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管胃同时性多原发癌3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57岁.上腹部隐痛2年余,咽下困难1月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2006年8月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距门齿33 cm管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球囊扩张后进镜见33~38 cm环1/3腔隆起,狭窄,胃角见3处分别约0.6 cm、0.8 cm、1.0 cm溃烂,表面附白苔,活检质软.
-
抗酸抗感染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评价
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抗酸、抗感染及中药辅助治疗,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特点是从多方面、多层面针对胃酸和感染学说发挥中西药治疗优势.
-
9例胃肠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索胃肠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确诊为胃肠结核19例病例,从病灶部位、形态、边缘、周围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胃窦部结核1例,空肠结核1例,末端回肠、回盲部结核15例,回盲部及升结肠同时受累1例,横结肠结核1例.本组病例影像诊断,除胃结核、回盲部结核各1例误诊外,其余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误诊率为10.5%,准确率89.5%.结论 胃肠结核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必须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病理、细菌学检查才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采用开腹手术治疗28例,成功治愈26例,治愈率92.9%;行穿孔缝合修补术32例,成功治愈29例,治愈率90.6%;行胃大部切除术8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进行手术治疗有着较高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原发性胃、十二指肠B细胞淋巴瘤的CT、MRI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CT、MRI扫对胃、十二指肠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 十二指肠B细胞淋巴瘤患者25例,25例行CT平扫及增强,其中15例行磁共振扫描,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25例中,弥漫浸润型11例,肿块型6例,节段型8例;增强扫描粘膜线样强化21例,病灶均匀强化22例,不均匀强化3例;周围淋巴结肿大6例,误诊为胃肠癌11例.MRI检查病灶于T1WI呈等及稍低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影,DWI呈均匀高信号.结论 胃、十二指肠B细胞淋巴瘤在CT、MRI影像表现上存在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有助于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于某医院消化内科选取了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的药物是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抑酸剂和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59.52%,研究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88.1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高的Hp根除率以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不同年龄胃幽门螺杆菌活检结果876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无明确胃器质性病变人群在胃不同部位的幽门螺杆菌活检结果,探讨其对临床活检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因胃部不适而胃镜结果无明显异常的患者150例,按老(>65岁)、中(40~65)岁、青(<40岁)各50例分组.另按男(89例)、女(61例)分两组.统计比较各组患者胃内多点(胃窦大弯和小弯侧、胃体胄大弯侧和胃小弯中部侧、胃角切迹共5处)的活检阳性率及其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老、中、青3组在各处的感染率分别足90%、72%、71%(胃窦);83%、59%、56%(胃角);87%、55%、28%(胃体).感染严重程度的积分分别是1.7、1.5、1.5(胃窦);1.6、1.5、1.4(胃角);1.6、1.5、0.5(胃体).胃窦和胃角处的感染率老年与中、青年相差显著(P<0.05);胃体的感染率3者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与青年相差非常显著(P<0.01).3组患者在胃窦和胃角的感染程度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体则3者之间比较相差均显著(P<0.05).男、女两组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相差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群存在有Hp感染,其感染率及其程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胃内的感染部位有从胃窦、胃角到胃体逐步上升的趋势.中老年人群的胃体多点胃镜活检HP普查对预防胃癌等常见病多发病有重要意义.
-
影响胃镜及病理诊断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及病理诊断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胃体上部溃疡的胃镜检查资料.结果:病理诊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多,占受检总数71.95%(1311/1822),胃癌次之,占16.63%(303/1822).在病理诊断为胃癌的303例中,男223例,女80例,男女之比为2.79:1.纤维胃镜与病理诊断一致者1097例,符合率为60.21%.结论: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以利提高胃镜和病理诊断的正确性,缩小胃镜和病理诊断之间的差距.
-
中药复方合剂治疗消化性胃溃疡70例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合剂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复方合剂治疗消化性胃溃疡70例.结果:痊愈5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结论:复方合剂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有较好疗效.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寻找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救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病例护理资料,主要护理方法有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生活指导等.结果 经过保守治疗及精心系统的护理,29例出血患者中有28例患者出血停止,1例患者因出现过多合并其它并发症,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取决于及时治疗和系统有效的观察和护理,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桂花暖胃止痛第一花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清香馥郁,舒爽沁心,不知让古今多少文人学士为之陶醉。清代张云激写了一首《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李清照也特别地赞赏桂花,她曾写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基于对《临证指南医案》的数据挖掘探讨不寐病位的相关问题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临证指南医案》不寐病案进行统计,并从病机、症状、药物等诸多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佐证,认为不寐的主要病位在肝、胃,而非在心;不寐的主要病机有肝风内动(多与阴虚而致的阳气亢逆升动化风有关);火热内扰(多为郁火或虚火,但少见痰热);津液不足(多为心肾阴虚);胃气不和(多与肝犯胃、胃气虚、胃阴虚、胃上逆有关);气机郁滞(多与肝、肺有关),同时,以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契机,探讨中医疾病的定位不能受到现代医学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影响,而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脏腑的侧重功能模态(而不是解剖结构)内涵.
-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体会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内经>,倡于金元时代,发扬于后世,形成独特的学术流派,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本人运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炙临床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于后.
-
胃与水肿的关系
胃是水出入的机关,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气衰则水泛身肿,胃气衰是水肿病的根源之一,治疗水肿病时,兼顾补益脾胃,是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方法.水肿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生机制固然与肺脾肾有关,但与胃有一定的联系,略简述如下.
-
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和胃法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胃镜及腺体萎缩、慢性炎性反应、肠腺上皮化生、非典型异形增生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腺体萎缩、慢性炎性反应、肠腺上皮化生、非典型异形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和胃法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胃腺体萎缩程度、有效控制炎性反应范围.
-
化疗后呕吐的肾脑胃论治探讨
肾为胃之关,肾主气化水液,胃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排出体外。如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胃气阻滞、胃气上逆、发为呕水。肾主髓、脑为髓海,肾与脑依赖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通道,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的阳气充于脑。胃的水谷与肾精加上命门之火构成为髓、髓通过督脉充于脑,胃的水谷还补充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充于脑,脑为纯阳。肾脑胃在生理上很有密切的关系,在病理上相互联系。化疗后脾胃受损、水谷不构成髓、无补充足太阳旁胱经的阳气,脑的功能失调,脑的阳气不能够往下于肾,肾阳亏虚。
-
电针"合谷"和"四白"穴对大鼠孤束核胃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用电生理学的方法探讨"合谷"穴与"四白"穴的传入信息在孤束核内的汇聚.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首先寻找到孤束核内对胃扩张敏感的神经元,然后分别电针刺激"合谷"穴和"四白"穴,观察其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共记录到278个有自发放电的孤束核神经元,以10 s为时间段,统计处理胃扩张前后各2 min的神经元放电数目,频率改变超出25%确定为胃扩张反应神经元,132个神经元被确定为胃扩张反应(敏感)神经元,146个没有明显反应.对132个胃扩张反应神经元做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70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被胃扩张刺激兴奋(70/132);62个神经元被胃扩张刺激抑制(62/132),其中36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被完全抑制.与胃扩张前(14.05±8.52 spikes/min)相比,兴奋性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34.84±22.68 spikes/min)极为显著;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变化也非常明显(由18.21±9.29 spikes/min变为7.30±6.20 spikes/min).在132个胃扩张敏感神经元中,对电针"四白"穴和"合谷"穴均起反应的神经元有41个(41/132,占30.2%).结论:电针"合谷"穴和"四白"穴和胃扩张可兴奋或抑制同一孤束核神经元的电活动,表明"合谷"穴和"四白"穴区的传入信息可汇聚到同一孤束核神经元上,提示孤束核很可能是合谷穴与口面部联系的中枢机制之一,从而为经络理论中的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的特定联系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
论中医“胃”相当于解剖学的整个消化道
笔者通过中医古文献“胃主受纳”“胃主降浊”“五脏以胃气为本”,以及“脾主运化”、小肠“分清泌浊”等概念的原始含意的分析,认为中医“胃”的实质是整个消化道,其功能不仅包含了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解剖学的胃的功能),还包含了对饮食物的分解消化为营养成份并吸收入的功能(解剖学的小肠的功能),以及降浊、排泄糟粕的功能(解剖学的大肠的功能).中医“胃”“脾”“小肠”三者的司职分工协作如下:“胃”的功能是容纳、消化饮食物和吸收营养成份(“水谷精微”);“脾”的功能是,把“胃”消化和吸收后转输而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人体成分(气血津液);“小肠”的功能是,把“胃”通过“降浊”功能传导给小肠的食物残渣(“糟粕”)分为尿液(“清”)和粪便(“浊”).
-
中医心脏临床的形体基础
中医对心脏的形态结构,进行过研究.但经研究发现中医有关心脏临床的形体基础除了心脏,还包括脑.心脏、脑共同成为中医心脏临床的形体基础,但以心脏为主.这从临床有关疾病认识与方药治疗的作用部位可以得到证明.但由于胃等其他形体组织与功能的病变冠以心名对中医心脏临床的影响,模糊了中医心脏的概念,对认识与深入研究中医心脏说不利.故有必要在确立中医心脏的形体基础后,尽快建立中医心脏的形体医理,以利于吸纳现代科学与西医学有益的内容和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发展.
-
中医胃腑临床的形体基础
目的:探讨中医胃腑临床与胃腑形体之间的关系,为形体医理学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文献研究,比较与临床探讨的方法对胃腑临床内容与其形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中医胃腑的临床症状、病变主要产生于胃腑形体,治疗胃腑病变的方法与方药基本作用于胃腑实体,中医胃腑与人体解剖学的胃同名同脏.中医胃腑理论是建立在胃腑形体基础之上的.结论:中医胃腑临床的基础是胃腑形体.应该总结归纳有关中医理论与形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建立形体医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