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境因素对外耳道湿度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作者:庄惠文;黎建峰;王东芳;熊观霞

    目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外耳道气流的特点,探讨环境因素对外耳道湿度的影响,为外耳道部分生理及病理现象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病史、耳镜、耳内镜、中耳分析仪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用CFD的方法计算稳定状态下的外耳道气流温度、速度和湿度特点,分析环境因素(气流速度、温度和湿度)对外耳道气流湿度的影响.结果 在外耳道皮肤释放水蒸气的速率为1.557×10-6 kg/m2s、外界温度20℃、环境湿度5.991 g/m3、环境风速0.25 m/s情况下,外耳道气流的平均温度为34.01℃;外耳道区域的平均气流速度为4.6×10-4 m/s;外耳道区域的平均湿度为18.963 g/m3,湿度从里向外逐渐减小,环境温度的下降(温差的增大),外耳道湿度降低.当环境风速小于0.5时,外耳道湿度只是发生轻微变化,之后随着环境气流速度的增大,外耳道湿度快速下降.外耳道湿度随着环境湿度同步上升.结论 外耳道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区域,气流速度极低,温度与人体温度非常接近,湿度呈现从里向外梯度减少.外耳道湿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而降低;环境温度通过改变气流影响外耳道的湿度,但影响的幅度不大;外耳道湿度随环境湿度同步上升.

  • 液态芯片与PCR-LDR技术对K-ras基因分型初探

    作者:娄加陶;周妍;吴传勇;薛剑;徐淑君;梁小卉

    目的 采用基于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样本中的K-ras基因突变水平,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 实验诊断技术研究方法.对液态芯片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的评估.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组织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采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结合液态芯片技术,对待测样品K-ras基因2号外显子上12、13密码子上8个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序验证结果.结果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灵敏度为10% ~20%,高于传统测序法的1%.平均CV值<1%,表现出很好的重复性.从100例NSCLC患者组织样本中共检出5例突变,其中3例为Gly12 Val突变,2例为Glyl2Asp突变.结论 基于液态芯片与PCR-LDR技术的K-ras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检测通量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的K-ras基因突变分析的合理方法.

  •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作者:关明;汪骅;吴文娟

    微流控芯片具有的精确流体控制、少量样品需求、快速反应及大规模集成的优势,使其成为临床诊断及疾病筛查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工具.集成化及自动化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核酸、蛋白及细胞等的检测及分析.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核酸、蛋白质分析及细胞培养、分选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微流控芯片可为生物标志物检测提供精确、高通量、易集成的研究及应用平台.

  • 微流控芯片数字 PCR 技术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潘小艳;陶志华

    微流控芯片数字PCR采用微流控芯片,将PCR反应液分割成数量众多且体积相等的反应单元,通过检测扩增后荧光信号呈阳性的反应单元的数量对核酸模板进行定量,具有可绝对定量、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感染性疾病诊断、肿瘤早期诊断、产前诊断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各自产品。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出现,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基因诊断工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592-594)

  • 数字PCR在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Heng Lu;Valérie Taly

    研究肿瘤的有效遗传特性和表观遗传改变需要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工具。然而,无论从灵敏度还是特异性上,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其所需水平。数字PCR( dPCR)突破传统检测的瓶颈达到稀有突变检测中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其通过将一个样本分成百万到千万份,分配到不同反应单元且保证每一反应单元只包含一个目标分子的原理,得到绝对定量的数据。 dPCR结合商业化的微流控技术,这种基于微滴原理的dPCR逐渐成为检测癌症患者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范围从肿瘤异质性检测到患者体液检测,尤其适用于液体活检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50-153)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重大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瑜

    重大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原的快速发现和确认。 PCR技术、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对重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和诊治水平。准确、快速、高通量、便携且智能化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基于免疫磁分离的微流控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福来;孙平风;黄小林;李凡;许恒毅

    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CTCs的准确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并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和肿瘤的复发检测。然而,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含量极低,对其检测需要高效、特异的富集分离方法。新兴的微流控技术能对微量液体进行精确操控,结合免疫磁分离技术将其应用于CTCs的分离检测可节省血液样本,具有操作简单、分选速度快、特异性强以及纯度高等优点。(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4-67)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结合微流芯片鉴定马拉色菌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韵茹;章强强

    目的 探讨微流芯片在马拉色菌鉴定与分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收集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及直接镜检阳性的花斑糠疹患者皮损处皮屑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处毛囊内容物培养出的马拉色菌菌株进行DNA测序,鉴定菌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反应(RAPD-PCR)电泳分析及微流芯片基因型定量分析并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 共分离83株马拉色菌临床菌株,其中72株分离自花斑糠疹,11株分离自马拉色菌毛囊炎.大多数菌株均可被2种随机引物(S22、S24)扩增而获得清晰条带,但以S22引物扩增的条带更为稳定、清晰,作为主要引物.不同种马拉色菌通过微流芯片基因型定量分析得到不同大小的固定阳性条带,所有菌株均可见种间和种内多态性.在DNA测序的基础上,使用RAPD结合微流芯片方法,基本可将8种马拉色菌(糠秕、合轴、球形、厚皮、斯洛菲、日本、大和及皮肤马拉色菌)区别.结论 RAPD结合微流芯片方法作为一种快速、高通量、高灵敏性的分析技术,在马拉色菌种间菌株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的分析及新种鉴定中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 用于PET放射性药物合成的微流体芯片

    作者:张建平;张勇平;王明伟;章英剑

    微流体芯片在有机合成领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应用到放射性药物合成领域却很少.近,国际上几个科研小组证实了微流体芯片在放射性药物合成上的潜力,并证实传统放射合成的许多步骤均可被微流体芯片所取代.同时也证实以微流体芯片为基础的放射性化学合成比传统的放射性化学合成使用的前体量更少,反应速度更快,合成出的药品有更高的比活度和产率,纯化过程也更简单,同时对放射性的防护也更容易.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但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商业开发.本文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种微流体芯片的优缺点及其在PET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