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本科新生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864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学习适应差异显著(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满意度、情绪、自我、校园生活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自我适应、满意度、学习适应及总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不同群体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
1173名大学新生心理卫生水平测评
本文对分别来自文、理、工、艺术、体育等13个系某院2001级本科新生,采用SCL-90进行了评定,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73份,包括男生672人、女生501人,独生子女330人、非独生子女843人,城镇517人、农村656人.
-
礼仪培训对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礼仪培训对护理本科大一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泰安某大学护理学院的大一新生进行了36学时的礼仪课程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结果 EPQ中,E分显著低于培训前。在SCL-90中,培训前与常模比,除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常模外,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且在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精神病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一新生在心理健康中存在较多问题,礼仪培训能增强人格稳定性,且能缓解部分心理卫生问题。
-
药学专业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新生,面对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难免会迷茫,新生入学教育能起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近年来参与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我校药学专业本科入学新生的总体情况;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入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
某高校本科新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本科新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分析本科新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本科新生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的本科1 1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中某高校本科新生中14.8%具备健康素养.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者的比例依次为19.7%、11.3%和12.5%.具备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慢性病预防、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6类素养者的比例依次为29.1%、32.5%、34.3%、12.6%、15.8%和12.2%.健康素养得分与3个维度得分显示各维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科新生掌握健康知识对慢性病、传染病等相关问题的知晓率较低.结论 高校本科新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健康素养3个维度水平不均衡.高校本科新生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较低.高校应加强本科新生健康教育,改革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与评价体系,定期检测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
3826名医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2004级入学的本科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少数民族预科新生与本科新生UPI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为了解我校少数民族预科新生与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便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加强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以及为有关部门制定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告如下.
-
医学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新生675名(男生306人,女生369人)和研究生新生155名(男生76人,女生79人)应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人格状况评估,并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研究生在有恒性、独立性和环境适应因素的得分高于本科生,而在敏感性、实验性、紧张性、怯懦和果断型上得分低于本科生(P<0.01);男性本科生、研究生与全国常模比较,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研究生在聪颖性、有恒性和忧虑性因素得分上高于本科生,而在敏感性和实验性因素的得分低于本科生(均P<0.05);女性本科生、研究生与全国常模比较,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组医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学习过程中,医学生的人格特征会发生一定变化,应关注对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某高校本科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本科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相关知识需求,为做好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调查问卷,对新入校的本科生进行匿名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99%,新生对防治艾滋病持积极态度的为78.95%,78.18%的新生有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需求,61.44%希望学习预防性病的基本知识.结论 社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必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艾滋病相关宣传活动,并将针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
大学本科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为了解大学本科新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沈阳医学院861名本科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女生在严谨、重情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利他维度差异显著;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在活跃、严谨、利他、随和4个维度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群体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完善.
-
军校新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军校学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1],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员身上,较少有人将研究生纳入研究视野,而随着军校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非常有必要把研究生也列入研究的范畴.为此,作者对上述两组人群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某理工科高校本科生HBsAg检出率分析
笔者从1989年起~2000年止,分别对某理工科高校4年制本科新生(共12届)及本科毕业生(共8届),连续进行HBV携带情况的检测分析.该校生源除不含由西藏及港澳台入学者外,包含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学生,其中湖北省籍约占40%.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为1989年以来每年9月新生入学体检时的检验报告和1993年以来每年5月毕业生体检时的检验报告.体检时抽静脉血,留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医学本科新生控烟及相关能力调查分析
这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直在开展无吸烟校园的活动,对于医学本科新生,在紧张高考之后,他们的吸烟行为会受社会或家庭影响;来到校园后,他们的控烟及相关能力如何?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
中医本科新生古典医籍研读导师制的培养方案与意义
遴选对中医古籍研读有兴趣、有潜质的中医本科新生,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督促实施.探索体现扬长教育精神,促进师生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提高其古籍研读能力入手,达到造就有着深厚中医经典功底的人才,解决中医学术继承不够的目的.
-
西安市某民办高校本科新生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民办高校本科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改进学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西安市某民办高校2012年全体本科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和自编适应性影响因素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1 442份有效问卷.该校本科新生总体适应性平均得分(3.53±0.47)分和全部7个维度的适应性平均得分在3.10~3.94之间均较强;适应水平高的维度是生活自理适应性,低的维度是环境的总体认同.新生的总体适应性受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和月消费的影响.结论 民办高校需要改善学校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生适应性培养.
-
中医院校本科新生心理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医院校本科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2 105名中医院校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状况整体良好;②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活跃、坚韧、随和人格特质与适应性具有正相关关系;③坚韧、活跃、随和以及重情4种人格特质可预测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状况,其中坚韧、活跃、随和特质起正向预测作用,重情特质起负向预测作用;④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中医院校本科新生在活跃、坚韧、利他以及随和4种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⑤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存在人格类型差异.结论 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性与人格具有相关关系,人格能够预测其适应性.
-
从本科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的现状谈措施改进--以我校湛江校区图书馆为例
结合目前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介绍了广东医学院湛江校区图书馆本科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民办高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对某民办高校2007级统招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表明:本科新生的主流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强迫、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集中在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