证出现率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6与痰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4,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6浓度对辅助缺血性中风诊断和痰证辨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补肾益髓胶囊对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涛;康越之;仝延萍;程翠翠;王静文;樊永平

    目的 观察补肾益髓胶囊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21、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趋化因子(C-X-C motif ligand,CXCL)13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胶囊治疗NMOSD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缓解期NMOSD患者25例,对其进行补肾益髓胶囊干预3个月.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NMOSD患者经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PD1+CXCR5+Tfh亚群的分布变化情况,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中IL-6、IFN-γ、CXCL13及IL-2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NMOSD缓解期患者经补肾益髓胶囊治疗3个月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fh亚群分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L-6及IL-21细胞因子较治疗前表达水平降低(P<0.05);外周血IFN-γ及CXCL13较治疗前表达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肾益髓胶囊可以明显地降低NMOSD患者的ED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外周血促炎因子IL-6及IL-2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少Tfh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改善NMOSD患者的炎性环境.

  • 益气化瘀豁痰法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明哲;张亮;姜文斐;廖伟龙;党翠娇;潘卫东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化瘀豁痰功效的脑血疏口服液防治高血压脑出血二次脑损伤( SBI)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9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周期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SBI的发病率,两周时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检测并比较治疗前、第1周末与第2周末患者的血清中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出现SBI 8例(8.99﹪),而对照组出现SBI 21例(23.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患者GOS预后良好者40例(44.94﹪),而对照组预后良好者27例(29.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末与第2周末时,IL-6与TNF-α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对照组在第二周末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对照组减少幅度远远小于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益气化瘀豁痰法能够有效减少高血压脑出血SBI的发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以及SBI的临床预后,脑血疏口服液通过有效降低IL-6与TNF-α,抑制炎性因子的聚集,减少SBI的产生,达到防治高血压脑出血SBI的疗效。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因子释放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邓凤君;杨迎暴;徐江平;周丹;李茹冰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octechin-3-gallit,EGCG)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半切SCI模型.SCI大鼠给予EGCG治疗24 h后取血清和受损伤脊髓局部组织.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neurotrophin-3(NT-3)、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GCG能显著降低SCI大鼠血清炎性因子IL-6、IL-8的浓度,促进脊髓组织内源性NT-3、BDNF表达.结论:EGCG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 生半夏及其炮制品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周信;张小荣;张秋燕;崔翰明

    目的:研究生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姜、法半夏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Vecs)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乙醇、纯水提取半夏及其炮制品,将其作用于脂多糖(LPS)刺激诱导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设置正常组(不给药也不加LPS刺激)、对照组(不给药,加入10 mg ·L-1LPS)和实验组(均含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LPS,含不同溶剂半夏提取物,剂量分别为0.1,1,10,20 mg·L-1).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半夏各提取物组分均能降低炎性因子的分泌,各剂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生半夏各组分对细胞分泌TNF-α的抑制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在20 mg·L-1剂量下IL-6,TNF-α分泌量低.不同半夏炮制品的各组分(20 mg·L-1剂量组)均能降低TNF-α分泌量;清半夏石油醚组分在20 mg·L-1降低IL-6的作用强.生、清、姜、法半夏水提液均能降低IL-6,TNF-α的分泌(P<0.05),其中清半夏作用强.结论:半夏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与半夏的炮制和提取溶剂有关.

  • 真武汤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韩凌;李莎莎;冯森玲;孙静;罗国安

    目的: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β)、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diponectin)、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子表达的影响,从免疫因子角度探讨真武汤对大鼠UUO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梗阻造模,建模后即开始给药,分别为氯沙坦钾组(20 mg·kg-1 ·d-1)、真武汤低、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1,9.8 g·kg-1·d-1),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于建模后第4周,收集各组标本外周血,采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血中IL-1β,PAI-1,脂联素,IL-6,MCP-1含量.结果:UUO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第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现出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33.3±14.1,9.58 ±12.01,133.9 ±80.1荧光强度单位,脂联素,IL-1β未见明显影响.真武汤低、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UUO大鼠升高的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结论:UUO模型中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真武汤可能是通过降低上述指标含量而达到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的.

  •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永辉;高丽;周文静;马艳苗

    目的:观察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糖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调脂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和饮用10%乙醇溶液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血脂康,0.15 g·kg-1),决明子低、中、高(4,8,16 g·kg-1)剂量组,各组均按10 mL·kg-1体积ig给予相应药物,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ig 4周.灌胃给药期间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和饮用10%乙醇溶液.末次给药后,采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Glu)的含量,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1);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乙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Glu的含量,显著升高HDL-C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P<0.01).结论:决明子乙醇提取物不仅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糖及血脂水平,亦可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这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 赤雹根总皂苷对RA大鼠足跖组织中核转录因子、白介素6和白介素1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顾士栋;阎昊;邹君;佟继铭;曹凯

    目的:研究赤雹根总皂苷(STDR)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足跖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 p65 mRNA、白介素6(IL-6) mRNA、白介素10(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其余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将造摸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 mg· kg-1·d-1组和雷公藤多苷12 mg· kg-1·d-1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ig蒸馏水,连续21d.RT-PCR法检测足跖组织中NFκB p65 mRNA,IL-6 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和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IL-10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STDR 40,80,160 mg·kg-1剂量组大鼠足跖组织中NF-κB p65 mRNA,IL-6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 <0.01);STDR各剂量组大鼠足跖组织中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调节NF-κB p65 mRNA,IL-6 mRNA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是STDR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 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IgE和IL-6,IL-17的变化及消风宣窍汤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萌;汪受传;魏肖云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llergic rhinitis,AR)发病机制中白介素(IL)-6、IL-17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消风宣窍汤对这3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通过腹腔注射结合滴鼻的方式建立AR豚鼠模型,造模周期共21 d,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42,21,10.5 g·kg-1)、氯雷他定组(1.34 mg· kg-1).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检验豚鼠模型制备情况,ig治疗1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和IL-6,IL-17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gE和IL-6,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高、中剂量组IgE水平显著降低(P<0.01),IL-6,IL-17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低剂量组IgE水平降低(P<0.05);氯雷他定组IgE水平降低(P<0.05),IL-6,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消风宣窍汤降低AR的IgE水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gE和IL-6,IL-17水平实现的,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提示IL-6和IL-17在AR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 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膀胱上皮细胞感染早期分泌IL-6、IL-8的影响

    作者:吴雨;蒋健;贺敏;张磊阳;陈文文

    目的:观察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感染人膀胱上皮细胞(BECs)感染早期分泌白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通过UPEC感染HTB-9细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尿感方(原药、大鼠含药尿液、健康人含药尿液)对感染早期膀胱上皮细胞分泌IL-6、IL-8的影响.结果:UPEC感染BECs 1h后,与模型组比较,尿感方原药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P<0.05);与模型组和大鼠空白尿液组比较,尿感方大鼠含药尿液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和健康人空白尿液组比较,尿感方健康人含药尿液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尿感方能促进UPEC感染早期的BECs分泌IL-6和IL-8.

  • 白黎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永刚;王晓东;张小兵

    目的:研究白黎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的影响.方法:缺血前给予白黎芦醇10,20,40 mg·kg-1,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缺血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用TTC染色法、伊文思蓝法(EB)测定脑梗死范围及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分别用放免、酶免法测定大脑缺血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血清白介素6,1β(IL-6,IL-1β)的含量.结果:白黎芦醇能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降低脑内TNF-α,MPO的活性及血清IL-6,IL-1β含量.结论:白黎芦醇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释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

  • 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亚强;卢建新;吴志奎;刘猷枋

    目的:观察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丹蒲胶囊(治疗组72例)和前列泰片(对照组20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IL-2、IL-6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对照组II-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IL-6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

  • 磷酸钠盐溶液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准备的方法应用

    作者:明秀峰;詹明华;王晓燕;尹卫东

    目的 探讨磷酸钠盐溶液与复方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用于肠道准备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本院符合要求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用磷酸钠盐溶液与复方PEG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处理,用ELISA法检测术前及术后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在术前肠道准备后IL-6及TNF-α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复方PEG电解质散组的增高程度比磷酸钠盐溶液组高.结论 复方PEG电解质散不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磷酸钠盐溶液对肠道免疫屏障的影响较小,两者各有优势,合理的应用与区别,能更好地发挥应用价值.

  • 己酮可可碱具有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作者:郭敏;王小利;张华;焦慧琴;孙海梅;尚宏伟;宿志宇;阎海燕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的抗炎作用. 方法 SD大鼠40只,标准饲料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2周模型组、16周模型组和PTX治疗组.用高脂饮食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1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浆和肝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放射免疫法(RI)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采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脏TNF-α mRNA的转录. 结果 模型组血浆TNF-α,IL-1β,IL-6均较正常组有所升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降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周,16周模型组及PTX治疗组肝脏IL-1β,IL-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12周模型组相比,PTX治疗组IL-1β,IL-6的表达有所降低 (P<0.05).与16周模型组相比,PTX治疗组IL-6的表达有所降低(P<0.05).EM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F-κB的活性逐渐增高,经治疗后,PTX治疗组NF-κB的活性有所减低.P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6周模型组TNF-α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升高(P<0.05).与16周模型组相比,PTX治疗组TNF-α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降低(P<0.05). 结论 PTX对NASH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脓毒症婴幼儿Toll样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因子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书炜;周传华;吕翠媚;刘启乐;冯炽光;李炳灿;周伟

    目的 探讨脓毒症婴幼儿Toll样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因子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和广州市儿童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脓毒症患儿20例(脓毒症组),重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20例(严重脓毒症组),以同时期20例健康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2(TLR2)、TLR4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前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结果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婴幼儿外周血PBMC表面TLR2、TLR4的表达阳性率比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增高[(52.48±27.37)%和(80.56.±42.95)%比(15.63±9.28)%;(26.58±14.26)%和(49.32±23.74)%比(2.84±2.0r7)%;均P<0.01];严重脓毒症组婴幼儿PBMC表面TLR2、TLR4的表达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增高,且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结论 TLR2和TLR4可能共同参与了婴幼儿脓毒症时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激活TLR信号通路。婴幼儿脓毒症时TLR2和TLR4可能介导了血清前炎性因子TNF-α,IL-6的产生和释放。

  • 白介素6、白介素10在大肠息肉癌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锦;杨景玉;张秋生;黄炳成;魏庆宽;吴瑞丽;孔令斌

    目的 探讨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 (Interleukin 10,IL10)在大肠息肉癌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测量癌旁正常组织、大肠息肉组织、大肠癌组织中IL6和IL10表达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IL6 mRNA在腺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951±0.47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组织(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0、1.603±0.136、1.660±0.119和1.763±0.143,F=27.309,P<0.05),而后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0,P>0.05);癌旁正常组、增生性息肉、锯齿状息肉3组IL6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F=1.234,P>0.05),IL6蛋白在腺癌组织组阳性率为72.41%(21/29),与癌旁正常组织10.34%(3/29)、腺瘤性息肉43.24%(3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16,P<0.05);癌旁正常组织与增生性息肉14.29%(3/21)、锯齿状息肉25.00%(4/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6,P>0.05).IL10mRNA在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516±0.337,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管状腺瘤、管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0、1.473±0.134、1.538±0.077、1.577±0.160,F=89.919,P<0.05),并呈现递减趋势;癌旁正常组织、增生性息肉、锯齿状息肉3组IL10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F=0.175,P>0.05).IL10在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为13.79%(4/29),明显低于腺瘤性息肉阳性率为44.59%(33/74)和腺癌阳性率为82.76%(24/29,x2=27.923,P<0.05);癌旁正常组织与增生性息肉14.29%(3/21)和锯齿状息肉18.75%(3/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0,P>0.05). 结论 IL6、IL10可能作用于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腺癌的癌变过程,而正常组织-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变过程中无明显作用,提示抑制炎症反应不能阻止组织癌变.

  • 白介素6对人Th1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介素6(IL-6)对人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正常人CD4+ T细胞并培养.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IL-6+):CD4+ T细胞(1×106/ml)经重组人IL-6(20ng/ml)刺激4天;对照组(IL-6-):不经IL-6刺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7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7细胞数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IL-6刺激后的CD4+ T细胞上清中IL-17蛋白水平明显升高(337.05±189.09pg/ml vs 15.07±12.70 pg/ml)(p<0.05);进一步FCM发现,IL-6剌激组Th17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5± 0.30)% vs(2.81±0.44)]%,(p<0.01).结论:IL-6促进人Th17细胞的增殖.

  • 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免疫表型及白介素6的水平

    作者:庄俊玲;汪玄;张洁萍;武永吉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及急性白血病(AL)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生长速度、免疫表型及白介素6(IL-6)水平,应用骨髓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BMSC观察细胞的生长速度;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免疫表型、细胞周期;用ELISA方法测定BMSC培养体系中IL-6的水平.结果表明,AL患者原代BMSC的生长时间(17.3±7.8天)和传代周期(10.3±3.5天)均显著短于MM患者(分别为26.5±6.3天和16.5±4.1天)和正常人(分别为25.8±6.3天和17.5±2.4天),AL患者BMSC细胞周期S+G2%(17.4±3.6%)显著高于MM患者(8.5±2.2%)和正常人(8.9±2.3%).3组中CD29、CD44均为100%表达,而CD138、CD34、CD54、CD56均不表达,CD106在3组中均部分阳性.在3组BMSC上清中,IL-6水平在MM组(1 288.5±736.7 pg/ml)显著高于AL组患者(859.3±203.1 pg/ml)和正常人组(850.9±129.5 pg/ml).结论:MM、AL患者和正常人BMSC的生长速度、细胞周期中S+G2%和IL-6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所检测的抗原表达无差异.

  • 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敏;富玲;安利;赵敏

    为了研究维吾尔族、汉族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差异及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80例MM患者(33例维吾尔族、47例汉族)和30名正常人血清IL-6活性.结果发现:维吾尔族与汉族MM患者间血清IL-6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MM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Ⅱ、Ⅲ期MM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MM患者血清IL-6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血清IL-6水平可以作为判断M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指标之一,也是观察疗效、指导临床用药的综合多参数之一.

470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