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刚;李四海;谭熙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年龄段(年龄≥85岁、60~74岁和75 ~84岁),并根据患者行PCI采取的不同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途径(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组236例和股动脉途径(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TFI)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术中相关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与本组年龄≥85岁比较,两组中年龄60 ~74岁和75 ~84岁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增高,术后12、24个月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降低,TRI组中更换穿刺途径例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TFI组比较,TRI组各年龄段患者的更换穿刺途径例数增多,动脉穿刺时间、导管插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延长,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I组年龄60~74岁和75~84岁患者术后24个月MACE发生率降低,而年龄≥85岁术后24个月MACE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I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上PCI的首选途径应用.

  •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崇云红

    目的 探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穿刺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其中70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处采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应用方法为观察组;另外58例患者采用纱布包扎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发生、患者舒适率、护理干预时间及效果和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平均总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应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穿刺处疼痛麻木,增进患者舒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 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行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春美;张小群

    目的 了解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对桡动脉止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610例,按入院先后将61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绷带加压包扎组)291例和观察组(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319例,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常规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度及包扎处过敏情况等.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为(7.7±0.3)min,观察组为(2.2士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常规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11.5±0.7)h,观察组为(3.4±0.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两组患者术侧手掌的肿胀程度均以轻中度为主,均有1例发生重度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59,P>0.05).常规组12例患者对绷带过敏,并有5例出现大小不等水泡,经处理后痊愈;观察组无一例出现过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2,P<0.01).结论 使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是一种较绷带加压包扎法更为安全、快捷的桡动脉止血方法.

  • 术前视频宣教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张加荣;丁玉琴

    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是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微创性、非外科性手术疗法[1],其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成功率高等优点[2-3].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成功开展,使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5%[4].视频宣教作为一种新型的宣教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领域,作者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对52例患者行术前视频宣教,现报告如下.

  • 弹力带加压止血器临床应用380例护理体会

    作者:常芸;茅文辉;黄天熠;刘玲玲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的方法. 方法对3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选择弹力带加压型(R型)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加压时间与止血效果的关系、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 结果桡动脉止血器加压时间根据患者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药物的使用情况,每1~2 h放松1次,4~10 h可取下止血器;局部并发症有疼痛、血肿、迷走反射、神经和皮肤损伤. 结论桡动脉压迫器能安全止血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掌握合适的压力和压迫时间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瑜;郭航远;王玺珊;陈秀芳;郭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具有手术并发症少、痛苦小以及术后无需制动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临床上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肱动脉走形正常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均可选择经桡动脉穿刺手术.

  • 改良绷带加压法在桡动脉介入中压迫止血的应用

    作者:胡荣红;叶佩军

    目的 探讨改良绷带加压法在桡动脉介入中压迫止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某三级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91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绷带组108例,专用止血器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介入术后加压包扎的并发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改良绷带加压组与专用止血器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桡动脉穿刺史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专用止血器组患者比较,改良绷带组患者穿刺处出血、周围青紫及皮肤破损移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肿胀、麻木、压迫处疼痛改良绷带组患者发生率低于专用止血器组患者(P <0.05),同时改良绷带组患者舒适度良好的百分比高于专用止血器组患者(P <0.05).结论 改良绷带加压法相对于专用止血器法具有并发症更少、舒适度好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徐春美;文倩;白雪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应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将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610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常规组291例和实验组319例,常规组采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实验组采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术肢手指血氧饱和度、手部肿胀、局部组织坏死及过敏情况等.结果:常规组初始成功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1);手部肿胀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常规组12例患者对绷带过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对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好,压迫时间短,切口易观察,手部肿胀发生率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止血中的应用

    作者:邹春莉;方玉强;张世娜

    目的:探讨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Allen试验阴性并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治疗患者280例,按止血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绷带加压包扎)170例和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压迫侧拇指血氧饱和度、术侧手掌肿胀程度及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情况等.结果: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止血效果为100.0%、常规组9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初始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术侧手掌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手远端血供均无影响;术后常规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动脉止血贴压迫器组(P<0.05),两组均无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严重出血、动静脉瘘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结论:动脉止血贴压迫器对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好,压迫时间短,手肿胀发生率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外敷治疗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兜选;黄秋莲;刘丽萍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前臂血肿、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冠心病介入术后出现前臂血肿、疼痛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每天1次,6 h后拆开,48 h后配合红外线照射30 min;两组均在7 d后观察血肿消退时间、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治疗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疼痛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桡动脉无鞘介入技术进展

    作者:陈喆;马志敏;王吉云;马长生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与经股动脉相比,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不适感减少,已逐渐成为冠状动脉介入的首选途径.然而经桡动脉介入也有其局限,由于桡动脉直径较小,限制了大腔指引导管的使用.目前,无鞘指引导管系统被认为可能解决这一难题.现对无鞘桡动脉介入的进展进行综述.

  • 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解光辉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桡动脉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病情复发率以及术后卧床时间、手术用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与手术用时为(21.54±8.28)h、(1.76±2.65)h,研究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手术用时为(13.23±4.56)h、(1.34±2.29)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非常显著,但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都相对较低,且缩短了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3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祖峰;王晓红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34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穿刺成功率99.7%;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98.9%,诊断成功率98.6%.结论:经桡动脉诊治冠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绝对卧床时间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与传统股动脉穿刺诊治冠心病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两组压迫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的影响

    作者:蒋艳玲;唐燕华;黄海菊;陈翠萍

    目的:探讨两组压迫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 2011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病房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6例,对照组174例.两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均使用手腕式充气止血带压迫止血.实验组于术后1h第一次减压,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于3h、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术(PCI)患者于4h后取止血带,改用无菌纱布条加绷带环绕包扎,24h后取下纱布.对照组于术后2h第一次减压,CAG者6h、PCI者8h后完全解除压力,无出血者取下止血带,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有出血者再次充气加压直至不出血.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桡动脉穿刺处出血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桡动脉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从桡动脉穿刺处出血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桡动脉闭塞等方面比较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术后1h开始减压没有发生出血.结论:3~ 4h取止血带后改用纱布条加绷带环绕止血在舒适度和术侧肢体并发症方面优于单纯用手腕式充气止血带加压6~ 8h后取止血带.术后1h后开始减压具有可行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