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陈超群;任林;陆春雪;李忠玉;钟光明;吴移谋

    目的 以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质粒缺失株CMUT3和CM972为对象研究质粒缺失对C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评价质粒缺失株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碘染色观察衣原体包涵体中糖原聚集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原合酶(GlgA)的表达,离心辅助感染试验检测衣原体对HeLa细胞的感染力. C3H/HeJ小鼠阴道感染CM,感染后60d内每隔3或7d取生殖道分泌物,检测包涵体形成单位(IFU);感染60d后处死小鼠,分离生殖道组织,观察输卵管水肿程度.CBA/J小鼠阴道感染CMUT3,感染后60d用CM 菌株进行再次感染,观察质粒缺失菌株抗CM 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CMUT3和CM972菌株碘染色呈阴性;质粒影响GlgA的表达,质粒缺失后GlgA表达水平下降;离心因素能显著提高新分离质粒缺失株CMUT3对HeLa的感染力;C3H/HeJ小鼠下生殖道感染质粒缺失株CMUT3和CM972后不发生输卵管积水,而质粒缺失株在小鼠下生殖道的增殖与野生株比较差异不明显;CBA/J小鼠下生殖道免疫CMUT3后再感染CM,其单侧输卵管积水发生率为15% (2/13),而先行感染 CM 后再次感染CM 的小鼠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发生率89% (8/9). 结论 CM 质粒缺失株在小鼠生殖道中的致病力减弱,小鼠下生殖道免疫CMUT3后可抑制CM 再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CM 质粒缺失株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价值.

  • IL-12 p35和 IL-12 p40缺失可引起衣原体生殖道感染后肾脏病变

    作者:符玺宗;陈胜华;孙源彬;柏琴琴;蔡恒玲;周洲;陆春雪;陈丽丽

    目的:探讨IL-12和IL-23在抗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免疫及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1×104 IFU的鼠肺炎型沙眼衣原体( MoPn)经生殖道感染野生型( wt)、IL-12p35 KO和IL-12p40 KO小鼠,每组一半小鼠于感染后114 d,再次感染相同剂量的MoPn。每隔3~4 d取生殖道分泌物,测定其中衣原体包涵体的数量。原发感染后114 d或143 d,处死小鼠,分离泌尿生殖道,肉眼观察其肾脏、输卵管、子宫角水肿程度,并切片, 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炎性浸润程度和管腔水肿程度,并计数肾组织中衣原体和细菌数量。结果在MoPn原发感染后,IL-12p35 KO和IL-12p40 KO小鼠清除衣原体的速度相当,带菌时间均较wt小鼠明显延长。所有小鼠均出现严重的上生殖道组织病变,但KO小鼠和wt小鼠病变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几乎所有IL-12p40 KO和部分IL-12p35 KO小鼠均发生严重的肾脏病变,而wt小鼠肾脏未见明显异常。在KO小鼠病变的肾组织匀浆及切片中均能检测到衣原体抗原,且包涵体数量均显著高于wt小鼠。结论 IL-12和IL-23可限制经生殖道感染的MoPn扩散到肾脏,IL-12或IL-23基因缺失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易并发肾脏病变。

  • 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长贵;周全;马璟玥;郭媛丽;刘原君;刘全忠

    目的 探讨豚鼠结膜炎衣原体(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GPIC及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用Vp1-pET30a(+)重组质粒菌表达Vp1蛋白,Western印迹法鉴定蛋白,透析袋纯化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将GPIC、E型沙眼衣原体分别与Vp1蛋白、Tris甘氨酸溶液、S蛋白及培养液室温孵育3h,衣原体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上述液体,72 h或48 h后,免疫荧光计数包涵体数.结果 GPIC在Vp1蛋白组、Tris甘氨酸溶液组、S蛋白组及培养液组培养72 h,包涵体计数分别为5.0±1.5、24± 1.2、25±1.7及25±1.5,各组包涵体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632,P< 0.05).Vp1蛋白组GPIC包涵体数显著低于Tris甘氨酸溶液组、S蛋白组及培养液组(P<0.05),而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培养液组)相比,Vp1蛋白对GPIC的抑制率为(80.2±3.99)%.此外,Vp1蛋白对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率为(77.2±1.79)%,t检验示Vp1对GPIC的作用与对E型沙眼衣原体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7,P>0.05).结论 Vp1蛋白可明显抑制GPIC的感染,同时对E型沙眼衣原体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 体外传代选择对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培养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超群;任林;陆春雪;李忠玉;钟光明;吴移谋

    目的:探讨传代选择对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CMUT3菌株培养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方法采用“无辅助感染”和“辅助感染”交替方式体外传代培养CMUT3菌株,而后观察传代菌株和亲代感染细胞时的吸附效率以及对离心因素的依赖性,并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传代菌株CMUT3G40和亲代CMUT3G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传代菌株CMUT3G40在感染HeLa细胞时对离心因素依赖性降低,吸附试验表明CMUT3G40菌株对细胞的吸附能力增强;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 CMUT3G40菌株与亲代 CMUT3G0在 tc0237基因存在差异, TC0237Q117E错义突变出现于CMUT3G40菌株基因组( CMUT3G40,99.7%;CMUT3G0,0%)。结论通过体外传代培养CMUT3菌株可获得吸附能力增强的菌株,该表型与传代选择所致的TC0237Q117E密切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