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及肌松残余的影响

    作者:卢纯玲;蔚会清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导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及肌松残余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外科手术需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60~75岁)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气管拔管方式进行拔管,观察组在肌松监测的辅助下进行拔管,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 min、拔管后1 h)的血压、心率、双频谱脑电图(BIS)、四个成串刺激(TOF).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指标稳定(P>0.05),拔管后1 h肌松残余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的MAP、HR指标不稳定,有明显的变化(P<0.01),拔管后1 h的肌松残余发生率为23.80%.结论 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拔管应用效果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苏醒延迟,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肌松残余,并且保证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对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影响

    作者:陈晓峰;刘学连;王淑荣;魏玲;马显亮;史雪梅

    目的:探讨分析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对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划分为青壮年组(18~55岁,44例,其中再次分为临床评估指导气管拔管组A1组和肌松监测指导气管拔管组B1组),老年组(65~80岁,44例,相同方法分为A2、B2).A1、B1、A2和B2组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22例.所有术毕保留气管内导管转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用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按临床指征拔管并根据拔管后即刻测量的TOF值,分析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的变化.结果:青壮年组A1拔管后1h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18.18%,B1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4.54;老年组A2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4.54%,B2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监测指导气管拔管组中的B2MAP、HR变化和B1相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实施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青壮年组,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也低于青壮年组,值得老年患者临床应用.

  • 罗库溴铵用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药效观察

    作者:王秀英

    目的:探讨罗库溴氨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治疗中的药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4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非心脏病患儿17例作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在患儿上肢前臂静脉快速注入罗库溴氨(0.6 mg/kg)。采用肌松监测仪检测患儿注射后肌松程度,记录3组患儿的罗库溴氨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情况及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结果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的罗库溴氨起效时间明显长于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使用罗库溴氨起效时间较长,敏感度低,针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个体化肌松监测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 患者在清醒或镇静状态下校准定标对术后肌松监测指标的影响

    作者:尹橙;薛纪秀;叶新;马艳辉;阎彦宏

    目的 观察患者在清醒或镇静状态下行单刺激肌颤搐(single twitch stimulation,T1)与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T4/T1)校准定标,对术后T1与TOF值是否有影响.方法 将40例ASAⅠ或Ⅲ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20例):清醒组(A组)与镇静组(S组).清醒组在患者未给予任何镇静剂情况下对T1与TOF校准定标,镇静组在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使BIS处于40~60时校准定标.2组患者术中均不使用肌松药.观察2组患者术后清醒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恢复至术前水平时T1与TOF大值.结果 镇静组患者术后T1大值明显高于清醒组患者(P=0.005),两组患者术后TOF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结论 在肌松监测观察中,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T1与TOF校准定标,对术后T1值影响小,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监测

    作者:孟宏伟;阎静

    目的 观察肌松监测状态下,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不同阻滞深度时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的时机、效果及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分别给予肌松药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用4个成串刺激尺神经监测肌松程度.手术结束后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作用,并连续监测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结果 手术结束时所有患者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选用0.04 mg/kg新斯的明与0.02 mg/kg阿托品静脉注射,只要在进行拮抗时的肌松阻滞程度在T2以上,大多数的患者就能在15 min内使TR值恢复到0.75;但若TR<0.50时行拮抗,其恢复时间较TR>0.50时拮抗时间长.结论 术中肌松监测可以更好地指导用药,避免残余肌松的影响,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者术毕仍以拮抗为安全.

  • 老年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戴海燕

    目的:探索肌松监测在老年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拔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直肠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拔管,观察组则在肌松监测的辅助下确定拔管时机。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麻醉药物总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松监测在老年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拔管中有着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麻醉药物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且有效的缓解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的临床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小儿营养状态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金柱;王琛;扈家强

    为了探讨肥胖或营养不良对小儿应用肌松药的影响,我们对33例不同营养状态的小儿使用维库溴铵进行肌松监测,现报告如下.

  • 国产维库溴铵预注法在气管插管时的应用与比较

    作者:刘新伟;房秀生

    目的观察不同刺量国产维库溴铵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使用预注法的临床效果,并与同类国外产品进行比较.方法ASA Ⅰ~Ⅱ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6组(n=10).诱导前不给予或分别给予10μg/kg、20μg/kg国产或进口维库溴铵.观察肌松起效时间(T1=0),气管插管条件.结果6组的气管插管优良率均为100%.预注法组(Ⅲ、Ⅳ、Ⅴ、Ⅵ组)的起效时间(T1=0)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注法能显著的缩短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P<0.05.加大预注剂量,并不能进一步缩短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P>0.05.国产维库溴铵与同类进口产品比较,其起效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可安全的应用于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 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在儿童全麻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树忠;张山;王立新;张富;刘金城;张艳丽

    目的:观察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在儿童全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儿童,年龄6~12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组;对照组:常规监测组。记录2组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15 min时(T2)、手术30 min时(T3)和术毕时(T4)的血压和心率及2组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观察2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和知晓的发生率以及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在明显升高( P <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在T3时与T4比较明显降低( P <0.05);试验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儿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2组均无术中知晓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丙泊酚用量减少( P <0.05)。结论儿童全麻手术中,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缩短了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了儿童全麻质量。

  • 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耳鼻喉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铉哲;申雪花;黄学洙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耳鼻喉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儿童组、成年组.儿童组C1剂量为0.2mg/kg;C2剂量为0.25 mg/kg.成人组A1剂量为0.2mg/kg;A2剂量为0.25mg/kg,各20例.收集阻滞达到Th75%、Th90%、ThDmax时间;肌颤恢复时间:ThR25%、ThR75%、ThR90%、TOFr75%时间.结果 儿童组0.25mg/kg起效快于0.2mg/kg;成人组0.25mg/kg起效快于0.2mg/kg;同等剂量小儿组起效快于成人组,儿童组与成人组A1与C1、A2与C2肌松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库氯铵在小儿体内起效时间快于成人;0.25mg/kg起效快于0.20mg/kg;恢复速度成人比小儿快,与年龄有相关性.

  • 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在儿童全麻诱导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树忠;王立新;陈福华;王智慧;王振芹;张山

    目的 观察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在儿童全麻诱导期的应用效果,并评价气管插管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行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术的全麻儿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年龄6~12(9.2±1.7)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组;对照组:不采用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在麻醉前(T0)、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时的血压和心率;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两组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和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两组的血压和心率在T1时均下降,在T2时均上升,但试验组的收缩压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的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中,收缩压和心率在T2时与To和T1相比较,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则变化不明显.试验组的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丙泊酚的用量虽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熵指数监测和肌松监测下,儿童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维持比较稳定,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较好.熵指数维持在40~50范围内并且肌松监测的T1肌颤搐抑制>90%时是气管插管的佳时机.

  • 肌松药残余阻滞及肌松监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明伟;封琼甫

    肌松药的残余阻滞作用由于能造成严重呼吸抑制,导致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因此是肌松药应用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近来不少麻醉医生及研究者对肌松药的残余阻滞作用越来越重视.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的监测方法以及不同的肌群监测,寻找安全、合理的方法,控制肌松,避免残余阻滞的发生,从而减少术后呼吸抑制并发症.

  • 肌松监测研究进展

    作者:侯桂婷;金孝岠

    各种肌松检测手段均存在一定弊端,影响普及,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肌松监测的研究成果。肌松描计法如肌机械、加速度、肌电、肌音描记法,监测不同肌群如拇内收肌、喉内收肌、膈肌、皱眉肌、眼轮匝肌。合理选择描记方法、监测肌群,有利于客观定量评价肌松效应。

  • 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作者:万智钢;曹晖;吴丽丽;周兴根;王洁

    目的 观察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在老年全麻诱导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例,分别为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组(Ⅰ组)、熵指数监测组(Ⅱ组)、常规监测组(Ⅲ组).观察并记录三组在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三组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结果 与Ⅲ组相比,Ⅰ、Ⅱ组在T2、T3时的收缩压与心率相比升高的幅度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T3时Ⅱ组的收缩压和心率与Ⅰ组相比升高的幅度较大(P均<0.05),在T4时Ⅰ、Ⅱ组的收缩压和心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在T2、T3时的收缩压和心率与To、T1时比较,升高较明显(P均<0.05),而Ⅰ、Ⅱ组则变化较小.不同时点和不同分组的舒张压之间关系不存在差别(P均>0.05).实验组中肌松药推注完毕到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中Ⅰ组插管时间相比Ⅱ组显著延长.结论 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维持比较平稳,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较好.

  • 在妇科LAVH术中两种麻醉下肌松效果的对比观察

    作者:何虹;陈佳;熊源长;曹爽;姜治国

    目的::观察研究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妇科LAVH术中患者的肌松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确诊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3例。A组为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试验组),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组(对照组)。两组均同时观察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10 min(T2)、牵拉子宫(T3)、切除子宫(T4)、术毕(T5)、拔管后10 min(T6)的拇收肌、足拇短屈肌肌松程度,研究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妇科LAVH术中患者的肌松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围术期六个时间点,分别监测拇收肌肌松结果显示:TOFR(T4/T1)及T1/Tc值基本同步变化,但TOFR明显低于T1/Tc值,A、B组肌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患者围术期六个时间点分别监测拇短屈肌(拇趾)肌松结果显示:A组的T1/Tc值在插管后、牵拉子宫、切除子宫和术毕四个时间点均低于B组,尤其插管后T1/Tc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OFR在插管后、牵拉子宫、切除子宫和术毕四个时间点均低于B组,尤其在插管后、牵拉子宫、切除子宫三个时间点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对盆腔及下肢具有更好的肌松效果,更适用于妇科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

  •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艳玲;吴五洲;王贤裕;王斌

    目的 评价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给予肌松药罗库溴铵,B组推注罗库溴铵.比较2组患者入室、气管插管、切皮、剖腹探查、关腹、气管拔管6个时间点(T1 ~~T6)的各项生命体征、肌松药使用总量、肌松药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评级、苏醒时间.结果 A组肌松起效时间、肌松药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B组(P<0.05);2组改良KRIGE评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可以减少肌松药的用量,缩短起效时间.

  •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中应用肌松监测仪必要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馥婧;李聪;魏骐;玄承鸾;王多友;麻海春

    目的 探讨PACU中应用肌松监测仪指导麻醉复苏工作的意义. 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术后转入PACU复苏的患者,年龄20~90岁,BMI 16~28 kg/m2,ASA分级Ⅰ~Ⅲ级,术中以顺式阿曲库铵作为肌肉松弛药(肌松药).入PACU后测量拔管时(T1)、拔管后30 min(T2)和出PACU时(T3)3个时点的四个成串电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比值.比较后一次应用肌松药到拔管时之间时长≤90 min的患者(≤90 min组)和>90 min的患者(>90 min组)肌松残余(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RNMB)的发生率,66~90岁患者(老年患者组)和20~40岁患者(青年患者组)RNMB的发生率. 结果 共2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T1、T2和T3时RNMB发生率分别为76.7%、46.6%、21.0%.≤90 min组患者比>90 min组患者拔管时RNMB发生率高(P<0.01);老年患者组比青年患者组出PACU时RNMB发生率高(P<0.05);出PACU时TOF比值<0.9的患者比≥0.9的患者在PACU平均停留时间长(P>0.05);根据临床指征判断可以出PACU而TOF值<0.9的患者给予肌松拮抗药后, TOF比值恢复到0.9的平均时间为(9±5)min. 结论 根据临床指征决定患者出PACU时RNMB发生率较高,肌松拮抗可以短时间内拮抗RNMB,有必要在PACU中应用肌松监测仪指导患者出PACU.

  • 米库氯铵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肌松效应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肖海峰;高佳栋;高昌俊;赵晖;孙绪德

    目的 观察米库氯铵在肝硬化患者全身麻醉中的肌松效应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肝硬化组(C组,32例)、非肝硬化组(N组,25例).肌松监测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stimulation,TOF).米库氯铵插管剂量0.2 mg/kg,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ratio,TOFr)(T4:T1)为0时进行气管插管,肌松开始恢复时(TOFr>0)开始泵注,初始速度0.6 mg· kg-1·h-1,TOFr为0时改为0.3 mg·kg-1·h-1,两组分别于缝皮结束前约30、20 min停止泵注.重点观察血浆胆碱酯酶(plasma cholinesterase,PchE)活性、组胺浓度、MAP、HR变化以及米库氯铵起效时间、首剂作用时间、TOFr恢复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恢复指数. 结果 两组患者PchE活性[(4 304±901)、(6 227±1 289) 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胺浓度、MAP、HR在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前、静脉注射后5 min、静脉注射后10 min组胺浓度分别为(0.196±0.020)、(0.238±0.021)、(0.278±0.024) μg/L,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条件指标均≤2分.两组患者米库氯铵起效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剂作用时间[(20±4)、(16±3)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OFr恢复至75%的时间[(35±10) min和(24±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35±9)、(24±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库氯铵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全身麻醉,血浆组胺浓度轻微上升,对MAP、HR无明显影响,插管条件满意,肌松效果好,肌松恢复快.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肌松恢复时间稍长,但与其他肌松药比较,仍具有明显优势,且米库氯铵不直接通过肝代谢,可减轻肝对药物代谢的负担,推荐用于肝硬化患者.

  • 肌松监测下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时机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广防;徐建设;赵振龙;古妙宁

    目的 比较肌松监测下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mg/kg后60秒和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的T1达到大抑制程度时的气管插管条件,探讨该药理想的气管插管时机.方法 12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年龄18岁~60岁,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后60秒(A组)或T1达到大抑制程度时(B组)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OF的T1达到大抑制程度的时间)、气管插管条件(Cooper's评分)、声门暴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诱导过程中的心率(heart rate,HR)和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f,SBP)变化以及术后24 h咽喉并发症(喉痛、声嘶等不适).结果 静注罗库溴铵0.9 mg/kg后66.0秒±18.1秒(95%可信区间30.2秒一101.8秒)达到T1大抑制.B组Cooper's评分和Cormack-Lehane分级均优于A组(P

  • 肌松药残余阻滞作用与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闻大翔;杭燕南

    肌松药的残余阻滞作用对呼吸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将呼吸力学监测、肌松监测以及临床征象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判断,对肌松药残余阻滞作用可能造成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