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埋药线和穴位注射对脑缺血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影响

    作者:孔立红;叶煜婉;周华;周红娟;杜艳军;崔常香

    目的: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剂-1(PAI-1)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表达的变化和穴位埋药线及穴位注射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穴位埋药线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穴位埋药线组在"大椎""百会"穴埋入胶原川芎嗪缓释剂药线,穴位注射组在"大椎""百会"穴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中uPA、PAI-1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区皮质区中uPA表达增高、PAI-1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治疗组均能下调uPA表达、上调PAI-1的表达(P<0.05,P<0.01),穴位埋药线的优势作用表现在3 d和5 d,与穴位注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药线和穴位注射均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区中PAI-1的表达,下调uPA表达,通过减轻脑微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细胞的损害进而保护脑微血管结构的完整性;穴位埋药线的作用优于穴位注射.

  • 穴位埋药线结合点穴推拿治疗肥胖症96例

    作者:郑卫国

    自2002年6月以来,笔者运用穴位埋药线结合点穴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96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纳入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病程短半年,长16年.在采用本法治疗前有80%左右的患者曾采用节食、药物减肥、吸脂术等其他减肥方法.

  • 穴位埋药线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诗丹;李荣祝;陈启波;黄瑜;黄鼎坚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有1/3以上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1],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比例高达33%[2],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存质量.传统的康复基础训练对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川芎嗪对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肯定的疗效,川芎嗪缓释剂穴位埋药线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损伤[3].本院采用胶原川芎嗪缓释剂在风池、大椎穴位埋药线,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穴位埋药线对癫痫大鼠行为学与大脑皮层NO及NOS含量的影响

    作者:姜波;林海红;裴磊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线对癫痫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与行为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药线组、西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经预处理后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纳造成癫痫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除外).观察造模后70 min内大鼠癫痫发作行为表现;造模后90 min时处死大鼠,切取大脑皮层,进行NO/NOS指标检测.结果:穴位埋药线组癫痫大鼠的痫性行为表现次数均少于模型组,其中须动/头面抽动、窜动行为较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癫痫模型组大脑皮层的NO、NOS的含量测定和NO/NOS的比率都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药线组大脑皮层的NO、NOS的含量测定和NO/NOS的比率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P<0.05).结论:穴位埋药线可以减少腹腔注射青霉素纳造成癫痫大鼠模型的癫痫发作行为和降低其大脑皮层的NO、NOS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抗癫痫作用.NO/NOS的比率降低致Ca2+内流减少,抑制Glu的释放,可能是穴位埋药线控制癫痫发作的途经之一.

  • 穴位埋药线治疗胃下垂49例

    作者:李国臣;李爱民;张凤云

    我科从1996年3月~2000年3月,运用穴位埋药线治疗胃下垂4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小者13岁,大者68岁;病程6个月以内者12例,6个月~1年者23例,1年~3年者5例,3年~10年者7例,10年以上者2例;单纯胃下垂者41例,兼有其他病者8例.全部患者均有上腹隐痛不适,以餐后、劳累后加重,易饱胀,厌食,恶心,暖气等症状,均作X线钡餐透视示:直立位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位于髂嵴连线以下.

  •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作者:尚雅珍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一次性埋线针,将复方丹参注射液浸泡的消毒胶原蛋白线,分别埋入3组穴位:①至阳、巨阙;②心俞、膻中;③神门、内关.1次选1组,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 7 d,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0%.结论: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疗效确切.

  • 穴位埋药线疗法的临床运用与机理研究

    作者:王洋岗;孔立红

    穴位埋药线疗法,是指通过药线对穴位的长时间刺激及药物本身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作用持久、价格合理、操作简便,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疗效满意.笔者收集了近几年的文献,现综述如下.

  • 穴位埋药线和穴位注射对脑缺血大鼠PAI-1影响的比较观察

    作者:叶煜婉;孔立红;周红娟;崔常香

    目的 观察穴位埋药线和穴位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纤溶酶系统PAI-1含量的影响,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穴位埋药线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型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以胶原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剂(药线)在百会、大椎穴位埋药线.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缺血皮质区中PAI-1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缺血侧皮质区PAI-1表达降低,两治疗组均能上调PAI-1的表达,穴位注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穴位埋药线1d对PAI-1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优势作用表现在3d和5d,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穴位注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埋药线可以上调大鼠缺血皮质区中PAI-1的表达,减轻脑微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细胞的损害进而保护脑微血管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其作用优于穴位注射组.

  • 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作者:周红娟;孔立红;叶煜婉;崔常香

    目的 观察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含量的影响,探讨穴位埋药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d组、3d组、5d组)、穴位埋药线组(1d组、3d组、5d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在"大椎"、"百会"穴埋入胶原川芎嗪缓释剂药线.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皮质区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与含量.结果 正常组可见少量MMP-9表达,模型组MMP-9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埋药线组MMP-9表达与模型组各相同时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随时间的推移趋于正常.结论 穴位埋药线疗法可明显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组织MMP-9的表达,减少脑微血管基底膜的降解,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 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uPA的影响

    作者:叶煜婉;孔立红;周红娟;崔常香

    目的 观察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uPA含量的变化以及穴位埋药线对其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uPA含量均有高水平表达,穴位埋药线1d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d及5d组可下调uP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穴位埋药线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uPA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微血管基底膜的损害进而通过保护脑微血管的完整性来达到脑保护作用.

  • 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颞叶皮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祖丽;李振光;王净净;李智雄;谢静涛;左亚杰;张曦;肖瑶

    目的:探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皮质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1)造模:大鼠海马区注射红藻氨酸(KA),经过点燃和再次亚惊厥剂量点燃造模,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发放者筛选为造模成功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分组与处理:普通线组(PTX组)与药线组(YX组),先埋一侧穴位,间隔15 d后埋对侧穴位。拉莫三嗪组(LTG组)按照人用拉莫三嗪剂量换算灌胃大鼠,每日2次;空白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给予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均灌胃30 d。(3)采用VEEG-1518K型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分析系统检测脑波基本节律的波幅与频率变化。(4)标本处理与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YX组、LTG 组分别与Model 组、P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X组与L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LTG组和YX组干预后能降低致痫鼠EEG 痫波放电持续时间与发放频率以及海马区和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蛋白 MRP1、P-gp 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YX组与P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埋药线使KA致痫鼠EEG痫波放电持续时间缩短,发放频率减少。(2)KA点燃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大脑海马区存在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较皮质区明显升高。(3)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 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及皮质多药耐药基因MDR1b的影响

    作者:宋祖丽;李振光;王净净;钟艳;李智雄;张曦

    目的 探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及皮质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b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拉莫三嗪组、普通线组、药线组.普通线组与药线组均取大椎、肝俞(双)、血海(双)、丰隆(双)穴,先埋一侧穴位,间隔15 d后埋对侧穴位;拉莫三嗪组按照人用拉莫三嗪剂量为5 mg/(kg·d)换算灌胃大鼠,每日2次;模型组给予灌胃同等体积(2 mL/d)的蒸馏水,均干预30 d.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敏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b在海马与颞叶皮层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药线、普通线、拉莫三嗪干预后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区多药耐药基因MDR1b的表达水平(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基因MDR1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普通线组比较,药线组明显降低致痫大鼠海马区多药耐药基因MDR1b的表达水平(P<0.05);模型组的海马区与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大鼠海马区及皮质区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 穴位埋药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2例

    作者:孟锋;宣海龙;吴健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面神经疾患之一.2001年11月-2004年11月我们采用穴位埋药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排除慢性中耳炎、乳突炎等所造成)9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穴位埋药线配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婴儿痉挛症36例

    作者:刘玉堂;陈霄

    目的 观察穴位埋药线对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0月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患儿59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其为两组,治疗组(穴位埋药线配合口服丙戊酸钠片)36例,对照组(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丙戊酸钠片)23例,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行发作次数减少的百分率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0.010<P<0.025)。结论 治疗组对婴儿痉挛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药物配合穴位埋药线治疗癫痫23例

    作者:刘晓宁;刘宁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采用穴位埋药线及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22例单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2组观察期限为1年,期间均不停药。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癫痫计分及发作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对照组为6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计分及发作频率2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埋药线加药物治疗癫痫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