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结节性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结核风湿症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加洪;宗成光

    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反应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保护机体(免疫保护),又可造成组织破坏(病原性免疫).结核风湿症(即Poncet综合征)属于病原性免疫,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细胞介导的超敏性免疫反应.青岛市中心医院从1999年6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以结节性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结核风湿症患者1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北京市某小学突发水痘疫情中疫苗保护作用的调查

    作者:蔡军芳;罗凤基;张菁;李金华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水痘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管理的疾病.为了解水痘疫苗的保护情况,以便进一步为制定北京市小学水痘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水痘突发疫情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与亲本强毒株的体内病毒载量与诱导保护性免疫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学智;林跃智;李利;姜成刚;赵立平;吕晓玲;周建华

    慢病毒免疫应答的载量阈值学说认为病毒载量决定了机体对病毒反应的类型.为了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血浆病毒载量与马体免疫保护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EIAV弱毒疫苗株(EIAV_(DLV125))免疫马和EIAV强毒株(EIAV_(LN40))非致死剂量接种马血浆中病毒载量进行了动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马在监测过程中皆可检测到相似水平的病毒载量(10~3~10~5copies/mL),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毒株接种23周后,对马匹进行了强毒株(EIAV_(LN40))的致死剂量攻毒,根据攻毒后典型马传贫急性发病与否确定接种保护率.结果显示,疫苗组的保护率为67%而非致死剂量强毒组的保护率为0.以上结果提示,病毒血浆载量不是决定EIAV弱毒疫苗诱导免疫保护能力的主要或单一因素.

  •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灭活抗原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祥鹏;檀晓娟;张勇;许文波

    为了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所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效果,我们选用CVA16临床分离株521-01T,在Vero细胞中进行大量培养,并对培养产物进行甲醛灭活及超速离心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的灭活病毒纯度及性质进行初步分析.Al(OH)3+CVA16及单独CVA16抗原,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雌性ICR小鼠;相同免疫途径、剂量于第14和28 d加强免疫2次.ELISA法检测CVA16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微量中和试验法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Al(OH)3+CVA16抗原免疫组母鼠所产仔鼠进行脑腔攻毒,检测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Al(OH)3+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3次免疫后产生的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高可达1∶1×105 (P=0.000),中和滴度高于1∶256.同时,该抗原还可以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以1 000 LD50的病毒量脑腔接种48h内新生乳鼠的病毒攻击实验显示,该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具有100%的保护.这一结果表明该灭活CVA16病毒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为CVA16灭活疫苗的研究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 含信号肽Mtb8.4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李晖;邹永胜;钟森;任红;陈宣世;史小玲;王明勇

    目的 研究含信号肽MTB8.4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C57BL/6N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含信号肽的MTB8.4(MS)基因疫苗组、BCG组、pcDNA3.1+组和PBS组.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并按效、靶比例分别为100∶1、50∶1、10∶1进行CTL杀伤检测.用结核杆菌H37Rv强毒株静脉攻击小鼠,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观察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的病变程度;Z-N染色查结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MS基因疫苗能够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增加,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活性增加;免疫组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较空载体组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结核病MS基因疫苗能诱导较强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但尚需进一步提高.

  • 堆型艾美耳球虫cSZ1基因在减毒沙门氏菌的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作者:覃宗华;谢明权;蔡建平;艾哈迈德;叶秀华

    用PCR方法扩增堆型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阅读框架(ORF),与质粒表达载体pYA3342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 X6212,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后将其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X4550.经IPTG诱导获得了cSZ1基因在减毒S.typhimurium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9.2%,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9 kDa.将重组减毒S.typhimurium分别以108或109CFU/鸡经口免疫4日龄岭南黄肉鸡,免疫后两周血清中可检测到抗cSZ1的特异性IgG,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25日龄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后3周,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500个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计数攻虫感染后第3.5~9.5天卵囊总产量,2个免疫组分别能降低25.1%和46.4%的卵囊产生.

  • 《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试点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永钦;王泳;孙凤妹;吴承丽

    无锡市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接种率已稳定在较高水平,针对的传染病已基本控制.但在实施预防接种时,由于疫苗、个体差异等因素,少数儿童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出现一些副反应或偶合疾病,引发纠纷,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规范、科学地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外,更要做好预防接种前的宣传,让儿童家长/监护人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明确责任,共担风险.为此,我们选择城乡各1个乡级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了<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简称"告家长书")的试点调查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人类禽流行性感冒疫苗的研究展望

    作者:雷达;艾立新;丁国允;邓红樱

    通过回顾人类禽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展望疫苗的使用前景,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综述人类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现状,提出:基因工程疫苗是人类禽流感疫苗的发展方向,但在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安全、有效、快速应对下一次疫情,应全面评估疫苗安全性,正确面对成本-效益问题,从法律、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层面支持疫苗研究、生产,提高疫苗生产力,正确评价疫苗的适用人群.

  • 水痘

    作者:许松涛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次感染VZV引起水痘,之后VZV可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节,病毒再激活可引起带状疱疹.虽然大多数水痘病人预后良好,但仍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现今我国尚未将水痘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水痘在我国儿童中时有爆发或流行.现就水痘的病原体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病学和预防策略等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 水痘 免疫保护
  • 弓形虫ROP11核酸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晓磊;张丽骞;王春苗;姜文静;贾天军;郭玲玲;张进顺

    目的 观察ROP11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空质粒对照组、PBS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均通过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其中实验组每鼠注射pcDNA3.1(+) ROP11重组质粒100 μg(1 μg/μl),空质粒对照组注射pcDNA3.1(+)质粒100 μg(1μg/μ1),PBS对照组注射无菌PBS缓冲液10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接种量均加倍.分别于每次注射前和末次注射后第2周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末次注射后2周各组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 3个/只,观察其存活时间,评价免疫效果. 结果 ROP11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实验组小鼠血清特异IgG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血清IFN-γ、IL-2、IL-4、IL-10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重组质粒免疫组、空质粒免疫组、PBS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经RH株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36.3、97.8、96.3和9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OP11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为进一步研究ROP11核酸疫苗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紫外线致弱亚洲带绦虫六钩蚴疫苗对乳猪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杨鹏;张万;党荣敏;谢洪书;尹丙娇

    目的 观察接种紫外线(UV)致弱亚洲带绦虫六钩蚴疫苗对乳猪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以UV致弱六钩蚴疫苗经耳缘静脉免疫乳猪,采用ELISA法检测乳猪免疫前后血清特异性IgG,以及脾淋巴细胞体外诱生INF-γ和IL-4水平,并于免疫后35d进行虫卵攻击感染,在感染第15d和45 d比较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囊尾蚴数量变化及发育情况. 结果 乳猪接种UV致弱六钩蚴第10d,血清特异性IgG含量开始上升,第35 d为(34.4±5.02)mg/ml,与免疫前(13.7±4.37)m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2,P<0.05);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24 h后,免疫组上清IL-4为(39.65±15.3)mg/ml,与正常对照组为(15.8±7.5) m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5,P<0.05),INF-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56,P>0.05);免疫组脾淋巴细胞经ConA刺激体外培养24 h,上清IL-4含量为(156.94±11.81)mg/ml,正常对照组为(80.6±13.5)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2,P<0.05),INF-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17,P>0.05).虫卵攻击感染第15d,免疫组囊尾蚴数总数减少,退化或钙化囊尾蚴数增多,成熟囊尾蚴数减少,第45 d时免疫组未见成熟囊尾蚴. 结论 UV致弱亚洲带绦虫六钩蚴疫苗可诱导乳猪产生较高水平免疫保护力.

  •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14-3-3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德发;祖莹;陈月生;沈继龙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14-3-3及14-3-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用rSj14-3-3和rSj14-3-3/SjGST免疫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结果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1.93%和34.39%;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24%和60.06%,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33.39%和40.48%;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5.23%和46.13%. 结论信号蛋白14-3-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 TgMAPK1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郝珍;沙文超;宋鹏霞;郭晶晶;周怀瑜;周剑;丛华;李瑞芳;何深一

    目的 构建重组质粒pEGFP-MAPK1,制备弓形虫MAPK1核酸疫苗(DNA疫苗),评价该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的免疫效应以及在抗弓形虫感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弓形虫RH 株cDNA作为PCR的模板扩增目的基因TgMAPK1,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GFP-MAPK1.pEGFP-MAPK1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PBS对照组、pEGFP-C1对照组和pEGFP-MAPK1实验组),大提质粒并免疫接种每组小鼠,ELISA检测每组小鼠在免疫接种前后血清抗体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将弓形虫速殖子经腹腔注射入小鼠体内并每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评价该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PCR扩增出约1 599bp的目的基因片段,重组真核质粒pEGFPMAPK1构建成功.重组质粒和空质粒转染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提取的细胞总蛋白经Western blot检出能与相应抗体反应的分子质量单位约为58×103 的目的蛋白.pEGFP-MAPK1免疫组小鼠较对照组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IgG(A值0.75~0.79)、IgG2a(A值0.65~0.71)和IFN-γ(725.67±23.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IgG1、IL-4和IL-1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d)相比,pEGFP-MAPK1组小鼠(18 d)感染弓形虫后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 结论 TgMAPK1核酸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和Th1型细胞免疫反应,表明该疫苗具有一定的抗弓形虫感染免疫保护作用,TgMAPK1蛋白可作为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

  • IL-2基因佐剂强化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Tp92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赵飞骏;张晓红;吴华;曾铁兵;刘双全;曹训宇;陈曦;余坚

    目的 观察IL-2基因佐剂与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膜蛋白Tp92抗原编码基因DNA疫苗联合免疫新西兰兔后对Tp皮肤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将体重约3kg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pcDNA3.1(+)/IL-2+ pcDNA3.1(+)/Tp92联合免疫组,pcDNA3.1(+)/Tp92免疫组,pcDNA3.1(+)空质粒组及PBS空白组共4组,每组18只,每隔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初次免疫后第10周进行Tp皮肤感染,观察并记录感染早期各组家兔皮损情况;ELISA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免疫兔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脾细胞IL-2及IFN-γ水平;MTT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兔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 结果 IL-2+ Tp92 DNA疫苗联合免疫组在Tp感染后0~224 d期间的不同时间点均检测到高滴度的特异性IgG,与Tp92 DNA疫苗组及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第14 d联合免疫组兔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水平均显著高于Tp92单独免疫组(P<0.05)及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兔脾细胞均有明显增殖反应,SI值显著高于同期Tp92单独免疫组(P<0.05)及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Tp感染早期联合免疫组家兔皮损Tp阳性率为20%,溃疡病灶形成率为10%,皮损愈合时间为48 d. 结论 IL-2基因佐剂和Tp92 DNA联合免疫能有效地诱导新西兰兔在Tp感染期间产生稳定持久保护性免疫应答,并能阻止Tp皮肤感染部位病损的发展.

  •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脂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作者:游洋;陆书华;李晓霞;尚炜;徐建设;钟启平

    目的 制备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脂多糖脂质体并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细菌LPS脂质体,通过电镜观察其形状,粒径测定仪分析其粒径分布,?试验(LAL)测定其活性.用大肠埃希菌TH1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7菌株、肺炎克雷伯菌K11菌株混合脂质体免疫小鼠,以脂多糖(LPS)2倍完全致死量(LD100)和100倍半数致死量(LD50)活菌攻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 细菌LPS脂质体混悬液常温下呈乳白色,透射电镜下可见LPS脂质体颗粒呈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布均匀,为300~464 nm.LAL试验推算包封率为99.0%~99.9%.经TH1、P7、K11混合LPS脂质体免疫的小鼠接受TH1-LPS、P7-LPS、K11-LPS及其活菌攻击后显示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其中TH1-LPS、P7-LPS及活菌攻击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菌混合脂多糖脂质体对其相应菌种及LPS攻击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免疫保护实验

    作者:陆书华;尚玮;徐建设;李晓霞;钟启平

    目的 制备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脂多糖(LPS)脂质体并考察其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大肠埃希菌LPS脂质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散射法分析其粒径分布,鲎试验法(LAL)测定其活性;用LPS脂质体免疫小鼠,以LPS 2倍完全致死剂量攻击小鼠,观察并记录结果. 结果 大肠埃希菌LPS脂质体常温下呈乳白色混悬液,透射电镜下呈多层圆形或椭圆形小囊,粒径为(300.195±108.932)nm;LAL法测定E. coli LPS脂质体和E. coli ob55∶b5 LPS脂质体活性,均比未经脂质体包被的LPS降低99.9%;E. coli LPS脂质体和E.coli ob55∶b5 LPS脂质体免疫鼠接受E. coli LPS攻击后72 h的存活率分别为91.67%和75.00%,与对照组存活率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22和P=0.000 614). 结论 大肠埃希菌LPS脂质体制备方法可行,制备的LPS脂质体对该菌属的LPS攻击均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 弓形虫亲环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黄金贵;李运娜;宫鹏涛;杨举;李赫;李淑红;张国才;张西臣;李建华

    目的 研究弓形虫亲环蛋白(Cyclophilin,Cy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佐剂组和PBS对照组,分别肌注pET-28a-TgCyP重组蛋白100 μg/只、佐剂100 ul/只和PBS100 ul/只,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分别取4只小鼠处死,取脾脏,检测CD4+、CD8+及细胞因子.同时,采用阿尔玛蓝细胞增殖与细胞毒性检测试剂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其余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观察其存活情况.结果 pET-28a-TgCyP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的CD4+T细胞(62.59±4.17)%、CD8+T细胞(8.53±0.46)%与PBS及佐剂对照组比较显著增殖(P<0.01),其脾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显著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应答显著增强(P<0.01).弓形虫攻击感染216 h后,实验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33.3%,佐剂对照组及PBS对照组小鼠均全部死亡.结论 pET-28a-TgCyP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 鼠衣原体质粒缺失株生物学特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陈超群;任林;陆春雪;李忠玉;钟光明;吴移谋

    目的 以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质粒缺失株CMUT3和CM972为对象研究质粒缺失对C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评价质粒缺失株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碘染色观察衣原体包涵体中糖原聚集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原合酶(GlgA)的表达,离心辅助感染试验检测衣原体对HeLa细胞的感染力. C3H/HeJ小鼠阴道感染CM,感染后60d内每隔3或7d取生殖道分泌物,检测包涵体形成单位(IFU);感染60d后处死小鼠,分离生殖道组织,观察输卵管水肿程度.CBA/J小鼠阴道感染CMUT3,感染后60d用CM 菌株进行再次感染,观察质粒缺失菌株抗CM 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CMUT3和CM972菌株碘染色呈阴性;质粒影响GlgA的表达,质粒缺失后GlgA表达水平下降;离心因素能显著提高新分离质粒缺失株CMUT3对HeLa的感染力;C3H/HeJ小鼠下生殖道感染质粒缺失株CMUT3和CM972后不发生输卵管积水,而质粒缺失株在小鼠下生殖道的增殖与野生株比较差异不明显;CBA/J小鼠下生殖道免疫CMUT3后再感染CM,其单侧输卵管积水发生率为15% (2/13),而先行感染 CM 后再次感染CM 的小鼠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发生率89% (8/9). 结论 CM 质粒缺失株在小鼠生殖道中的致病力减弱,小鼠下生殖道免疫CMUT3后可抑制CM 再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CM 质粒缺失株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价值.

  •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于晶晶;王娅娜;赵巍

    目的 研究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重组亲肌肉抗原(rEg.myophilin)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包虫病分子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1)选取111只ICR小鼠随机分为A、B对照组和C实验组,分别于皮下注射PBS、PBS+佐剂和PBS+佐剂+候选疫苗,之后分别用同样的试剂进行两次加强免疫;(2)用Eg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5周剖杀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3)按不同的时间点分批次对小鼠采血、取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并检测其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水平. 结果 rEg.myophilin能诱导小鼠产生≥86.11%的免疫保护力;免疫小鼠血清IgG、IgG1、IgG2a、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均增高,对照组攻击感染后IL-10增高,实验组未增高. 结论 rEg.myophilin免疫后IgG及其亚类IgG1和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抗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4在IgE亚型类别转换中起关键作用,这一机制可能直接影响IgE参与的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抗寄生虫感染.

  • 顶复门原虫TRAP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孙慧;李瑾;赵协;王利磊

    本文对顶复门原虫入侵相关蛋白-TRAP蛋白(Thrombospondin-related anonymous protein)的主要组成蛋白分子及其在运动与宿主细胞入侵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现已发现的顶复门原虫TRAP相关蛋白在虫体运动和免疫保护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该类蛋白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40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