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露消毒丹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湿热证疗效及FibroScan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莫小艾;蒋开平;黄清华;胡洪涛;李建鸿;邱腾宇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FibroScan无创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BV-ACLF湿热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肠道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抗病毒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内科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用甘露消毒丹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身目俱黄、小便短赤、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或黏滞不爽等)、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FibroScan测量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生化指标除对照组ALB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外,两组ALT,AST,TBIL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roScan测量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FibroScan测量值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联合内科基础治疗,不仅能明显提高HBV-ACL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可显著改善FibroScan测量值.相比常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有创检测,Fibroscan无创、即时、动态、综合的技术特点,为评估甘露消毒丹治疗HBV-ACLF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通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成人的免疫防护

    作者:王青波;吴海燕;赵菁;武锐;赵阳

    目的 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HBsAb)数据分析,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发展趋势,为其后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6年来院就诊患者和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数据,按性别及年龄为参数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阳性率或阴性率为指标,分析其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x2检验以确定其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BsAg在男女总体感染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 <0.01,其总体阳性率在经波动后呈下降趋势.分析中发现,31 ~50岁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阴性者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 >0.05.HBsAb阴性率高达51.5%.结论 经过国家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及个人预防意识的提高,其总体感染率显著下降.但HBsAb阴性率仍很高,为加强HBsAb阴性者的免疫防护.对HBsAg及HBsAb双阴性的成年人群,特别是31 ~50岁年龄段人群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 658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乙肝5项结果分析及流行情况

    作者:刘颖;刘芳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实验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乙肝5项检测结果,从而分析乙肝病毒的携带患者及流行情况。结果: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呈阳性患者中,大三阳占总数的20.27%。小三阳占总数的62.26%。两者共占总数的82.53%。不同年龄患者分组(0~20,21~30,31~40,41~60,60岁以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占本年龄组的比率分别是51.78%、35.97%,41.34%、41.21%,23.87%、57.70%,14.00%、67.53%,6.64%和78.91%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5项结果类型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其中 0~20岁年龄组患者以大三阳为主,21~30岁年龄组患者中大三阳和小三阳基本一致,31岁以上组患者以小三阳为主,即呈随年龄增加而小三阳比率增高趋势。

  • 谈乙型肝炎的防治

    作者:田冬梅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HBV)侵入机体,在体内复制而导致的肝部病变.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目前预防乙肝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

  •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宫内传播的Meta分析

    作者:王庆;姜霞;陈光虎;王荣贵;尹红霞;蔡鲜

    目的系统评价孕晚期HBsAg阳性孕妇在孕晚期注射HBIG对乙肝病毒(HBV)宫内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通过对万方数据库检索,对国内有关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三组母婴阻断的Meta分析OR值分别为0.38(0.26~0.55),0.29(0.19~0.44),0.37(0.27~0.50)。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阳性孕妇通过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阻断HBV的宫内母婴传播。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强

    目的 了解河北省固安县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类型.方法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1.HBsAg,2.抗-HBs,3.HBeAg,4.抗-HBe,5.抗-HBc)检查.结果 1 215名HBsAg阳性人员中,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1、3、5阳性占总数的35.56%,1、4、5阳性占总数的38.27%.1985年及以后出生1、3、5阳性占49.43%,1、4、5阳性占27.0%;1984年及以前出生1、3、5阳性占27.26%,1、4、5阳性占44.6%,2个年龄度的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以1、3、5阳性(大三阳)及1、4、5阳性(小三阳)为主,小年龄段以1、3、5为主,大年龄段以1、4、5为主.

  • 山西农大2000年入学新生HBV感染调查

    作者:杜果仙;牛建梅;刘志芳

    为保障大学生健康,我们对山西农大2000年入学新生进行了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调查.结果2395名入学新生中,HBV总感染率为4.55%,男5.16%,女3.64%,HBsAg阳性率为2.70%,男3.35%,女1.87%.表明大学生HBV感染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集体学生的卫生管理,搞好健康体检和乙肝疫苗接种.

  • 某高校2010年至2013年入学新生乙型肝炎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周艳春

    目的 动态了解近4年新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校方制定科学防御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呼和浩特市某高校2010年至2013年入学新生静脉血样,检测其乙肝5项指标.结果 入校新生5 862名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平均阳性率为4.20%,HBsAg总体携带率为4.07%.HBsAg阳性模式主要以"小三阳"和"大三阳"为主,分别占48.37%和41.06%.虽然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89.39%,但HBsAb(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仅为46.96%.结论 对"大三阳"和"小三阳"等HBsAg阳性者,应动态监控其血清HBV 5项;HBsAb阴性者可接种保护性疫苗;宣教乙肝知识,提高学生保健意识,预防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及流行.

  • 维持性血透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作者:秦凤绮;宋文华;李平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乙、丙二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酶标法检测115位规律血透患者空腹静脉血乙肝两对半和抗-HCV抗体.[结果] 本院血透中心HBVHCV感染率分别为9.6%及47%.有输血史的血透患者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并与输血次数有关.HBV、HCV感染者透析平均时间分别较无感染者长(P<0.05).[结论] 输血史、输血次数及透析时间是血透患者HCV感染主要影响因素,而HBV感染受输血影响较小.

  • 乙肝病毒变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刘一博;张玮

    我国为肝炎大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约1.2亿,有为数众多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达3000多万,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与}tBV相关的终末肝病.由于我国乙型肝炎患者多数是围产期感染,存在免疫耐受,机体始终不能建立完整的免疫清除功能,并在自然演变过程中会出现变异.另外,肝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难以清除,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lepatitisB virus,HBv)的感染呈慢性持续性,迁延难愈的特点,现有的药物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需要长期治疗,且治疗过程会出现病毒变异.变异的产生使慢乙肝的治疗举步维艰,考察乙肝病毒变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能丰富中医的微观辨证和有助于慢性乙肝的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其新生儿脐血乙型肝炎检测指标分析及预防

    作者:殷兆波;于占刚;赵永存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其新生儿脐血HBV 5项指标,了解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阻断母婴问的HBV传播.方法:对68例HBV感染产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其新生儿脐血HBV5项指标.结果:68例新生儿中40例感染HBV,感染率为58.8%,尤其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高(35.3%),被感染率高(66.7%),而HBsAg、抗-HBc双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无1例感染.结论: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开展孕期HBV检测及新生儿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是阻断母婴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尤其要对HBeAg阳性者应严格管理,经有效治疗、HBeAg转阴后方可结婚或妊娠.

  • 中药通过肝脾平衡法治疗乙肝临床观察及作用原理探讨

    作者:胡春光;刘智慧

    目的:探讨乙肝肝脾康通过肝脾平衡法对乙肝病毒(HBV)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原理,以期寻找一种治疗乙肝病毒(HBV)安全有效的方案,并从中医观点及乙肝特点探讨其治病原理.方法:通过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表现为三阳(HbsAg、HBeAh、HBcAb均阳性)口服乙肝肝脾康1~3个月观察肝功能变化及其机体状态和病毒消除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11%,显效率21%,有效率32%,无效率36%,总有效率64%.结论:肝脾平衡法集中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通过恢复人体正气,以达清除乙肝病毒之目的.乙肝肝脾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剂,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八八乙肝泰防治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光曙;杜庆岭;于建国;赵汇川;王根廷;甘天福;丁明权;周秀梅;邢同京;张玉奇

    探讨肝硬化形成的原因,肝硬化病理改变能否逆转和肝硬化病因治疗.任选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肝硬化(早期和代偿期)病例70例,肌注八八乙肝泰,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变化,重复肝活检.治后72.9%可获自觉症状消退和肝功能正常,11.4%基本正常,14.3%进步,肝活检复查早期肝硬化病理特征61.9%消退,33.3%进步;代偿期肝硬化假小叶71.4%消退,28.6%进步.肝硬化的治疗原则仍在于有效控制消退肝内慢性炎症,确切有效的消退肝内炎症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肝硬化,逆转其病理变化,因而肝硬化是可以防治的.

  • 浅谈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作者:孙秀英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其中,以乙型肝炎为常见.在妊娠—分娩这一特殊的生理过程中,孕产妇的机体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应答反应,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人群中有部分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可由于妊娠的某些因素而出现症状,且该症状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1 对母婴的影响孕期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若肝糖元素储备不足,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故孕妇患乙肝后多转为慢性.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IV、TP、HBV和HCV的情况调查

    作者:李继霞;罗南萍;公衍文;薛炼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现状,为控制传染科疾病的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HIV、TP、乙肝五项、抗-HCV检测.结果:本文患者HIV感染0例,梅毒感染7例(占2.19%),乙肝感染153例(占47.81%),与国内相关报道大致相符,丙肝感染37例(占11.56%),低于国内相关统计数据;其中梅毒+丙肝混合感染1例,梅毒+乙肝混合感染4例,丙肝+乙肝混合感染20例,总感染率达到53.75%.严格感控措施后,感染率由44.44%降到了21.2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发人群,与正常健康查体人群的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混合感染多见,严格感控措施后感染率下降明显,提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传染性疾病的监控,有助于阻止医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 睢宁县6~10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调查

    作者:李智祥;王永

    目的 了解2011年睢宁县6~10岁儿童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及其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采集3个镇(社区)的1 826名6~10岁儿童的静脉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睢宁县6~10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1.04%,各年龄组之间、不同性别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sAb阳性率为72.23%,随年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睢宁县6~10岁儿童的HBsAg携带率较低,HBsAb阳性率处在较高水平,但随年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需加大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低龄儿童的二次免疫及一般人群的乙肝疫苗普种工作.

  • 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母婴传播探讨

    作者:黄永清;叶丽军;杨礼超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从本市一所省级附属医院和一所市级妇幼保健院1997年5月1日~1997年10月30日入院分娩397例产妇中随机对妊娠37~43周产妇200人及其新生儿脐血200份进行HBV检测.200例产妇孕期保健卡中HBV正常120人,HBV异常8人,其中HBsAg(+)4人,HBsAg+HBcAb+HBeAg(+)4人,未检测HBV者72人.

  •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IV、HBV、HCV和TP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周小萍;何才能;韦肖云

    [目的]了解自愿接受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者(MMT)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特征,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MMT者进行HIV、HBV、HCV和TP抗体血清检测.[结果]170例MMT者,HIV阳性48例(28.2%),HBsAg阳性43例(25.3%),HCV阳性151例(88.8%),TP阳性3例(1.8%).[结论]MMT者均为静脉吸毒,有感染和传播HIV等高危行为,经血和性行为传播较正常人群高,应加大管理和行为干预力度,降低HIV等传播扩散和传染的危险性.

  •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作者:尹昌平

    [目的]探讨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357例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4例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3支,200IU/支,所生284例婴儿接种HBIG 2支,100IU/支,同时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73例孕妇所生婴儿,只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结果]两组婴儿在12月龄时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实验组阻断率(93.8%)高于对照组(81.2%,χ2=7.68,P<0.01).[结论]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

  • HBIG阻断乙肝E抗原阳性孕妇宫内母婴传播的Meta分析

    作者:纪惠玲;徐珊;陈孟南;陈艳;姚栩;郑能雄

    [目的]系统评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eAg阳性孕妇乙肝病毒(HBV)宫内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有针对性的对重点人群制定更加有效的乙肝免疫策略.[方法]通过电脑检索,对国内有关HBeAg阳性孕妇晚期使用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母婴阻断的Meta分析OR值为0.22(0.15~0.33).[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HBeAg阳性孕妇通过注射HBIG能有效阻断HBV的宫内母婴传播,建议在孕期28、32、36周注射HBIG200 IU,以减少HBV的宫内母婴垂直传播.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