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心理社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贫困生有较高的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且与心理防御机制、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根据这一群体的特定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
-
继发不孕妇女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
目的:探索继发不孕妇女的心身健康状况、心理社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8例24-36岁的继发不孕妇女测试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并分析心身症状与各项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继发不孕妇女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且与职业、婚否等一般社会文化因素无关,但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应激有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继发不孕症的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根据这一群体的特定心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
-
暗示疗法治疗神经症的护理体会
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由于其发病多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导致病程迁延.而成功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往往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把暗示疗法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下面我把工作中遇到的三个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
农民食管癌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原发性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心理社会应激量表(PSSG)分别对152例病例组和30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测评,运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生活事件L”、“消极应对NC”、“积极情绪体验PE”、“积极应对PC”及TS的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不和或婚姻问题、家人病重、个人健康变化等负性生活事件、“情绪压心底不表现又忘不掉”等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中的“能够尽快将不愉快忘掉,主动求助于别人、诉说”进入模型.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方式为食管癌发病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