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彩红;赵文英;潘晋兵;李赟

    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肾肿瘤,好发于儿童.本文报道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儿童CCSK,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复发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

    作者:赵花;韦相才;钟兴明;苗竹林;秦卫兵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RSA患者LIT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P>0.05). 结果 25例URSA患者经LIT后成功妊娠16例,治疗后所有URSA患者(n=25)和妊娠成功组(n=16)外周血CD3+T细胞、CD4+ HLA-DR+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CD4+T和CD3-CD56+ 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B细胞和Treg细胞、CD56brightCD16-NK、CD56 dim CD16+ NK、CD3+ CD56+ NKT及CD69+NK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LIT后外周血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CD4+T细胞、CD3 CD56+ NK细胞比例降低和CD3+T细胞、活化CD4+T细胞增加也许有利于维持妊娠,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表型有望作为LIT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 FCM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方法学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谢宁芳

    目的:结合FCM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方法学因素,总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取FCM对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采集1h和6h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结果测定没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的一种表面白细胞共同抗原表达进行比较,P<0.05.借助于荧光/散射光射门设置淋巴细胞门,用三色荧光/侧向散射光设门设置淋巴细胞门,其中的门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总标本中的淋巴细胞比值和散射光设门比较,明显较大,P<0.05.散射光设门和荧光/散射光设门对T细胞亚群结果分析中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果,P>0.05.双色、单色以及三色免疫荧光技术对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比较,P<0.05.结论:FCM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血液擦剂[请与作者核对]之后,就要及时的实现免疫荧光染色和固定,时间不能推迟6h,三色荧光/侧向散射光设门和荧光/散射光设门对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好于散射光设门对T细胞亚群的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三色用FCM分析时,这种方法和双色免疫荧光分析比较,较好,同时单色免疫荧光分析,尽可能的不采用.

  • 改良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郝白露;杨瑞峰;彭祥炽;赵凯;李红钢;胡廉;熊承良

    目的:建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探讨hUCMSCs的成脂成骨分化潜能.方法:用酶消化法、传统组织块法和改良组织块法从人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用不同的培养体系诱导hUCMSCs向成骨细胞及成脂细胞分化,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改良的hUCMSCs培养方法培养细胞纯度更高,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内,改良组织块法所获得的细胞数量是酶消化法的2-3倍,是传统组织块法的20~30倍,细胞呈长梭形生长;高表达CD73、CD90、CD44、CD105,不表达CD31、CD45、CD34;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证实了hUCM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建立了hUCMSCs的培养新方法,证实了hUCMSCs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为其治疗应用提供支持.

  • 自体CIK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免疫学表型的研究

    作者:赵跃武;孔令非;刘正国;王宝梅

    目的:观察人体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免疫学表型.方法:健康自愿者的成份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与不同细胞因子(IFN-γ,IL-1α,IL-2,CD3mAb)共同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和LAK细胞,观察不同的增殖能力;用免疫学染色法对CIK和LAK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经诱导的CIK细胞增殖显著高于LAK细胞(P<0.01);以CD3、CD56型增殖为主.结论:CIK和LAK细胞均属异质细胞群,起主要效应细胞不同,前者以CD3、CD56型细胞为主,后者以CD3、CD8型细胞为主.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孔令非;刘正国;银平章;赵跃武

    目的:为探讨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11例小园细胞肿瘤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研究.结果:病人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10:1,年龄6-32岁,中位数年龄为11,发生部位较多,可发生在直肠,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胸壁,睾丸及骨组织等;免疫组化:肿瘤均表达CD99,并不同程度地表达NSE,SYN,CGA等,但部表达CK,DESMIN,LCA等,随访预后,长时间为24月.结论:PNET是一种发生在年轻男性的进展迅速,预后非常差的恶性小园细胞肿瘤,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对于该恶性肿瘤的诊断作用巨大.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蒙兴茂

    目的:分析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性细胞癌(MTSCCa)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与治疗MTSCCa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MTSCCa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总结患者眼观、镜检、免疫表型和特殊染色结果。结果:女性是MTSCCa的主要患病群体。MTSCCa临床症状不典型,是否具有小管状或(和)梭形细胞特征、丰富的细胞外黏液是判断该病的重要标准。免疫组化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肿瘤,临床特征不具有典型性,误诊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组织形态学、镜检、免疫组化等手段予以分析。

  •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35例病理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裴文军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免疫学特点、和乳腺浸润性癌的关系以及旺炽型普通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的鉴别诊断.方法:①观察35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特点.②对35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行CK5/6、34 B E12染色.结果:乳腺增生病中UDH8例(53%),FEA1例(25%),ADH2例(29%),DICS0例.纤维腺瘤中UDH3例(20%),FEA0例,ADH1例(14%),DICS0例.浸润癌旁组织中UDH4例(27%),FEA3例(75%),ADH4例(57%),DICS9例(100%).UDH中CK5/6阳性率93%、34βE12阳性率100%.FEA中CK5/6阳性率25%、34 β E12阳性率0.ADH中CK5/6阳性率14%、34 β E12阳性率0.DICS中CK5/6、34 β E12全部阴性.结论:DICS、ADH、FEA和乳腺浸润性癌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形态学就可完成,CK5/6和34 β E12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赵建萍;刘冰

    研究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应用双色/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河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确诊的69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和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在69例BCLPD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50例,套细胞淋巴瘤(MC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8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3例,滤泡型淋巴瘤(FL)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3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BCLPD都有相对特异的免疫表型用于鉴别诊断.大多数BCLPD的免疫表型具有特异性,外周血和骨髓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BCL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白血病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俞罡

    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异常造血细胞形成的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异常为主要特征.通过对白血病不同亚群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不同群体的白血病细胞功能不同,研究认为白血病干细胞(LSC)与此有关,文章就LSC起源、免疫表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免疫表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代庆凯;彭欢;陈岚;陈琪;江咏梅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结束时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于2010年至2015年期间被诊断为B-ALL的691例儿童患者.患儿骨髓标本在初诊时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并在治疗第33天时进行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其中,155例MRD≥0.01%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用四色单克隆荧光抗体组合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结果 86例(55.5%)患者至少有一个抗原标志出现了表型转换,CD19是稳定的标记.然而,将近1/3患儿的CD20在初诊和化疗第33天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抗原表达的变化与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或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显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BCR-ABL在儿童ALL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结论 虽然抗原表达的改变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很普遍,但是在化疗第33天MRD阳性的患者中,抗原表达的改变与预后价值无关.

  •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分析

    作者:潘纯钰

    目的:分析研究胃淋巴上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预后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我校一附院医治的40例胃淋巴上皮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学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肿瘤小尺寸为1.23cm×1.40cm,大尺寸约为8.62cm×10.37cm,平均尺寸为4.96cm×5.07cm;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条索状肿瘤细胞,单个或者小团形状聚集结构,大量出现淋巴细胞浸润显效,细胞核仁明显,呈空泡状;临床免疫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角蛋白(CK)呈阳性,细胞中CD3阳性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CD20阳性,CD8阳性淋巴细胞数量高;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均未发现肿瘤细胞复发现象.结论:胃淋巴上皮样癌是一种罕见、病理学特征独特的胃癌亚型,预后质量较好,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表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CD5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林阳;万岁桂;夏长青;孙雪静;贺景娟

    目的 探讨CD56-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新发MM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方案,比较CD56-MM患者与CD56+ M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48例MM患者中,CD56-MM患者14例(29%),CD56+MM患者34例(71%).比较CD56-MM与CD56+ MM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以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贫血、感染为常见首发症状,CD56+ MM患者骨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56-MM患者(P<0.05),其他临床表现和起病方式上无明显差异;反映疾病进展程度的指标,如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钙、免疫球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反映预后相关因素如骨髓浆细胞数量、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均P>0.05);CD56-MM患者多发骨质破坏发生率明显低于CD56+ MM患者(64.3%vs 91.2%,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期分析,CD56-MM和CD56+ MM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个月和15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348).结论 CD56-MM患者骨痛和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D56+ MM患者,其它临床特征及预后指标与CD56+ MM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 176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及其与疗效、复发关系的研究

    作者:宋斌;陈雁;吴修伟;常娟;周璐;张荣耀;李章志;张霞;章正华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其与疗效、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科进行治疗的17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随访观察24个月,记录复发的数据.结果 176例AML患者中髓系特异性抗原主要阳性表达依次为CD13(165例、93.75%)、CD117(115例、65.34%)、CD33(109例、61.93%)、MPO(81例、46.02%)、CD64(51例、28.98%);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主要阳性表达依次为CD38(122例、69.32%)、HLA-DR(94例、53.41%)、CD34(85例、48.30%),在176例AML患者中伴有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有79例,主要为CD56(58例、32.95%)、CD7(31例、17.61%).在176例患者中,123位患者化疗1至2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其中:HLA-DR 、CD34 、CD7、CD19等4个抗原表达阳性的患者的缓解率低于表达为阴性的患者(P<0.05);在24个月的随访观察中,123例得到缓解的患者当中25例出现复发,其中患者HLA-DR、CD34、CD7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比例高(P<0.05).结论 CD13、CD33、CD38等抗原在AML患者中表达较高,其中44.88%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而患者具有CD7、CD34、CD56、HLA-DR表达阳性后出现缓解的预期值相对较低,当患者出现CD34 、CD56 、HLA-DR表达阳性后增加其复发的概率.

  • FISH在免疫表型特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蕾蕾;孙雪梅;陈军浩;张乐

    为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免疫表型特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诊断中的应用,作者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APL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的免疫表型,并用FISH检测患者是否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发现,少数APL患者免疫表型为CD13+,CD33+,CD34-和HLA-DR+,而利用FISH技术检测后,发现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与典型的APL患者HLA-DR-、PML/RARα融合基因(+)的结果不同,提示临床上不能只将免疫表型作为诊断白血病的独立指标,而应该结合传统的FAB分型及新兴的分子诊断技术如FISH、PCR等来协助诊断.

  • CD16+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靳海杰;李素霞;王书红;窦立萍;汪菲菲;阎蓓;高春记

    为探讨CD16+56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本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AML患者的骨髓细胞,分析其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免疫表型和临床特点.结果显示:42例AML患者中CD16+56阳性7例(16.6%),1例部分表达(2.4%),34例没有表达(80.9%).CD16+56阳性的AML患者中,FAB分型、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多见于M2、M5,髓外浸润常见,大多数预后不良.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郑程程;马慧娟;贾明宇;刘聪艳;万岁桂

    目的 提高对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认识.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5年国内LGLL的文献,从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76篇文献,终纳入29篇,共50例LGLL患者.除9例患者未报道就诊原因外,LGLL患者首发症状以贫血相关症状、发热为主,分别占68.3% (28/41)和17.1% (7/41),体检发现血象异常就诊者占4.9% (2/41);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分别占26% (13/50)、60% (30/50)和6%(3/50),合并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占12% (6/50),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占46% (23/50).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提示T-LGLL占72.9%(35/48),NK-LGLL占27.1% (13/48),T-LGLL患者免疫表型主要为CD3+,CD4-,CD8+,CD16+,CD56-,CD57+;NK-LGLL患者免疫表型主要为CD3-,CD4-,CD8-,CD16+,CD56+,CD57-.惰性T-LGLL目前多采用基于小剂量环孢素(CSA)的免疫抑制治疗,亦有应用小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类似药物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好,而侵袭性T-LGLL和NK-LGLL多采用高强度的联合方案化疗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后较差.结论 LGLL临床罕见,其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等方面有显著不同.惰性T-LGLL治疗方案单一,预后较好,而侵袭性T-LGLL和NK-LGLL多采用联合方案化疗,预后较差.

  • 多色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免疫表型的分析

    作者:孙雪静;徐娟;万岁桂;刘聪艳;贺景娟;刘艳;张维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38例MDS组患者及24例Non-MDS组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群、粒细胞群及单核细胞群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MDS组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群、粒细胞群及单核细胞群均存在异常免疫表型.MDS组和Non-MDS组外周血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聚集的患者为16例和3例,比例分别占42.1%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外周血原始细胞群表达CD11b+细胞的患者为10例(26.3%)和1例(2.6%).MDS组高于Non-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粒细胞群中侧向散射光(SSC)的平均荧光强度和CD10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G-MFI)分别为7.4±2.8,4.0 ±3.4; Non-MDS组分别为9.5±2.7,8.2±6.6,MDS组均明显低于Non-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DS患者外周血细胞上存在异常的免疫表型,其特点有助于MDS与Non-MDS疾病的鉴别.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

    作者:高雁群;靳海杰;闫蓓;汪菲菲;李晓红;高春记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直接标记技术CD45/SSC多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主要表达CD117(94.9%)、CD13(88.5%)和CD33(7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B-ALL主要表达cCD79a(100%)、CD19(92.1%),T-ALL表达cCD3(100%)、CD2(83.3%);ANLL伴淋系抗原表达(Ly+ANLL),以CD7(56.2%)、CD19(31.2%)多见;ALL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以CD13(88.9%)、CD33(27.8%)多见.为此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的确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林阳;万岁桂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内单克隆恶性浆细胞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增多为特征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数量为其主要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依据之一,但是,MM有别于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往往呈灶性分布,骨髓穿刺部位不同,细胞数量差异很大.有时肿瘤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形态学差异不大,形态学正确计数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的快速发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MM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恶性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设门方法及抗体组合、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综述如下.

997 条记录 1/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