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MMP-1mRNA及TIMP-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泰洪;葛娅;张赤志;任星峰;朱清静;唐瑛;杨群;王晓昆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250mL/L四氯化碳给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秋水仙碱及抗纤软肝颗粒小、大剂量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Ⅱ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lmRNA、TIMP-1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玲;朱清静;张赤志;明安萍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mg/ml、2.5mg/ml、1.25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小时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1); 并可诱导HSC凋亡, 且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 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 中药抗纤软肝颗粒抑制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EK-1和c-fos表达

    作者:杨玲;朱清静;笪邦红;张赤志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对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EKl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不同浓度的抗纤软肝颗粒温育肝星状细胞24 h后,PDGF-BB(10 pg/L)刺激24 h,再加入上述浓度的抗纤软肝颗粒,3 h后,又加入PDGF-BB(10 pM)作用5 min,然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生,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MEK-l,原位杂交法检测c-fosmRNA.结果:无血清培养显示抗纤软肝颗粒对于PDGF诱导的细胞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抗纤软肝颗粒5 g/L、1.25 g/L各组的MTT测定值分别为0.28±0.03和0.43±0.04,与PDGF对照组(0.82±0.05)相比P<0.01;对PDGF诱导的MEK-1及c-fosmRNA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纤软肝颗粒5 g/L、1.25 g/L各组细胞的MEK-1表达水平分别为0.143±0.013、0.169±0.007,与PDGF组(0.186±0.0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c-fosmRNA表达水平分另为0.152±0.010、0.163±0.005,与PDGF组(0.183±0.014)比较也显著减弱(P<0.01).结论:在所应用的剂量范围内,抗纤软肝颗粒可抑制PDGF诱导的HSC增生,其机制与干扰Ras-MEK-MAPK信号通路有关.

  • 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概述

    作者:杨玲;朱清静;张赤志

    目的:对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的立法及抗纤软肝颗粒的组方意义;②抗纤软肝颗粒影响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③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抗胀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是血瘀痰结,治疗应软坚消痰、活血化瘀为大法.该法抗肝纤维的主要机制有:①保护肝细胞;②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③干扰肝星状细胞激活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结论:软坚消痰,活血化瘀法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信号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林;杨玲;严红梅;朱清静;张赤志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林;肖群益;毛成健;张赤志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以HSC-T6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包被+10%生理盐水组,纤维连接蛋白(FN)+10%生理盐水组,FN+5%抗纤软肝颗粒含药血清(KXR)组,FN+10%KXR组,FN+20%KXR组.按以上分组进行药物干预,干预后继续培养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甲苯胺蓝染色方法测定细胞黏附率,流式细胞仪测定HSC凋亡;应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5β1蛋白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含药血清组HSC的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与对照组及FN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下调HSC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可能是其阻抑整合素信号转导的位点之一.

  • 抗纤软肝颗粒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玲;张赤志;朱清静;明安萍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不同浓度的KXR温育HSC 24 h后,PDGF-BB(10 ng/ml)刺激24 h,再加入上述浓度的KXR 3 h后,又加入PDGF-BB(10 ng/ml)作用5 min,然后收集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结果:无血清培养显示该方对于PDGF诱导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提示KXR能抑制PDGF诱导的HSC DNA合成期及合成后期和分裂期DNA百分含量,阻断细胞由静止期/DNA合成前期向DNA合成期转化,呈剂量依赖性(5 mg/ml组作用显著,P<0.01).结论:KXR能抑制PDGF诱导的HSC增殖.

  •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

    作者:胡泰洪;张赤志;任星峰;唐瑛;朱清静;王晓坤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组织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250 ml/L 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于秋水仙碱、抗纤软肝颗粒小和大剂量治疗,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Ⅳ-C、LN.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有效抑制Ⅳ-C、LN的生成和沉积(P<0.01),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P<0.01),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玲;张赤志;朱清静;杨胜兰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 mg/ml、2.5 mg/ml、1.25 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 h后,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 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1,<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阻滞细胞周期的进行,从而抑制HSC增殖.

  • 抗纤软肝颗粒对四氯化碳加乙醇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作者:严骏松;周金辉;程良斌

    目的:观察中药抗纤软肝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加乙醇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M)15只,抗纤软肝颗粒组(K)15只,正常对照组(N)10只.M、K组大鼠分别以40%CCl4橄榄油液腹腔注射,2 次/w,并以5%乙醇为唯一饮水;N组大鼠同期注射等剂量的橄榄油.造模同时,K组大鼠即予抗纤软肝颗粒2g/100g/d(中等剂量)灌胃,1 次/d;M、N组大鼠同期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7周.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Alb/Glo比值、ALT、AST的变化.结果:K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较M组明显减轻,结缔组织明显减少,纤维间隔显著变薄,未见明显假小叶;M组大鼠血清Alb显著降低,ALT、AST均有明显升高(P<0.05);K组大鼠Alb回升,ALT及AST明显下降,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可通过保护肝细胞,降解纤维组织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抗纤软肝颗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蔡艳萍;程良斌;李志伟;刘艳

    目的:观察中药抗纤软肝颗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周期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以抗纤软肝颗粒灌胃制备药物血清,HSC-T6细胞株复苏后置于培养箱内于37℃、5% CO2条件下培养,分为药物组(抗纤软肝颗粒用含5% FCS的DMEM培养基倍比稀释成5mg/ml、2.5mg/ml、1.25mg/ml 3个浓度),含药血清组(加5%、10%、20%3个不同浓度的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空白对照组(加含5% FCS的DMEM培养基)及正常血清组(加正常大鼠血清).MTT比色法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结果:药物组及含药血清组均能抑制活化HSC的增殖,各药物组及含药血清组均明显优于其对照组(P <0.01,P<0.05);细胞G0/G1期DNA含量的比较,10%及20%含药血清组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P<0.01,P<0.05),药物组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 <0.01,P<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阻滞HSC从G1期向GS期的进行(即阻滞HSC通过G1/S关卡),造成G1期细胞堆积,阻滞DNA合成和复制,起到抑制HSC增殖的作用.

  • 抗纤软肝颗粒调控Hedgehog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

    作者:黄大伟;陆定波;高翔;邓郭琳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调控Hedgehog(Hh)信号通路抑制HSC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引进人肝星状细胞系HSC-LX2,常规培养及传代,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药物作用24h后收集细胞,测定各组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Gli1、Shh、Ptc、Smo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PDGF-B的水平.结果:模型组HSC细胞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Gli1 mRNA表达均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Shh、Ptc、Smo、Gli1 m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SC诱导活化后,模型组TGF-β1及PDGF-B合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TGF-β1及PDGF-B合成较模型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下调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及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的表达,从而抑制HSC活化,减少TGF-β1、PDGF-B的合成.

  • 抗纤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满红;刘璐;孟艳平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给予抗纤软肝颗粒口服,观察两组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治疗组患者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PC-III、LN、LV-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HA、PC-III、LN、L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硬度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治疗肝纤维化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