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优选节段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外科治疗的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即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侧旋提推法调整6-7颈椎,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角度复位法调整3-5颈椎,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定点复位法调整1-2颈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甲组治疗有效率为54.55%,乙组治疗有效率为63.64%,丙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甲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与寰枢椎错位有关,颈椎病患者合并寰枢椎错动移位时,寰枢节段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纠正枢椎或寰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
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多节段运动神经传导各参数正常值的建立
目的:建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多节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潜伏期(LAT)和波幅(AMP)的正常值.方法:200例健康志愿者,男100例,女100例,分别按年龄分成5组,正中神经记录点在拇短展肌,刺激点分别为掌点、腕点、肘点、腋点、Erb点;尺神经记录点在小指展肌,刺激点分别为腕点、肘下点、肘上点、腋点、Erb点,记录各段MCV、LAT、AMP值.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多节段MCV、LAT、AMP与性别、侧别无相关性;年龄与正中神经各段MCV、LAT、AMP及尺神经AMP有关.结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多节段运动神经传导的准确检测对临床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方法 分析正常人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PHILIPS-iE33超声显像仪及匹配的X3-1探头对53名正常成年人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RT3DE检查.应用TomTec软件定量分析右心室RT3DE图像,获得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体部和流出道三个节段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计算各节段容积达小值时间(Tmsv)及其所占心动周期的百分率(Tmsv%)的标准差(SD)和大差(dif)作为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正常人男性组右心室体部、流出道及整体EDV及SV大于女性组(P均<0.05),其右心室三个节段及整体ESV均大于女性组(P均<0.05),流入道EF略低于女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 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流入道EDV和SV均大于流出道和体部(P均<0.05),节段EF值大小关系均为流入道>流出道>体部(P均<0.05),整体和三个节段Tmsv及Tmsv%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整体EDV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右心室整体ESV与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正常人右心室三个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不同的特点,男性和女性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存在差异,右心室节段收缩活动具有较高的同步性,RT3DE分析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型单心室心肌收缩位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在评价功能性单心室患儿心室各节段心肌室壁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两组,病例组为51例功能性单心室患儿,均为左心室型单心室,对照组为51例正常儿童,应用Q-lab软件分析并计算功能性单心室主心腔及正常儿童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大收缩位移值,以及室壁收缩位移占舒张期室壁到左心室重心距离的百分比,即圆心位移值.结果 病例组基底段后侧壁、前侧壁,中间段后侧壁、前侧壁,心尖段后壁、侧壁、心尖部的心肌位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相应节段的心肌位移值(P<0.05).病例组余心肌节段心肌位移值与对照组相应节段心肌位移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心肌各节段的圆心位移值与对照组心肌各节段的圆心位移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利用心肌收缩位移评估功能性单心室患者室壁运动.
-
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 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每例发作1~23阵次。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
循经分析166例节段型白癜风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166例节段型白痰风皮损分布部位与中医经络循行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经络循行路线,分别对166例节段型白癜风的皮损分布进行分类.结果:在中医经络中,节段型白癜风累及阳经多于阴经,脏腑分属腑多于脏,足三阳经多于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多于手三阴经,累及多的是足阳明胃经,其次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结论:节段型白癜风与中医经络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提示我们可以结合脏腑经络辨证以丰富白癜风的辨证体系,而且在临床上可酌加相应的引经药或为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采取相应的针灸拔罐等治疗,以期会改善节段型白癜风对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的现状.
-
不同节段椎弓根钉置入脊椎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背景:对椎弓峡部裂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到底是采用短节段固定还是长节段固定争论很多.目的:观察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患者146例,男36例,女110例,年龄22~73岁,平均53岁,病程1~18年,平均5年.采用腰椎管扩大开窗减压或全椎板切除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与结论:146例患者中采用短节段4枚椎弓根螺钉固定72例,长节段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74例.椎间植骨101例,横突间植骨45例.术后随访134例,随访时间1.5~14年,按Steffee临床疗效分级标准,优74例,良41例,中13例,差6例,优良率85.8%.完全复位77例,其中短节段固定32例,长节段固定45例;部分复位69例,其中短节段固定40例,长节段固定29例.短节段固定者有8例13枚椎弓根螺钉发生断裂,而长节段固定者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分析患者腰椎滑脱的类型、程度、病程长短、是否合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不稳等情况,是选择用短节段还是用长节段置入固定的依据.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分析
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经验性治疗现状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海军总医院10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后近期和远期感染患者各节段抗感染治疗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各节段抗感染治疗中位时间5~7d.各节段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病例的82%均在前两个节段中获得.第二及以后节段中,使用1种和2种药物的治疗组之间有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使用3种或以上药物的治疗组(P<0.05).59%的病例使用了抗真菌药物,其中61.3%的病例抗真菌药物持续2个以上节段.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与有无GVHD,是否为急慢性GVHD均无相关性(P>0.05),与免疫抑制剂使用与否,及使用的品种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与移植类型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前两个节段抗感染治疗为关键,第二及以后节段中仍“广覆盖”治疗预示疗效不佳,GVHD、免疫抑制剂和移植类型与感染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 节段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组织多普勒定量测量心脏各节段运动速度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改变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 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各节段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行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后分别行超声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二腔心、四腔心及心尖左室长轴观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 QTVI)分析并记录术前术后左室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速度( S′,E′)。结果 CP患者术后左室变大,左房及右房有不同程度缩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增高;左室除后壁外其余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运动速度S′,E′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基底水平及中间水平总体 S′, E′峰亦减低(P<0.05)。结论 CP患者术后LVEF增加,心脏各腔室发生趋于正常的重构;术后切除心包的左室游离壁的S′及E′较术前减低,表明在心包剥离术后短期内左室纵向运动速度减低。
-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肝实质密度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肝损害的肝实质密度变化. 方法 我们回顾49例AP肝损害患者发病期间及治愈后的MSCT图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测量肝实质密度,并总结分析. 结果 发病初肝实质平均CT值为(36.2 ±15.2)Hu,复查时平均CT值为(58.1 ±6.6)Hu,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1);CT值减低程度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1);弥漫均匀型ALT、AST与节段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AP肝损害表现为肝实质密度减低,肝实质密度越低、受累范围越大,肝脏损害越明显.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正常成年人右室收缩功能
目的: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评估正常人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并与左室三维及传统方法相比较,评价三维测量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的准确性。方法34例正常成人,行经胸左、右心室RT-3DE图像采集,脱机分析右室整体及流出道(RV-outflow)、体部(RV-body)和流入道(RV-inflow)节段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三维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用传统M型Teichholtz方法测量LVSV和LVEF;用右室流出道流速曲线速度时间积分(VTI)方法估测RVSV。分析3种方法测得SV的相关性。结果34例正常人三维方法测得的RVSV 与三维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高(r=0.86,P<0.001);与Teichholtz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差(r=0.31,P<0.001);与右室流出道VTI方法测得的RVSV相关性较差(r=0.46,P<0.001);二维和流速曲线方法测值均较三维方法偏高(P<0.05)。右室各节段收缩强度存在差异,节段EF值(%)流入道(62.00±7.20)>流出道(53.08±14.10)>体部(32.00±11.08)(P<0.05)。右室三维整体收缩功能参数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不同性别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RV-3DE方法评估正常成人LVSV、RVSV一致性好,相关性较高。正常人右室流入道的收缩活动强度及对整体每搏输出量的贡献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流出道、体部。RT-3DE为研究右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提供了可靠、无创的新方法。
-
下腔静脉与肝静脉“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专家共识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于2012年至2015年间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临床专项《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课题(BL2012021),经过3年临床研究,结合20余年2000余例病例总结,2016年1月14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论证会,来自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及国内从事布-加综合征研究的介入放射学、血管外科学、病理学和影像诊断学专家就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膜”的厚度与“节段”的长度界定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达成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共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膜”的厚度为≤5 mm,“节段”阻塞长度为≥10 mm.
-
颈椎病患者X线片解剖参数及病变节段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的特征性改变.[方法]选取2007年1月~ 2010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出院病人中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1 18例设为颈椎病组,随机选取84名无症状的成年志愿者拍摄中立位颈椎侧位X线片设为对照正常人组.定量测量所有颈椎X线片的解剖参数,比较颈椎病组与正常人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病变的节段并探讨病变节段对其邻近节段的影响.[结果]颈椎病组与正常人组相比,棘突间距离和椎体高度增大,而颈椎管率、椎间盘前后缘高度比、椎体间角度和颈椎生理曲度均减小.大多数颈椎病患者为多节段病变,病变多的节段为C5、6,病变节段对其下位节段的影响较大,病变节段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有特征性的改变,这些改变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引入为研究目的,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指数评定及术后疗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
左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研究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正常人及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壁运动的同步性.方法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24例正常人、16例扩张型心肌病及27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各节段达舒张期大容积时间以及收缩期大射血分数时间.结果 心肌梗死组与正常组的左室壁从第一个节段达舒张期大容积到后一个节段达舒张期大容积的时相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分别占(12.42±4.47)%和(7.34±2.26)%,心肌梗死组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与正常组的左室壁从第一个节段达大射血分数到后一个节段达大射血分数的时相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分别为(17.20±6.48)%和(6.11±1.49)%,扩张型心肌病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室壁各节段达舒张期大容积及达收缩期大射血分数并非在一个时间点,而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有先后之分;心肌梗死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该时间段延长,室壁运动的同步性下降.
-
腰椎融合节段数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远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临床效果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骨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腰椎融合节段数分为3组,A组56例为单节段融合,B组42例为双节段融合,C组37例为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对3组术后的远期疗效、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6±0.3)年、(2.3±0.5)年和(2.4±0.5)年(P>0.05),C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和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5±9.4)%和(0.64±0.07)cm,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35例中,共19例融合节段近端邻近节段发生继发性退变,其中A组5例(8.9%),B组6例(14.3%),C组8例(21.6%),C组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5例UCLA增加1级,B组4例增加1级,1例增加2级,1例增加3级,C组1例增加1级,4例增加2级,3例增加3级,UCLA增加2级、3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5例ASD患者中,3例疗效未发生改变,2例下降1级;B组6例中,2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1例下降2级;C组8例中,1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4例下降2级,疗效下降2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术后近端脊柱节段继发性退变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高,且远期疗效较差,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多节段融合术的使用.
-
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每例患者均有1~2个以上的室壁节段出现运动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不同数目对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影响
目的 探究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不同对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 Ⅱ度及以上)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8枚椎弓根螺钉4节段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6枚椎弓根螺钉3节段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伤椎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伤椎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伤椎高度比值大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位复位的比例和治疗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于Ⅱ度及以上的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与6枚椎弓根螺钉3节段固定相比,8枚椎弓根螺钉4节段固定在脊柱整体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和脱位复位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