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焦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变化

    作者:杨海玲;覃葆;李琴;黄华艳;吴尤娇;徐信;詹祖勇

    目的:考察焦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In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90∶10),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焦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大小顺序为生品(中)(1.03 mg·g-1)>生品(小)(0.68 mg·g-1)>生品(大)(0.57 mg·g-1)>炒焦(0.12 mg·g-1)>炒焦(轻)(0.11mg·g-1)>炒焦(重)(0.09 mg·g-1).结论:加热温度与时间对栀子中熊果酸含量有一定影响,炒焦后熊果酸含量降低.

  • 苍术炒焦前后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AQP2,AQP3含量的影响

    作者:付伟;孙雄杰;李水清;刘艳菊;陈祥胜;杨建锟

    目的:探讨苍术炒焦前后对湿阻中焦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2(AQP2)和AQP3含量的影响,为苍术炒焦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动物分成空白组,湿阻中焦模型组,生苍术高、中、低剂量组(3 459.2,1 729.6,864.8 mg· kg-1)及焦苍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同生品)和香砂胃苓丸阳性组(1 729.6 mg·kg-1),连续灌胃给药7d.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给药前后大鼠尿液中AQP2含量和结肠黏膜中AQP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尿液中AQP2含量增加,结肠黏膜中AQP3含量降低,两者间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中AQP2含量均降低,且生品组AQP2含量较焦品组低;结肠黏膜中AQP3含量均增加,且焦品组含量高于生品组.结论:苍术的生品与焦品均有祛湿止泻作用,生苍术祛湿作用强于焦品,焦苍术止泻作用强于生品.

  • 中药炒焦物质基础及其质量评价研究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玉杰;仲瑞雪;杨添钧;王茹茹;吴纯洁

    中药炒焦后原有的有效或指标成分破坏或降低,但药理作用并不降低或有所增强,现有的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不能解释炒焦后药物的性味与功效等的变化.同时,对炒焦饮片的质量评价缺乏具有客观、专属性的评价指标,不能反映中药炒焦饮片的特点.因此如何打破炒焦研究的瓶颈,进一步创新、深入地研究中药炒焦物质基础,是业内学者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结合前期研究发现,提出通过对Maillard反应的研究来阐明炒焦物质基础及原理和建立适合炒焦饮片特点的专属质量评价指标的科学构想,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 焦苍术炮制工艺研究

    作者:孙雄杰;蒋濛;涂济源;陈琪瑶;刘苗苗;付伟;刘艳菊

    目的 优化苍术炒焦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苍术中鞣质质量分数和小鼠腹泻指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各因素(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炒频率)对苍术炒焦工艺的影响.结果 苍术炒焦佳工艺为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焦苍术的质量研究奠定基础.

  • 细辛中马兜铃酸A与黄樟醚的炮制减毒方法研究

    作者:严建业;王元清;王炜;王智;彭买姣;朱承慧;席秀利;廖端芳;罗堃

    目的 研究细辛中马兜铃酸A与黄樟醚炮制减毒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细辛生品及各个炮制品中黄樟醚、马兜铃酸A的量进行检测,以其量变化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毒性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 黄樟醚进样量在169.2~846.0 μg (r=0.999 6)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1.67%;马兜铃酸A进样量在11.6~58.0 ng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43%,RSD为1.25%.黄樟醚的炮制去除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盐制>炒焦>米泔水制>碱制>甘草制>醋制>姜制>酒制>碱醋制>蜜制,其中盐制与炒焦对细辛中黄樟醚的去除率达到55%以上;马兜铃酸A的炮制去除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炒焦>碱醋制>盐制>碱制>醋制>米泔水制>甘草制>酒制>蜜制>姜制,其中炒焦对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去除率达到60%以上.结论 细辛炮制后,黄樟醚和马兜铃酸A的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炒焦炮制优.

  • 炒焦类中药历史沿革及差异性分析

    作者:王玉霞;徐瑶;夏满琼;兰泽伦;周霞;万军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原有功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对历代炒焦中药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炒焦前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相关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炒焦类中药提供借鉴.

  • 单炒的历史沿革研究

    作者:陈缤;王丽娜;贾天柱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对中药炮制单炒工艺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分析.探讨炒法的起源,分别对单炒工艺中的炒黄、炒焦、炒炭的历代药物品种及部分炮制理论加以整理总结.

  • 对"三仙"炒焦增效问题的商榷

    作者:王辉;范冬霞;付志荣

    对传统经验,将"三仙"即山楂、麦芽、神曲这三味药分别炒焦后能增强消食导滞作用提出商榷.

  • 彭银亭炮制“炒焦”经验浅探

    作者:周少林;易春

    对中药炮制名师彭银亭炮制“炒焦”经验进行总结.在中药饮片“炒焦”中运用眼、口、鼻,对炮制需“炒焦”饮片的形、气、色、味的传统经验控制标准的方法,浅探其药理、化学及临床运用,来衡量炒焦标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