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息肉的内镜治疗进展

    作者:刘伟强;高广荣;李达;张成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常规的结肠息肉切除方法,在我国已普遍应用.目前,内镜医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将病变或息肉予以切除,如利用钳夹活检术或圈套切除术将小息肉予以切除,利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将较大息肉或早期结直肠癌予以切除,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息肉的内镜下切除在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是未来癌症预防的主要措施.本文对近几年来息肉的主要内镜治疗技术进行综述.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浅表结直肠肿瘤的疗效及恶性病理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闫炎;李士杰;曹长琦;王警;袁鹏;吴齐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浅表性结直肠肿瘤的疗效、安全性、适应证,并分析浅表性结直肠肿瘤恶性病理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ESD治疗的111例患者(152处高危结直肠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根据终病理良恶性分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恶性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纳入病例中病理结果为腺癌的病变有78处,腺瘤74处.全部病例的完整切除率为95.4%,其中恶性病理病变为91.0%.发现或高度怀疑的不良事件(穿孔或出血)7处(4.6%).其中病理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99处(65.1%).在恶性病变中共有67.9% 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瘤.不同病变类型的患者中,年龄、病变大径、形态及位置构成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组和腺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4.4岁和59.8岁,P<0.001;平均大径分别为2.13、1.45 cm,P=0.009;直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病变中恶性病变的比例分别为67.5%、49.0%、42.4%,P=0.045;侧向发育型肿物中恶性病变占63.2%,隆起型病变中仅41.6% 为恶性,P=0.008).结论 ESD治疗浅表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安全有效.肿瘤的良恶性判定不能简单地依靠活检,应当结合年龄、病变大径、位置及病变形态综合判断,进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整块完整切除的目的.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8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炳德;徐林生;梁丁保;何晶丽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28例经ESD治疗的GI-NEN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食管2例,胃3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5例,直肠17例,总结其内镜下形态,根据病理学分级,严密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其中G118例,G29例,G31例,追加外科手术治疗;胃底1例发生术中穿孔,直肠1例术后3 d发生迟发性出血;术后平均随访26.5个月,1例升结肠和1例直肠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未发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术前排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下,<1 cm GI-NENs是ESD术的绝对适应证,1~2 cm GI-NENs ESD术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三年疗效评价

    作者:刘靖正;徐美东;姚礼庆;周平红;陈巍峰;秦文政;胡健卫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经ESD治疗的153例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ESD治疗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疗效.结果 153例患者中包括早期胃癌26例(1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7例(43.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0例(39.2%);ESD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8.0%(150/153),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4.8%(145/153),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4.8%(145/153).术中穿孔5例(3.3%),术后迟发性出血9例(5.9%),均予保守治疗治愈;ESD术后3年内病变复发3例,总复发率为2.1%(3/140);1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1.5%,随访时间11~54(35.1±22.8)个月;死亡1例,3年生存率为99.3%(152/153).结论 ESD治疗胃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是一种安全、远期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推广.

  • 抗栓药物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影响的 Meta 分析

    作者:姜元喜;陈莹;边海鹏;许树长

    目的:探讨应用抗栓药物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抗栓药物对ESD术后出血影响的所有文献,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估ESD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不同应用方法对术后出血的影响,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5篇研究。Meta分析显示,持续应用抗栓药物与从未服用抗栓药物(OR=0.36,95%CI:0.22~0.59,P<0.0001)和术前停用抗栓药物(OR=0.43,95% CI:0.20~0.94,P=0.03)相比,大大增加了ESD术后出血的风险,但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OR=0.67,95% CI:0.40~1.11,P=0.12)。术后2 d即恢复使用抗栓药物(9.97%,73/732)、停药期间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过渡治疗(9.90%,82/828)以及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栓药物(13.31%,39/293)都会明显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结论 ESD术前停用抗栓药物可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但过早恢复服用抗栓药物、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过渡或联用多种抗栓药物都会使出血风险相对增加,将来还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朱振;朱海杭;刘丹;印健;王璐;陈磊

    目的:探讨食管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我院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食管血管瘤”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以“esophageal hemangioma”和“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为关键词在PubMed、Elsevier、Springer、Wiley、OVID、EBSCO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2016年3月31日。结果检索到中文文献6篇,但均无食管血管瘤患者的详细资料。检索到英文文献4篇,剔除重复报道。共检索到3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病例,与我院报道的2例病例进行汇总分析。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29~64岁。2例无症状,3例表现为吞咽困难。5例食管血管瘤超声内镜下均起源于黏膜下层,4例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1例为边界不清的高回声。4例行胸部CT检查,2例病变为软组织密度影,1例病变为高密度组织影,1例病变为强化组织影。术前仅1例行胃镜下活检病理检查,但提示炎性渗出及坏死组织,未能确诊。术后病理4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毛细血管瘤。术后随访2例6个月无复发,1例8个月无复发,1例6周无复发,1例无随访资料。结论食管血管瘤临床罕见,胃镜、超声胃镜、胸部 CT 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肠黏膜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张春霞;宫爱霞;孙颖;刘艳洁;夏楠;冷敬;葛林梅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结直肠黏膜病变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02/2013-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SD治疗的42例胃肠黏膜病变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因黏膜下注射抬举征阴性,中转手术治疗.40例患者共46处病变完成ESD治疗,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89.1%(41/46),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78.3%(36/46),出血率20%(8/40),7例术中少量出血(17.5%),1例术后24 h内出血(2.5%),所有出血患者经内镜下治愈.术中穿孔7.5%(3/40),其中2例病例经内镜下治愈,1例穿孔病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消化系狭窄及肺炎病例.术后随访2mo-2年,1例术后6 mo复发,复发率2.7%,再次行ESD治疗,无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ESD以其高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较低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残留、复发率,并且创伤小,恢复快,大限度保留胃肠结构及功能,同次手术可处理多处病变、同一患者可多次实施ESD手术等优点,成为消化系黏膜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并且一旦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大多可经内镜下治愈.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冯倩;戈之铮

    随着色素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共聚焦内镜等的出现和应用,以及人们对恶性肿瘤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胃癌在早期阶段即被发现,其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自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出现以来,在消化系早期肿瘤中的治疗优势越来越明显.因其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可完整切除癌灶等而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就ESD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美司钠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欢;蔡晓敏;程烨夏子;蓝幼珍;张杰希;伍齐鸣;陈素玉;施宏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平滑肌瘤、贲门失弛缓症、甚至纵隔病变等既往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的病变可以经内镜治疗达到根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旨在整块切除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现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而隧道内镜技术则通过建立黏膜下隧道,更将消化内镜治疗范畴从黏膜、黏膜下层拓展到固有肌层乃至纵隔.无论ESD抑或隧道内镜,黏膜下剥离不可或缺,理想黏膜下注射液能够缩短黏膜下剥离时间,提高剥离效率.黏液溶解剂硫醇化合物美司钠黏膜下注射用以快速溶解结缔组织中二硫键,暴露血管,以利内镜黏膜下剥离,未来有望在内镜临床推广.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物效果分析

    作者:张明月;吴双;郭秀颖;徐红

    目的 通过对比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与其他治疗方式在治疗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结果差异,探讨STER的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 回顾2012-11-01/2018-03-01期间,因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行切除治疗的121名患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胸腔镜切除(thoracoscopic enucleation,TE)组与内镜切除(endoscopic resection,ER)组在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与TE组在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STER组肿瘤直径(2-40 mm,平均17.68mm)比TE组肿瘤直径(5-80 mm,平均20.33 mm)小,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229);而STER组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的对比中发现,两组在肿瘤直径、整块切除率和患者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STER组的整块切除率低于外科组和ESD组,但平均随访22.4 mo(3-60 mo),三个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手段,对于≤4 cm的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我们推荐优先考虑STER切除.

  • 全切缘显示ESD标本病理检查方法的优点及推广

    作者:崔艳梅;刘伟;吴在增;刘建强;郑智勇

    目的 对“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标本取材规范”进行改进,并提出精确显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EIN)早期浸润的方法.方法 建立一种“全切缘显示”的ESD标本取材法,应用于120例消化道ESD标本.用0.05%24型蛋白酶消化40 min修复的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HGEIN基底膜是否完整,判断有无早期浸润.对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的部位、肉眼分型、组织学类型、切缘侵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该取材法的临床实用性.结果 食管30例、胃64例、肠26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23-81岁,平均58岁.肉眼分型:I型42例,ⅡA型43例,ⅡB型29例,ⅡC型6例.组织学类型:HGEIN39例;癌变17例,其中3例为M1,5例为M2,6例为M3,3例为SM2.HGEIN有2例口端切缘侵犯.8例疑癌变标本,通过Ⅳ型胶原标记后6例证实为HGEIN,2例为癌变.结论 “全切缘显示”ESD标本病理检查方法,不仅上下切缘及两侧切缘都可以完整显示,且不增加工作量,无需大包埋盒和平推式滑动切片机等专用设备.对于HGEIN疑癌病例用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早期癌浸润效果佳.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并发症率对比分析

    作者:冯浩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 选择我院早期胃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能缩短其自身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肛门微创手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早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大明;张建生;吴会国;冯福梅;杜海鹏

    目的 研究经肛门微创手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早期癌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于我院行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的早期直肠癌患者和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间的差异.结果 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肛门微创手术组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完整切除率、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经肛门微创手术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 内镜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钟芸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消化道内镜手术中的两种重要手术方式,目前基于两者又出现了改良的新术式:ESD-S(ESD with snare,ESD联合圈套器法)与EMR-P术( EMR with precutting ,预环切EMR法)。这四种手术方式在治疗结直肠肿瘤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如较高的完全切除率,较低的并发症风险等。综合近几年国际发表的临床试验,笔者认为:对于直径小于20 mm的结直肠肿瘤,可根据肿瘤的情况,选择ESD术、ESD-S术, EMR-P术或者EMR术。对于直径大于20 mm的肿瘤, ESD术与ESD-S术由于其较低的复发率与较高的完全切除率,可以作为处理此类肿瘤的首选。如上述两种术式风险较高,可以采用EMR-P进行处理。 EMR术由于完全切除率较低,复发率偏高,而大于20 mm肿瘤恶变风险较高,不适合用于这类肿瘤的切除。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观察食管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淑芳;杨云生;袁静;张修礼;卢忠生;孙刚;令狐恩强;孟江云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观察食管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PCL)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病变者纳入研究,应用NBI-ME对食管IPCL进行观察并分型,对病变黏膜行活检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NBI-ME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45例次患者的146个部位纳入研究,经内镜下活检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炎症98例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 10例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31例次,恶性肿瘤7例次.NBI-ME对食管黏膜炎症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8/88)和7/7;而对LIN和HIN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10、69.8%( 30/43)、69.8%( 37/53)、35.0% (7/20)、90.9%( 30/33)、12.5%(70/559)、2.3%( 30/1290)和87.1% (27/31)、72.7% (16/22)、81.1% (43/53)、81.8%(27/33)、80.0%( 16/20)、634.1%(837/132)、35.2% (124/352).结论 采用NBI-ME可对食管IPCL进行分型,对食管黏膜的炎症和恶性肿瘤可进行精准的内镜诊断;而在黏膜不同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对HIN的诊断具有相对优势.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评价

    作者:徐芳媛;尹成龙;袁志萍;孙超;施瑞华;杨树平;于莲珍

    目的 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76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对其手术及治疗情况、近远期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等多个指标进行回顾比较.结果 176例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6例,病灶长度1~10 cm,平均4.3 cm,ESD平均手术时间62 m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0例,病灶长度1~10 cm,平均5.0 cm,ESD平均手术时间72 min.早期食管癌病例40例,病灶长度1~11 cm,平均5.7 cm,ESD平均手术时间86 min.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80例(45.5%),出血2例(1.1%),穿孔3例(1.7%),食管狭窄15例(8.5%),腹痛17例(9.6 %),发热15例(8.5%),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125例病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39个月).病灶术后病理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6例患者中,54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3.6%(2/56)边缘有残留;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80例患者中,76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5.0%(4/80)切缘有残留;食管早期癌的40例患者中,37例为一次性完整切除,7.5%(3/40)切缘见残留.所有病理基底均未见残留,且术后病理提示所有患者病变范围均未突破黏膜下层.病灶局灶复发3例(1.7%).101例进行了术后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100%(101/101).7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其中2例局灶复发,1例发现贲门病变,创面愈合率100%(79/79).52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1例局灶复发,创面愈合率100%(52/52).结论 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有利于病理诊断,并且病灶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诊断及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七氟醚麻醉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邢欣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90例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提高效果和保护心功能.

  • 防治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

    作者:王粉;陈喆

    目的 探究分析防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少量出血情况,但经过氩离子、电凝等手段成功止血,均未采取输血治疗.手术后,没有出现呕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做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浅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韩延风;李玉漩

    目的:探究在对消化道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该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内收治的患有消化道肿瘤的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该次研究的对象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研究该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进展.结果:该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的直径在1.1~3.4 cm之间,平均的直径为2.21±0.11 cm;手术的时间在32~17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74.12±2.11分钟;患者的手术创面有少量的出血发生,同时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患者进行2~7个月的随访,没有患者复发或者发现肿瘤有残留.结论:在对消化道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实现肿瘤完全剥离.该方法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 内镜超声和内镜黏膜下剥离诊治直肠类癌31例

    作者:阮荣蔚;王实;刘永军;陶亚利;俞江平;朱舒文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及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5月31例直肠类癌行EUS检查,对其中直径<1.5 cm的19例行ESD治疗.在瘤体边缘做环周标记,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和美蓝混合液,使瘤体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瘤体周围黏膜,剥离瘤体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瘤体. 结果 通过EUS检查及深挖活检,诊断直肠类癌31例,EUS特征为位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的低回声占位影.对19例直径<1.5 cm直肠类癌行ESD治疗,均完整切除瘤体.术中穿孔 1例,术后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肿瘤组织残留.19例随访1~4年,平均1.8年,除1例因创面经久不愈转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无复发及转移. 结论 EUS可明确直肠类癌的来源层次、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肌层及周围血管浸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ESD治疗直径<1.0 cm的直肠类癌安全可靠,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794 条记录 3/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