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临证发微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其语非孤立存在,上下文相贯为:“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此文强调指出了胆在脏腑活动中的重要性.
-
中风偏瘫中医康复原则探讨
中医康复学是80年代提出的,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中医临床学、中医养生学的部分知识,吸收现代康复学的某些理论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医中风偏瘫康复方案的建立应以现有的中、西康复学理论和治疗经验为依据,遵循以下的原则.1 引入障碍学观点
-
疮疡研究与辩证法浅析
自然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正确的哲学思想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原理和思维方法 ,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错误的哲学思想则为科学研究提供错误的指导原理和思维方法,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笔者的老师、著名的疮疡专家李竞主任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始终注意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思想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时刻提醒我们要多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现总结一下在疮疡临床研究工作中的体会.
-
保健专家翁维健、吉良晨谈养生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思想。在人类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华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正日益引起国际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
中医眼中的"亚健康"
在中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懂得防患于未然.病已经形成再治疗它,混乱的状况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它,就好像口渴了再打井,开始争斗再制造兵器."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行之,则可延年益寿、颐养天年;背之,则疾病缠身,苦熬时日.
-
论何广贤顾护小儿脾胃理论思想
何广贤名中医顾护小儿脾胃的思想体现于小儿保健及疾病的防与治.主张小儿保健由零岁做起,此为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步;而小儿脾常不足,无论饮食、外感、内伤,还是药之不慎,均可伤及小儿原本不足之脾胃,故脾胃失调是小儿发病的重要因素,强壮和顾护脾胃应贯穿于治病防病全过程.
-
论中医的自然观与情志疾病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的探索与看法.中医的自然观有"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中医的理论中有"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即是理论思想,也是精神.我们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自然观思想,进而再看精神疾病,有着现实的意义.
-
脏腑体用论初探
目的:探讨脏腑体用论的理论思想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搜集、整理历代文献有关资料,对脏腑体用论的论述进行归纳、分析,提作者见解.结论:体用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其在明清时发展到鼎盛;认为五脏六腑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认为凡补五脏之体者,皆守药,补六腑之体者,皆通药.
-
探讨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美容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耿兵:对美容美发短期培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学生、对教师及美容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对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包括建设好学习环境和资源;保证打好基础,使学生所受教育"一生受用";本着"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思想因材施教,发掘学生专项潜能,体现多元智能理论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发展个性;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以"准职业人"参与活动和实习实训.
-
从《伤寒论》谈治未病的思想
探讨《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分析归纳《伤寒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有关治未病的内容。《伤寒论》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新瘥防复”,其“有病早治”,主要突出在发病之初,做到防微杜渐,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病盛防危及施治防误等方面是“治未病”之核心。“新瘥防复”重在调养脾胃。《伤寒论》治未病”的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研究《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等对于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研究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