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芩水提液退热有效部位的研究

    作者:杨江萍;高增平;谢鸣

    目的:比较分离的柴胡-黄芩水提液各有效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发热小鼠模型的退热影响.方法:柴胡-黄芩水提液经AB-8型大孔树脂柱净化,依次用水,20%,40%,60%和90%乙醇梯度洗脱,通过化学反应检识,合并组成相近的流份得到4个部位;观察各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结果:柴胡-黄芩水提液经分离得到的4个部位分别为糖类(A)、皂苷类(B)、皂苷及黄酮苷类(C)、黄酮苷元及皂苷元(D);4个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P<0.05),其中以D部位的退热作用好(P<0.01).结论:柴胡-黄芩水提液退热作用涉及多个部位.

  • “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Ⅱ)

    作者:许刚;谢鸣

    目的:进一步探查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保肝作用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乙醇沉淀法,将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的有效部位C、D)进一步分为Ⅰ、Ⅱ、Ⅲ、Ⅳ4个部位,以血清ALT、AST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考察各部位对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分析确定佳配伍并对其进行效用验证.结果:正交分析表明,部位Ⅰ和Ⅲ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和AST,其中部位Ⅰ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部位佳配伍为Ⅰ+Ⅲ;重复验证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Ⅰ+Ⅲ组大鼠血清ALT与AST均显著降低(P<0.05),其效应强度与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相当.结论:部位Ⅰ、Ⅲ是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中保肝作用的主要部位.

  •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的柴胡-黄芩药对抗抑郁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王建婷;王上;刘松林;王彦春;李家庚;陈雨

    小柴胡汤为中医经典方药,现代研究证明其对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但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其抗抑郁症的药理学机制难以明晰.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核心配伍,该研究以柴胡-黄芩为研究对象,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其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对柴胡-黄芩药对预测共得到116个活性成分,其中柴胡62个,主要为柴胡皂苷类、酸类、醇类等;黄芩54个,主要为黄酮类和苷类.其抗抑郁作用涉及118个核心靶标,其中包括22个直接靶标,如五羟色胺受体(HTR2C),转录激活因子1,2(ATF1,ATF2),δ 型阿片受体(OPRD1),μ 型阿片受体(OPRM1),κ 型阿片受体(OPRK1),肌醇单磷酸酶1 (IMPA1),Toll样受体4(TLR4),组胺 H1 受体(HRH1),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1(NTRK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等;其抗抑郁作用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细胞质、转录调控DNA模板、酶结合、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转导分子、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黄芩"药对治疗糖尿病的"理法-方药-成分-靶标-活性"关联研究

    作者:许海燕;彭修娟;陈衍斌;许刚;逯莉;侯敏娜;刘艳红;刘峰;许海玉

    本文以"柴胡-黄芩"药对为研究对象,借助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结合中医药大数据,按照"理法-方药-成分-靶标-通路-活性"关联性研究,预测其治疗糖尿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预测得到活性成分共计59个,分别作用于22个直接靶标和26条主要通路,其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皂苷、黄酮、挥发油和脂肪酸等成分.其治疗糖尿病作用涉及的22个直接靶标主要有: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1、受体活性修饰蛋白、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受体和α-葡萄糖苷酶等;其治疗糖尿病作用涉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甲状腺信号通路、Erb 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的虚拟筛选,结果表明,"柴胡-黄芩"药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形成较好的对接模式与较高亲和力,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对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对及中药复方的研究探索新的思路.

  • 柴胡-黄芩合煎与分煎液的保肝作用比较

    作者:高琳;谢鸣

    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中的重要功能药材,能"外解半表之邪、内清半里之热",体现着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作用的主要方面.现代研究也证明,单味柴胡、黄芩及其成分有解热、抗炎、保肝等活性[1~4].近些年,随着中药材的颗粒化及其颗粒配方的推行,促进了复方合煎与分煎药效差异方面的研究[5~8].本实验主要是通过比较观察小柴胡汤中的核心药材柴胡-黄芩的合煎与分煎液在保肝方面的作用差异,了解2种不同煎煮方式下的效用特点.1材料与方法

  • 小柴胡汤和柴胡-黄芩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明瑜;谢鸣;伊丽萦;张娜

    目的建立CCl4 肝细胞损伤模型,考察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的大鼠含药血清,体外10 mol·L-1 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体积分数为0.1的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殖率、GPT、细胞形态学以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增殖率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PT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组的肝细胞增殖率提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PT含量降低(P<0.01).倒置显微镜和Giemsa染色观察到模型组肝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坏死和凋亡,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CCL4模型组细胞凋亡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芩组和小柴胡汤全方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结论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CCl4引起的肝损伤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凋亡和坏死,小柴胡汤及柴胡-黄芩配方可能具有抗CCl4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 柴胡-黄芩水煎液中不同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的解热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苏丙贺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比较柴胡-黄芩水煎液以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探讨二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使用以80 μg/kg为剂量的LPS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的发热模型,同时予两给药组等剂量的柴胡-黄芩水煎液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化学成分群配方(每组剂量与原药材折合比例均为1∶100),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分别在30、90、150、210、270及330 min时连续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观察各组体温变化并计算体温变化值.结果 较模型组相比,水煎液组和配方组的△T值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P< 0.05或P<0.01),且△T-time曲线明显下移;配方组在150~330min时,体温变化较为平稳,且△T较水煎液组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在90 min时尤为显著(P< 0.01).结论 柴胡-黄芩水煎液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在去除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后具有更加显著的解热作用,提示皂苷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 柴胡-黄芩水煎液及其挥发油与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伍的解热比较作用研究

    作者:高琳;李庆业

    目的:实验通过观察柴胡-黄芩水煎液以及从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伍后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考察了全煎液与煎液中挥发油-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的作用差异.方法:以80μ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造模同时,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全煎液和挥发油-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剂量均为折合原药材10 g/kg);分别于造模后连续测定体温390 min,计算各组体温变化值.结果:两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其△T-Time曲线明显下移,△T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or 0.00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配方组△T-Time曲线始终位于全煎液组曲线下方,210-270 min时,两者间△T值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黄芩全水煎液及其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学成分群均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且挥发油类-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较全煎液表现出更强的解热趋势,提示柴胡-黄芩水煎液中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群在解热效用方面存在作用差异,挥发油-黄酮类为其重要解热物质基础,水煎液中可能有具拮抗作用的共存组分存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