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波县民族小学重点寄宿制班新生入学前HBsAg检测报告分析

    作者:杨福兰;苏补荣

    雷波县民族小学重点寄宿制班是2001年开办的.生源来自全县小学四年级少数民族品学兼优的在校贫困生.

  • 刘晓倜:“雪域温情”爱心支教西部的志愿者

    作者:任润波

    2012年7月,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90后女孩参与到团中央第十四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短短的一年时间,她建立“雪域温情”爱心公益QQ 群,帮助支教的堆龙德庆县中学困难学生家庭募捐衣物;她帮堆龙中学4名贫困生找到长期资助人;她通过不懈努力,联系陈光标爱心团队,开展义卖购买课外书籍。她,就是刘晓倜。

  • 湖南省4所高校贫困生16PF 人格特征分析

    作者:宋传颖

    目的:研究高校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为对其心理援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 人格问卷,按照分层(年级*专业)随机抽样的原则,对高校1836名在校贫困生进行群体心理测评,有效测试1635人。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除忧虑性人格因素外(M女=12.48>12.35,P <0.05),男女贫困生在15种主要人格因素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8项次元人格因素上,男女贫困生均在适应与焦虑型(M=6.87,6.78>5.40,P <0.01)、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M=5.87,5.64>5.51,P <0.05)2个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有恒性”(t =-3.453,P <0.05)、“敏感性”(t =3.958,P <0.01)、“怀疑性”(t=2.404,P <0.05)、“幻想性”(t =3.115,P <0.05)4个主要人格因素以及“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t =-3.466,P <0.05)、“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t =-2.658,P <0.05)、“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t =-3.705,P <0.01)3个次元人格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生一方面在“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创造能力”、“独立性”、“外向性”、“聪慧性”、“敢为性”、“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性”等人格特征上得分偏低(Y2≤55;Y3≤77;Q2、X2、B、H、C≤3;Y1≤12),需要改善;另一方面在“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等人格特征上得分偏高(L、O、Q3≥8),需要调整。贫困大学生中典型的焦虑型(18.8%)、内向型(27.9%)、安详机警型(17.1%)、怯懦型(6.6%)等人格特点者人数多于典型的适应型(3.8%)、外向型(3.3%)、感情用事型(5.3%)、果断型(2.1%)等人格特点;贫困生在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之间部分人格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独居特点,且性别、地域差异、家庭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广西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分析

    作者:王勇

    目的 探讨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高校大学生824名,进行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SCL-90量表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1.45 ±0.50)、精神病性(1.47±0.51)、抑郁(1.51±0.54)、焦虑(1.50±0.51)、恐怖(1.45±0.51)、偏执(1.47±0.52)6个因子和总均分(1.51±0.48)与非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1.33±0.48)、精神病性(1.38±0.52)、抑郁(1.33±0.48)、焦虑(1.42±0.54)、恐怖(1.37±0.52)、偏执(1.39±0.53)6个因子和总均分(1.43±0.5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2个因子P<0.01,后4个因子和总均分P<0.05).贫困大学生主观支持分(24.46±6.41)和非贫困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分(25.30±5.58)差异显著(P<0.05).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与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余各因子都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SCL-90各因子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SCL-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维度相关不显著.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回归模型(P<0.01),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支持的利用度,修正后的判定系数为0.050、0.055、0.071、0.077.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但主要受其主观支持因素的影响.

  • 广西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蓝琼丽;唐峥华;秦小云;赵世英;黎卫文;吴俊端

    目的 了解广西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在医学院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55名贫困生(男149名,女306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结果 医学院校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P<0.01);除躯体化、敌对因子外,贫困生组SCL-90其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组(P<0.01);贫困生组UPI一、二类学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组(χ<'2>=14.76,P<0.01).结论 广西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需学校、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赵凤

    目的 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自我敏感和社交焦虑心理,探讨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缺陷感量表"进行研究,甑选出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贫困生实验组、非贫困生实验组、对照组,干预方法采用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计活动6次,每次都有针对性主题.结果 贫困生实验组干预前后对比,社会自信水平有显著提高.而非贫困生实验组、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克服贫困大学生自卑、自我敏感和社交焦虑的心理、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自信、学习能力、自尊方面上有显著效果.

  •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作者:李献斌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来自经济、就业、家庭和学习的压力都大于一般学生.他们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观念相对较落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在家长托负心理和自己报恩心理的驱使下,往往把学习成绩看成是提高自尊的途径,一旦学习上受挫、成绩不尽人意,他们的自信心就极易受到伤害,导致出现逃避交往、焦虑、抑郁、自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如果不及时给予辅导,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作者:李艳红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对方式.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66名高师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2)贫困生较少使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的应对方式;(3)不同的应对方式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互关联.结论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有益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 助困与育人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创新性研究

    作者:龚建文;曾艳;鄢来均;黄华君

    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解决贫困生问题,我们一要对目前的"奖、贷、助、减、补、勤"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制度创新,同时加强其"育人"功能,培养贫困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 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反思

    作者:林晓冰;汪玉梅;高颖

    通过对当前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个人化趋势、支持模式单一、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增加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各主体间沟通等改革措施.

  • 高等中医药院校贫困生精准帮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作者:李玮;高笛;孙茂;杜伟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成为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是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1].高校作为"精准扶贫"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坚持贯彻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同时,在以往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充分把握目前高校贫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建立适合贫困生的帮扶教育机制,使贫困生能够享受到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教育帮扶.

  •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艳华;何少颖;赵陵波;段华平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程度.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对福州大学321名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除强迫、抑郁和敌对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应付方式呈现高相关.结论 贫困生倾向于采用自贵、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应加强引导贫困生的应付方式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启悟疗法改善贫困生自我和谐状况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润涛;徐挺

    目的 研究自行编制的启悟疗法改善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效果.方法 将某院校贫困大学生12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8周的启悟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自我和谐总分和3个因子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自我的刻板性因子的分值下降,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分值则上升.结论 采用启悟疗法进行干预能显著改善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

  • 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作者:苏亚玲;谢晋晓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高校2007级2075名新生进行调查,根据以往两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 2007级新生中22.6%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近3年第一类型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其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低于非贫困生.结论 近3年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并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 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作者:王挺;杜文东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方法 使用16PF和MMPI对02和03级学生进行普查,以月生活费小于200元做为标准筛选出贫困生,其他学生做为对照组.结果 贫困生在16PF的A、E、F、H、I、L、M、N 8个因素上得分低于非贫困生而在G、O和Q2这3个因素上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L、D(2)、Hy(3)、Pa(6)、Pt(7)和Si这6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结论 贫困生的个性特点与非贫困生存在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检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中,贫困生的性质和程度都比非贫困生严重.

  • 福建省高校贫困生人格及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钱扬迅;赵陵波;何少颖

    目的 探讨福建省高校贫困生应付方式及其人格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福建省高校2092名学生(其中贫困生530名)进行16PF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福建省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一些人格因素和应付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校贫困生面对困难多采取混合型和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并且与人格特征显著相关.

  • 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赵英武;赵英艳

    目的 了解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对我院2008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512名贫困生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 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但在性别、年级比较时,只在个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独立学院需要做进一步心理问题筛选的学生占总数的27%,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成都医学院贫困生压力源分析

    作者:程兰;龚德英;祁红

    目的:探讨医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成都医学院238名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学院贫困生心理压力总体偏高;②男贫困生和女贫困生在心理压力水平上(t=2.289,P<0.05)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方面(t =2.513,3.131,2.221;P<0.05);③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198,P<0.01);④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被试压力得分显著高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被试压力得分(t =4.744,P<0.001);⑤高自我效能感被试和低自我效能感被试在人际交往(t=-3.41,P<0.01)、经济与地位(t=-2.587,P<0.05)、学习(t=-2.583,P<0.01)、就业(t=-3.189,P<0.01)和心理压力总分上(t=-3.504,P<0.01)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压力源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学习、经济与地位、就业、体能与生活、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

  • 海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

    作者:杜钢清;陈秀珍;关菲菲;邓青

    目的 了解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南省的3所高校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 海南省高校贫困生SCL- 90总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7.295,P<0.01).除强迫和其它两个因子外,贫困生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3.986,6.595,6.698,2.987,5.124,5.826,10.556,2.641;P<0.05).男贫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症状得分均小于女贫困生(t=2.032,1.979,2.006;P<0.05).结论 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

  •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图雅;梁瑞琼;张娟;陈彩英;林佳明

    目的 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我校91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贫困生10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3.33,3.35,3.87,3.78,3.37,3.37,4.05,2.83,3.58,3.27,2.82;P<0.05);②男性贫困生11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女生(t=2.78,2.70,2.58,2.41,3.26,2.90,2.33,2.01,2.90,3.80,3.07,2.50;P<0.05);③非医药专业贫困生3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医药专业的贫困生(t=2.02,2.22,2.31;P<0.05).结论 我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男性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贫困生,非医药专业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医院专业贫困生.

13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