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棘突间动态稳定性系统在保留脊柱运动功能中的作用与思考
脊柱融合(Fusion)是现代脊柱外科的通用技术,Albee首先将胫骨用于治疗脊柱结核已经有整整100年了[1],Hibbs首先把融合技术用于治疗脊柱畸形也有足足100年了[2].国外将融合技术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已经50年有余,国内也有近30年的历史.因此人们习惯把脊柱融合技术几乎看成是解决所有脊柱疾病的"金标准".
-
手术小型化微创化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理想追求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椎间盘源性腰痛、退行性脊柱侧弯等一系列腰椎退变引起的具有腰痛和(或)腿痛的症候群.1934年Mixter和Barr[1]提出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956年Verbiest[2]系统阐述了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病例解剖特点及手术效果.近半个世纪以来,外科医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采用减压加各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了大量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10].这些治疗方法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都不同程度的损伤了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特别是脊柱内固定融合手术的开展在单纯减压的基础上明显增加了手术创伤.随着外科医师对上述疾病病理生理、生物力学及病理解剖的进一步认识,近10年脊柱徽创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脊柱非融合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且通过微创技术置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
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目的:总结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治疗的1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为双节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男11例,女7例;年龄41~62岁,平均50.2岁.分析内容包括:ODI指数、腰痛和下肢痛的VAS评分,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在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腰痛VAS评分术前(7.20±0.90)分.末次随访(1.50±0.90)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5.20±0.90)分,末次随访(1.10±0.80)分.ODI指数术前(52.50±5.90)%,未次随访(15.90±5.80)%.Coflex置入节段的DHI术前0.23±O.05,术后0.35±0.06,末次随访0.33±0.04,椎间隙高度未见明显丢失.Coflex置入节段的ROM术前(8.90±1.80)°,术后降至(8.30±1.90)°,末次随访(8.10±1.80)°.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Conex置入节段活动度未见明显改变.L2-S1 ROM术前为(20.20±5.60)°,术后(14.40±5.70)°,末次随访(15.50±5.20)°.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取得满意的中短期临床疗效,但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项技术优于多节段融合术.手术适应证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
-
Dynesys系统结合PLIF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 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 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O.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2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3-62岁,平均(46.5±8.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6个月.X线片或CT影像学显示42例患者均为L4.5单节段病变,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28例.42例患者分别采用Coi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非融合组,21例)和PLIF术(融合组,21例)进行治疗.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ODI指数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通过X线片测量腰椎各间隙活动度(ROM),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至少10个月,非融合组10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13.8±3.7提高至24.6±4.6(P<0.01),ODI由术前65.8±7.5降低至25.6±5.1(P<0.01),L4.5节段活动度由术前4.2±0.7增加至5.3±0.6(P<0.01).而融合组10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13.2±3.2提高至24.5±4.3(P<0.01),ODI由65.5±8.2降低至26.5±6.1(P<0.01),L4.5节段活动度丧失.非融合组手术时间(71.2±12.8)min、出血量(56.6±25.5)ml、术后住院天数(4.4±1.3)d同融合组手术时间(121.0±23.2)min、出血量(135.8±19.8)ml及术后住院天数(12.6±2.4)d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期间未发现与Coilex装置本身的并发症.结论: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相比,Col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能够保留一定的腰椎活动度.在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方面有一定作用.
-
腰椎棘突间Coflex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棘突间coflex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连续诊治的18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棘突间Coflex动态固定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4~71岁,平均62.2岁.患者一临床表现包括慢性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及下肢麻木感.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中央椎管狭窄、无明显节段间不稳.其中L4.5 17例,L3.4 1例.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置入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闻曲度.根据VAS和ODI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4个月.无内置物移位、断裂,影像学测量显示术后Coflex置入节段中立位Cobb角(12.1±2.6)°较术前(14.8±3.2)°明显减少(t=2.61,P=0.03),但至随访时发现置入节段中立住Cobb角(14.9±4.1)°较术后有明显增加,可接近甚至达到术前的角度(t=1.39,P=0.65).过伸过屈住测量显示Coflex置入可较好的限制置入节段的后伸运动范围(t=4.01,P=0.001),但可观察到置入节段过屈位运动范围较术前有所增加(t=2.57,P=0.02).相邻上一节段中立住Cobb角术前(12.1±2.3)°、术后(12.3±3.2)°、随访时(11.9±3.0)°,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时VAS评分(2.2±0.7)分较术前(4.9±1.1)分明显改善(t=2.95.P=0.012).术前ODI评分为(56.5±14.2)%,随访时为(29.1±9.O)%,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02,P=0.02).结论:从临床疗效来说,结合椎板减压Coflex置入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Coflex并不能有效维持其置入后中立位下所获得的相对后凸状态.但可较好的限制置入节段的后伸活动.
-
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1-72岁,平均65.0岁.病变节段:L3.4、L4.5、L5S1 7例,L2.3、L4.5、L5S1 3例,L3.4、L4.5 1例,L4.5、L5S1 2例.手术方法:椎管减压、Bioflex系统固定、根据椎间盘退变程度选择椎体间融合或不融合.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节段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椎间融合节段的融合情况.结果:术后经12~26个月随访,平均19.5个月.手术时间90~240 min,平均183.4 min,术中出血量400~1 220ml,平均610.2 ml.术前VAS为(7.8±1.3)分,术后为(2.3±0.9)分,末次随访为(2.1±0.8)分;术前ODI为(60.50±4.40)%,术后为(17.80±2.10)%.末次随访为(16.20±2.40)%.与术前比较,术后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后ROM:整个腰椎和非融合节段活动度明显减低,邻近节段略增加.融合节段融合率95.O%(19/20).结论:Bioflex系统固定结合椎体问融合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
非融合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脊柱融合术是长久以来脊柱外科医生治疗脊柱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脊柱融合后可能发生的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退变病等并发症促使一些学者开发研究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非融合脊柱功能重建技术,具体在颈椎主要为颈椎间盘置换术,在腰椎主要为人工髓核置换术、腰椎间盘置换术以及后方动力性稳定技术.脊柱非融合技术可保留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避免脊柱融合后节段间的应力改变,可减轻甚至避免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但这些新技术有其各自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应的并发症,在其优点的背后也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还需要长期的、前瞻性随机研究来判断非融合技术的利与弊.
-
PEEK棒与钛棒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应用PEEK棒半刚性固定系统与钛棒刚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采用内固定材质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PEEK棒组(18例)和钛棒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和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PEEK棒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钛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获24~ 36个月,平均26.2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节段RO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EK棒组手术后各时间点的节段ROM均明显大于钛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钛棒节段ROM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PEEK组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均无感染,PEEK棒组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钛棒组有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结论] PEEK棒半刚性固定系统与钛棒刚性固定系统术后均可明显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PEEK棒半刚性固定系统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可保留更多的腰椎活动范围.
-
生长棒治疗小儿脊柱侧凸的新进展
早期发生、严重脊柱侧凸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当支具或石膏矫形不能控制时,脊柱非融合指导下的生长棒治疗成为一种选择.半个世纪以来,生长棒装置不断改进,疗效不断提高.近年来,新一代生长棒也已问世,但仍是值得关注探讨和尚待解决的课题.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9例,其中以传统钉棒系统治疗200例(对照组),以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8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椎间隙高度变化,并统计两组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术后 VAS、腰椎功能 ODI 评分、手术节段腰椎屈伸角度较术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 均<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较术前低(P <0.05),且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手术区域上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比较,P >0.05;对照组术后手术节段上位椎间盘退变较术前加重,且组间比较 P <0.05。结论应用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显著改善其腰椎功能,增强脊柱稳定性,维持其椎间隙高度,减少相邻节段退变,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
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4~67岁,平均57岁。单节段病变15例,多节段病变8例。椎板减压后根据退变程度选择椎间盘部分切除或椎体融合器进行融合的方法,采用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稳定脊柱后路,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脊柱节段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9)个月。统计显示术前VAS评分为(7.2±1.7)分,末次随访为(2.6±1.1)分;术前ODI为(71.4±17)%,末次随访为(21.3±11)%。非融合节段ROM术前为(8.1±1.9)°,末次随访为(2.8±1.1)°;邻近上位椎体ROM术前为(7.9±1.7)°,末次随访为(7.2±1.8)°;邻近下位椎体ROM术前为(8.4±2.1)°,末次随访为(7.9±1.9)°。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后非融合节段腰椎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邻近椎体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