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太极平衡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知博;刘东;常悦松;贾力;乔鹤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确定太极平衡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步行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传统运动疗法治疗基础上增加太极平衡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治疗,2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分级量表、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观察对比2组患者步行功能、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步行功能改善均有明显效果(P<0.05),且治疗组对于步行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下肢功能改善均有明显效果(P<0.05),且治疗组对于下肢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起到正向作用(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极平衡法能够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并且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能起到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踩网格运动在老年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邵翠萍;江文仙;金旭;寿棘

    目的 探讨踩网格运动在老年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58例老年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按历史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踩网格运动训练.采用运动中的情感状态测定尺度(MCL-S.2)量表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Ashorth法肌张力评级、Holder步行功能分级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时的心情及步行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心情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步行功能改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踩网格运动在老年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同常规康复训练,,但患者的训练依从性提高.

  • 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秀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LOS、BBS、ABC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步宽、步长、步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其平衡及步行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平衡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余满;王伟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脑部高级中枢病变,使正常的神经突触联系被破坏,失去了对低位中枢的控制,特别是小脑、脑干病损时常出现机体平衡功力的减弱或丧失,主要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负重能力差和迈步能力差,导致不能独立行走。平衡能力的加强对恢复步行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加强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刘言薇;黄臻;闵瑜;屈菲;陈佩顺;李豪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内科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采用三维步态分析和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两组下肢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三维步态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下肢步行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