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咪唑安定-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的体会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通常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满足术者的要求完成手术.但是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范围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阻滞效果不完善,镇痛不完全,不能完全有效阻断内脏神经反射,抑制牵拉刺激的伤害性反应[1].为有效改善此状况,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我们尝试针对阑尾手术做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以改善麻醉效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产妇在无痛分娩时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分娩的178例足月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92)和试验组(n=86),对照组产妇接受自然分娩,试验组产妇接受无痛分娩,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宫缩时间、产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6.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9%(P<0.05);试验组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的宫缩时间,第二、三产程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孕产妇实施无痛分娩,能显著缓解其疼痛,缩短其第一产程时间,提高分娩率,安全可靠.
-
365例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自然分娩初产妇365例的临床资料.将36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罗呱卡因和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另选取同期未采用药物分娩镇痛产妇3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勉疼痛、产程时间以母婴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 中应用及对应激反应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中应用效果和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选取本院直肠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数据的心率变化情况和镇痛肌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气腹前10分钟和气腹后10分钟的心率指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肌松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老年直肠癌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初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下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治疗方式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于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效果显著,并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拔管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100例胆囊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全麻),各5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及相关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的用量及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气腹后20 min、术毕放气后10 min,观察组的E、NE、COS水平波动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轻行LC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激反应,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无痛分娩硬膜外阻滞麻醉中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探究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分娩硬膜外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分析.方法:将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1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无痛分娩与否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26例).采用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观察组产妇实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则行自然分娩,不接受任何镇痛处理.就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期间的VAS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在第一、二、三产程的VAS疼痛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生后1min、5min、10min,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中自然分娩的产妇多于对照组,剖宫产的产妇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分娩硬膜外阻滞麻醉上麻醉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缓解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使自然分娩率得以提高,同时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单次股-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次股-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单次股-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VAS评分、麻醉前(T0)、麻醉后15 min(T1)、麻醉后30 min(T2)、出室前(T3)的舒张压(DPB)、收缩压(SBP)、心率(HR)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时DBP、SB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时DBP、SBP、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2 h、4 h、8 h和1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股-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在KTA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
硬膜外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期间血压都有下降,B组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妇科手术,肌松效果满意,麻醉效果好,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操作相对简单,起效快.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两年来我院下肢骨科手术患者300例病例资料,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50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镇痛泵使用情况.结果:B组的术后VAS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术后36h镇痛泵按压次数7.2次(s=1.8)明显小于A组的13.4次(s=2.6)(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硬膝外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局麻药中加氯胺酮作硬膜外阻滞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局麻药加氯胺酮作硬膜外阻滞在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牵拉反应.方法100例阑尾炎病人分两组,氯胺酮组50例,应用1.8%利多卡因加0.45%氯胺酮加1/200 000肾上腺素,对照组50例,应用2%利多卡因加1/200 000肾上腺素.结果全组共发生血压下降者25例,其氯胺酮组9例,占17%.对照组16例,占32%.氯胺酮组的病人术中处于嗜睡状态,呼之能醒.即牵拉阑尾时病人安睡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度胃区不适、恶心,无呕吐.结论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加0.45%氯胺酮应用于阑尾手术时,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和有效的消除牵拉反应,并对呼吸影响小,此法较为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婴儿和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L3~4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程变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分娩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 01);分娩镇痛可缩短活跃期时间,但对第2和第3产程无明显影响.对分娩方式无影响(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 05).观察组无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利于减轻分娩时的疼痛,缩短活跃期时间,加速产程进展,对产妇、胎儿均无不良影响.
-
针刺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60例剖宫产手术的肥胖妇女,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为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为针刺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牵拉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组之间比较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牵拉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应用到剖宫产手术的肥胖妇女中,获取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能避免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适合临床上的大范围推广.
-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的应用以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在我院待产并且已经择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80.56%;观察组牵拉反应无23例、中度13例,对照组牵拉反应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7例。经分析比较,观察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增强麻醉效果,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减少牵拉反应,所以对于进行剖宫产肥胖产妇来说可以广泛使用。
-
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以下简称分娩镇痛) 对子宫收缩( 以下简称宫缩) 的影响,有助于更好指导镇痛分娩处理.方法对310 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2 组孕妇宫缩的情况,分娩结局及母婴情况.结果?? 310 例分娩镇痛发生宫缩乏力242 例,发生率78.06%,使用缩宫素242 例,宫缩素使用率78.06%,对照组发生宫缩乏力34 例,发生率17.7%,使用缩宫素34 例,宫缩素使用率17.7%,两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宫缩乏力发生率高,镇痛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发现宫缩乏力时尽早应用缩宫素.
-
对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我们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34例与联合麻醉组34例.全麻组患者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联合麻醉组患者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气管全麻进行麻醉处理,将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救治情况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监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监测值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病死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气管全麻方式应用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保证患者麻醉安全,其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
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全麻,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12h后使用吗啡的剂量和在不同时间内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12h以后,观察组的吗啡用量和重度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h、4h、8h、12h和24h的VAS评分,对照组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胃癌根除术后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吗啡用量明显减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连接微量泵,观察组选取133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随机选择133例初产妇,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情况、剖宫产率.结果 两组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商品名为百利卡,由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盐酸利多卡因与碳酸氧钠在二氧化碳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常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为泽荣,由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具有麻醉和镇痛的双重作用,高剂量可产生外科麻醉,低剂量时则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神经阻滞,常用于外科硬膜外阻滞麻醉和急性疼痛控制.笔者在使用两种药物时发现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脉冲式注射给药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脉冲式注射给药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足月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恒定注射组与脉冲注射组,每组62例.两组产妇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恒定注射组予以持续恒定注射给药,脉冲注射组予以脉冲式注射给药.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VAS)、分娩方式、产程、血清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CD4+、CD8+、CD3+、CD4+/CD8+)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 两组产妇宫口全开时(T1)、胎儿分娩时(T2)的VAS评分均较潜伏期末(T0)低,且脉冲注射组产妇低于恒定注射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注射组产妇和恒定注射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14.5%、17.8%)、剖宫产率(1.6%、4.8%)、顺产率(83.9%、7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产后24 h(T3),脉冲注射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186.55±7.28)pg/L、(284.76±108.53)pg/L、(301.62±113.24)pg/L]高于恒定注射组产妇[(148.65±8.51)pg/L、(216.45±101.11)pg/L、(287.26±106.41)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产妇的血清CD4+/CD8+、CD4+、CD3+水平均低于T1、T2时,且脉冲注射组高于恒定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式注射给药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轻足月妊娠产妇分娩疼痛,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且在提高顺产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