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胃肠癌患者照顾者的积极感受与不安全型依恋、家庭支持缺乏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明照顾者积极感受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关系,以便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甲医院普外科胃肠癌症术后患者主要家属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照顾者的纳入标准:①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胃癌或肠癌且手术治疗后出院前患者家属照顾者;②年龄>18岁;③一名由患者指定的固定家属照顾者;④照顾者有一定的听读写能力;⑤患者无癌症病史.排除标准:①非家属照顾者;②转移性胃肠癌症患者照顾者;③照顾者精神意识障碍或重大疾病者排除.
-
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80例肺癌术后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包括描述问题、构建目标、探查例外、实施反馈、评价进步的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配偶积极感受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感受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提高肺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
-
出院后继续感恩情绪干预对脑肿瘤术后患者配偶远期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后继续感恩情绪干预对脑肿瘤术后患者配偶远期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114名脑肿瘤术后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6名,观察组5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在住院期间进行2次感恩情绪干预;观察组根据患者配偶的照顾负担情况增加出院后感恩情绪干预的次数.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及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评价两组患者配偶出院时、出院2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结果 出院时两组配偶的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配偶的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得分分别为[(36.76±4.13)、(36.71±4.21)分]及[(27.07±4.62)、(27.62±4.47)分],优于同期的对照组[(26.58±3.25)、(25.36±3.17)分及(54.75±6.27)、(54.01±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7~8.587,P<0.01).结论 住院期间的感恩情绪干预可有效改善脑肿瘤术后患者配偶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出院后继续感恩情绪干预可为患者配偶提供院外延续性护理方案,在改善脑肿瘤术后患者配偶积极体验及照顾负担方面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
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接纳程度和积极感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接纳程度和积极感受的关系,为改善照顾者的积极感受,降低照顾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接纳与行动问卷(AAQ-II)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癌症患者的照顾者201名进行调查.结果 201名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71.18±14.79)分,经验性回避得分(16.14±8.57)分,积极感受得分(37.46±6.64)分;心理弹性与经验性回避呈负相关(r=-0.381,P<0.01),经验性回避与积极感受呈负相关(r=-0.175,P<0.05),心理弹性与积极感受呈正相关(r=0.367,P<0.01).结论 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其接纳性,来增强其积极感受水平.
-
孤独症患儿照顾者家庭功能对积极感受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积极感受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河南省某专科医院心理行为中心就诊的194例孤独症患儿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194名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得分为(25.10±5.65)分,孤独症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与家庭总的功能评定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及家庭总的功能评定是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和家庭功能有待提高,家庭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增加照顾者的积极感受,护理人员应根据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和基本情况的不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
-
颅脑创伤患者照护者感受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感受及其应对方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自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照护者216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照护者的时间依赖性负担高,其次为身体性负担及发展受限性负担;而积极感受水平相对较低;照护者的积极面对方式得分高(3.01±0.32);照护者的负担和积极感受与其面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回避方式呈负相关.结论:积极面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照护者负担,提示医务人员应指导其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恰当的效能期望,适时的采取屈服应对方式,以有效降低其负担,增加其积极感受,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
-
授权教育对小儿视网膜病变术后照顾者照顾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小儿视网膜病变术后照顾者情感状况及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照顾者分为对照组(n=94)和干预组(n=96),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选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照顾者行为问卷,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PAC总分为(28.70±1.68)分、照顾行为总分为(40.50±0.51)分,对照组PAC总分为(20.37±1.13)分,照顾行为评分为(37.17±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授权教育有效提升了视网膜病变术后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水平及心理积极感受度,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一般自我效能表对便利抽取的郑州市2个社区的85例(83例有效)脑卒中患者及配偶进行调查,并分析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积极感受得分为(22.68±6.07)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1.30±5.99)分;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存在积极感受,并且自我效能对配偶的积极感受有正性影响.社区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配偶的自我效能,以提高配偶的积极感受,从而提高照顾质量及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
-
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调查研究
目的 全面了解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体验,包括照顾负荷及积极感受现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负担量表(CBI)、照顾者积极感受表(PAC)对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CBI得分(54.73±13.15)分,积极感受PAC得分(28.53±5.37)分,照顾者照顾负荷与积极感受呈负相关(r=-0.243,P<0.05).结论 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较重,积极感受水平中等.建议社区医疗单位需全面了解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注意对照顾者进行正向积极引导,减轻照顾负荷,提升居家照顾者的积极感受,为照顾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研究进展
照顾感受是指照顾者由于为患者提供照顾活动而产生的各种体验和感觉,包括消极感受和积极感受两部分,消极感受常用的概念是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常用的概念是照顾满意度[1].
-
居家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感受
目的:研究居家老年期痴呆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积极感受。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71例照顾者进行量性研究;质性研究是对9例照顾者采用非结构式访谈。结果照顾者的负担总分(53.76±12.41)分,积极感受总分(27.15±5.32)分,均属中等程度;质性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无法接受现实,身心俱疲;自我调整,寻找新的生活平衡;多方学习,努力照顾好亲人;坦然面对,不离不弃,相伴永远。结论照顾者存在中等负担与积极感受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其负担,增强积极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CBI)、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 PAC)和疲劳量表(FS-14)对重庆市190名老年期痴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和疲劳得分分别为(51.18±8.90)分、(29.20±5.48)分、(7.95±2.72)分;照顾者疲劳与照顾负担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1)、与积极感受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照顾者沉重的照顾负担会加重疲劳,而增加积极感受可减轻疲劳。积极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减轻照顾者负担、增加积极感受可能会缓解照顾者的疲劳状况,进而提高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
-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
目的 探究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153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总分为(38.25±14.29)分,积极感受总分为(32.18±8.12)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者自觉经济压力、家中分担照顾人数、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每日照顾小时数为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目前与患者的情感关系、“放入养老机构照顾”想法的频率、患者性别、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成为照顾者的动机为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结论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照顾与社会正式支持的有效结合,在护理实践中,在关心痴呆患者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照顾者,应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全面真实理解照顾者照顾感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与指导,以达到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改善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进行治疗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99例和对照组88例.干预组采用特殊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收集两组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积极感受、疼痛不适、总体健康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正常生活能力、积极感受、疼痛不适、总体健康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患者成功率仅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以从生活能力、积极感受、疼痛不适、总体健康4个方面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失智症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疲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失智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疲劳的影响.方法 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疲劳量表对重庆市190名失智症患者的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失智症患者照顾者的疲劳分别与照顾负担(r=0.56,P<0.01)和消极应对方式(r=0.3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感受(r=-0.33,P<0.01)、社会支持(r=-0.36,P<0.01)及积极应对方式(r=-0.55,P<0.01)呈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直接影响疲劳;照顾负担可以直接影响疲劳,也可通过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疲劳;积极感受既可以减轻疲劳,又会因消极应对而加重疲劳.结论 预防或减轻失智症患者照顾者疲劳,应鼓励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从而减少照顾负担、增加积极感受.
-
住院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照顾积极感受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照顾积极感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08—12选择平顶山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60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PAC)、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结果自我肯定(25.46±4.43)分,展望(13.04±2.57)分,积极感受总分(38.50±6.8)分。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是否与患者同住、自觉健康状况是照顾者积极感受影响因素,可解释51.2%的总变异量。结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照顾积极感受存在,且为中等偏上水平;临床工作者应结合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支持,以提高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
-
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积极感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积极感受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将2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2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为轻、中度,积极感受为中等偏高水平,责任负担与生活展望呈显著负相关,照顾负担总分与积极感受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对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进行个体化干预,以减轻照顾负担,提高其个人积极感受,终提高生活质量。
-
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现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应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80名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80名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28.53±5.37)分,得分率63.4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智老人患病严重程度及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是影响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水平中等,生活展望态度不佳.建议完善失智症患者的社区医疗服务,减轻失智症家庭的疾病负担,同时可开展社区失智症照顾指导干预,提高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应对失智症的信心,提升居家照顾者的积极感受.
-
理性情绪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6、9、12个月后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和悲伤情绪量表(MM-CGI-SF)评估两组照顾者的积极感受评分和悲伤情绪评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6、9、12个月后,观察组悲伤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性情绪疗法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降低照顾者悲伤情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8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6、9、12个月后分别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和悲伤情绪量表(MM-CGI-SF)评估两组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和悲伤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9、12个月后,观察组悲伤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积极感受,降低照顾者悲伤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