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H-NMR代谢组学技术用于牛黄解毒片中对雄黄具有配伍减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群的研究

    作者:徐文峰;裴月湖

    利用1 H-NMR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牛黄解毒片中对雄黄具有配伍减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群.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R组(雄黄组)、RRSPG组(雄黄配伍大黄、黄芩、桔梗和甘草组)、RC组(雄黄配伍大黄总蒽醌、黄芩总黄酮、桔梗总皂苷、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皂苷组),对各组大鼠尿液及血清样品1 H-NMR谱图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雄黄组大鼠尿液及血清样品代谢轮廓和空白组差异明显,RC组大鼠代谢轮廓同空白组相似,向空白组回归,RC组各化学成分可通过调节能量代谢、胆碱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肠道微生物代谢等方面而起到降低雄黄毒性的作用.

  • 柴胡-黄芩水煎液中不同化学成分群配伍与其解热作用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琳;白晶;刘迪谦

    目的 探讨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分离出的5类主要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伍与解热作用的相关性,旨在从化学成分群层次上揭示柴胡-黄芩药对解热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依照正交设计L8(27)表将柴胡-黄芩合煎液中分离出的5个化学成分群,依次配制成化学成分群配方1~8.以80 μ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LPS复制大鼠发热模型;中药各组分别灌胃给予化学成分群配方1~8(剂量均为折合原药材10 g/kg);从注射LPS开始,分别于30、90、150、210、270、330 min测量体温,连续观察330 min,计算各组体温变化值ΔT.结果 在大鼠发热第2、3峰值处(150、330 min),配方1、5、6组能够显著降低LPS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P<0.05),显示出明显的解热作用.与配方1组相比,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配方5、6组具有更强的解热趋势.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群挥发油部分(B)、黄酮部分(D)和剩余混合物部分(E)在解热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协同增强解热效果;而皂苷部分(C)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多糖部分(A)对解热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 柴胡-黄芩药对中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方对发热模型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表明各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伍与解热作用的相关程度不同.化学成分群BDE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抑制LPS诱导大鼠发热的佳配方.

  • HPLC-IT-TOF/MS分析地榆水煎液的化学成分群

    作者:许维桐;霍志鹏;雷磊;史嘉雯;王玉;何毅

    目的 基于HPLC-IT-TOF/MS系统地解析地榆水煎液的化学成分群.方法 通过DAD检测器全波长扫描,联用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根据精确分子质量及碎片信息、紫外光谱信息及极性对比,结合数据库信息.结果 从地榆永煎液中共鉴定出82个成分(含同分异构体),包括69个酚类成分、8个三萜类成分及3个黄酮类成分、1个有机酸和1个单萜烯醇苷.其中柠檬酸、短叶苏木酚酸、甲氧基苯甲酸甲酯-5-O-硫酸酯、异鼠李素-硫酸酯、鞣花酸甲氧基衍生物-硫酸酯等物质在地榆中首次发现.结论 系统地分析了地榆水煎液的成分群,进一步明确了地榆水煎液的物质基础,以期为地榆的药效和代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制附片煎煮过程成分变化规律及煎煮时限探讨

    作者:李瑞煜;张定堃;韩雪;林俊芝;杨明

    目的 分析制附片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群的变化规律,探讨制附片的科学煎煮时限.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对不同煎煮时间的制附片化学成分群信息进行采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手段对采集得到的高精度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并鉴定出随煎煮时间变化显著的差异化合物,并对其变化规律、毒性及活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经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及t检验筛选得到15个差异化学标志物;通过分析4h内不同成分的变化规律发现,制附片煎煮过程中尼奥林等众多酯性牛物碱并不受热水解,成分变化主要是单酯型生物碱向醇胺类原碱的转变,而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是次要的.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制附片若以发挥镇痛抗炎作用为主,建议常规煎煮0.5 h即可;若以发挥强心作用为主,还需要对单酯型生物碱与醇胺类原碱的强心活性进行系统比较,才能够确定久煎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 柴胡-黄芩水煎液中不同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的解热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苏丙贺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比较柴胡-黄芩水煎液以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探讨二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使用以80 μg/kg为剂量的LPS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的发热模型,同时予两给药组等剂量的柴胡-黄芩水煎液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化学成分群配方(每组剂量与原药材折合比例均为1∶100),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分别在30、90、150、210、270及330 min时连续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观察各组体温变化并计算体温变化值.结果 较模型组相比,水煎液组和配方组的△T值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P< 0.05或P<0.01),且△T-time曲线明显下移;配方组在150~330min时,体温变化较为平稳,且△T较水煎液组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在90 min时尤为显著(P< 0.01).结论 柴胡-黄芩水煎液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在去除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后具有更加显著的解热作用,提示皂苷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