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联合跑台训练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张安宁;黄思琴;唐成林;罗翱;赵丹丹;郭全虎;高睿琦;曹净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跑台训练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电针联合跑台训练改善骨骼肌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12只.采用自制打击装置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电针组电针“足三里”、阿是穴,跑台组进行跑台训练,联合组同时进行电针和跑台训练,1次/d,连续至损伤后3、14 d.HE染色观察损伤后14 d腓肠肌新生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直径,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后3d腓肠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14 d腓肠肌mTOR、快肌型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Fast MyHC)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新生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直径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显著大于电针组和跑台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损伤后3d模型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跑台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电针组和跑台组比较,联合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损伤后14 d模型组腓肠肌mTOR蛋白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t MyH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跑台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和跑台组比较,联合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联合跑台训练能促进成肌细胞分化成熟,减轻骨骼肌损伤,该作用与增加mTOR表达量,正向调控myoG、Fast MyHC的表达有关.

  • 巨刺干预对骨骼肌钝挫伤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安宁;黄思琴;唐成林;罗翱;赵丹丹;高睿琦;谭程方;安荟羽;吴梦佳;于芒

    目的:观察巨刺干预对骨骼肌钝挫伤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探讨巨刺治疗骨骼肌钝挫伤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24只)、巨刺组(24只),模型组与巨刺组再分为1、3、5、7d4个亚组,每亚组6只.空白组不做处理,模型组与巨刺组采用自制打击装置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损伤后24 h,巨刺组选取健侧"足三里"及患侧阿是穴对应的健侧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15 min,每天1次,4个亚组分别治疗1、3、5、7 d;模型组不干预,4个亚组分别在损伤后1、3、5、7 d取材.HE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检测HGF和PCNA表达量.结果:①HE显示,损伤后1 d,巨刺组腓肠肌炎性细胞少于模型组;损伤后3、5 d,巨刺组成肌细胞及肌管多于模型组;损伤后7 d,巨刺组新生肌细胞多于模型组.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后1、3、5 d,巨刺组PCNA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01);损伤后7 d,巨刺组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③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损伤后1、3、5 d,巨刺组HGF和PC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损伤后7 d,巨刺组中HGF和PC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巨刺可调控骨骼肌钝挫伤大鼠HGF的表达,促进损伤骨骼肌肌卫星细胞激活、增殖、迁移和分化,加快骨骼肌损伤修复进程.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愈合过程中卫星细胞的激活作用

    作者:薄海;曹广军;刘子泉;李海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作用及可能信号通路.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24只制作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自然愈合组和丹参注射液组.于伤后28 d测双侧腓肠肌的大颤搐强度和促愈指数.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侧腓肠肌IGF-I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患侧腓肠肌IGF-I、MyoD和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 自然愈合组骨骼肌大颤搐张力和促愈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丹参注射液组大颤搐张力和促愈指数虽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P<0.01).自然愈合组骨骼肌IGF-I、MyoD和Myogeni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丹参注射液组上述指标升高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通过上调IGF-I,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改善骨骼肌急性钝挫伤的愈合质量.

  • 超早期推拿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大鼠肌细胞膜修复相关蛋白dysferlin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全虎;唐成林;黄思琴;曹净;高睿琦;罗翱;赵丹丹;张安宁

    目的:观察超早期推拿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大鼠肌细胞膜修复相关蛋白dysferlin表达的影响,探寻dysferlin在骨骼肌钝挫伤肌细胞膜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自然恢复组(n=25)、推拿组(n=25).根据推拿治疗的天数计时,自然恢复组和推拿组分别在ld、2d、3d、5d、7d五个时间点处死,每亚组每个时间点5只,在腓肠肌标记的区域内取肌肉组织,HE观察组织的形态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dysferl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骨骼肌钝挫伤后,1d和2d肌纤维出现肿胀;3d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且自然恢复组比推拿组更加严重;5d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7d推拿组炎性细胞较5d明显减少,结缔组织形成较少,7d自然恢复组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填充在肌纤维之间.WB结果显示:dysferlin在模型组中比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各个相应时间点推拿组较自然恢复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dysferlin在推拿组各亚组、自然恢复组各亚组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大鼠腓肠肌修复过程中,超早期推拿可增加膜修复蛋白dysferlin的表达,促进破裂的肌细胞膜及时修复,可能有利于损伤肌细胞的修复,从而帮助受损的骨骼肌修复.

  • 外源性IGF-I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骨骼肌II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世益;朱文辉;任惠民;李云霞

    目的:观察外源性IGF-I对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II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及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肌肉损伤打击装置对84只雄性SD大鼠后下肢肌群造成钝挫伤,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I及生理盐水,然后在损伤后第1、3、7、10、14、21和28天分别处死大鼠并取损伤处肌肉,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分析II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1)急性钝挫伤修复期,两组动物骨骼肌II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第7~10天达到高峰,然后呈下降趋势.(2)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外源性IGF-I治疗组大鼠IIb型MHC mRNA表达水平的升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达到峰值的时程早于生理盐水组3天.(3)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外源性IGF-I治疗组大鼠Ⅲ型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但峰值时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结论:(1)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外源性IGF-I能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IIb型MHC mRNA表达.(2)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外源性IGF-I能抑制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断裂强度和拉伸率的影响

    作者:董宇;陈世益;李云霞;杨川川;吴子英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黄芪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正常组.对黄芪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大鼠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其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分别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取材,测试大鼠双侧腓肠肌的断裂强度和拉伸率,并将每只大鼠的伤侧数值与健侧数值之比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的统计结果.结果:(1)断裂强度: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黄芪组明显早于自然愈合组,于第35天即达正常水平.(2)拉伸率: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仍处于较低水平,黄芪组至第56天已达正常水平.结果提示:黄芪注射液可缩短骨骼肌钝挫伤愈合时程,改善骨骼肌收缩性质和愈合质量.

  • 黄芪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茂林;陈世益;李云霞;吴淦桐;李宏云;王浩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微循环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自然愈合组.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等量生理盐水以及不注射药物.于损伤后2h、24h、72h、120h在体观察受损腓肠肌的微循环情况.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未经任何处理,同时进行微循环观察作为对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微血管轮廓清晰,周围无渗血;微动脉直径在第24h、72h明显扩张(P<0.05),且毛细血管血流量在24h时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腓肠肌湿/干重比(W/D)在2h、24h时明显升高(P<0.05),但中药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P<0.05).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后早期给予黄芪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损伤骨骼肌的局部微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程度,从而达到促进损伤骨骼肌愈合的作用.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张安宁;罗雪林;黄思琴;唐成林;赵丹丹;罗翱;谭程方;代妮;于芒

    目的: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变化趋势,探讨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可能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1d组、3d组、5d组、7d组、14 d组,每组各6只,采用自制打击装置建立腓肠肌钝挫伤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免疫印迹检测各组腓肠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 (P-AktSer47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Ser2448)的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腓肠肌中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1d可见肌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损伤后3d和5d可见新生的成肌细胞和肌管;损伤后7d和14 d可见新生肌细胞和胶原纤维.(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d、3d、14 d组的各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5d组PI3K、Akt、P-AktSer47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mTOR和P-mTORSer2448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损伤后7d组PI3K、P-AktSer473、mTOR、P-mTORSer2448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kt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3)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d组MyoD1和MyoG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损伤后3d、5d、7d各组MyoD1和MyoG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损伤后14 d组MyoG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yoD1的mRNA表达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具有时间规律性地正向调控骨骼肌钝挫伤后的自我修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骨骼肌损伤的靶点.

  • 黄芪皂甙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王茂林;陈世益;李云霞;陈疾忤;李宏云

    目的:观察黄芪皂甙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皂甙组、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丹参注射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黄芪皂甙0.5ml+丹参酮ⅡA注射液0.5ml混合)、黄芪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0.5m1+丹参注射液0.5ml混合)及生理盐水,注射剂量均为1ml/只/次,以后每隔3天注射一次,并于损伤后1、4、7和14天取胖肠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丹参注射液组MDA含量在第4天时显著降低(P<0.05),而黄芪皂甙组下降不显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黄芪皂甙组、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丹参注射液组SOD、GSH-px活性在第4天时显著升高(P<0.05),黄芪皂甙组升高幅度低于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丹参注射液组,与黄芪丹参注射液组相比,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SOD,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皂甙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均可减轻骨骼肌钝挫伤后氧化应激的损伤,并提高骨骼肌SOD和GSH-px的活性,而丹参酮ⅡA注射液作用更为显著.

  • 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王茂林;陈世益;李云霞;陈疾忤;李宏云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自然愈合组,每组24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大鼠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各组损伤局部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和不作处理.另6只作为空白对照(未经任何处理).于损伤后1、4、7和14天取大鼠腓肠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腓肠肌SOD、GSH-px活性在伤后第4、7天显著升高(P<0.05),而CA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治疗组腓肠肌MDA含量在伤后第4、7天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P<0.05).结论:活血生肌类中药可明显减轻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过程中的氧化性损伤,并显著提高骨骼肌SOD和GSH-px的活性.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董宇;陈世益;李云霞;罗丽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在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丹参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对丹参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大鼠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其右侧腓肠肌饨挫伤,分别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取材,测试大鼠双侧腓肠肌的大拉伸强度和大拉伸率,并将每只大鼠的伤侧数值与健侧数值之比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的统计结果.结果 (1)大拉伸强度方面: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丹参注射液组明显早于自然愈合组,于第42天即达到正常水平.(2)大拉伸率方面:丹参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仍处于较低水平,自然愈合组明显低于丹参注射液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在促进骨骼肌钝挫伤愈合方面是有效的,不仅缩短了愈合时程,使骨骼肌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骨骼肌的愈合质量.

  • 推拿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胞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罗翱;唐成林;黄思琴;赵丹丹;张安宁;吴梦佳;安荟羽;谭程方

    目的 观察推拿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过程中炎症、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18)、治疗组(n=18),模型组和治疗组再根据取材的时间点随机分为1d、7d、14d三个亚组(n=6).模型组和治疗组用自备打击器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治疗组于造模48 h后开始推拿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各组分别于各自的取材时间点心脏采血后取损伤侧腓肠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结果 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HE染色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较正常组细胞形态崩塌,肿胀明显,7d和14d亚组有成肌细胞核出现.各时间点治疗组较模型组恢复更好,新生肌细胞较多,形态更趋正常.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各取材时间点较正常组同取材时间点血清促炎因子明显升高,但治疗组1d和7d组较模型组同取材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SOD和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治疗组SOD较模型组同取材时间点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较模型组同取材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各取材时间点较正常组腓肠肌LC3(Ⅱ/Ⅰ)、Beclin1明显降低,P62明显升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同取材时间点LC3 (Ⅱ/1)、Beclin1显著升高,P6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骼肌损伤后,其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细胞自噬活性明显降低,通过推拿治疗能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其氧化应激损害,提高组织细胞自噬活性,从而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这可能是推拿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 电针对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大鼠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净;唐成林;袁海洲;黄思琴;田源;张毅;高睿琦;郭全虎

    目的:观察电针对骨骼肌钝挫伤大鼠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5)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骨骼肌损伤、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4)、模型组(n=4)、自然恢复组(n=12)、电针组(n=12),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其余各组使用自制重物打击器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自然恢复组不做电针干预、自然恢复;电针组于造模48 h后开始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15 min。模型组于建模24 h后处死,目的在于验证造模成功,自然恢复组、电针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处死取材,使用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分别检测CDK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可见大量肌纤维断裂溶解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肌卫星细胞增殖更快,新生肌纤维明显增多,修复更为迅速。自然恢复组、电针组两组CDK5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均升高( P<0.05),且电针组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 P<0.05),PCR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自然恢复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电针组( P<0.05),且均高于正常组( P<0.05)。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可使大鼠骨骼肌中CDK5蛋白表达升高,电针促进骨骼肌肌肉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DK5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 穴位按摩对受损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微泡超声造影及血液流变的影响

    作者:郜婕;唐成林;邹敏;刘仁建;陈晓琳;谢辉;余敏;刘祖丽

    目的 将新西兰兔制成股四头肌钝挫伤模型,观察按摩损伤侧阳陵泉对受损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微泡超声造影及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6只)、自然恢复组(18只)及按摩组(18只).选用重物打击法将自然恢复组及按摩组实验兔制成股四头肌急性钝挫伤模型.按摩组实验兔于制模当日开始,在每天下午3:00时给予患侧阳陵泉按摩,每天持续15 min,每天治疗1次.于制模后2h、3d、7d及10d时采用微泡超声影像技术检测各组实验兔局部肌肉病理改变;于制模后3d、7d及10 d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实验兔肌肉组织中VEGF mRNA表达;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各组实验兔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改变.结果 制模后3d、7 d及10 d时发现自然恢复组肌肉组织中VEGF mRNA表达较正常组分别增加了35.00%、43.81%、17.94%;按摩组VEGF mRNA表达则较正常组分别增加了94.39%、85.69%、94.20%.微泡超声造影显示按摩组局部损伤修复情况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血液流变观察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能调节实验兔全身血流状态,加速损伤愈合.结论 按摩患侧阳陵泉能改善实验兔局部血供及全身血流状态,加速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