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家猪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兰超;李璐;李莉;王金柱;李海娜;刘兰萍;狄敏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联合呋塞米对百草枯(PQ)致家猪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头健康雌性家猪给予20% PQ溶液20 mL腹腔注射建立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所有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万汶治疗组(A)、呋塞米治疗组(B)、万汶联合呋塞米治疗组(C),每组6头.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造模前(基础值)、造模成功时(t0)、治疗后2h(t2)、4 h(t4)、6 h (t6)及8 h(t8)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同时在造模前、造模成功时及治疗8h后分别进行肺组织穿刺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组间均数差异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造模成功时3组家猪HR和MAP较基础值明显上升,而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同一时点A、B组的HR、MAP明显高于C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造模成功时各组ELWI和PVPI较基础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各组ELWI和PVPI呈下降趋势,同一时点A、B两组的ELWI和PVPI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造模成功时(t0)肺泡组织呈明显损伤性改变,治疗8h后(t8)损伤减轻,其中以C组为明显.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联合呋塞米可以有效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促进气体交换,改善氧合.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骨盆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志;金红旭;李俊;丁木子;高燕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骨盆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32例因骨盆骨折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通过PICCO技术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T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心功能指数(CFI)、平均动脉压(MAP)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复苏前CI、ITBI、CFI、GEDI均显著降低,随着液体复苏进行,伤后48 h各项指标均逐渐趋于正常(均P<0.05),ELWI、GEF、MAP、SVRI、CVP于复苏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患者骨盆骨折后复苏前CI、ITBI、CFI、GEDI较复苏后明显降低(P<0.05);而ELWI、MAP、SVRI于复苏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I、ITBI、CFI、GED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骨盆骨折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左小淑;朱睿瑶;周晨亮;周青山

    目的 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37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C组)18例和PiCCO组(P组)19例.C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股动脉PiCCO导管,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应用.记录两组患者复苏6h后相关参数(CVP、MAP、ScvO2、尿量、血乳酸水平)、心功能指标(NT-proBNP,cTnI)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6、24、48h的液体正平衡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用量.结果 与常规对照组(C组)相比,P组治疗6h后ScvO2升高、血乳酸水平降低,心功能指标cTnI降低,液体正平衡量增加(P均<0.05);P组治疗6、24、48h多巴酚丁胺用量增加、多巴胺用量减少(P均<0.05);治疗24、48h两组液体正平衡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VP、MAP、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CCO监测可以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在指导正性肌力药物应用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肌损害.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

    作者:刘建凌;张明;温振杰;陈军;林钦汉;周海波

    目的 探索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指导价值.方法 将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ICU病房于2014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由于脓毒症休克需要体液复苏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CCO组(n=39)和中心静脉压(CVP)组(n=41),分别采用PICCO和CVP两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进行体液复苏指导,观察两组之间液体复苏量、不良事件(肺水肿、组织水肿、新发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天数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PICCO组与CVP组尿量和APACHEⅡ入选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与CVP组6、12h,3d的尿量及1周内复苏液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虽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较CVP组肺水肿、新发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较CVP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天数缩短,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多巴胺丁胺使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血流指标指导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丹;王学东;段钰萍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监测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研究组患者放置PICCO导管,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调节呼吸机参数并补液;对照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根据中心静脉压指标对患者补液。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和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氧合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上述指标差异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与治疗前24小时比较均降低,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ICCO可直观反馈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临床可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对患者的补液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转归。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经肺热稀释测量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志勇;李军;秦英智;徐磊;张杰;支永乐

    目的: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经肺热稀释测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同时进行CVVH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股静脉置入血滤导管,同时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进行经肺热稀释测量。分别于CVVH前、即刻和30 min 3个时间点测定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血温、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66±16)岁;身高(172±6)cm;体质量(68±10)k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6±6)分。CVVH开始后中心血温逐渐下降,CVVH 30 min时明显低于开始前(℃:37.17±1.06比37.57±1.26,P<0.01)。CVVH开始前后各时间点MAP、 EVLWI均无明显改变,MAP分别为(89±20)、(86±16)、(90±17)mmHg(1 mmHg=0.133 kPa);EVLWI分别为(9.4±3.2)、(9.3±3.0)、(9.4±2.9)mL/kg。CVVH开始后CI、 GEDVI、 ITBVI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CVVH前比较, CVVH即刻CI、 GEDVI、 ITBVI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mL·s-1·m-2):62.18±24.34比63.85±21.84,GEDVI(mL/m2):705±103比727±100,ITBVI(mL/m2):881±129比908±125,均P>0.05〕;而CVVH开始30 min时CI、 GEDVI、 ITBV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mL·s-1·m-2):57.84±20.50比63.85±21.84,GEDVI(mL/m2):681±106比727±100,ITBVI(mL/m2):851±133比908±125,均P<0.05〕。CVVH 30 min时,CI较CVVH前下降了6.01 mL·s-1·m-2〔95%可信区间(95%CI)=-10.67~-1.50, P=0.011〕,GEDVI下降了46 mL/m2(95%CI=-81~11,P=0.014),ITBVI下降了57 mL/m2(95%CI=-101~-13, P=0.014)。结论 CVVH即刻对经肺热稀释测量的CI、GEDVI、ITBVI和EVLWI无明显影响;CVVH运行30 min后可导致CI、 GEDVI、 ITBVI显著下降,而对EVLWI无影响。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容量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昀;鹿中华;耿小平;曹利军;尹路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并应用PiCCO指导容量复苏治疗的18例SAP患者为研究组;同时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未进行PiCCO监测治疗的25例SAP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液体量及临床资料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0~6、0~24、24 ~ 48 h复苏液体量及0~72h复苏液体总量均明显增多(mL:2 133±1 593比1 024±421,t=3.337,P=0.002;5 960±2 951比3 767±854,t=3.531,P=0.001:4 709±1 508比3 863±1 122,t=2.112,P=0.031; 14601±5 095比11 409±2 667,t=2.673,P=0.007);研究组需行血液净化比例明显下降[5.56%(1/18)比44.00%(11/25),x2=7.688,P=0.006],全身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缩短(d:3.54±2.44比5.62±3.62,t=2.113,P=0.041),液体复苏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下降显著(分:11±4比14±5,t=2.104,P=0.042),72 h血乳酸下降程度明显(mmol/L:3.10±0.55比2.40±1.12,t=2.442,P=0.019),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10±9比20±10,t=3.371,P=0.002);但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16.67%(3/18)比24.00%(6/25),x2=0.340,P=0.560]、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50.00%(9/18)比52.00%(13/25),x2=0.017,P=0.897]、72 h尿素氮下降程度(mmol/L:-0.33±4.71比-0.09±5.37,t=0.152,P=0.880)和继发腹腔感染比例[16.67%(3/18)比16.00%(4/25),x2=0.003,P=0.953]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5.56%(1/18)比20.00%(5/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9,P=0.178).根据2012亚特兰大共识SAP分类标准对两组患者液体复苏48 h后重新评估,研究组转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6/18)比8.00%(2/25),x2=4.435,P=0.034].研究组18例患者平均留置PiCCO导管4.5 d,均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SAP患者72 h内在PiCCO监测指导下可安全使用更多的液体进行容量复苏;PiCCO指导容量复苏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组织灌注,减少血液净化应用率,不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风险,缩短ICU住院时间,但不影响病死率.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下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伊敏;么改琦;郭向阳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病情极危重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6例.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按是否需要PiCCO监测分为PiCCO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应用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液体复苏及血管收缩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观察PiCCO监测组患者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1 d、3d时的心排血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dp/dt max)、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肌钙蛋白T(TnT)、B型钠尿肽(BNP)变化.比较是否使用米力农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和达标时间,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及3 d液体入量的差异.比较PiCCO监测和常规监测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治疗结局.结果 36例患者中PiCCO监测组15例,常规监测组21例.①使用PiCCO监测的15例患者中,入ICU 1 d时心脏收缩功能指标CI、GEF、dp/dt max降低者分别占40.0%、93.3%、33.3%;入 ICU 3 d时,CI、GEF、dp/dt max降低者分别占60.0%、93.3%、60.0%,提示入ICU 3 d时CI、GEF、dp/dt max降低无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显示,入ICU 1 d时,35.7%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正常,分别有71.4%、71.4%的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运动速度比值(E/Em)、左心室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大血流比值(E/A)减低;入ICU 3 d时,有80%入ICU 1 d LVEF低于正常的患者LVEF恢复至正常,有50%入 ICU 1 d舒张功能减低的患者舒张功能较前好转.入ICU 1 d时,有92.9%的患者血清TnT升高,100%的患者BNP升高;入ICU 3 d时,分别有71.4%的患者TnT和78.6%的患者BNP较1d时下降.②使用PiCCO监测患者中,米力农组(8例)与非米力农组(7例)入ICU初始CVP、MAP水平及其达标时间,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3d液体入量较非米力农组显著增加(mL:8 324±3 962比4 372±2 081,t=-2.362,P=0.034).③与常规监测组比较,PiCCO监测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28 d病死率均显著增加[APACHEⅡ(分):20.67±6.15比14.71±4.67,t=-3.304,P=0.002;SOFA(分):9.53±3.00比7.52±1.97,t=-2.433,P=0.020;机械通气时间(h):132 (54 ~ 310)比63(14 ~ 284),Z=-2.295,P=0.022;ICU住院时间(d):7(4~15)比5(1~14),Z=-2.360,P=0.018;住院28 d病死率:26.7%比0,P=0.023].结论 对极危重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可以更全面地进行血容量、全身血管阻力和心功能监测,科学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系统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模型呼吸循环功能的评价意义

    作者:边伟帅;晁彦公;陈炜;王兰;李黎明;关键;盛博;甄洁;赵磊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1只健康雄性家猪,经中心静脉缓慢注入0.2 mL/kg的油酸复制ARDS动物模型。应用压力控制通气对ARDS模型进行肺复张;采用NICO系统监测肺死腔率(VD/VT),以确定佳呼气末正压(PEEP);同时测定心排血量(CO)及呼吸功能,记录基础值、ARDS时以及佳PEEP时ARDS模型猪的VD/VT、肺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通气量(Valv)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测量CO,并与NICO测量的CO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有7只猪成功制备ARDS模型;通过低VD/VT方法测定的佳PEEP值为(15.71±1.80)cmH2O(1 cmH2O=0.098 kPa)。与基础值比较,ARDS时VD/VT、Qs/Qt明显增加〔VD/VT:(72.29±8.58)%比(56.00±11.06)%,Qs/Qt:(21.04±15.05)%比(2.00±1.32)%,均P<0.05〕,SaO2、Valv则明显降低〔SaO2:0.888±0.108比0.999±0.053,Valv(mL):92.06±35.22比146.11±45.43,均P<0.05〕;而在用佳PEEP通气后VD/VT、Qs/Qt、SaO2、Valv均恢复到基础值水平〔分别为:(61.07±9.30)%、(3.21±6.10)%、0.989±0.025、(117.14±41.14)mL〕。ARDS时Cdyn、PaO2/FiO2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Cdyn(mL/cmH2O):14.43±5.50比38.14±6.72,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78.71±23.22比564.37±158.85,均P<0.05〕;应用佳PEEP通气后二者均较ARDS时明显升高〔分别为:(19.71±4.86)%、(375.49±141.30)mmHg,均P<0.05〕,但仍明显低于基础值(均P<0.05)。在给予佳PEEP通气后,NICO测量的CO较ARDS时有所下降,由(4.18±2.46)L/min 降至(3.95±2.69)L/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NICO监测系统测量的CO与PiCCO测量的CO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25,P<0.001)。结论应用NICO监测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测ARDS时的呼吸功能及CO,并且通过NICO监测低VD/VT可以作为滴定佳PEEP的方法。

  • 以血管外肺水指数为导向的危重患者的容量评估

    作者:李军;支永乐;秦英智;王志勇;王丹;徐磊;高心晶

    目的 探讨以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导向,对危重患者不同状态下液体冲击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指导容量复苏.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40例,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危重患者根据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与心功能分为4组:EVLWI、PVPI均正常的脓毒症患者17例,EVLWI、PVPI均增高的脓毒症患者3例,EVLWI增高、PVPI正常的脓毒症患者4例,EVLWI、PVPI均正常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6例.所有患者经颈内静脉15 min内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250 mL进行液体冲击治疗,然后以150 mL/h的速度维持输入晶体液,研究期间机械通气条件、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维持不变.分别于液体冲击前、冲击后即刻及冲击后15、45、105 min,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监测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排血指数(CI)的变化.以液体冲击前后每搏量(SV)上升12%~15%、中心静脉压(CVP)上升≥2 mmHg(1 mmHg=0.133 kPa)、CI> 15%、ITBVI变化>10%作为容量有反应性的标准.结果 4组患者液体冲击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VLWI、PVPI正常的脓毒症患者液体冲击后,ITBVI仅在15 ~ 45 min轻微升高了5.4%~9.7%.EVLWI与PVPI正常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液体冲击后,EVLWI在15、45、105 min略升高了11.9%、5.9%、14.7%;ITBVI在45 min时略增加了6.4%;CI在液体冲击后即刻升高了29.5%.EVLWI与PVPI均增高的脓毒症患者液体冲击后,CVP在液体冲击后即刻升高了8 mmHg;EVLWI在45 min时明显升高了15.8%;ITBVI仅在45 min时略减少了10.0%;CI在冲击后即刻升高了24.7%,105 min时仅升高了17.0%;PVPI在冲击后15 ~ 105 min升高了15.6%~28.1%.EVLWI增高、PVPI正常的脓毒症患者液体冲击后,CVP在15 min升高了1.5 mmHg;EVLWI在冲击后即刻升高,15、45、105 min分别增加了17.4%、24.0%、31.4%;ITBIV在冲击后15 min增高了13.9%;CI在冲击后15 min增高了16.1%.结论 以EVLWI为导向,对重症患者应用晶体液快速冲击疗法,不论EVLWI正常或升高,在短期内其反应特征均受容量状态与心功能的影响;不同状态患者的参数变化表现为不同的容量反应曲线特征:EVLWI及容量参数正常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潜在心功能低下患者的CI、EVLWI明显升高;EVLWI升高的患者无论PVPI升高或正常均可使EVLWI、CI升高;ITBVI升高两种不同肺水肿变化不同.

  • 百草枯致家猪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兰超;李海娜;李莉;王金柱;李璐;苏倩倩;车璐;刘兰萍;狄敏

    目的 建立百草枯(PQ)致家猪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方法 将10头健康雌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和实验组(n=6).实验组家猪腹腔注射20% PQ溶液20 mL制备ALI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2)监测仪动态监测动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V 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记录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JFiO2),以及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每0.5 h测定1次,直到PaOJ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制模成功时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实验组5头猪成功建立ALI模型,平均制模成功时间为(4.5±0.2)h.实验组染毒后HR、MAP、EVLWI、PVPI、PIP和Pplat均呈上升趋势,制模成功时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HR(次/min):132.0±6.9比113.0±3.4,t=-21.632,P=0.000; MAP(mmHg):114.0±6.0比98.0±3.5,t=-18.217,P=0.000; EVLWI(mUkg):19.2±2.8比12.5±1.2,t=-76.283,P=0.000; PVPI:5.9±1.3比3.1±0.4,t=-31.879,P=0.000; PIP(cmH2O,1 cmH2O=0.098 kPa):25.4±2.5比18.6±1.5,t=-77.421,P=0.000;Pplat(cmH2O):19.6±2.2比13.5±1.7,t=-69.452,P=0.000].实验组染毒后pH值、PaO2及PaO2/FiO2均呈下降趋势,而PaCO2逐渐上升,制模成功时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7.35±0.04比7.43±0.05,t=9.108,P=0.000; PaO2(mmHg):82.0±7.4比172.0± 11.6,t=102.470,P=0.000; PaCO2(mmHg):44.0±4.0比35.0±2.0,t=-10.217,P=0.000; PaOjFiO2(mmHg):273.0±14.8比573.0±22.5,t=341.565,P=0.000].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制模成功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损伤性改变.结论 采用腹腔注射20% PQ溶液20 mL可以建立稳定的PQ致猪ALI模型.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评价

    作者:陈小枫;叶纪录;朱志云;薛寒;濮雪华;缪小莉

    目的 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HVHF组(55例)、PiCCO+HVHF组(58例).常规治疗组按ARDS治疗指南给予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1、3、5、7d加用HVHF,每次持续18h.PiCCO+HVHF组在HVHF组基础上辅以PiCCO监测指导液体管理.各组患者分别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治疗前)及治疗4d、7d记录肺功能及PiCCO监测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并记录患者预后指标.结果 3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氧合指数(PaO2/FiO2)、肺静态顺应性(Cs)逐渐升高,呼吸频率(RR)、乳酸(Lac)逐渐下降;HVHF组和PiCCO+ HVHF组各指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且PiCCO+ HVHF组各指标较HVHF组升高或降低明显,以治疗7d时更为显著[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189.3±36.8比166.3 ±36.1,Cs (mL/cmH2O):76.7±18.9比67.0±18.2,RR(次/min):16.4±5.2比19.2±5.4,Lac(mmol/L):1.20±0.41比1.41±0.43,均P<0.01].PiCCO+ HVHF组治疗后心排血指数(CI)逐渐升高,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逐渐降低,治疗4d、7d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L·min-1·m-2):4.62±1.13、4.83±1.10比4.01±1.02,EVLWI(mL/kg):7.6±2.7、6.5±2.6比12.4±2.9,ITBVI(mL/m2):801.3±120.9、785.4±118.7比980.1±168.6,均P<0.01].3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均逐渐降低;HVHF组和PiCCO+ HVHF组治疗4d、7d时TNF-α、IL-1β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且以7d时更为显著[TNF-α(ng/L):68.35±12.63、67.54±12.90比85.35±13.70,IL-1β(ng/L):424.6±142.9、412.2±140.2比895.2±187.7,均P<0.01],而PiCCO+ HVHF组与同期HVHF组比较,TNF-α和IL-1β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VHF组和PiCCO+ HVHF组衰竭器官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且PiCCO+ HVHF组较HVHF组降低更为明显[衰竭器官数(个):2.41±0.79比2.72±0.80,机械通气时间(d):4.8±2.0比5.7±2.1,ICU住院时间(d):11.5±3.4比13.1±3.6,住院病死率:31.0%(18/58)比41.8%(23/55),均P< 0.05].结论 HVHF能降低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PiCCO监测指导下的HVHF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减少器官衰竭,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

  • 正五聚蛋白3联合血管外肺水指数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作者:孙荣青;王恺;李菲菲;杨宏富;孙小鸽

    目的 评价正五聚蛋白3 (PTX3)联合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1、2、3d时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监测EVLWI,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PTX3水平;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PTX3和EVLWI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预后的价值.结果 共入选74例脓毒症患者,28 d存活41例,死亡33例.死亡组除入ICU时血乳酸及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存活组外,其他基线资料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血浆PTX3水平均逐渐下降,死亡组入ICU 1、2、3d时血浆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TX3(μg/L)1d:46.3±10.5比19.4±6.5,t=-13.486,P=0.000;2 d:34.8±10.7比17.7±8.4,t=-8.284,P=0.000;3 d:23.9±11.2比15.6±7.9,t=-5.036,P=0.000].存活组EVLWI逐渐下降,死亡组逐渐升高;死亡组入ICU1、2、3d时EVLWI均明显高于存活组[EVLWI(mL/kg)1 d:12.12±4.31比10.02±2.87,t=-2.502,P=0.023;2 d:13.67±4.95比9.08±2.89,t=-5.188,P=0.000;3 d:14.51±5.06比8.09±2.50,t=-7.126,P=0.000].入ICU 1、2、3d时PTX3与EVLWI均呈显著正相关(r1=0.747、r2=0.719、r3=0.705,均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入ICU 1 d时PTX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0.045,截断值为23.0 μg/L时,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74.1%,阴性预测值为85.81%,阳性预测值为72.42%;入ICU 3 d时EVLWI的AUC为0.838±0.048,截断值为10.5 mL/kg时,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2.9%,阴性预测值86.45%,阳性预测值79.79%;二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均优于同时间点APACHEⅡ、SOFA评分.1d时PTX3联合EVLWI的AUC为0.886±0.038,截断值为0.312时,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85.4%,阴性预测值为88.93%,阳性预测值为82.72%;入ICU 3 d时PTX3联合EVLWI的AUC为0.856±0.046,截断值为0.471时,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85.8%,特异度为85.4%,阴性预测值为87.97%,阳性预测值82.50%,二者均较其他单独评价指标具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结论 PTX3可作为脓毒症的一个新标志物,与EVLWI联合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测预后、并针对高危患者积极进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 PiCCO监测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液体治疗及护理的指导意义

    作者:崔慧静;杨万杰;滕洪云;孙莉萍;郁凯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PTCLS)患者液体治疗及护理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PTCLS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组(观察组)和常规监测组(对照组),自2012年9月开始至2014年9月结题时两组病例数各为25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通气、对症补液支持治疗;观察组在PiCCO监测下根据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4个变量进行液体量调整;对照组参考中心静脉压(CVP)、MAP、ScvO2和尿量4个变量进行液体量调整.统计两组液体平衡量及预后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后1~3d液体均为正平衡,观察组液体正平衡量明显多于对照组(L:12.574±3.525比8.695±2.631,t=-2.203,P=0.034),动脉血乳酸(Lac)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L:2.3±1.6比5.7±2.0,t=-3.035,P=0.005),而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1.5±0.8比1.7±0.4,t=0.781,P=0.281).两组患者入ICU后4~6d液体均为负平衡,观察组液体负平衡量明显多于对照组(L:-10.715±2.984比-6.256±2.032,t=-3.022,P=0.028),Murr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1.2±0.5比2.7±0.3,t=-3.035,P=0.031),而动脉血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ol/L:1.8±0.7比1.9±0.4,t=-0.612,P=0.16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d):3.4±1.3比4.9±1.6,t=3.638,P=0.000;ICU住院时间(d):4.9±1.6比6.6±2.1,t=3.219,P=0.002];观察组和对照组28 d病死率、压疮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比4.0%,x2=1.332,P=0.481;4.0%比0,x2=1.421,P=0.237;4.0%比8.0%,x2=1.673,P=0.315).结论 PiCCO监测可以更好地调整PTCLS患者不同阶段液体的治疗量,以指导临床及护理工作.

  • 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绘;马铁柱;孙世中;苏娅;涂悦;张赛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容量参数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量指数(GEDVI)及压力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对NPE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36例并发NPE的神经科危重患者,采用PiCCO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CVP、ITBVI、GEDVI、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指标,ITBVI、GEDVI、CVP与EVLWI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d的EVLWI变化.结果 EVLWI与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1),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01),而与CVP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PVPI、EVLWI与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0.48、P< 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治疗前EVLWI(ml/k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6比9.4±1.8,P>0.05);存活组治疗3d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6.92±1.64比8.64±2.62,P<0.05),且明显低于死亡组治疗3d后(6.92±1.64比9.88±2.44,P<0.05).结论 容量参数GEDVI、ITBVI比压力参数CVP评估NPE患者的EVLWI更为准确、可靠;NPE患者PVPI、EVLWI越高,PaO2/FiO2越低;动态观察NPE患者的EVLWI可评估预后.

  • 超声心排血量与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柳;朱凤雪;安友仲

    目的 比较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测定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症患者,于成功放置PiCCO管路后即刻(0 h)和24 h,先使用热稀释法进行PiCCO监测,获得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然后再用USCOM法监测相同参数,均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各指标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两种方法测量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31例重症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9~ 89岁,平均(48.1±36.3)岁;体质量(68.7±17.5)k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1.2±3.1)分.使用USCOM监测的CO、CI、SV、SI均显著高于使用PiCCO监测值[CO (L/min):6.32±1.98比5.86±1.72,t=4.887,P=0.000;CI(mL·s-1· m-2):61.68±20.17比56.84±17.34,t=5.189,P=0.000;SV(mL):61.9±19.7比57.0±16.9,£=3.977,P=0.000;SI (mL/m2):36.84±12.67比33.33±10.79,t=4.278,P=o.000].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得的CO、CI、SV、SI均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795、0.798、0.837、0.827,均P=0.0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24h前后CO变化值平均为0.1 L/min,95%可信区间为-0.62 ~ 0.80.结论 使用USCOM与PiCCO测定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总体显示USCOM监测值高于PiCCO监测值,但相关性良好.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患者 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的影响

    作者:梅鸿;陈淼;傅小云;李康;刘国跃;覃松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对经肺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CO)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2例重症患者。所有患者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进行CVVH,分别在CVVH运行前、运行后即刻(动脉端泵出血后立即注射8℃生理盐水)、运行后5min、突然中断即刻(运行10min按暂停键),以及重新恢复运行后即刻、15min、30min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仪监测CO值,同时观察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中心血温的变化。结果从CVVH运行前至运行后5min,患者的CO值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波动在6.96(7.33,8.67)~6.98(6.43,7.45)L/min;直至CVVH突然中断即刻,CO值突然升高并达峰值8.04(7.36,8.77)L/min,且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VVH重新恢复运行后即刻,CO值骤降至4.71(4.14,7.26)L/min,且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均P<0.01);随着CVVH恢复运行,患者CO值逐渐恢复到中断前的稳定运行水平〔4.71(4.14,7.26)~6.85(6.08,7.26)L/min〕。CO监测期间,患者HR、MAP、CVP等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中心血温均处于稳定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CVVH中断即刻PiCCO监测的CO值明显升高,CVVH恢复运行后即刻CO值明显降低,而CVVH正常运行时不影响CO值的监测;CVVH正常运行对HR、MAP、CVP等其他血流动力学及中心血温均无明显影响。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赵平;郑瑞强;陈齐红;邵俊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PICCO监测技术将患者分为PICCO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液体复苏(EGDT)达标率、乳酸水平、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72 h内液体入量、液体平衡、ICU内呼吸机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ICU内72 h后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PICCO组72 h内总的液体入量[(9565±1623) ml与(12 245 ±2253)ml,t=2.673,P=0.021]及正平衡[(3656±1904) ml与(5465±2765) ml,t=2.357,P=0.012]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PICCO组72 h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52.6±87.4与226.8±69.4,P<0.05),呼吸机应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34.7±42.8)h与(193.3±92.4)h,t=1.356,P=0.023].(3)两组在相同时间段乳酸水平、CVP值、6 hEGDT达标率、ICU住院时间、72 h后ICU内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CVP指导的常规液体复苏相比,PICCO监测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容量管理,指导早期液体复苏.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 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附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郑绍鹏;张牧城;汪正光;方向群;程金霞;汪健蕾;谢立德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至2013年4例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并发NPE患者的PiCCO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4例NPE患者PiCCO显示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升高(入科即刻为12~42 mL/kg,治疗24 h为10~22 mL/kg),均表现为高通透性肺水肿类型,第1个24 h的容量平衡均为正平衡(例1~例4分别为+1 130、+1 200、+1 750、+1 120 mL);治疗中加强胶体的补充,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循环氧合改善、EVLWI下降.终3例改善,1例死亡.结论 NPE在临床中诊治复杂,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多,PiCCO监测技术在早期诊断、鉴别肺水肿类型、指导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

  • PICCO指导的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容量管理

    作者:王峰;赵洪东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严重创伤后ARDS治疗中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O组和CVP组),分别给予PICCO及CVP 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观察记录每天液体平衡、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28 天死亡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组28天死亡率无差异(P>0.05);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较传统CVP 指导下限制性液体管理能够减少容量负荷、减轻肺水肿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P<0.05),且不增加肺外脏器的损伤.结论:PICCO能够更加有效指导限制性液体管理,对于创伤后ARDS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