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案

    作者:邓鑫;王雪;贾志强;东贵荣

    毕某,男,60岁,离退休干部.初诊日期:2005年3月30日.主诉:左侧眼睑下垂,无力抬举,晨轻暮重加重1年余.病史:15年前曾患复视,当时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并激素治疗1.5月后改善,后每疲劳时便觉眼部不适,于1年前因疲劳过度加重,服用中成药肌萎康和拟胆碱药溴吡斯的明,未见好转,特来东贵荣教授处就诊.查左侧眼睑下垂,无力抬举,平视上睑遮挡黑睛大于2/3,无复视,肌疲劳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胸闷食少,舌质暗淡微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弦.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 王永炎教授治疗痿证验案2则

    作者:刘金民

    1筋痿冯某,女,33岁.缘双下肢软弱无力,双眼视物不清6个月于1991年4月26日收入我院.患者1987年8月无明显诱因,突然腰骶部瘙痒伴剧烈疼痛,逐渐发展为双上肢疼痛伴力弱.经给激素等药治疗后,症状缓解消失.

  • 神经重复电刺激对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蓓;李六一;冯淑艳

    目的:探讨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拟诊的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进行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测试46例MG眼肌型患者,单上睑下垂者20例,双眼睑下垂者19例,复视者有3例,吞咽困难者2例,咀嚼无力2例。共对204条神经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MG眼肌型患者在疲劳试验前,单独刺激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的阳性率分别为41.30%(19/46)、15.21%(7/46)、6.52%(3/46),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8.69%(27/46),高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6/46)。疲劳试验后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阳性率分别为47.82%(22/46)、21.74%(10/46)、6.52%(3/46)。疲劳试验前后可见低频刺激阳性率均远高于高频刺激,且高频刺激阳性者在低频刺激时全部为阳性。疲劳试验后三角肌的RNS阳性率增加;面肌、小指展肌的RNS阳性率无明显变化;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下RNS阳性率增高。结论 MG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对MG眼肌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温针合梅花针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36例

    作者:徐化金;高学军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临床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属中医的目不开、睑废等范畴.1997-07~2000-05,我们采用温针合梅花针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20岁,大62岁,平均42.6岁;病程短14日,长6个月,平均52日;左眼13例,右眼16例,双眼7例;其中上睑下垂遮盖整个瞳孔,如睡眠状者11例,其余下垂程度为部分或不全遮盖瞳孔;伴有复视或视力不正常者13例.

  • 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狂犬病

    作者:郭水萍

    [病例]男,42岁.因双眼睑下垂1天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收住院.头晕,但无晨轻暮重、复视、饮水呛咳及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作者:范晓东

    1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孙某,女,60岁,2003年12月8日就诊.因左上眼睑下垂半年,复视20d,曾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给予溴吡斯的明30mg,1日2次,因服后腹痛、腹泻频繁而停药.就诊于我科,症见左眼上睑下垂掩及瞳仁,上抬无力,复视,纳食较前量少,舌淡苔白,脉虚沉.据"下者举之"之原则,拟补中益气,升提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黄芪40g,党参30g,白术20g,山药、当归、陈皮、炙柴胡各15g,升麻9g,白芍、麦冬、五味子各10g,炙甘草6g.服6剂后,左上眼睑下垂好转.守前方加菟丝子、续断各15g,又服10剂,左上眼睑下垂、复视均消失.为巩固疗效,将上方研制成丸剂,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随访半年未复发.

  • 宝宝眼皮下垂莫小觑

    作者:吴照

    3岁的冬冬一直由奶奶带着.这几天奶奶发现孙子起床时总好像没睡醒,眼皮耷拉着,到了下午和晚上眼睛更是睁不开的样子,浑身上下无精打采,摸摸额头也没发烧.奶奶很是担心,打电话叫冬冬的爸爸带孙子去医院看看.经过检查和仔细询问症状,医生说冬冬可能患了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需要住院治疗.

  • 重症肌无力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报告

    作者:马俊;刘金菊;徐大成

    患者,男,50岁,曾因双眼睑下垂4个月于1998年6月入院,患者症状晨轻暮重,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辅助检查:胸腺CT、前列腺B超、胸片及心电图正常,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糖、电解质均正常,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应用吡啶斯的明及地塞米松治疗,症状消失出院。同年9月眼睑下垂复发,仍给予抗胆碱酯酶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眼睑症状消失出院,并继服用吡啶斯的明60 mg,每日3次,其间病情稳定。1999年9月,再次出现眼睑下垂,并出现头颈部及四肢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摸头、下蹲、站立困难,查体:双眼睑上缘遮盖角膜下缘,咀嚼肌力弱,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Ⅳ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腱反射及肌张力可,病理征阴性,感觉检查正常,给予抗胆碱酯酯药物、地塞米松及环磷酰胺治疗,眼睑症状消失,四肢无力好转出院。出院2个月后又发眼睑下垂,头颈及四肢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并出现呼吸困难、多汗、心悸、腹泻(每日2~3次),仍重用上述治疗方案,疗效不佳,且肌无力早晚无区别,进一步详细体检:甲状腺I~Ⅱ级,双手震颤明显,心率100次/分,律齐。10.8pmol/L(正常值2.1~5.8 pmol/L),25.6 pmol/L(正常值11.5~23.0 pmol/L),促甲状腺激素0.15 μIU/ml(正常值0.3~5.0 μIU/m1),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电解质正常,考虑存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亢性肌性,加用丙基硫氧嘧啶,口服1次100 mg,每日3次,症状好转。讨论 重症肌无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同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两者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通常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乙酰碱受体抗体可证实。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在遗传基础上,因感染、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得到证实。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合并多种肌病,新斯的明对其无效,合并重症肌无力多为眼肌型,用新斯的明效果好,本例初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抗胆碱酯酶治疗有效,复发渐出现全身型,且肌无力早晚无区别,抗胆碱酯酶治疗效果欠佳,当加用抗甲亢治疗后,病情好转。本例提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排除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后,应考虑有无甲亢及甲亢性肌病存在。本病例复发时,由于忽视了甲亢诊断,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并存关系。本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在重症肌无力后出现,是否存在重症肌无力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诱发因素,目前尚无可靠依据证实。

  •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和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作者:乞国艳;薛银萍;刘鹏;顾珊珊;刘朝英;董会民;杨红霞

    目的:观察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 MG)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MG眼肌型、年龄3个月至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MG眼肌型患儿161例,单纯接受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使用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MG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检测外周淋巴细胞因子。结果(1)接受单纯中药治疗后1、3、6、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12个月平均临床相对评分显示临床痊愈率分别为12.40%、66.90%、91.70%、96.20%。(2)血清细胞因子IL-6、IL-12、IL-17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治疗前后指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MG眼肌型患儿的细胞因子IL-4上升、IL-6、IL-12、IL-17明显下降,改变了MG眼肌型患儿的免疫状态,使MG眼肌型症状完全缓解率高且不易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