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灵长类尿酸酶假基因化机制及其与灵长类进化关系研究进展
尿酸酶是生物体内嘌呤代谢途径中的一种氧化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种物种体内,主要介导尿酸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1-3]。自然界内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功能型尿酸酶,而部分灵长类(大型猿类、人类)尿酸酶基因由于进化中突变事件而成为假基因不能表达功能型尿酸酶,因此后者血清内尿酸水平比前者高3~10倍[4-5],这也是人类是唯一容易罹患痛风的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痛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的治疗药物比较匮乏[6]。尿酸酶类药物可以快速降解人血清中尿酸从而有效地治疗痛风,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均是外源性尿酸酶,强烈的免疫原性限制了其使用[7]。研究灵长类尿酸酶基因失活的机制从而恢复其活性对于低免疫原性抗痛风药物的开发无疑是一条新思路。目前,灵长类尿酸酶失活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灵长类尿酸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化失活与自然选择及其失活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2000年~2002年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抗痛风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抗痛风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长江流域6城市138家医院在 2000年~2002年间抗痛风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生产厂家等,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3年中共有5种抗痛风药物在临床应用,用药金额为35330 750元,医院平均每床位用药金额为475元;其中硫酸氨基葡萄糖金额占总金额的56.05%,进口药金额占总金额的72.57%,别嘌醇片DDDs占总DDDs的55.81%.城市中以上海用药金额高,占总金额的69.89%.结论:目前市场上抗痛风药品种少,疗效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现有药品中进口药的用药金额较大,国产药品则药量较多.
-
浅析抗痛风药物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本文综述了抗痛风药物临床应用进展,根据抗痛风药作用方式不同对五类抗痛风药进行分析,对抗痛风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
1例白血病合并痛风继发高敏综合征(DHS)的护理
药疹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但是药物高敏综合征(DHS)临床较少见,表现为皮疹,发热、内脏多器官损伤.引起DHS的药物主要为抗痛风药物别嘌醇及抗惊厥药物苯妥英钠[1].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白血病患者合并痛风服用别嘌醇所致的DHS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0岁,因“发热5天,伴左侧大足趾红肿疼痛”入住当地医院.查血尿酸520 umol/L,给予别嘌醇口服(具体剂量不详),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尿酸恢复正常,仍发热,体温36.3~39.2℃.患者病程中逐渐出现全身皮疹,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收治,入院后查体:患者面部肿胀,口唇破溃结痂,口腔黏膜可见溃疡、出血.全身皮疹,皮疹呈红色,稍高于皮肤,呈栗粒样,压之褪色.骨髓象检查报告提示:粒系增生,红系增生,血片中见原始细胞68%,诊断为急性白血病,M2或M4可能.病程中患者伴有咳嗽,痰多,为白粘痰.经皮肤科会诊后,确诊是别嘌醇所致药疹.停用别嘌醇,患者因高龄,未予白血病专科治疗,针对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护理后全身皮疹及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尿酸195 umol/L,予出院,共住院25 d.
-
1999~2003年广东省抗痛风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抗痛风药物在广东省医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广东省医院常用抗痛风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3年抗痛风病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用药金额排序第一为苯溴马隆,用药频度高的为别嘌呤醇.结论我国制药企业应加强开发研制新品种,开发国产的长效、安全、经济的抗痛风病药品.
-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该病是因为患者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异常,从而使尿酸的合成以及分泌量大大增加而引发,临床上,通过西药对痛风患者展开治疗,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用药之后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预后,患者通过服用中医药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生成.所以,笔者就将痛风患者通过中医药进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希望开发出新型的抗痛风药物,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
别嘌醇致长潜伏期药疹1例
别嘌醇为常用的抗痛风药物,药疹为其常见的副作用,而笔者遇1例服药半年后首次发生严重药疹的病例,其潜伏期之长较少见,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