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郁清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降糖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对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降糖作用的机制.方法:用血糖仪检测了开郁清胃颗粒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了中药治疗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用左旋木糖试验测定了药物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皮质醇水平;升高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对体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小肠吸收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其降糖机理不同于二甲双胍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也不同于磺脲类增加胰岛的分泌功能;而是升高IGF-1和胃动素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
-
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机理与改善胃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两组,采用实时超声法对胃窦面积和胃窦收缩频率进行检测,并计算餐后60、90min的胃排空率.结果: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降糖疗效相似,并且均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对胰岛素浓度无影响.但开郁清胃颗粒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餐后60min和90min胃排空率.二甲双胍对胃排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与促进胃排空功能密切相关.
-
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38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28),造模组以链脲佐菌素(60mg/kg)造模.成模的22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11)和开郁清胃颗粒组(n=11),并开始灌胃给药.治疗10天、20天时各测非空腹血糖一次.实验第21天开始分批禁食20~24小时,10%水合氯醛麻醉,右颈静脉及左颈动脉插管,取血测空腹血糖及基础胰岛素,然后进行正糖钳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所有大鼠血糖皆稳定在4.3±0.2mmol/L.结束时颈动脉取血测血脂和胰岛素.结果:模型组的基础胰岛素、葡萄糖输注率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开郁清胃颗粒组10天的非空腹血糖,20天的非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葡萄糖输注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其机理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
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胰岛素抵抗大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方法: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Wastar大鼠.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肝脏及肌肉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升高(P<0.01或P<0.0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增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
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腹围、臀围以及BMI都有明显的降低,明显降低患者的TC,TG,LDL,升高HDL.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
-
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PBG)分为3组.第1组:7.8 mmol/L≤PBG<11 .1 mmol/ L;第2组:11.1 mmol/L≤PBG<16.7 mmol/L;第3组:PBG>16.7 mmol/L.观察62例糖代谢异常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并用OGTT数据评估β细胞功能:计算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糖负荷30 min胰岛素增值与30 min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结果 ①第1组、第2组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血糖、血脂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胰岛素(lNS)水平呈下降趋势,HBCI及ΔI30/ΔG30升高,INSAUC减小.②第3组患者血糖、血脂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lNS水平无明显变化,HBCI、ΔI30/ΔG30略有升高,而INSAUC前后对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PBG<16.7 mmol/L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降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异常患者β细胞功能,特别是对β细胞早相分泌较好的改善作用与糖负荷后2 h血糖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当PBG>16.7 mmol/L时,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素分泌,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β细胞功能受损明显,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减毒使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
-
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伴精神障碍的治疗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研究表明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所伴发的精神医学问题主要以焦虑、抑郁为突出表现[1],并且糖尿病与这些精神障碍症状之间可相互影响[2].我们根据糖尿病所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前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其中医病机为肝胃郁热,采用疏肝泻热和胃之中药复方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 本组52例患者按照1998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的标准,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
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实验大鼠分成4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中药治疗组,糖尿病西药治疗组;各组分别给药1个月.结果糖尿病中药治疗组大鼠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血糖水平和肝脏及肌肉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力降低(P<0.01或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P<0.001),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开郁清胃颗粒通过增加IGF-1的水平,减少了胰岛素受体前的抵抗,从而改善了糖尿病糖代谢紊乱.
-
开郁清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Fas系统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开郁清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Fas抗原和Fas配体的影响.方法 实验Wistar大鼠分成4组:正常组(生理盐水3 mL/只);模型组(生理盐水3 mL/只);中药治疗组(开郁清胃颗粒36 g/kg);二甲双胍治疗组(二甲双胍0.5 s/kg).各组分别给药1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腺Fas抗原和Fag配体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中药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的Fas抗原的表达增强,Fas配体呈微弱表达.治疗4周后,中药组和二甲双胍均可使血糖下降,减弱Fas抗原的表达,增强Fas配体的表达,且中药组减弱Fas抗原的表达更为明显.中药组和二甲双胍组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开郁清胃颗粒可对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
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方法 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周龄Wistar 大鼠. 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胰腺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胃动素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OLETF大鼠的皮质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OLETF模型组胰岛表现为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胰岛结构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 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OLETF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与升高IGF-1,降低皮质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有关,并能有效地保护OLETF鼠胰腺组织形态结构.
-
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研究显示逆转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的血糖调节具有重要意义,随之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医药重视人体整体的调节,特别是中药复方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来逆转身体的病理状态,符合已公认的需通过降糖、降脂、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因素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指导原则,因此就目前治疗现状来看中医药在治疗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本研究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开郁清胃颗粒对肝胃郁热型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开郁清胃颗粒影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著降(P<0.01),显著降低各个空腹、糖负荷后0.5 h、2 h、3 h的胰岛素水平(P<0.01);明显降低患者的HOMA-IR,并明显升高ISI.并且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
开郁清胃颗粒在改善糖尿病性大鼠小肠残余应变中的作用
Wistar雄性大鼠40只,体重130~160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CON)和糖尿病组(30只).糖尿病组禁食12小时,经腹腔注射链菌脲酶素(Streptozotocin, STZ, Sigma corp.)60毫克/公斤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5天以后测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moL/L为造模成功.后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糖尿病对照组DM)、开郁清胃颗粒组(T1)和达美康组(T2).
-
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血糖、胰岛素低抗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文迪雅为对照,观察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数据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开郁清胃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结论:开郁清胃颗粒改善β细胞功能与降糖降脂作用及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等有关.
-
开郁清胃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早期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早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作为模型,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作为评价方法,选用大柴胡汤加减的开郁清胃颗粒作为实验方剂,观察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肝脏和肌肉组织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从组织细胞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正糖钳稳态下,中药组大鼠稳态葡萄糖输注率(10.12±1.07 mg/kg·min)明显低于模型组(4.77±0.51)(P<0.005),中药组大鼠的肝脏甘油三脂水平(25.94±4.65mg/g)较模型组(41.51±6.42 mg/g)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1)、.对于肌肉的甘油三脂含量,中药组也显示了降低的趋势(16.4±3.19 mg/g),但与模型组(22.9±7.87 mg/g)比较并没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其减轻腹腔脂肪积聚和降低肝脏、肌肉组织中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